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昆虫翅微纳结构的仿生高分子膜抑菌性研究
1
作者 孙刚 李汉生 +4 位作者 石庆会 郑慧文 官乐辉 陈志强 房岩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5,共8页
以昆虫(豆娘、意蜂)翅为模板,以聚乙烯醇(PVA)和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基材,通过软刻蚀法制备了仿生高分子膜,利用扫描电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微纳结构,分析了仿生膜对两种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并探讨了... 以昆虫(豆娘、意蜂)翅为模板,以聚乙烯醇(PVA)和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基材,通过软刻蚀法制备了仿生高分子膜,利用扫描电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微纳结构,分析了仿生膜对两种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并探讨了抑菌机理.结果表明:仿生膜成功复制了昆虫翅表面的多级微纳结构及其浸润特性.仿生膜组两种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9.50~15.84 mm,与对照膜组抑菌圈直径(6.56~6.98 mm)均差异显著(P<0.05).仿生膜组的菌液及回收液吸光度均低于对照膜组(P<0.05).在两种昆虫翅仿生膜中,豆娘仿生膜表面的纳米乳突更加尖锐、间距更小、密度更高,其抑菌性更强、黏附性更低.仿生膜对革兰阴性菌(大肠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呈现物理杀菌作用,但对革兰阴性菌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昆虫翅仿生膜对细菌的高抑菌性和低黏附性主要由微纳结构及化学组成所决定.通过细菌形态、培养液电导率和胞外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变化等,进一步证实了仿生膜表面纳米结构的物理杀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高分子膜 抑菌性 黏附性 昆虫翅 微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