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空间》设计作品
1
作者 祝永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I0012-I0012,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
2
作者 王苗苗 陈灵敏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12-I0012,共1页
设计说明:《森林》系列纤维艺术作品以福建富饶的森林资源为灵感来源,运用纤维艺术展现秀丽的闽山闽水。造型上借鉴“天圆地方”的形式,在平面的方形外框之中,将手工编织制成的形态各异的造型围合成一个圆形,造型生动有趣,像森林中的小... 设计说明:《森林》系列纤维艺术作品以福建富饶的森林资源为灵感来源,运用纤维艺术展现秀丽的闽山闽水。造型上借鉴“天圆地方”的形式,在平面的方形外框之中,将手工编织制成的形态各异的造型围合成一个圆形,造型生动有趣,像森林中的小精灵,充满生机与活力;色彩上以蓝绿色系为主,点缀棕色与白色,运用色彩的明度、纯度变化在统一中寻求对比,营造清新自然感;材料上采用羊毛线、棉线为主材,天然材质与生俱来的亲切感让作品更加富有温暖和亲近感;工艺上先用钩、编、栽绒等工艺形式制作出主体形态,再用针缝定位固定在底框。《森林》系列纤维艺术作品可置于现代家居空间,为家居空间带来艺术与自然气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工编织 天圆地方 天然材质 工艺形式 森林资源 灵感来源 设计说明 亲近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理论下小户型空间桌椅类家具设计策略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振升 邱国鹏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0-123,共4页
双碳背景下小户型空间中桌椅是使用频率较高的家具,但在材料加工和文化传承上面临三个挑战。小户型空间中利用木质材料设计模块化、多功能化、可收纳桌椅;利用竹制材料设计与小户型空间结合,且系统性、文化性、科技性、理念性的桌椅家具... 双碳背景下小户型空间中桌椅是使用频率较高的家具,但在材料加工和文化传承上面临三个挑战。小户型空间中利用木质材料设计模块化、多功能化、可收纳桌椅;利用竹制材料设计与小户型空间结合,且系统性、文化性、科技性、理念性的桌椅家具,来满足用户的功能、精神、个性需要。研究发现家具功能、竹木文化、新工艺是桌椅类家具在小户型室内空间中设计的主要变量,是桌椅类家具设计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户型空间 可持续设计 桌椅类家具 设计方法 家具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学生秒懂的岩土工程多媒体课件版式设计——评《岩土工程概论》 被引量:1
4
作者 原佳丽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97-797,共1页
当前在高校的授课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无论是理论性的教学还是实践性的教学,由于其图文并茂、效率高、易于备课等优势赢得了广大师生的青睐。但在调查中不难发现PPT在设计制作中存在很多普遍性的问题:大量的文字堆积... 当前在高校的授课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无论是理论性的教学还是实践性的教学,由于其图文并茂、效率高、易于备课等优势赢得了广大师生的青睐。但在调查中不难发现PPT在设计制作中存在很多普遍性的问题:大量的文字堆积、文字与图片放置的不合理、色彩搭配不协调等问题,整个版面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甚至很难进行阅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式设计 多媒体课件 色彩搭配 岩土工程 图文并茂 设计制作 实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梦青翠
5
作者 金琼如 林晨欣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I0007-I0007,共1页
设计说明此作品设计汲取自青铜器鸟纹与自然元素的枝叶、花卉,融合古典艺术与自然美学,旨在营造东方的优雅与神秘,同时赋予传统以新律。中心图案的鸟纹,以流畅线条与优雅姿态,传达智慧、自由、力量与吉祥之意,枝叶与花卉的装饰,不仅丰... 设计说明此作品设计汲取自青铜器鸟纹与自然元素的枝叶、花卉,融合古典艺术与自然美学,旨在营造东方的优雅与神秘,同时赋予传统以新律。中心图案的鸟纹,以流畅线条与优雅姿态,传达智慧、自由、力量与吉祥之意,枝叶与花卉的装饰,不仅丰富了层次,也象征生命的活力与大自然的和谐。配色方案以青翠为主调,辅以蓝色、不同深浅的绿色及暖系色进行点缀,呈现出青铜器的古典韵味,更传达出现代设计的清新气息和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明 配色方案 古典韵味 自然元素 生命的活力 设计说明 鸟纹 青铜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旧立新:虎头鞋文化在当代童鞋中的创新化设计 被引量:14
6
作者 金琼如 邱国鹏 肖彩霞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2-97,共6页
虎乃我国民间祥瑞祈福之物,具有深厚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而各地区虎头鞋作为我国民间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而独特的传统民俗特色。文章对我国当代童鞋设计的发展现状和虎形象在传统虎头鞋和现代童鞋设计中的造型、功能、... 虎乃我国民间祥瑞祈福之物,具有深厚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而各地区虎头鞋作为我国民间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而独特的传统民俗特色。文章对我国当代童鞋设计的发展现状和虎形象在传统虎头鞋和现代童鞋设计中的造型、功能、色彩、装饰和工艺等方面的不同设计语言进行了分析。再结合时代特征,总结出虎元素在现代童鞋设计中的五种创新化方法,并赋予设计实践分析。不仅可为现代童鞋设计突破传统思维禁锢,开拓设计思维,创造出更多具有时尚感和创意性的作品提供参考,且有利于推动虎头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化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头鞋文化 “虎”形象 当代童鞋 创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绿山水融入国潮运动鞋的创新性设计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金琼如 信玉峰 王晗瑜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3-98,104,共7页
在当今全球化、全媒体时代,现代设计更关注精神性消费、泛生活方式和产品体验感,而我国传统青绿山水画独特的艺术特色对于寻求现代国潮运动鞋设计发展的独特可观模式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文章结合国潮运动鞋设计,从对青绿山水的“画意... 在当今全球化、全媒体时代,现代设计更关注精神性消费、泛生活方式和产品体验感,而我国传统青绿山水画独特的艺术特色对于寻求现代国潮运动鞋设计发展的独特可观模式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文章结合国潮运动鞋设计,从对青绿山水的“画意”、形式系统及当代启示的详细阐述出发,然后运用抽象概括法、异形同构法、分解重组法和青绿配色法分别探究青绿山水在国潮运动鞋设计中的应用。最后以《千里江山图》为灵感进行具体的设计实践,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碰撞,将更新潮的设计和手法应用于设计中,为今后运动鞋产品“设计的进化”和我国传统“文化进化”之实践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继而做好“中国设计”以向世界传达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绿山水 《千里江山图》 国潮风 运动鞋设计 继承与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高跟鞋与传统手工编织的跨界设计 被引量:11
8
作者 金琼如 信玉峰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8-72,共5页
为了更好探索传统编织技艺在现代高跟鞋设计中的活化应用,根据高跟鞋设计特点,在编织常用技法的基础上,运用跨界思维融合当代视角下编织艺术和高跟鞋设计在材质特性、款式结构、工艺制作及文化美学等方面的交叉点。以此思路拓宽编织技... 为了更好探索传统编织技艺在现代高跟鞋设计中的活化应用,根据高跟鞋设计特点,在编织常用技法的基础上,运用跨界思维融合当代视角下编织艺术和高跟鞋设计在材质特性、款式结构、工艺制作及文化美学等方面的交叉点。以此思路拓宽编织技艺的应用空间,在两者互融共构关系中推动现代高跟鞋设计的多样化、情感化和艺术化发展。同时,实现对传统手工编织技艺的保护、传承与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织技艺 跨界方式 互融共构 高跟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改进LM算法及动态时间规整算法的人体动作捕捉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欣宇 邱国鹏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5-185,共11页
人体动作捕捉是指通过技术手段捕捉人体的运动轨迹和姿态信息,广泛应用于娱乐、体育、医疗等领域.然而,现有的动作捕捉技术存在捕捉不准确、计算效率低等问题,影响了其在实时应用场景中的表现.针对这些问题,引入一种骨骼点坐标拟合优化L... 人体动作捕捉是指通过技术手段捕捉人体的运动轨迹和姿态信息,广泛应用于娱乐、体育、医疗等领域.然而,现有的动作捕捉技术存在捕捉不准确、计算效率低等问题,影响了其在实时应用场景中的表现.针对这些问题,引入一种骨骼点坐标拟合优化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并采用粒子群算法对其加以优化.同时采用动态时间规整算法进行人体动作捕捉及评估,以期实现人体动作的实时捕捉.结果显示,该算法对肩部侧平举这一动作的捕捉准确率最高达到了99.23%,明显优于其余对比算法.此外,该算法对深蹲动作的测试时间最短,仅为1.15 s,表明该算法在进行动作捕捉时具有显著的性能优势及很强的实际应用效果,为人体动作捕捉领域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VENBERG-MARQUARDT算法 动态时间规整算法 人体动作捕捉 粒子群算法 骨骼点数据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蓬色素对丝织物的染色性能
10
作者 叶清珠 王苗苗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9-54,共6页
为促进低值农产品废弃物的再生利用,研究了莲蓬色素对丝织物的染色性能。采用不同温度、不同料液比对莲蓬色素进行提取,并对桑蚕丝素绉缎采取无媒染、绿矾预媒染、绿矾二次媒染3种不同的染色方案开展试验,最后检测染色织物的明度值L^(*... 为促进低值农产品废弃物的再生利用,研究了莲蓬色素对丝织物的染色性能。采用不同温度、不同料液比对莲蓬色素进行提取,并对桑蚕丝素绉缎采取无媒染、绿矾预媒染、绿矾二次媒染3种不同的染色方案开展试验,最后检测染色织物的明度值L^(*)、红绿值a^(*)、黄蓝值b^(*)、色彩饱和度c^(*)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莲蓬色素在无媒染剂作用下染桑蚕丝素绉缎,当温度低于80℃时上染百分率极低,温度为98℃时可染得明亮的黄棕色;使用绿矾作为媒染剂,温度在60℃时便可获得理想的染色效果,且温度越高,染得的颜色越深浓,但会降低织物的色彩饱和度;绿矾二次媒染比预媒染更易获得深浓的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性能 莲蓬色素 丝织物 绿矾媒染 废弃物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畲族传统服饰数字化保护形式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守用 梁惠娥 信玉峰 《服装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畲族传统服饰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畲族文化的精髓,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与艺术研究价值。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以及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畲族传统服饰面临"衣随人葬,人亡艺绝"的境况,保护与传承工作刻不容缓。从畲族传... 畲族传统服饰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畲族文化的精髓,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与艺术研究价值。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以及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畲族传统服饰面临"衣随人葬,人亡艺绝"的境况,保护与传承工作刻不容缓。从畲族传统服饰数字化保护的角度进行剖析,充分运用数字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人机交互等技术手段,进行福建畲族传统服饰数字化保护形式的设计与构思,为畲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展示宣传、保护研究和传承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畲族 传统服饰 数字化保护 展示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物馆视角下畲族传统服饰的活态传承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守用 梁惠娥 《服装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527-532,共6页
畲族传统服饰是畲族文明演变过程的重要载体,记载着畲族历史文化。保护畲族传统服饰文化,使之得到活态传承和发展,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归纳畲族传统服饰中的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讨畲族传统服饰保护现状;通过对畲族博物馆与... 畲族传统服饰是畲族文明演变过程的重要载体,记载着畲族历史文化。保护畲族传统服饰文化,使之得到活态传承和发展,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归纳畲族传统服饰中的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讨畲族传统服饰保护现状;通过对畲族博物馆与畲族聚居地的调研,尝试探索畲族传统服饰活态传承的对策,试图构建以博物馆为载体的畲族传统服饰文化多样化保护体系,为其活态传承带来新的模式与方向,更好地实现畲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当代价值与传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畲族 传统服饰 服饰文化 活态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客家蓝染的现代活化途径探索 被引量:3
13
作者 叶清珠 陈东生 +1 位作者 罗奋涛 甘应进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27,共5页
为了传扬我国重要的传统民间纺织印染工艺——客家蓝染,通过对客家蓝染的历史起源、客家蓝染衣饰文化、传统蓝染技艺、典型传统蓝染面料与服饰特征进行了阐述与归纳,进而探索出客家蓝染通过染材的拓展应用、色彩的多样化、套染工艺的应... 为了传扬我国重要的传统民间纺织印染工艺——客家蓝染,通过对客家蓝染的历史起源、客家蓝染衣饰文化、传统蓝染技艺、典型传统蓝染面料与服饰特征进行了阐述与归纳,进而探索出客家蓝染通过染材的拓展应用、色彩的多样化、套染工艺的应用、纹样的现代审美设计以及在现代服装、饰品、抗菌功能性纺织品的应用等途径实现现代活化,使传统客家蓝染文化与技艺得以传承与创新,最后展望了客家蓝染在现代生态纺织品以及文创产品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蓝染 活化途径 色彩纹样 生态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毛脂分离产物及皂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信玉峰 杨陈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4-47,共4页
针对羊毛脂分离与皂化存在的技术与效能问题,阐述了羊毛脂及其衍生物构成及功效、皂化及其产物的分离技术方法,为羊毛脂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总结对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使用超声波萃取、使用亚临界萃取等技术方法对羊毛脂进行提... 针对羊毛脂分离与皂化存在的技术与效能问题,阐述了羊毛脂及其衍生物构成及功效、皂化及其产物的分离技术方法,为羊毛脂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总结对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使用超声波萃取、使用亚临界萃取等技术方法对羊毛脂进行提取,在二价金属氯化物、碱溶液、碱醇溶液、碱溶液中加助剂与用相转移催化剂进行皂化表明,利用超声波萃取成本低,但产能也低;超临界二氧化碳与亚临界萃取产能高,但成本较高;在二价金属氯化物、碱溶液、碱醇溶液、碱溶液中加助剂进行皂化成本低,产能高,但是污染大;相转移催化剂进行皂化产能低,成本高,但对环境污染较小。企业可以根据工艺与生产实际,在环保的情况下选择高效、低成本的生产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脂 分离产物 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场景下的人体轮廓提取及尺寸测量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吴泽斌 张东亮 +2 位作者 李基拓 麻菁 信玉峰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40-749,共10页
自然拍摄的人体照片由于背景图案较为复杂,采用传统基于图片色彩空间或能量梯度的图像处理方法难以准确地识别人体的轮廓。采用神经网络的方法,可以提高识别的精度。但是,一般的神经网络方法由于计算量与参数规模较大,难以在移动终端部... 自然拍摄的人体照片由于背景图案较为复杂,采用传统基于图片色彩空间或能量梯度的图像处理方法难以准确地识别人体的轮廓。采用神经网络的方法,可以提高识别的精度。但是,一般的神经网络方法由于计算量与参数规模较大,难以在移动终端部署。因此,提出了一种轻量级的神经网络策略以提取人体轮廓。该网络采用MobileNet V2与U-Net框架,通过构建特定姿态的人体数据集进行训练,识别相应的人体轮廓形状。人体轮廓经过提取关键点、拟合回归分析等后续处理,可估算人体的尺寸。该方法可应用在移动终端上,通过拍摄的人体照片的方法测量人体的尺寸。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准确地提取复杂背景照片中的人体轮廓并测量尺寸,在速度与存储占用方面较一般神经网络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轮廓提取 人体尺寸测量 轻量级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毛绒玩具的三维毛发造型方法
16
作者 王成蒙 麻菁 +2 位作者 王进 信玉峰 张东亮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52-258,共7页
模拟真实毛绒玩具表面的毛发形态并直观展示出来对于设计人员设计出逼真的毛绒玩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毛绒玩具毛发的特点,提出了面向毛绒玩具的三维毛发造型方法。首先,基于一种动态参数化的三维彩绘技术,采用草图绘制的方式在... 模拟真实毛绒玩具表面的毛发形态并直观展示出来对于设计人员设计出逼真的毛绒玩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毛绒玩具毛发的特点,提出了面向毛绒玩具的三维毛发造型方法。首先,基于一种动态参数化的三维彩绘技术,采用草图绘制的方式在三维模型表面绘制纹理图案,确定毛发的生成区域及颜色信息;然后,基于一种引导线的毛发模型对单根毛发进行建模;最后,针对毛发集合的属性,采用多种交互的控制方法实现不同的毛发形状效果。实验总结出四种常用毛绒玩具的毛发模型参数,且系统的学习速度和造型速度分别是Blender的27.87倍和27.78倍;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可以方便快速地在三维毛绒玩具模型表面生成各种毛发造型,为毛绒玩具设计师提供了简单易学的毛发造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彩绘 三维毛发造型 毛绒玩具 引导线模型 交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杯造型差异对大红袍茶汤感官风味的影响
17
作者 许立杰 杨素秋 《茶叶学报》 2023年第4期37-43,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造型茶杯对武夷山大红袍感官风味的影响。【方法】以同样材质的5种不同造型茶杯饮用大红袍,采用茶汤试饮问卷调查法并结合单因子变异量统计分析与模糊集质性比较分析(Fussy 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Fs/Q... 【目的】研究不同造型茶杯对武夷山大红袍感官风味的影响。【方法】以同样材质的5种不同造型茶杯饮用大红袍,采用茶汤试饮问卷调查法并结合单因子变异量统计分析与模糊集质性比较分析(Fussy 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Fs/QCA)检测其茶汤滋味与香气差异。【结果】年轻受测者对于茶汤浓烈与醇厚的敏感度更明显,年长受测者对于茶汤鲜爽度、甜爽度与香气感受的敏感度高于较年轻受测者;男性受测者对于茶汤滋味浓烈度与醇厚度的敏感度显著高于女性受测者(P<0.001)。【结论】口径较小且瘦高造型的茶杯更适合用于武夷山大红袍的饮用,为后续茶杯设计和衍生茶产品创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山大红袍 感官认知 设计思维 茶文化 模糊集质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晓波〖雕塑作品〗
18
作者 连晓波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33-233,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韵风雅
19
作者 刘小梅 李华梅 《纺织学报》 2025年第7期I0006-I0006,共1页
设计说明本作品灵感来源于宋代服饰,将其特点与现代时装相融合。通过改良马面裙形制等传统元素与现代时装的融合设计,探索传统服饰文化的当代转化路径。这种设计实践不仅实现了宋代美学精神的现代诠释,更以服饰为载体促进文化传播。
关键词 现代时装 宋韵风雅 传统元素 马面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