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明市民间药膳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夏丽珍 张晓俊 +2 位作者 汤期辉 陈源 温立新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23期35-36,59,共3页
目的:掌握三明市民间药膳使用整体情况,为三明市的药膳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民族植物学方法和访谈对三明市十县两区开展调查,收集相关信息,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总结与分析。结果:通过实地调查三明市民间乡土药膳的使用情况,... 目的:掌握三明市民间药膳使用整体情况,为三明市的药膳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民族植物学方法和访谈对三明市十县两区开展调查,收集相关信息,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总结与分析。结果:通过实地调查三明市民间乡土药膳的使用情况,共收集到三明市各地区60味常用乡土药材的78种药膳验方。药膳形式多样化,主要有药膳菜肴、药膳饭点等;功效主要为滋补强身与治疗疾病,其中常见的为清热类药膳;受众人群较广,如产妇、妇女、儿童以及特殊病种人群;制作方法常见的为炖煮法,使用原料药材常见的为根及根茎类,全草类次之;原料多以家禽家畜为主,辅料多以常见原料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药膳 调查分析 三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多糖合成途径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和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基因鉴定 被引量:3
2
作者 夏丽珍 李立志 +1 位作者 张晓俊 张燎原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52,共9页
采用已报道的灵芝磷酸葡萄糖变位酶(PGM)和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P)基因序列对茯苓基因组进行搜索比对,获得茯苓WcPGM和WcUGPP候选基因序列;以茯苓的cDNA为模板,成功克隆获得WcPGM和WcUGPP基因;随后利用pPIC9K构建2个基因的表达载体... 采用已报道的灵芝磷酸葡萄糖变位酶(PGM)和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P)基因序列对茯苓基因组进行搜索比对,获得茯苓WcPGM和WcUGPP候选基因序列;以茯苓的cDNA为模板,成功克隆获得WcPGM和WcUGPP基因;随后利用pPIC9K构建2个基因的表达载体,并转化至毕赤酵母进行异源表达。序列分析表明WcPGM和WcUGPP基因全长分别为2021 bp和2144 bp,其中WcPGM基因含有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编码564个氨基酸;WcUGPP基因含有11个外显子和10个内含子,编码502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比对表明,WcPGM和WcUGPP与来源于绣球菌的ScPGM和ScUGPP的同源性分别为87%和91%。酶活测定表明,重组酶WcPGM可转化葡萄糖-1-磷酸(G1P)为葡萄糖-6-磷酸(G6P),酶活达1540 U·mL^(-1);重组酶WcUGPP可催化G1P和尿苷三磷酸(UTP)合成UDP-葡萄糖(UDP-Glc),酶活达660 U·mL^(-1),表明从茯苓中筛选到的2个酶WcPGM和WcUGPP具有PGM和UGPP活性。分子模拟表明,WcPGM在催化可逆反应过程中S114为磷酸供体和受体,R24和K379作为催化酸和碱实现底物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而E366和S368可实现底物的2种朝向,保障了中间产物葡萄糖-1,6-二磷酸的翻转,确保了WcPGM的可逆反应;而WcUGPP活性中心的核苷酸结合Loop和糖结合Loop保障了底物的正确朝向,K390作为催化碱实现了底物UTP/G1P与UDP-Glc的可逆反应。该研究为茯苓多糖合成途径的解析和代谢工程提升茯苓多糖产量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毕赤酵母 异源表达 催化机制 分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发型帕金森病家系相关基因的筛查和危险度分析
3
作者 许茜 范丽华 +7 位作者 林昆明 吴方真 周美 倪慧心 刘海鑫 范自立 高正涛 林瑶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88-896,共9页
目的:通过早发型帕金森病(early‑onset Parkinson’s disease,EOPD)遗传家系成员的高通量基因筛查,发现疾病相关突变位点并检测其在人群中对疾病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早发型PD遗传家系中19名成员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检测和全外显子... 目的:通过早发型帕金森病(early‑onset Parkinson’s disease,EOPD)遗传家系成员的高通量基因筛查,发现疾病相关突变位点并检测其在人群中对疾病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早发型PD遗传家系中19名成员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检测和全外显子基因分型,并通过对家系外散发人群58人进行测序验证,筛选具有较高风险的突变位点。结果:芯片连锁分析发现3个染色体区段、全外显子测序和共表达分析筛选出24个可能与疾病关联的基因。其中5个位点基因型与患病结局之间的Spearman相关系数r>0.6且P<0.05,表示具有关联。通过家系外散发患者测序验证,Ddx56基因(OR=10.923)和Aspn基因(OR=8.198)的突变对患病结局产生显著影响(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临床患者进行多层次突变位点筛查分析,发现外显子区域的5个突变基因Pdxdc1、Ddx56、Aspn、Rbm28和Shisa9可能与帕金森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型帕金森病 全外显子测序 连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值不均匀度诊断肾透明细胞癌 被引量:10
4
作者 林燕 杨学东 +3 位作者 马占姝 王蕊 林志勇 王霄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94-1897,共4页
目的探讨CT值不均匀度鉴别诊断肾透明细胞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肾细胞癌患者的CT图像,纳入169个肿瘤,分为透明细胞癌组(n=152)和乏血供肾细胞癌组(n=17)。测量CT值的标准差,同时测量皮髓质期和实质期肿瘤的CT值,及... 目的探讨CT值不均匀度鉴别诊断肾透明细胞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肾细胞癌患者的CT图像,纳入169个肿瘤,分为透明细胞癌组(n=152)和乏血供肾细胞癌组(n=17)。测量CT值的标准差,同时测量皮髓质期和实质期肿瘤的CT值,及同层面正常肾脏皮质和腹主动脉的CT值并获得CT值比值参数:皮髓质期肿瘤CT值/正常肾脏皮质CT值(TCOCM),皮髓质期肿瘤CT值/腹主动脉CT值(TAOCM),以及实质期肿瘤CT值/正常肾脏皮质CT值(TCON)、实质期肿瘤CT值/腹主动脉CT值(TAON)。对两组以上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皮髓质期透明细胞癌组的CT值标准差(29.60±9.57)高于乏血供肾细胞癌组(18.85±8.10;t=-4.46,P<0.001)。平扫和实质期两组肿瘤CT值标准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皮髓质期的CT值标准差与透明细胞癌的Fuhrman分级存在弱相关(r=-0.16,P=0.049)。透明细胞癌组的TCOCM、TAOCM、TCON、TAON均高于乏血供肾细胞癌(P均<0.05)。结论肾透明细胞癌皮髓质期的CT值标准差高,且CT值标准差可能与Fuhrman分级相关。CT值标准差可作为反映透明细胞癌皮髓质期不均匀强化的定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治疗方案优化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任彦 王文荣 +11 位作者 林瑜 朱子奇 周文博 邱健 邓高振 柯晓 黄恒青 陈熹 骆云丰 叶凡 张东升 黄泽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481-2484,共4页
目的:评价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将6个临床中心144例轻中度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中医综合治疗,对照组轻症予口服美沙拉嗪和(或)灌肠治疗,中度U... 目的:评价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将6个临床中心144例轻中度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中医综合治疗,对照组轻症予口服美沙拉嗪和(或)灌肠治疗,中度UC加用激素治疗。结果:中医治疗对UC主要症状腹泻、腹痛、里急后重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对轻度UC的症状总积分改善及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中度UC组中西医疗效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可显著改善UC主要症状,对轻症UC的疗效较西医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治疗方案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何庆建 辜志昌 彭利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255-2255,共1页
自1997年1月至2006年1月,我院采用手法复位治疗50例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经6个月~2年随访,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患者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15~77岁,
关键词 手法复位治疗 胸腰椎骨折 临床观察 骨折患者 胸腰段椎体 无神经损伤 总结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地奈德预防小儿腺样体摘除术咽喉部并发症的应用
7
作者 邱小凤 张文强 +1 位作者 梁郁 郑艳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171-4172,共2页
由于手术与麻醉共用同一气道及小儿特有的呼吸道生理特点,全麻气管插管下经鼻内镜小儿腺样体摘除术易并发咽喉部并发症。本文将2009年3月至2011年2月来我院耳鼻喉科因腺样体肥大实施腺样体摘除术的患儿,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预防咽喉部... 由于手术与麻醉共用同一气道及小儿特有的呼吸道生理特点,全麻气管插管下经鼻内镜小儿腺样体摘除术易并发咽喉部并发症。本文将2009年3月至2011年2月来我院耳鼻喉科因腺样体肥大实施腺样体摘除术的患儿,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预防咽喉部并发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混悬液 腺样体肥大 并发症 咽喉部 摘除术 小儿 预防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畲族药现代药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晓俊 洪维恒 +4 位作者 钟清 林巧贤 江思思 徐伟 黄泽豪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第3期41-43,共3页
目的:了解畲族药在我国的研究概况。方法:查阅数据库文献,分析整理文献数据。结果:分析了畲药在生药学、化学成分、药理、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等现代药学研究情况。结论:通过讨论国内民族药研究情况,分析目前畲药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目的:了解畲族药在我国的研究概况。方法:查阅数据库文献,分析整理文献数据。结果:分析了畲药在生药学、化学成分、药理、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等现代药学研究情况。结论:通过讨论国内民族药研究情况,分析目前畲药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为推动今后畲药研究的发展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畲药 研究进展 发展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假性囊肿上颌窦外提升同期牙种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清联 余优成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8-150,共3页
对17例伴上颌窦囊肿的患者施行侧壁开窗术同期种植,共38颗种植体,全部完成了上部义齿修复,修复后随访观察6~24个月,平均随访11. 4个月。全部种植体均获得良好的骨结合,随访期内无种植体脱落、无骨吸收,上颌窦囊肿消失或减小。上颌窦囊... 对17例伴上颌窦囊肿的患者施行侧壁开窗术同期种植,共38颗种植体,全部完成了上部义齿修复,修复后随访观察6~24个月,平均随访11. 4个月。全部种植体均获得良好的骨结合,随访期内无种植体脱落、无骨吸收,上颌窦囊肿消失或减小。上颌窦囊肿行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术同期种植的方法可行,近期临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外提升术 牙种植体 上颌窦假性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