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越节点目标 工程亮点纷呈——2012年溪洛渡工程建设综述
1
作者 刘鑫 《四川水力发电》 2013年第1期102-103,113,共3页
2012年,是溪洛渡工程建设最高峰年,也是节点任务最多的年份。大坝在不知不觉间已经上升到600多米的高度,一泓清波重归河床;水晶宫般的两座地下电站土建全部交面,电站进水口混凝土浇筑全部完成,机电安装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四条泄洪洞建设... 2012年,是溪洛渡工程建设最高峰年,也是节点任务最多的年份。大坝在不知不觉间已经上升到600多米的高度,一泓清波重归河床;水晶宫般的两座地下电站土建全部交面,电站进水口混凝土浇筑全部完成,机电安装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四条泄洪洞建设也开始收尾。日新月异的变化让人目不暇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洛渡 建设目标 工程亮点 质量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家坝电站建设提升我国水电技术水平——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三峡集团总工程师张超然
2
作者 王波 刘玉佩 《四川水力发电》 2013年第2期133-135,共3页
向家坝电站地质条件、建设环境比三峡工程复杂,某种程度上说,向家坝电站的建设投产,使我国水电工程建设技术向前跨越了一个新台阶。我国水电开发不仅要速度,更要合理开发规划,不仅要积极,更要有序,要在保护中开发。今后在我国水电开发... 向家坝电站地质条件、建设环境比三峡工程复杂,某种程度上说,向家坝电站的建设投产,使我国水电工程建设技术向前跨越了一个新台阶。我国水电开发不仅要速度,更要合理开发规划,不仅要积极,更要有序,要在保护中开发。今后在我国水电开发过程中,除了工程技术以外,要特别关注环保和移民问题,要在保护好生态、做好移民安置和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积极、高质量开发水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家坝水电站 水电技术 大电网形成 高质量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攻坚群英决胜 高质如期发电——2012年向家坝工程建设综述
3
作者 王波 《四川水力发电》 2013年第1期100-101,共2页
2012年是中国三峡集团的"大考之年",确保向家坝水电站顺利蓄水、首批机组投产发电是集团公司2012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体工程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向家坝水电站工程建设一直按计划有序推进,并顺利实现了蓄水发电目标,攻占了... 2012年是中国三峡集团的"大考之年",确保向家坝水电站顺利蓄水、首批机组投产发电是集团公司2012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体工程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向家坝水电站工程建设一直按计划有序推进,并顺利实现了蓄水发电目标,攻占了金沙江下游水电开发的"桥头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 向家坝 下闸蓄水 投产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工程——金沙江下游乌东德水电站主体工程全面开工建设 被引量:1
4
作者 吴豪强 《四川水力发电》 2016年第1期127-129,共3页
2015年12月24日,三峡集团在乌东德水电站工程现场召开建设动员会,标志着乌东德主体工程全面开工建设。此前的12月16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乌东德水电站正式通过国家核准,这是继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建成投产之后,金沙江下游水电开发... 2015年12月24日,三峡集团在乌东德水电站工程现场召开建设动员会,标志着乌东德主体工程全面开工建设。此前的12月16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乌东德水电站正式通过国家核准,这是继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建成投产之后,金沙江下游水电开发的又一重大里程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东德水电站 金沙江下游 主体工程 标志性工程 工业革命 国务院常务会议 向家坝水电站 工程现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溪洛渡 中国水电科学发展的新地标——对话中国三峡集团副总经理樊启祥
5
作者 刘玉佩 《四川水力发电》 2013年第4期153-154,165,共3页
溪洛渡工程如期按照国家标准计划,已于今年5月份开始蓄水,6月23日蓄水到540米设计死水位,顺利完成第一阶段蓄水目标,水库及枢纽工程运行正常。溪洛渡大坝已正常泄洪运行,7月15日,首台机组成功并网正常。蓄水位600米的"终考"... 溪洛渡工程如期按照国家标准计划,已于今年5月份开始蓄水,6月23日蓄水到540米设计死水位,顺利完成第一阶段蓄水目标,水库及枢纽工程运行正常。溪洛渡大坝已正常泄洪运行,7月15日,首台机组成功并网正常。蓄水位600米的"终考"即将到来,工程达到设计工况还有待接受全面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洛渡 期望与重托 新起点 一起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下游水文泥沙信息化综合管理新技术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俊 刘尧成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7,共4页
金沙江下游巨型梯级水电站的建设,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为了保证电站的顺利建设和运行,需要对金沙江的水文泥沙信息进行科学管理。对此,系统分析了金沙江下游4座水电站库区水文泥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实际需求开... 金沙江下游巨型梯级水电站的建设,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为了保证电站的顺利建设和运行,需要对金沙江的水文泥沙信息进行科学管理。对此,系统分析了金沙江下游4座水电站库区水文泥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实际需求开发了金沙江下游水文泥沙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利用二维与三维一体化GIS、三维地球浏览、水库群信息综合查询等新技术,实现了对金沙江水文泥沙信息、计算模型、空间数据的统一管理。系统可在水电站信息管理、优化调度、河床演变分析、泥沙预报预测、决策支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泥沙 资料处理 信息化综合管理 金沙江下游水电梯级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梦启乌东德——乌东德水电站工程筹建工作综述 被引量:1
7
作者 谢泽 但棣瑶 《四川水力发电》 2016年第1期130-132,共3页
由昆明向北,在高速公路上疾驰3个小时后,到达禄劝县撒营盘镇。随后进山,在横断山脉的山路上,再用两个小时转过老司机口中的400多个大小弯后,乌东德水电站工地才出现在记者眼前。
关键词 水电站工程 筹建工作 综述 乌东德水电站 高速公路 横断山脉 禄劝县 小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保护中开发 在开发中保护——乌东德筹建工程环保工作综述
8
作者 吴豪强 《四川水力发电》 2016年第2期132-134,共3页
三峡集团肩负着国家赋予的"建设三峡、开发长江"的重大使命,在推动金沙江乌东德工程建设中,严格遵守国家《环境影响评价法》等各项法律法规,始终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环保理念,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要求开展了... 三峡集团肩负着国家赋予的"建设三峡、开发长江"的重大使命,在推动金沙江乌东德工程建设中,严格遵守国家《环境影响评价法》等各项法律法规,始终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环保理念,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要求开展了各项报批和设计工作,所有前期工作均经过了国家有关部委的严格审批审查,正式核准前的"三通一平"工程及相关筹建工程均按国家相关许可文件精神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东德 工程环境 金沙江下游 工程建设 工作综述 基本建设程序 环评报告 建设管理局 防治区 环评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大理岩间接拉伸试验及断口形貌和断裂机理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裴建良 苏立 +1 位作者 刘建锋 左建平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45,共7页
通过MTS815试验系统、激光扫描仪和SEM电镜对锦屏Ⅱ级水电站交通辅助洞的盐塘组互层状大理岩进行间接拉伸试验研究、断口形貌测试和细观断裂机理分析。结果表明:拉应力的作用方向与层理面的夹角显著影响岩石的抗拉强度及破坏机理,当拉... 通过MTS815试验系统、激光扫描仪和SEM电镜对锦屏Ⅱ级水电站交通辅助洞的盐塘组互层状大理岩进行间接拉伸试验研究、断口形貌测试和细观断裂机理分析。结果表明:拉应力的作用方向与层理面的夹角显著影响岩石的抗拉强度及破坏机理,当拉应力平行层理面时,岩样的平均抗拉强度约为6.32 MPa,断口形貌较为粗糙,表面分维约为D=2.14~2.17;而当拉应力垂直层理面时,岩样的平均抗拉强度仅约2.57 MPa,断口形貌较为平缓,表面分维约为D=2.07~2.10。对于同一种岩石,断口形貌特征与其抗拉力学性能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即断裂表面越粗糙,其分形维数越大,对应的抗拉强度也越高,反之亦然。通过SEM揭示了产生这种现象的细观断裂机理,当拉应力垂直层理面时,岩石主要发生沿晶断裂,穿晶断裂相对要少些;而当拉应力平行层理面时,岩样的断裂模式主要为沿晶和穿晶耦合断裂。研究表明,不同的微细观断裂模式是层状大理岩断口形貌迥异和力学性质差异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间接拉伸试验 断口形貌 分形维数 断裂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民任务艰巨 目标如期完成——2012年金沙江下游水电移民工作综述
10
作者 彭业华 王澎湖 《四川水力发电》 2013年第1期120-122,共3页
在移民工作中,中国三峡集团移民工作局会同四川云南两省各级政府和有关各方,团结一心,克难攻坚,相继完成了实物指标调查、移民政策制定、移民实施规划编制及审查、县城集镇建设、移民大规模集中搬迁、库底清理以及移民专项验收和移民维... 在移民工作中,中国三峡集团移民工作局会同四川云南两省各级政府和有关各方,团结一心,克难攻坚,相继完成了实物指标调查、移民政策制定、移民实施规划编制及审查、县城集镇建设、移民大规模集中搬迁、库底清理以及移民专项验收和移民维稳等繁重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 移民搬迁 协调机制 信息化 社会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大坝:尽在掌控之中——探访溪洛渡大坝施工
11
作者 谢泽 《四川水力发电》 2013年第4期155-156,165,共3页
一个竖杆上架设着一台扫描器,通过车辆被扫描后,信息传到旁边的控制室电脑,电脑识别后,会通过红绿灯方式安排该车进入其中对应拌和楼的对应道路上,将对应的混凝土装入车中。随后,车辆被指挥到达预定地点,将混凝土卸进对应吊罐中,然后,... 一个竖杆上架设着一台扫描器,通过车辆被扫描后,信息传到旁边的控制室电脑,电脑识别后,会通过红绿灯方式安排该车进入其中对应拌和楼的对应道路上,将对应的混凝土装入车中。随后,车辆被指挥到达预定地点,将混凝土卸进对应吊罐中,然后,收到指令的缆机司机,会将吊罐吊到对应仓位上方,浇入混凝土。这套系统,全程由计算机监控、识别、指挥,克服了人指挥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洛渡 数字化 无缝大坝 行业典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