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穿越花岗岩蚀变带隧道的突涌治理措施 被引量:4
1
作者 蔡俊华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7-171,219,共6页
针对灯火寨隧道突涌灾害的处理。首先,孔隙度、饱和含水量和单轴抗压强度等试验揭示蚀变导致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能显著劣化(硅化凝灰岩除外)。尤其是接触带中心发育的带状高岭土化粘土和蒙脱石化粘土。物理、力学、水理试验揭示蚀变粘土... 针对灯火寨隧道突涌灾害的处理。首先,孔隙度、饱和含水量和单轴抗压强度等试验揭示蚀变导致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能显著劣化(硅化凝灰岩除外)。尤其是接触带中心发育的带状高岭土化粘土和蒙脱石化粘土。物理、力学、水理试验揭示蚀变粘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显著劣化,呈现低密度、高含水率、高分散性。然后,基于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体系,实现对蚀变带的规模和物质的辨识。采用"先固后清"的突涌堆积物处理措施实现溃口封堵和加固。通过全断面帷幕注浆、双层大管棚、水平旋喷桩等组合加固措施,实现对强烈扰动岩土体的超前加固和堵水;采用"改进CD法"实现隧道的安全开挖。最后,通过"提高支护刚度、双层初支和二衬及时跟进"的技术措施,有效的避免软岩大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 45隧道 花岗岩蚀变带 突涌 治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IM数据的斜拉桥评估汽车荷载模型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蔡俊华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3-177,共5页
为了对大跨径斜拉桥在运营期内的使用性能做出准确评估,研究了考虑实际运营交通状况的评估汽车荷载模型建立方法。借助动态称重(WIM)数据形成连续自然车队,通过结构关键效应影响线进行加载计算,对效应进行统计分析,运用极值理论得到评... 为了对大跨径斜拉桥在运营期内的使用性能做出准确评估,研究了考虑实际运营交通状况的评估汽车荷载模型建立方法。借助动态称重(WIM)数据形成连续自然车队,通过结构关键效应影响线进行加载计算,对效应进行统计分析,运用极值理论得到评估基准期内的汽车荷载效应最大值概率分布并进行极值外推。以某斜拉桥为例,阐述建立评估汽车荷载模型和预测效应极值的方法,并采用两种评估方法对结构进行承载能力和使用性能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径斜拉桥 车辆荷载模型 极值统计 桥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注浆锚杆的动力响应特征及质量评价研究
3
作者 蔡俊华 卢伟平 闫小波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1年第23期94-97,106,共5页
针对中空注浆锚杆动力检测问题,分别基于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从固结波速和衰减系数2个方向,探讨了水泥浆龄期对中空注浆锚杆动力检测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同水泥浆龄期作用下,锚固体系的固结波速和衰减系数均有一个先减小后增大的... 针对中空注浆锚杆动力检测问题,分别基于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从固结波速和衰减系数2个方向,探讨了水泥浆龄期对中空注浆锚杆动力检测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同水泥浆龄期作用下,锚固体系的固结波速和衰减系数均有一个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锚杆砂浆密实情况下,中空注浆锚杆的衰减系数在0.34~0.42。在初凝(45min)时最小,在7d龄期时最大,其数值相差较大,建议注浆7d后再对中空注浆锚杆分别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浆锚杆 中空注浆 锚杆 固结波速 衰减系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分布代表点法在服役锈蚀梁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
4
作者 蔡俊华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4-98,共5页
为了高效率、高精度地对服役锈蚀梁可靠性展开研究,该文基于数论方法中的多元分布代表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可靠度计算方法。首先,介绍了多元分布代表点的定义和生成方法,以及多元随机变量函数特征值(均值及标准差)的计算方法;随后建立了服... 为了高效率、高精度地对服役锈蚀梁可靠性展开研究,该文基于数论方法中的多元分布代表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可靠度计算方法。首先,介绍了多元分布代表点的定义和生成方法,以及多元随机变量函数特征值(均值及标准差)的计算方法;随后建立了服役锈蚀梁的抗弯承载力及可靠度计算模型;最后基于多元分布代表点法对服役锈蚀梁的承载力及可靠性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JC法及Monte Carlo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同时基于不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强度下锈蚀梁抗弯承载力的退化规律,对结构抗弯承载力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具有较好的计算效率及较高的计算精度,能大幅减少样本的数量,适应于工程实际运用。同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强度的合理增大均能有效提高锈蚀梁在服役过程中的抗弯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分布代表点法 锈蚀梁 承载力 可靠性 蒙特卡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公路桥梁沉降段道路施工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江清慧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9年第10期232-232,234,共2页
结合实际,对公路桥梁沉降段道路施工技术进行研究,首先阐述公路桥梁沉降段道路施工质量要求,其次在论述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详细论述公路桥梁沉降段道路施工技术应用要点,目的在于提升公路桥梁的运营能力,促进我... 结合实际,对公路桥梁沉降段道路施工技术进行研究,首先阐述公路桥梁沉降段道路施工质量要求,其次在论述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详细论述公路桥梁沉降段道路施工技术应用要点,目的在于提升公路桥梁的运营能力,促进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桥梁 沉降段 道路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构体系箱梁桥合拢施工阶段水化温度效应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庄燕珍 《福建交通科技》 2019年第6期101-104,115,共5页
采用现场试验结合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刚构体系箱梁桥合拢段由水化引起的温度及应力效应开展研究。首先,开展现场温度试验,测试并分析分析温度响应规律,然后,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合拢段水化温度应力规律;最后,研究水化温度应力与绝热... 采用现场试验结合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刚构体系箱梁桥合拢段由水化引起的温度及应力效应开展研究。首先,开展现场温度试验,测试并分析分析温度响应规律,然后,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合拢段水化温度应力规律;最后,研究水化温度应力与绝热温升、入模温度及对流系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材料热量水平较高,合拢段产生较高的水化温升;降温后,合拢段横隔板以及底板上缘产生较大的拉应力,可能造成箱室内部局部开裂现象;减小绝热温升、降低入模温度可降低温度应力,保温措施对内部裂缝的影响较小。研究结论为合拢段质量控制以及施工阶段应力控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V型刚构 水化热 温度应力 混凝土箱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企业转型升级中人力资源配置的构想
7
作者 洪静雅 《福建交通科技》 2018年第2期164-166,共3页
本文基于对某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进行充分的调研,对其在转型升级中的人力资源配置方面提出了构想。通过对该企业转型升级中人力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确立该企业转型升级中人力资源配置的主要措施,提出该企业转型升级中的人力资... 本文基于对某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进行充分的调研,对其在转型升级中的人力资源配置方面提出了构想。通过对该企业转型升级中人力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确立该企业转型升级中人力资源配置的主要措施,提出该企业转型升级中的人力资源配置的构想,完善构想的保障措施,为转型升级中的企业在人力资源配置中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转型升级 人力资源 配置 构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偏压洞口段边坡处治探讨
8
作者 江清慧 《福建交通科技》 2020年第1期96-99,共4页
隧道进出口段容易出现偏压浅埋等情况,可根据实际地形特征、地层岩性及地下水等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本文结合厦门至沙县高速公路秀村隧道出口段的线路走向,介绍了隧道偏压洞口段工程地质条件及特征,通过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综合考虑... 隧道进出口段容易出现偏压浅埋等情况,可根据实际地形特征、地层岩性及地下水等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本文结合厦门至沙县高速公路秀村隧道出口段的线路走向,介绍了隧道偏压洞口段工程地质条件及特征,通过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综合考虑边坡的稳定性及隧道进洞安全,提出采用削方减载+预应力框架锚索的方式对隧道影响范围内的边坡进行处治,有效保障边坡稳定及隧道施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洞口偏压 稳定性分析 处治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锈胀RC梁抗弯性能试验
9
作者 庄燕珍 《福建交通科技》 2020年第3期124-129,共6页
通过采用电化学快速锈蚀试验得到了不同锈胀程度的钢筋混凝土梁,讨论了初始锈胀裂缝的宽度及分布情况。开展了钢筋混凝土梁的静力、疲劳试验及锈蚀钢筋混凝土梁中钢筋的静力拉伸试验,研究了不同疲劳循环次数后梁的荷载-挠度关系、混凝... 通过采用电化学快速锈蚀试验得到了不同锈胀程度的钢筋混凝土梁,讨论了初始锈胀裂缝的宽度及分布情况。开展了钢筋混凝土梁的静力、疲劳试验及锈蚀钢筋混凝土梁中钢筋的静力拉伸试验,研究了不同疲劳循环次数后梁的荷载-挠度关系、混凝土疲劳裂缝发展、疲劳寿命及疲劳后锈蚀钢筋混凝土梁中钢筋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相同静载水平下梁的跨中挠度随疲劳循环的增加而增大;锈胀RC梁混凝土裂缝数量减少、裂缝平均间距增大,锈胀程度较低梁的混凝土疲劳裂缝发展具有明显的“三阶段”特征;锈胀降低钢筋混凝土梁的疲劳寿命,锈胀引起混凝土剥离梁的疲劳寿命下降90%以上。锈蚀疲劳后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发生了显著变化,屈服台阶特征改变、延伸率减小、屈服强度降低,变化幅度的大小与锈蚀疲劳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 锈蚀钢筋 锈胀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