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被引量:17
1
作者 吴细玲 曾令超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年第4期75-78,共4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促进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充分发挥这一价值的作用在于解决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造成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不足的问题。根据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般过程,教育主体应...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促进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充分发挥这一价值的作用在于解决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造成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不足的问题。根据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般过程,教育主体应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实践教学,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空间生产理论及我国空间生产的历史抉择 被引量:14
2
作者 吴细玲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9-25,共7页
西方丰富的空间生产理论是资本空间实践逐步展开的结果,它为研究我国的空间生产现状提供了理论视角。我国在全球空间生产的背景下掀起了大规模的城市空间扩张运动。中国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使我国的空间生产体现出相当的历史价值,但是也... 西方丰富的空间生产理论是资本空间实践逐步展开的结果,它为研究我国的空间生产现状提供了理论视角。我国在全球空间生产的背景下掀起了大规模的城市空间扩张运动。中国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使我国的空间生产体现出相当的历史价值,但是也暴露出比较明显的受发达国家空间剥夺、空间发展不平衡、空间不平等等方面的空间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看清西方空间生产理论在提供解决空间问题方法中的缺陷,结合中国的空间生产实际,改变我国在全球空间生产中的地位,科学规划空间,实现空间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有机统一,维护空间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生产 空间生产理论 未来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化视野下的“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讨论 被引量:2
3
作者 巴新生 王立端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5-126,共12页
在中国化视野下看20世纪20年代末到40年代史学界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讨论,不难发现郭沫若、吕振羽和侯外庐对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认识是一个逐渐深化并使之中国化的过程,而"亚细亚生产方式&qu... 在中国化视野下看20世纪20年代末到40年代史学界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讨论,不难发现郭沫若、吕振羽和侯外庐对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认识是一个逐渐深化并使之中国化的过程,而"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中国化和中国社会革命实践之间又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中国化使学术界形成了社会历史发展"一元多线"的认识,这是以后打破社会历史发展"一线论"的逻辑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细亚生产方式 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和国民经济学的原则分野:“以人为本”还是“以物为本”——《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一得 被引量:2
4
作者 邹晓芟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2-67,共6页
人类的本体大而言之有三种可能的基本形式:或以神为本,或以物为本,或以人为本。现代社会由于"上帝死了",使得"物本"和"人本"的对立空前凸现出来。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正好切中了这一现代性主题。国民... 人类的本体大而言之有三种可能的基本形式:或以神为本,或以物为本,或以人为本。现代社会由于"上帝死了",使得"物本"和"人本"的对立空前凸现出来。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正好切中了这一现代性主题。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原则是以物为本,而马克思批判国民经济学的武器是以人为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 以人为本 以物为本 马克思 国民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银行协税义务和保密义务的冲突与制衡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华 《西南金融》 2011年第2期23-25,共3页
银行的协税义务存在于银行与税务机关之间,旨在保障税务机关执法的顺利进行;而银行的保密义务则被视为银行与客户之间契约的默示条款,意在保护存款人的合法利益,二者共同构成了现代商业银行业务运作的两项重要制度。文章对这两项重要制... 银行的协税义务存在于银行与税务机关之间,旨在保障税务机关执法的顺利进行;而银行的保密义务则被视为银行与客户之间契约的默示条款,意在保护存款人的合法利益,二者共同构成了现代商业银行业务运作的两项重要制度。文章对这两项重要制度的内涵、冲突进行解析,并由此得出制衡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税义务 保密义务 冲突 制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析共富观与共享论的时间界定
6
作者 曾令超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9-31,共3页
共富观与共享论,虽然都是立足于实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把握,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两者在时间界定方面又有着明显的不同。"共富观"提出时间是在改革开放之初,实现共同富裕的时间指向是2... 共富观与共享论,虽然都是立足于实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把握,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两者在时间界定方面又有着明显的不同。"共富观"提出时间是在改革开放之初,实现共同富裕的时间指向是21世纪中叶;而"共享论"提出的时间则是在21世纪初,它将伴随着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富观 共享论 邓小平 科学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蒋介石抵制美国的“两个中国”政策 被引量:3
7
作者 林泓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8-123,共6页
朝鲜战争结束后, 美国慑于新中国的强大, 基于台湾的战略地位, 在两次“台海危机”及联合国中制造“两个中国”政策。蒋介石出于民族大义及所谓维持法统地位的需要, 给予坚决抵制与抗争,阻止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维护了国家领土的完整。
关键词 蒋介石 抵制 “两个中国”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原因 被引量:1
8
作者 邱美珠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03-106,共4页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多方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张杨二将军与蒋介石相互妥协、达成一致,中国共产党居间调停、顾全大局,国民党主和派面对现实、多方斡旋,国际国内舆论的广泛关注、强烈反应等等。这诸多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相...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多方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张杨二将军与蒋介石相互妥协、达成一致,中国共产党居间调停、顾全大局,国民党主和派面对现实、多方斡旋,国际国内舆论的广泛关注、强烈反应等等。这诸多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共同促成了事变的和平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 中国共产党 国民党 以张学良 杨虎城 周恩来 蒋介石 世界政治态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