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函数P-集合与信息规律的属性控制 被引量:9
1
作者 林蓉 史开泉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25-228,共4页
函数P-集合(Function Packet sets)是一个新的数学模型与新的数学结构,是研究动态信息系统信息规律的一个新理论与新方法。函数P-集合是由函数内P-集合SF珚(function internal packet set SF珚)与函数外P-集合SF(func-tion outer packet... 函数P-集合(Function Packet sets)是一个新的数学模型与新的数学结构,是研究动态信息系统信息规律的一个新理论与新方法。函数P-集合是由函数内P-集合SF珚(function internal packet set SF珚)与函数外P-集合SF(func-tion outer packet set SF)构成的函数集合对。函数P-集合具有规律(函数)特征、动态特性。利用这一特性,研究信息规律属性控制,给出函数P-集合与信息规律生成,实现信息规律属性控制定理及信息规律的属性控制在信息图像边界稳定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数P-集合 信息规律 属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P-信息伪装与真伪信息辨识 被引量:1
2
作者 林蓉 史开泉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96-801,共6页
P-集(Packet sets)是把动态特征引入到有限普通集X中,改进有限普通集X而提出的。利用P-集的结构与动态特征,提出内P-信息伪装的概念,给出内P-信息伪装生成,内P-信息伪装结构;得到内P-信息伪装的圆环定理、真伪信息认证定理及内P-信息伪... P-集(Packet sets)是把动态特征引入到有限普通集X中,改进有限普通集X而提出的。利用P-集的结构与动态特征,提出内P-信息伪装的概念,给出内P-信息伪装生成,内P-信息伪装结构;得到内P-信息伪装的圆环定理、真伪信息认证定理及内P-信息伪装的还原-辨识,给出真伪信息辨识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集 信息伪装 伪装度量 圆环定理 辨识定理 椭圆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语义粗算子及其语言多属性决策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余高锋 刘文奇 石梦婷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年第9期249-253,共5页
针对语言多属性决策,提出一种基于二元语言信息处理和粗糙集理论的求解方法。利用规范的语言评价信息建立决策信息表,提出了一种由属性依赖度和信息度来形成属性客观权重的方法,通过二元语义集成算子计算属性的主观权;根据决策者的偏好... 针对语言多属性决策,提出一种基于二元语言信息处理和粗糙集理论的求解方法。利用规范的语言评价信息建立决策信息表,提出了一种由属性依赖度和信息度来形成属性客观权重的方法,通过二元语义集成算子计算属性的主观权;根据决策者的偏好,将各属性的主客观权重信息集成,得到属性综合权重;将规范化的语言评价信息转化为二元语言形式,并与已有的信息集结算子合成,得到二语义粗算子;举例说明二元语义粗算子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语义 粗糙集 多属性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好、技术与环境质量--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形成机制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21
4
作者 周国富 李时兴 《南方经济》 CSSCI 2012年第6期85-95,共11页
本文从偏好与技术的角度出发,构造包含污染消减技术和一般技术进步的静态模型,探讨各类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形成条件,并应用变系数状态空间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收入-污染路径的曲线形态取决于偏好的选择和污染函数的特征;我国EK... 本文从偏好与技术的角度出发,构造包含污染消减技术和一般技术进步的静态模型,探讨各类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形成条件,并应用变系数状态空间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收入-污染路径的曲线形态取决于偏好的选择和污染函数的特征;我国EKC的拟合路径呈现多种形态,但其实际形状有着一定的规律;环境投资不仅决定EKC的形状特征,而且影响污染消减技术的环境效应;技术进步有效地抑制污染的排放量和增长速度,是EKC出现拐点的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好 技术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变系数状态空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网中基于唤醒机制的覆盖洞修复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胥楚贵 邓晓衡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16-1518,共3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因能量耗尽或环境破坏而失效导致产生覆盖空洞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唤醒机制的定向最远非活跃邻节点优先覆盖洞修复策略(DFNFP)。该方法通过覆盖洞边界节点从其邻接表中选择距离其中心最远的非活跃节点替换失败...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因能量耗尽或环境破坏而失效导致产生覆盖空洞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唤醒机制的定向最远非活跃邻节点优先覆盖洞修复策略(DFNFP)。该方法通过覆盖洞边界节点从其邻接表中选择距离其中心最远的非活跃节点替换失败节点,并激活替换节点达到修复覆盖洞目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保证较好的网络覆盖质量,充分利用了能量资源,延长了网络的生存周期,且在修复空洞的所需平均时间和能耗方面,DFNFP优于最佳匹配节点策略(BFN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覆盖洞 覆盖质量 生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有与非独有少数民族农户收入不平等及成因——基于云南少数民族农户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时兴 邹炜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7年第2期76-80,共5页
立足于2005年云南省独有与非独有少数民族农户的微观数据,考察了区域内独有少数民族与非独有少数民族农户收入不平等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揭示了独有少数民族与非独有少数民族间收入不平等的微观状况和收入不平等问题。
关键词 独有与非独有少数民族 收入不平等 基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