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藤植物不同器官主要活性成分差异分析
1
作者 周建金 罗晓锋 +1 位作者 邢建宏 康永武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5,157,共8页
【目的】探究风藤不同器官(藤茎、根、叶片和果实)中挥发油提取率和成分,以及海风藤酮、胡椒碱和黄酮提取率等主要活性成分的差异,为风藤全株的综合开发利用和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 【目的】探究风藤不同器官(藤茎、根、叶片和果实)中挥发油提取率和成分,以及海风藤酮、胡椒碱和黄酮提取率等主要活性成分的差异,为风藤全株的综合开发利用和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和酶标仪测定挥发油成分、海风藤酮、胡椒碱和黄酮提取率,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个风藤种源不同器官的挥发油提取率差异显著(P<0.05),果实的挥发油提取率最高,其次是叶片、藤茎,根部最低。2)不同器官的挥发油共被检出30种主要化合物,含烯类28种和酮类2种,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0%以上。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为柠檬烯、石竹烯、松油烯等。不同器官挥发油中主要共有成分12种,主要特有成分4种。不同器官挥发油相似度在0.304~0.993,表明风藤不同器官挥发油成分存在差异,其中根部与叶片部位挥发油的相似度最高(0.830),根部与果实部位挥发油的相似度最低(0.459)。3)3个风藤种源不同器官中海风藤酮、胡椒碱、黄酮提取率差异较大。海风藤酮主要分布在果实部位,是药用部位藤茎的8.6倍。胡椒碱和黄酮主要分布在叶片部位,分别是药用部位藤茎的2.3和2.7倍。【结论】风藤不同器官主要活性成分差异较大,非药用部位(根、叶片和果实)均有利用价值,但不建议与药用部位藤茎混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藤 器官 活性成分 挥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昆虫翅微纳结构的仿生高分子膜抑菌性研究
2
作者 孙刚 李汉生 +4 位作者 石庆会 郑慧文 官乐辉 陈志强 房岩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5,共8页
以昆虫(豆娘、意蜂)翅为模板,以聚乙烯醇(PVA)和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基材,通过软刻蚀法制备了仿生高分子膜,利用扫描电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微纳结构,分析了仿生膜对两种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并探讨了... 以昆虫(豆娘、意蜂)翅为模板,以聚乙烯醇(PVA)和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基材,通过软刻蚀法制备了仿生高分子膜,利用扫描电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微纳结构,分析了仿生膜对两种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并探讨了抑菌机理.结果表明:仿生膜成功复制了昆虫翅表面的多级微纳结构及其浸润特性.仿生膜组两种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9.50~15.84 mm,与对照膜组抑菌圈直径(6.56~6.98 mm)均差异显著(P<0.05).仿生膜组的菌液及回收液吸光度均低于对照膜组(P<0.05).在两种昆虫翅仿生膜中,豆娘仿生膜表面的纳米乳突更加尖锐、间距更小、密度更高,其抑菌性更强、黏附性更低.仿生膜对革兰阴性菌(大肠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呈现物理杀菌作用,但对革兰阴性菌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昆虫翅仿生膜对细菌的高抑菌性和低黏附性主要由微纳结构及化学组成所决定.通过细菌形态、培养液电导率和胞外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变化等,进一步证实了仿生膜表面纳米结构的物理杀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高分子膜 抑菌性 黏附性 昆虫翅 微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指毛桃不同部位补骨脂素合成酶基因的表达及其代谢产物含量 被引量:5
3
作者 杨琳 杨帆 +3 位作者 张杭颖 黄勃诚 邱清华 张君诚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4-681,共8页
为探究五指毛桃(Ficus hirta Vahl)不同部位补骨脂素合成酶基因(psoralen synthetase,PS)表达与补骨脂素含量的关系,本研究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来自广西和福建的五指毛桃根、茎、叶和果实PS基因的表达量及补... 为探究五指毛桃(Ficus hirta Vahl)不同部位补骨脂素合成酶基因(psoralen synthetase,PS)表达与补骨脂素含量的关系,本研究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来自广西和福建的五指毛桃根、茎、叶和果实PS基因的表达量及补骨脂素含量,分析不同五指毛桃种质不同部位PS基因表达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的差异。结果显示:PS基因在广西和福建五指毛桃的根、茎、叶和果实中均有表达,且其表达量具有组织特异性,在根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侧根高于主根),叶中次之(全缘叶高于缺刻叶),茎和果实的表达量极低。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得广西和福建的五指毛桃中补骨脂素含量存在差异,在2个五指毛桃种质的主根、侧根、缺刻叶、全缘叶、茎、果实中均有积累,侧根中的含量最高,分别为3.206、2.947 mg/g,主根次之(2.136、0.419 mg/g),缺刻叶中的含量分别为0.022、0.028 mg/g,全缘叶中的含量分别为0.069、0.035 mg/g,茎(0.003、0.003 mg/g)和果实(0.002、0.001 mg/g)中含量较低。五指毛桃PS基因表达与补骨脂素含量具有相关性,该研究结果为解析PS基因在五指毛桃补骨脂素合成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指毛桃 补骨脂素 补骨脂素合成酶 基因表达 工艺优化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指毛桃生产技术规程 被引量:3
4
作者 罗晓锋 周建金 +1 位作者 郭位贤 杨琳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6期60-63,共4页
通过多年研究和实践,总结了五指毛桃生产技术规程,包括五指毛桃栽培的产地环境、种苗繁育、移栽定植、田间管理、采收与产地初加工、包装与贮运、生产过程记录及档案管理等综合性技术要求。该技术规范可为福建省五指毛桃种苗繁育、栽培... 通过多年研究和实践,总结了五指毛桃生产技术规程,包括五指毛桃栽培的产地环境、种苗繁育、移栽定植、田间管理、采收与产地初加工、包装与贮运、生产过程记录及档案管理等综合性技术要求。该技术规范可为福建省五指毛桃种苗繁育、栽培和初加工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指毛桃 育苗 栽培 生产技术 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脑樟法呢基焦磷酸合酶基因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杨琳 张杭颖 +3 位作者 杨帆 朱泽榕 李秋妹 张君诚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998-2005,共8页
法呢基焦磷酸合酶(farnesyl pyrophosphate synthetase,FPS)是萜类及其衍生物合成的关键限速酶。本研究以龙脑樟为材料,基于转录组测序,克隆CcFPS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特征,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 法呢基焦磷酸合酶(farnesyl pyrophosphate synthetase,FPS)是萜类及其衍生物合成的关键限速酶。本研究以龙脑樟为材料,基于转录组测序,克隆CcFPS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特征,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CcFPS基因的表达,分析龙脑樟根、茎、叶中该基因的表达与总萜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CcFPS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为1053bp,编码350个氨基酸,分子量为40.4kDa,等电点pI为5.25,亲水性平均值(GRAVY)为-0.299。氨基酸同源性与沉水樟最高(98.86%),含有7个相同的保守结构域和2个富含天冬氨酸的基序[DDXX(XX)D]。二级结构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的比例分别为61.14%、6.57%、2.86%和29.43%,三级结构预测与沉水樟极其相似。系统发育树(NJ树)结果显示,CcFPS蛋白与同为樟科的沉水樟、山苍子的FPS处于同一个分支上。CcFPS基因在龙脑樟的根、茎、叶中均有表达,且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在叶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根中次之,茎中最低。在CcFPS蛋白调控的萜类物质代谢通路中,茎中的总萜含量最高,根中次之,叶中最低。龙脑樟FPS基因表达与总萜含量具有相关性,为进一步解析FPS基因在龙脑樟萜类化合物合成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脑樟 法呢基焦磷酸合酶(FPS) 基因表达 总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