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渐扩式台阶泄洪道消能特性及优化研究
1
作者 王继保 陈学艳 +2 位作者 胡寒冰 肖发新 李琦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24,共5页
台阶式泄洪道的结构设计和消能问题一直是台阶式泄洪道工程设计的重点.在实际工作中,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来进行结构形式和消能率的优化研究.本文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枝柘河流域防洪治理工程中的高陡坡渐... 台阶式泄洪道的结构设计和消能问题一直是台阶式泄洪道工程设计的重点.在实际工作中,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来进行结构形式和消能率的优化研究.本文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枝柘河流域防洪治理工程中的高陡坡渐扩式台阶泄洪道水力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其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表明,本工程中渐扩式台阶泄洪道总体结构设计新颖合理,但存在转弯段结构设计问题.经过优化设计后,泄洪道水流流态良好,在设计工况时消能率达98%,达到预期消能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阶式泄洪道 结构优化 模型试验 消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ayes-CNN的变压器故障分类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兆闯 汪金刚 +5 位作者 夏建华 文玉川 翁利听 马作甫 杨贺凯 窦金瑶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26,共9页
电力变压器发生故障的表现和根本原因具有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和随机性,在复杂情境下,传统方法往往难以准确识别变压器故障,其精度存在一定提升空间。因此,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变压器故障识别方法。该方法采用结合贝叶斯理论和卷积神经网络(C... 电力变压器发生故障的表现和根本原因具有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和随机性,在复杂情境下,传统方法往往难以准确识别变压器故障,其精度存在一定提升空间。因此,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变压器故障识别方法。该方法采用结合贝叶斯理论和卷积神经网络(CNN)的算法,具体为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处理特征气体数据,并采用贝叶斯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寻优,旨在提高故障检测的准确率。研究通过对故障类型进行编码和预处理,构建变压器故障分类模型,应用Bayes-CNN模型对变压器故障进行分类,结合实例验证,并将其与SVM、DBN及CNN模型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贝叶斯优化的CNN算法显著提升了模型的收敛速度和拟合精度,证明该变压器故障分类方法具有较优性能,为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领域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DGA 故障分类 Bayes-C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壳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吸附铅、镉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志林 唐成波 +2 位作者 易筱筠 郝鑫瑞 王卓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60-1571,共12页
以花生壳(PS)、丙烯酸(AA)为聚合单体,过硫酸钾(APS)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β-环糊精(β-CD)作为增强材料,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花生壳木质纤维素/β-环糊精/丙烯酸复合水凝胶[PS(H)/β-CD/PAA];研究了PS(H)/β... 以花生壳(PS)、丙烯酸(AA)为聚合单体,过硫酸钾(APS)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β-环糊精(β-CD)作为增强材料,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花生壳木质纤维素/β-环糊精/丙烯酸复合水凝胶[PS(H)/β-CD/PAA];研究了PS(H)/β-CD/PAA的表面性质和微观形貌,考察了在不同环境因子条件下PS(H)/β-CD/PAA对Cd^(2+)、Pb^(2+)的吸附行为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PS(H)/β-CD/PAA具有多孔网络结构,加入β-CD后制备的复合水凝胶有更好的机械性能;PS(H)/β-CD/PAA合成成本低,并且可以循环使用;PS(H)/β-CD/PAA对Cd^(2+)、Pb^(2+)可在6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115.67、181.71mg/g,在pH为3~8的较宽范围有良好的效果;PS(H)/β-CD/PAA对Cd^(2+)、Pb^(2+)的吸附过程主要通过离子交换、络合作用或配位作用来进行;此外,PS(H)/β-CD/PAA在处理实际废水时,对Pb^(2+)、Cd^(2+)、Cu^(2+)、Zn^(2+)的去除率分别达76.4%、88.6%、72.9%、31.6%。PS(H)/β-CD/PAA处理水体重金属效果良好,能够充分利用资源、节约成本,可作为一种重金属废水处理的潜在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水凝胶 花生壳 Β-环糊精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行为触点的地铁空间疫情传播风险模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晋良海 刘涵 +3 位作者 姜桂莲 陈述 雷文凡 郑霞忠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694-2702,共9页
为准确辨识地铁空间疫情防控的关键节点,构建了一种基于PageRank算法的地铁空间疫情传播风险模型。通过划分地铁空间与乘客行为样态,以乘客通行行为触点为节点,以乘客行为为边,构建了地铁空间乘客行为轨迹网络;分析初始时刻乘客运动到... 为准确辨识地铁空间疫情防控的关键节点,构建了一种基于PageRank算法的地铁空间疫情传播风险模型。通过划分地铁空间与乘客行为样态,以乘客通行行为触点为节点,以乘客行为为边,构建了地铁空间乘客行为轨迹网络;分析初始时刻乘客运动到某空间节点(行为触点)的概率,通过迭代法计算概率的收敛值,即为该空间节点的PageRank值;通过各空间节点PageRank值的排序,划分地铁空间疫情传播风险等级。以汉口火车站地铁站为例进行疫情传播风险分析,结果表明,楼梯、扶梯、站台换乘等空间节点的疫情传染风险较高,站台等待、购票等空间节点的疫情传染风险一般,入站厅、出站厅、安检口、检票口等空间节点的疫情传染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行为触点 地铁空间 疫情传播风险 PAGERANK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竖井泄洪洞水力学特性及泥沙输移特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蔡豪锋 张建民 +4 位作者 陈学艳 王乃飞 颜晶冉 肖发新 吴云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2-116,共5页
基于RNGκ-ε双方程紊流模型并结合VOF两相流模型,通过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了双涡室旋流竖井流态、流速、压力、消能、空化和泥沙输移特性。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试验值吻合程度较好,涡室段通过掺气坎补气,掺气更加充分,降低了发生空... 基于RNGκ-ε双方程紊流模型并结合VOF两相流模型,通过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了双涡室旋流竖井流态、流速、压力、消能、空化和泥沙输移特性。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试验值吻合程度较好,涡室段通过掺气坎补气,掺气更加充分,降低了发生空蚀破坏可能性;实测消能率达到75%以上,消能效果较好;不同粒径泥沙在不同流量下在竖井底部存在泥沙淤积,使得消力井深度减小,小流量运行时淤沙最高可达到消力井深度的72%,但经过一次大洪水后泥沙被清空,淤沙高度降低为井深的1.6%,使旋流竖井保持有足够的消能水垫,不会影响其正常运行。在实际工程中,控制拦污栅大小,避免大颗粒泥沙进入泄洪洞导致拥堵,实践中可通过改变运行方式来控制消力井淤沙高度,使其有足够富裕的水垫深度来满足旋流竖井设计和正常运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竖井 泥沙输移特性 数值模拟 模型试验 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型沉水植物配置对生物量积累和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5
6
作者 胡傲 李宇辉 +2 位作者 杨予静 彭秋桐 李中强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84-1492,共9页
种植水生植物,尤其是沉水植物,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受损水体的最主要的生态修复方法之一.研究不同生长型沉水植物组合对水体理化因子的影响及营养物质的去除效率可为受损水生生态系统修复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本研究以我国水体修复中常用的... 种植水生植物,尤其是沉水植物,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受损水体的最主要的生态修复方法之一.研究不同生长型沉水植物组合对水体理化因子的影响及营养物质的去除效率可为受损水生生态系统修复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本研究以我国水体修复中常用的3种不同生长型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黑藻(Hydrilla vertiillata)和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为研究对象,采用1种生长型种植和2种生长型及3种生长型混种模式,研究不同生长型沉水植物组合及其不同生长阶段对实验系统水质指标及氮、磷等营养物质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植物组合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系统中总氮、总磷和氨氮去除率;在实验前中期总氮、总磷和氨氮去除率最高.从本实验受试物种组合来看,1种和2种生长型组合比3种生长型组合具有更高的生物量累积量和总氮去除率.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实验系统中的pH、DO浓度与植物总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总氮、总磷、氨氮浓度均与植物总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建议在受损浅水水生态系统修复过程中,根据生态修复不同阶段考虑不同生活型、生长型和功能群的水生植物组合;在生态修复过程中需加强管理,如水生植物收割等,才能达到最好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净化效果 生态修复 管理 生长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