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电站锥管进人门失事引发水淹厂房事故数值模拟
1
作者 杨沙 钟洪星 +3 位作者 唐晓丹 赵新益 白治朋 李初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9-132,共4页
水淹厂房是水电站运行中一种极其严重的事故,掌握灾害演化全过程是有效防范该类事故的前提。然而,大型水电站洞室群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给深入分析水淹厂房事故带来了挑战。采用三维数值仿真技术,构建了地下厂房及其附属交通洞、施工支... 水淹厂房是水电站运行中一种极其严重的事故,掌握灾害演化全过程是有效防范该类事故的前提。然而,大型水电站洞室群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给深入分析水淹厂房事故带来了挑战。采用三维数值仿真技术,构建了地下厂房及其附属交通洞、施工支洞等的三维实体模型,模拟了锥管进人门失事引发的水淹厂房过程。从水流动态演进的角度,直观展示了水流在洞室群之间的传播过程,分析了水流在厂房内部各层、各洞室和各廊道的漫灌特征。结果表明,事故发生后水流的演进特征为5 min内锥管进人门所在的交通廊道层被淹没,约20 min厂内渗漏集水井完全被淹没,0.72 h水流上涨至水轮机层,最终水位在10 h内达到最高点,未到达发电机层;水位上涨速度呈先快后慢的趋势,即前2.5 h内上涨速度达到20.0 m/h,后7.5 h上涨速度减缓至1.47 m/h;操作廊道层、水轮机层、出线层的有效逃生时间分别为4.5 min、2.2 h、6.2 h。提出的水淹厂房数值仿真技术思路可供其他类似水电站工程借鉴,并为水电站制定锥管进人门口引发的水淹厂房事故的防范措施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地下空间 水淹厂房 水电站 锥管进人门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