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选课“生物工程概论”教学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1
作者 罗菊香 张启卫 王仁章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10期222-222,224,共2页
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在高等院校开设公选课"生物工程概论"具有重要的意义。介绍了"生物工程概论"的教学目的与意义、教学内容、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进行探索。
关键词 生物工程概论 教学 探索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痕量Hg^2+的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18
2
作者 戈芳 曹瑞国 +2 位作者 朱斌 李经建 徐东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79-1783,共5页
通过自组装方法将修饰有二茂铁基团的富T序列DNA分子(DNA-Fc)固定在金电极表面,得到了一种基于DNA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汞离子(Hg2+)传感器.当溶液中有Hg2+存在时,Hg2+可与修饰电极上DNA的T碱基发生较强的特异结合,形成T-Hg2+-T发卡结构,使... 通过自组装方法将修饰有二茂铁基团的富T序列DNA分子(DNA-Fc)固定在金电极表面,得到了一种基于DNA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汞离子(Hg2+)传感器.当溶液中有Hg2+存在时,Hg2+可与修饰电极上DNA的T碱基发生较强的特异结合,形成T-Hg2+-T发卡结构,使DNA分子构象发生改变,其末端具有电化学活性的二茂铁基团远离电极表面,电化学响应随之发生变化.示差脉冲伏安法(DPV)结果显示:DNA末端二茂铁基团的还原峰在0.26V(vs饱和甘汞电极(SCE))附近,峰电流随溶液中Hg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Hg2+浓度范围在0.1nmol·L-1-1μmol·L-1时,电流相对变化率与Hg2+浓度的对数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该修饰电极对Hg2+的检测限为0.1nmol·L-1,可作为痕量Hg2+检测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干扰实验也表明,该传感器对Hg2+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与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Hg2+ DNA 构象变化 示差脉冲伏安法 电化学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酸雨对三明地区受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淋滤过程研究 被引量:35
3
作者 张丽华 朱志良 +2 位作者 郑承松 张华 赵建夫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1-155,共5页
针对福建三明地区实际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样品,采用模拟酸雨淋溶土柱的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酸度模拟酸雨(pH=2.5、3.6和5.6)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淋滤液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模拟酸雨pH值的降低,淋滤液的电导呈递增变化,而淋滤... 针对福建三明地区实际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样品,采用模拟酸雨淋溶土柱的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酸度模拟酸雨(pH=2.5、3.6和5.6)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淋滤液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模拟酸雨pH值的降低,淋滤液的电导呈递增变化,而淋滤液pH值呈递减变化;随着淋溶量的增加,淋滤液电导逐渐下降,而淋滤液pH值呈现先迅速下降后逐渐升高的总趋势。研究发现,模拟酸雨作用于该受重金属污染土壤时,污染土壤中不同重金属呈现不同的溶出规律。淋滤液中锌、镍、铜、铬和铅的含量均随模拟酸雨pH值的降低而增加,但锌、镍和铜的释放过程可分为快速释放和准稳定两个阶段,铬和铅的释放过程则分为快速释放和慢速释放两个阶段。相同pH值模拟酸雨条件下,该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累积释放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n>Cu>Cr>Ni>Pb。pH=3.6时,每千克污染土壤中Zn、Cu、Cr、Ni和Pb的最大累积释放量分别为750、60、0.9、0.9和0.48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土壤 模拟酸雨 重金属 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Fe_3O_4/聚苯乙烯均匀分散体系的制备及结构 被引量:14
4
作者 章永化 陈守明 +4 位作者 陈建华 熊红兵 张启卫 沈辉 龚克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717-1720,共4页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Fe_3O_4纳米颗粒,以油酸为表面活性剂,苯乙烯为载液,制备了稳定的纳米Fe_3O_4可聚合磁流体,将可聚合磁流体经自由基引发聚合制成纳米Fe_3O_4/聚苯乙烯均匀分散体系,用WAXRD研究了Fe_3O_4纳米粒子的结晶情况;用FTIR...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Fe_3O_4纳米颗粒,以油酸为表面活性剂,苯乙烯为载液,制备了稳定的纳米Fe_3O_4可聚合磁流体,将可聚合磁流体经自由基引发聚合制成纳米Fe_3O_4/聚苯乙烯均匀分散体系,用WAXRD研究了Fe_3O_4纳米粒子的结晶情况;用FTIR研究了油酸表面改性前后Fe_3O_4粒子表面官能团的变化;用TEM研究了Fe_3O_4颗粒的粒径大小及其在苯乙烯单体和聚苯乙烯中的分散情况;用DSC和TGA研究了纳米Fe_3O_4/聚苯乙烯均匀分散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合成的纳米Fe_3O_4为立方晶型,平均粒径在10nm左右,油酸分子在Fe_3O_4表面是化学吸附,经表面处理的Fe_3O_4超细颗粒在苯乙烯和聚苯乙烯基体中分散较均匀。界面粘结较好,含1.8%Fe_3O_4纳米颗粒的聚苯乙烯的最大热失重温度比聚苯乙烯提高了13 K,Fe_3O_4/聚苯乙烯复合体系的饱和磁化强度σ_s为17.43 em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FE3O4 聚苯乙烯 均匀分散体系 制备 结构 可聚合磁流体 磁性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比妥酸衍生物荧光增强法快速测定牛奶中的三聚氰胺 被引量:6
5
作者 黄晖 向东山 +3 位作者 李丽 李海刚 曾国平 何治柯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504-2508,共5页
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测定三聚氰胺的方法.在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三聚氰胺与巴比妥酸衍生物(DBA)形成稳定的氢键,使三聚氰胺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强,由此建立了巴比妥酸衍生物荧光增强测定牛奶中三聚氰胺的新方法.在优化的条件下,该方... 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测定三聚氰胺的方法.在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三聚氰胺与巴比妥酸衍生物(DBA)形成稳定的氢键,使三聚氰胺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强,由此建立了巴比妥酸衍生物荧光增强测定牛奶中三聚氰胺的新方法.在优化的条件下,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2.5~1250μg/L,检出限为7.5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2.06%,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6.62%.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大量牛奶样品中三聚氰胺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 巴比妥酸衍生物 荧光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优良家系及单株的选择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希华 邢建宏 +1 位作者 戴伟宏 梁一池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9-182,共4页
为了综合评价广东和广西地区的马尾松在福建三明的生长情况,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16年生的马尾松试验林进行了生长状况研究。从108个家系中筛选出12个极高产家系和24个高产家系,运用快速聚类法并结合家系评价,筛选... 为了综合评价广东和广西地区的马尾松在福建三明的生长情况,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16年生的马尾松试验林进行了生长状况研究。从108个家系中筛选出12个极高产家系和24个高产家系,运用快速聚类法并结合家系评价,筛选出极高产家系的优良单株95株,高产家系的优良单株为101株,这196株生长快速且干形优良。试验得出:广东和广西地区的马尾松在福建三明生长差异显著,从中筛选出的优良单株可为当地营建马尾松人工林提供优良的繁殖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家系-单株联合选择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ell粉煤气化系统的(火用)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崔国星 盛新 张丽华 《洁净煤技术》 CAS 2010年第3期48-51,共4页
采用(火用)热力学分析方法,对Shell干粉煤气化系统进行了(火用)量衡算,分析了Shell干粉煤气化的(火用)效率和(火用)损失状况,探讨了提高Shell干粉煤气化系统(火用)利用率的措施。结果表明:气化炉是(火用)损失最大的设备,占总(火用)损失... 采用(火用)热力学分析方法,对Shell干粉煤气化系统进行了(火用)量衡算,分析了Shell干粉煤气化的(火用)效率和(火用)损失状况,探讨了提高Shell干粉煤气化系统(火用)利用率的措施。结果表明:气化炉是(火用)损失最大的设备,占总(火用)损失的81.1%;水冷壁(火用)效率最低,仅为48.1%;Shell干粉煤气化(火用)效率可达77.7%,高于水煤浆气流床气化。Shell干粉煤气化效果较好,高负荷、长运行周期稳定运行是Shell粉煤气化能否成功推广应用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 粉煤 气流床 [火用] SHE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二氧化锰的离子注入改性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河宁 吕东平 +2 位作者 黄行康 张启卫 杨勇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36-440,共5页
应用高温热解法合成层状二氧化锰(δ-MnO2),借助离子注入技术在其表层注入钛离子,形成复合材料(δ-MnO2-Ti).材料结构及形貌由XRD、SEM及XPS表征,用恒电流充电仪测定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注入钛离子后形成新的复合材料,其MnO2的层状... 应用高温热解法合成层状二氧化锰(δ-MnO2),借助离子注入技术在其表层注入钛离子,形成复合材料(δ-MnO2-Ti).材料结构及形貌由XRD、SEM及XPS表征,用恒电流充电仪测定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注入钛离子后形成新的复合材料,其MnO2的层状结构没有被破坏,钛离子主要以Ti(Ⅳ)态嵌入MnO2结构.与δ-MnO2相比,改性后的δ-MnO2-Ti首次放电比容量和最大放电比容量均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二氧化锰 离子注入改性 表层结构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法优化拟均相体系制备双醛淀粉的工艺 被引量:3
9
作者 罗菊香 王仁章 +2 位作者 庄培贤 雷海滨 赵燕群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0年第3期32-34,共3页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高碘酸钠为氧化剂,采用L9(43)正交设计,研究了拟均相体系制备双醛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5℃、高碘酸钠浓度为0.6 mol.L-1、反应pH值为4、反应时间为2.5 h的最佳条件下,双醛淀粉的双醛含量达到92.5%。
关键词 双醛淀粉 拟均相体系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优选超声波辅助提取三明药用植物金线莲中总氨基酸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茶妹 周文富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3年第2期78-82,共5页
研究了三明药用植物金线莲中总氨基酸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40(g∶mL)、超声波功率60W、提取温度60℃、提取2次、每次提取时间40min,在此条件下... 研究了三明药用植物金线莲中总氨基酸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40(g∶mL)、超声波功率60W、提取温度60℃、提取2次、每次提取时间40min,在此条件下,总氨基酸的提取率达9.86%。该法具有简单、快速、高效、无需加热、提取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莲 总氨基酸 超声波辅助提取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丙二醇与水、乙醇二元混合体系超额体积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明穗 林金清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4-298,共5页
测定了常压下1,3-丙二醇-水和1,3-丙二醇-乙醇两个二元混合体系纯组分及混合液在328.15-348.15 K温度内全浓度范围的密度,计算了体系的超额摩尔体积等性质。两个二元混合体系的超额摩尔体积在所测定的温度和全浓度范围内均呈负偏差。体... 测定了常压下1,3-丙二醇-水和1,3-丙二醇-乙醇两个二元混合体系纯组分及混合液在328.15-348.15 K温度内全浓度范围的密度,计算了体系的超额摩尔体积等性质。两个二元混合体系的超额摩尔体积在所测定的温度和全浓度范围内均呈负偏差。体积数据说明1,3-丙二醇-水、乙醇混合体系中不同分子间的交叉缔合强于同分子间的自缔合,同时组分间分子大小的不对称产生填充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丙二醇 乙醇 密度 超额摩尔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明地区长柄石杉中石杉碱甲的提取和测定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煌记 黄晖 +1 位作者 陈东菊 张君诚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416-1418,共3页
寻找超声提取长柄石杉中石杉碱甲的最佳工艺条件和石杉碱甲含量的测定方法。通过正交实验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采用HPLC法加以测定。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为20∶1(W/V),酸浓度为2.0%,超声时间10 min;测得两地长柄石杉中石杉碱甲... 寻找超声提取长柄石杉中石杉碱甲的最佳工艺条件和石杉碱甲含量的测定方法。通过正交实验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采用HPLC法加以测定。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为20∶1(W/V),酸浓度为2.0%,超声时间10 min;测得两地长柄石杉中石杉碱甲的含量分别为0.0263%,0.0445%。以最佳工艺条件提取石杉碱甲并测定其含量的实验方法可行,且简便、快捷、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柄石杉 石杉碱甲 超声提取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明产柿叶总黄酮的微波提取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淑燕 周文富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1年第11期57-61,共5页
采用微波法提取柿叶中总黄酮,探讨了乙醇质量浓度、微波辐射功率、固液比和微波辐射时间等因素对柿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用UV和FTIR对提取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质量浓度65%,固液比1∶25(... 采用微波法提取柿叶中总黄酮,探讨了乙醇质量浓度、微波辐射功率、固液比和微波辐射时间等因素对柿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用UV和FTIR对提取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质量浓度65%,固液比1∶25(g∶mL),微波辐射功率300 W,微波辐射时间15 min(间歇作用5次,每次3 min)。该条件下总黄酮的提取率为5.22%。该法具有高效、省时、节能、提取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柿叶 总黄酮 微波提取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竹屑活性炭磺酸官能化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 被引量:1
14
作者 余鹰 周文富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0年第2期83-86,共4页
以竹屑为原料,经高温炭化、微波磺化接枝等步骤制备具有酸催化功能的竹屑活性炭磺酸,通过FTIR、TG、DTA对其进行了分析,并测定了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炭化温度为560℃、炭化时间为3 h、微波活化时间为30min的最佳条件下,所制得竹屑... 以竹屑为原料,经高温炭化、微波磺化接枝等步骤制备具有酸催化功能的竹屑活性炭磺酸,通过FTIR、TG、DTA对其进行了分析,并测定了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炭化温度为560℃、炭化时间为3 h、微波活化时间为30min的最佳条件下,所制得竹屑活性炭磺酸的酸量为0.847 mmol.g-1,酯化催化效果接近于Amerlyst-15磺酸树酯,稳定性好,是一种良好的新型固体酸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屑 活性炭磺酸 固体酸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明产小辣椒红色素提取和脱除辣素工艺研究
15
作者 陈智强 毛小英 +2 位作者 李燕婷 周文富 赖文忠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4期540-543,550,共5页
以10%NaOH溶液,60℃下皂化4 h,除去辣椒粉中辣椒红色素和粗品中的杂质。有机溶剂浸提的较佳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4 h,m(辣椒)∶m(溶剂)=1∶4,辣椒红色素色价最高可达144(乙醇+石油醚),提取产率为4.29%。在提取辣椒红色素的工艺中,... 以10%NaOH溶液,60℃下皂化4 h,除去辣椒粉中辣椒红色素和粗品中的杂质。有机溶剂浸提的较佳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4 h,m(辣椒)∶m(溶剂)=1∶4,辣椒红色素色价最高可达144(乙醇+石油醚),提取产率为4.29%。在提取辣椒红色素的工艺中,皂化前处理对提高色价有很好的效果,且辣味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红色素提取 碱处理辣素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欧洲黑杨幼苗氮素利用效率差异及其机理初探 被引量:14
16
作者 刘希华 丁昌俊 +3 位作者 张伟溪 李文文 黄秦军 苏晓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8-374,共7页
以104份欧洲黑杨不同基因型(无性系)为材料,通过生长量和生理指标的测定,研究土壤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其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供氮水平下,不同基因型欧洲黑杨生长差异显著。根据2个供氮水平的苗木年平均材积生长量将欧洲黑... 以104份欧洲黑杨不同基因型(无性系)为材料,通过生长量和生理指标的测定,研究土壤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其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供氮水平下,不同基因型欧洲黑杨生长差异显著。根据2个供氮水平的苗木年平均材积生长量将欧洲黑杨群体划分为4个类型:双高效型、高氮高效型、低氮高效型和双低效型,并结合氮反应指数在双高效型与高氮高效型中分别筛选出8个氮素利用效率高、生长表现优良的基因型,具较高的育种价值。比较分析欧洲黑杨不同基因型氮素利用效率相关指标,发现双高效型的净光合速率、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根系干质量、体积、比表面积均高于高氮高效型,初步揭示了不同类型欧洲黑杨氮利用效率存在差异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黑杨 氮素利用效率 生长性状 生理 根系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双还原法制备三角形银纳米片及其光学性能 被引量:12
17
作者 赖文忠 赵威 +1 位作者 杨容 李星国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77-1183,共7页
在硼氢化钠和柠檬酸三钠共存的体系中还原硝酸银,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表面活性剂和保护剂,水浴加热制备得到三角形银纳米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对其进... 在硼氢化钠和柠檬酸三钠共存的体系中还原硝酸银,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表面活性剂和保护剂,水浴加热制备得到三角形银纳米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三角形银纳米片产物为立方相金属银,边长为(100±40)nm,厚度为(10±5)nm;产物表现出与球形银纳米粒子完全不同的吸收光谱;柠檬酸根在银晶核不同晶面的选择吸附、PVP的包覆作用及Ag(111)晶面的层错对产物的形成起决定作用;与球形纳米颗粒相比,三角形银纳米片膜对吡啶(Py)分子有显著的SERS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还原法 三角形银纳米片 生长机理 表面等离子共振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友好聚环氧琥珀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8
作者 张丽华 郑成松 +1 位作者 张严 王仁章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共4页
聚环氧琥珀酸(PESA)是近年来合成的一种绿色的环境友好螯合剂,目前国内外对PESA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合成、阻垢、缓蚀及协同性能等方面。对PESA提取重金属能力的研究表明,PESA在偏酸性条件下对Cd、Zn、Pb等具有良好的萃取作用;对PESA自身... 聚环氧琥珀酸(PESA)是近年来合成的一种绿色的环境友好螯合剂,目前国内外对PESA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合成、阻垢、缓蚀及协同性能等方面。对PESA提取重金属能力的研究表明,PESA在偏酸性条件下对Cd、Zn、Pb等具有良好的萃取作用;对PESA自身酸离解常数的研究表明,PESA可作为二元酸来处理,其一、二级酸离解常数分别为4.68和4.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环氧琥珀酸 环境友好 缓蚀 阻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环氧琥珀酸对污泥中锌的萃取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丽华 朱志良 +2 位作者 张华 仇雁翎 赵建夫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73-776,共4页
研究了环境友好高分子聚环氧琥珀酸(PESA)对污水厂污泥中重金属锌的萃取作用。结果表明.PESA对污泥中的重金属锌具有良好的萃取效果。利用改进的BCR法对萃取前后污泥中的锌进行了形态分析。结果表明,被PESA萃取的锌主要来自水溶态... 研究了环境友好高分子聚环氧琥珀酸(PESA)对污水厂污泥中重金属锌的萃取作用。结果表明.PESA对污泥中的重金属锌具有良好的萃取效果。利用改进的BCR法对萃取前后污泥中的锌进行了形态分析。结果表明,被PESA萃取的锌主要来自水溶态、酸溶态和可还原态等3种结合态。随着萃取体系pH值的升高,锌的萃取效率逐渐下降;在实验范围内,PESA与污泥中重金属总量的摩尔比为1:1~10:1时。随着PESA浓度的增加,锌的萃取效率逐渐提高,且对萃取体系pH值的依赖性减小。在pH=4时,在PESA与污泥中重金属总量的摩尔比为3:1~10:1范围内.锌的萃取效率均大于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环氧琥珀酸 萃取 污泥 BCR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riging法的森林土壤养分空间插值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杨子清 陈平留 +4 位作者 刘健 余坤勇 廖晓丽 游浩辰 缪绿琳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6-300,共5页
利用ArcGIS 9.3软件,采用Kriging法完成土壤养分有机质和全钾养分的空间插值.结果表明,福建省顺昌县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和全钾含量空间上存在中等程度相关.采用Kriging法的Stable和Spherical半变异函数模型表征有机质和全钾含量的空间变... 利用ArcGIS 9.3软件,采用Kriging法完成土壤养分有机质和全钾养分的空间插值.结果表明,福建省顺昌县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和全钾含量空间上存在中等程度相关.采用Kriging法的Stable和Spherical半变异函数模型表征有机质和全钾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效果最好.交叉验证表明:有机质和全钾的插值结果平均误差分别为-0.09和0.00,均方根误差(RMS)分别为16.42和2.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插值 Kriging法 土壤养分 半变异函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