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遮眼训练联合艾司氯胺酮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术后抑郁情绪的影响
1
作者 田春林 田刚 +2 位作者 李林 邹学军 涂青梅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277,共5页
目的观察术前遮眼训练联合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术后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表面麻醉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患者86例,男42例,女44例,年龄40~70岁,BMI 18.5~30.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观察术前遮眼训练联合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术后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表面麻醉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患者86例,男42例,女44例,年龄40~70岁,BMI 18.5~30.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遮眼训练联合艾司氯胺酮组(E组)和表面麻醉组(S组),每组43例。E组术前1 d进行30 min遮眼训练,S组不进行此项训练。术前10 min两组行表面麻醉。术前5 min E组静注艾司氯胺酮0.25 mg/kg,S组静注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术前1 d、术后1 d、术后1周抑郁评分。记录手术开始后5、10 min、术毕即刻HR、MAP、RR、SpO_(2)和NRS评分。记录术中使用乌拉地尔和追加表面麻醉情况。记录患者满意度、手术医师满意度。记录围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1 d比较,术后1 d S组抑郁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S组比较,术后1 d E组抑郁评分明显降低(P<0.05),手术开始后5 min至术毕即刻E组HR、MAP和NR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术中使用乌拉地尔和追加表面麻醉率明显降低(P<0.05),手术医师满意率明显升高(P<0.05)。手术开始后5 min至术毕即刻两组SpO_(2)、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术前遮眼训练联合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可在短期改善患者术后抑郁情绪,减轻疼痛,提高患者围术期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眼训练 艾司氯胺酮 白内障 抑郁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马唑仑与右美托咪定在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断指再植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 被引量:16
2
作者 宋尧 覃禹翱 +2 位作者 夏雪 李林 邹学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3243-3248,共6页
目的比较瑞马唑仑和右美托咪定辅助镇静用于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下行断指再植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手外科行断指再植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瑞马唑仑组(R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每组30例。两组均在超声引导下经肌间沟入路行单次... 目的比较瑞马唑仑和右美托咪定辅助镇静用于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下行断指再植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手外科行断指再植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瑞马唑仑组(R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每组30例。两组均在超声引导下经肌间沟入路行单次臂丛神经阻滞,R组静脉注射瑞马唑仑0.1 mg/kg,继以1 mg/(kg·h)泵注维持至手术结束前10 min;D组静脉注射0.5μg/kg右美托咪定,然后以0.5μg/(kg·h)的速度持续输注至手术结束前10 min。比较两组患者入室时(T_(0))、创面清洗消毒时(T_(1))、上止血带时(T_(2))、手术开始时(T_(3))、松止血带时(T_(4))、手术结束时(T_(5))的MAP、HR、SpO_(2)值;比较不同时刻两组患者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评分)和脑电双频指数值(BIS);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开始至意识消失时间(LOC)和停药后的意识恢复时间(ROC);比较两组患者第一次上止血带前和最后一次松止血带后15 min血乳酸值(Lac);记录两组患者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R组患者术中各时刻MAP波动较小,D组患者MAP在T_(1)、T_(2)、T_(3)时刻与T_(0)时刻和与R组同时刻比较明显升高(P<0.05);R组患者术中各时刻HR平稳,D组患者HR在T_(1)、T_(2)时刻与T_(0)时刻和与R组同时刻比较明显减慢(P<0.05)。两组患者在术中均能达到理想镇静状态(MOAA/S评分≤3分),R组患者在停药后10 min的T_(5)时刻MOAA/S评分高于同组其他时刻和D组(P<0.05);R组患者术中各时刻BIS值均高于同时刻D组患者(P<0.05)。R组患者LOC时间和ROC时间均短于D组患者(P<0.05)。D组患者术中发生高血压、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R组患者,R组呼吸抑制的发生率高于D组(P<0.05)。两组患者Lac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瑞马唑仑与右美托咪定两种药物均能满足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断指再植手术的镇静需求,与右美托咪定比较,瑞马唑仑镇静可控性更好,血流动力学稳定,循环系统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右美托咪定 臂丛神经阻滞 断指再植 超声引导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大鼠炎症反应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夏雪 杨鹏 +3 位作者 龙方方 覃禹翱 李林 邹学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3-358,共6页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急性腹膜炎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和α7nAChR蛋白表达情况,旨在深入探讨SGB对大鼠急性腹膜炎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SPF级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trol)、急性腹膜炎组(AP)、急性腹膜炎+...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急性腹膜炎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和α7nAChR蛋白表达情况,旨在深入探讨SGB对大鼠急性腹膜炎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SPF级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trol)、急性腹膜炎组(AP)、急性腹膜炎+星状神经节阻滞组(AP+SGB)、急性腹膜炎+星状神经节阻滞+α7nAChR抑制剂甲基牛扁亭碱组(AP+SGB+MLA),每组10只。将2%乙酸1 ml/100 g分别注入AP组、AP+SGB组和AP+SGB+MLA组大鼠腹腔内建立急性腹膜炎模型。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8和TNF-α的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腹膜组织中α7nAChR蛋白水平,RT-qPCR法检测腹膜组织中α7nAChR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Control组对比,其余3组血清IL-18和TNF-α水平增高(P<0.05);与AP组对比,AP+SGB组血清IL-18和TNF-α水平降低(P<0.05);与AP+SGB组对比,AP+SGB+MLA组血清IL-18和TNF-α水平增高(P<0.05)。腹膜组织α7nAChR蛋白和α7nAChR mRNA表达水平的比较:与Control组对比,其余3组α7nAChR蛋白和α7nAChR mRNA表达水平均增高(P<0.05);与AP组对比,AP+SGB组α7nAChR蛋白和α7nAChR mRNA表达水平增高(P<0.05);与AP+SGB组相比,AP+SGB+MLA组α7nAChR蛋白和α7nAChR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可以减少大鼠炎症因子的产生,抑制急性腹膜炎的炎症反应,其抗炎机制可能与α7nAChR介导的胆碱能抗炎通路(CAP)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急性腹膜炎 炎症因子 胆碱能抗炎通路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通过TLR4/NF-κB通路缓解急性腹膜炎大鼠炎症反应
4
作者 杨鹏 曹宇 +2 位作者 金璐薇 李林 邹学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4-760,共7页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急性腹膜炎(AP)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以及toll样受体4(TLR4)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NF-κB(p65)蛋白表达情况,旨在深入探讨SGB对大鼠急性腹膜炎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SPF...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急性腹膜炎(AP)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以及toll样受体4(TLR4)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NF-κB(p65)蛋白表达情况,旨在深入探讨SGB对大鼠急性腹膜炎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SPF级雄性大鼠依据随机化原则分为4组:对照组(Control)、急性腹膜炎组(AP)、急性腹膜炎+右侧颈交感干离断组(AP+SGB)、急性腹膜炎+右侧颈交感干离断+TLR4抑制剂瑞沙托维组(AP+SGB+TAK-242),每组10只。向AP组、AP+SGB组和AP+SGB+TAK-242组大鼠的腹腔内分别注射2%冰醋酸溶液1 ml/100 g,建立急性腹膜炎模型。成功造模后,分别于1、6、12和24 h取大鼠尾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浓度。实验24 h后取腹膜组织,Western Blot法检测TLR4蛋白、caspase-3和NF-κB(p65)蛋白水平,RT-qPCR法检测TLR4 mRNA和NF-κB(p65) mRNA的表达情况,HE染色和光学显微镜观察病理变化。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各时间点AP组、AP+SGB组和AP+SGB+TAK-242组IL-10、TNF-α、IL-1β、HMGB1水平显著升高(P<0.05);相同时间点内,AP+SGB组较AP组TNF-α、IL-1β、HMGB1水平显著降低,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AP+SGB组相比,AP+SGB+TAK-242组TNF-α、IL-1β、HMGB1水平进一步降低,IL-10水平进一步升高(P<0.05)。AP+SGB组与AP+SGB+TLR组TLR4蛋白、caspase-3、NF-κB(p65)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且其TLR4 mRNA和NF-κB(p65)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SGB可以通过抑制TLR4、NF-κB(p65)介导的TLR4/NF-κB信号通路来缓解大鼠急性腹膜炎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急性腹膜炎 炎症反应 TLR4/NF-κB通路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罩在患儿漏斗胸Nuss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鹏 杨鹏 +3 位作者 狄华明 余捍东 赵晶 李树坡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11-812,共2页
漏斗胸(pectus excaravatum,PE)是先天性胸廓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1],因胸骨下段及其3—7肋软骨过分生长所致的前胸壁及胸骨向内凹陷,形如漏斗而得名。漏斗胸手术方式包括传统的胸骨翻转术、肋骨截骨术及Ravitch胸骨抬高术,缺点是创伤... 漏斗胸(pectus excaravatum,PE)是先天性胸廓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1],因胸骨下段及其3—7肋软骨过分生长所致的前胸壁及胸骨向内凹陷,形如漏斗而得名。漏斗胸手术方式包括传统的胸骨翻转术、肋骨截骨术及Ravitch胸骨抬高术,缺点是创伤大且复发率高。自1998年Nuss等[2]报道胸腔镜监控下矫形钢板胸骨抬举术以来,因其创伤小、矫形效果好、操作简便等优点迅速风靡全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NUSS术 Ravitch 应用 患儿 喉罩 胸骨下段 胸骨翻转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楂酸通过抑制细胞焦亡以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林 宋尧 +4 位作者 杨刚 吕建峰 黄年玉 周海峰 邹学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49-1353,共5页
目的探讨山楂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细胞焦亡和炎性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对照+山楂酸组、缺氧复氧(HR)组、HR+山楂酸组,通过缺氧4h、复氧12h构建HR损伤模型。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 目的探讨山楂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细胞焦亡和炎性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对照+山楂酸组、缺氧复氧(HR)组、HR+山楂酸组,通过缺氧4h、复氧12h构建HR损伤模型。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IR+山楂酸组、IR+山楂酸+Tri组,每组12只。通过结扎大鼠心脏左前降支30min、再灌注2h构建IR损伤模型。检测心肌细胞上清液和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白细胞介素(IL)-1β、IL-18水平,使用药物-分子对接预测山楂酸与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的结合位点和结合力,Westernblot检测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NF-κBP65、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消皮素D-N端片段(GSDMD-N)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R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磷酸化IκBα、磷酸化NF-κBP65蛋白表达、LDH、IL-1β和IL-18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HR组比较,HR+山楂酸组细胞活力明显升高,磷酸化IκBα、磷酸化NF-κBP65蛋白表达、LDH、IL-1β和IL-18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磷酸化IκBα、磷酸化NF-κBP65、NLRP3、ASC、GSDMD-N蛋白表达、血清CK-MB、LDH、IL-1β和IL-18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IR组比较,IR+山楂酸组磷酸化IκBα、磷酸化NF-κBP65、NLRP3、ASC、GSDMD-N蛋白表达、血清CK-MB、LDH、IL-1β和IL-18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IR+山楂酸组比较,IR+山楂酸+Tri组磷酸化IκBα、磷酸化NF-κBP65、NLRP3、ASC、GSDMD-N蛋白表达明显升高,血清CK-MB、LDH、IL-1β和IL-18水平明显升高[(1681.00±136.20)U/Lvs(1251.00±213.60)U/L,(1776.00±185.80)U/Lvs(1330.00±172.50)U/L,4.32±0.45vs2.95±0.26,3.89±0.20vs2.47±0.29,P<0.05]。结论山楂酸可靶向干预NLRP3活性,从而抑制炎性反应和细胞焦亡,最终有效减轻心肌IR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再灌注损伤 模型 动物 细胞焦亡 肌细胞 心脏 山楂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每搏输出量最大化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断指再植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何小义 邹学军 刘格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8-360,共3页
目的观察采用每搏输出量最大化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策略在断指再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手外科急诊断指再植手术,年龄18~60岁,ASA分级Ⅰ-Ⅱ级患者40例,均在超声引导下行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根据临床试验方法的不同随机分成两组... 目的观察采用每搏输出量最大化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策略在断指再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手外科急诊断指再植手术,年龄18~60岁,ASA分级Ⅰ-Ⅱ级患者40例,均在超声引导下行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根据临床试验方法的不同随机分成两组:常规补液组(C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每组20例。术中记录患者入室后(T_(0))、手术开始前(T_(1))、手术结束时(T_(2))三个时刻的平均动脉压(MAP)、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指标值,并于T_(1)、T_(2)时刻采集患者桡动脉血检测血乳酸(Lac)、IL-1β、IL-10值。结果胶体输入量G组明显多于C组(P<0.05),晶体液输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桡动脉血MAP、SV、CO、Lac、IL-1β及IL-6值分别在T_(1)、T_(2)时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每搏输出量最大化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应用于断指再植手术中,利于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能动态优化微循环灌注,降低动脉血乳酸浓度,抑制IL-1β、IL-6炎症因子的表达,减轻因使用止血带等因素造成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断指再植 血流动力学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通过调控α7nAChR表达减轻急性腹膜炎大鼠的炎症反应
8
作者 覃禹翱 邹学军 +2 位作者 刘格 杨鹏 李林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25年第9期2141-2144,共4页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急性腹膜炎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探讨其抗炎机制是否与激活α7nAChR受体介导的胆碱能抗炎通路有关。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只SD大鼠分为3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S组)、急性腹膜炎(AP组)、SGB治疗组(SGB...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急性腹膜炎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探讨其抗炎机制是否与激活α7nAChR受体介导的胆碱能抗炎通路有关。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只SD大鼠分为3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S组)、急性腹膜炎(AP组)、SGB治疗组(SGB组)。S组腹腔注射1 ml/100 g的生理盐水,行右侧颈交感神经分离但不结扎;AP组腹腔注射2%乙酸液1 ml/100 g,造模成功后行右侧颈交感神经分离但不结扎;SGB组腹腔注射2%乙酸液1 ml/100 g,造模成功后对右侧颈交感神经分离切断后结扎。术后24 h采集大鼠腹主动脉血样,ELISA检测血清IL-1β、IL-6、TNF-α的浓度;光镜下观察腹膜组织病理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测定大鼠腹膜组织中α7nAChR表达水平。结果:与S组相比,AP组和SGB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AP组相比,SGB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各组大鼠的腹膜组织切片经HE染色结果显示,S组腹膜组织结构基本完整,细胞结构正常;AP组细胞结构紊乱,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多见出血和坏死细胞;SGB组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细胞结构基本正常,少见出血和坏死细胞。腹膜组织中SGB组的α7nACh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组和AP组(P<0.05)。结论:SGB可以减轻急性腹膜炎大鼠的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激活α7nAChR介导的胆碱能抗炎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急性腹膜炎 炎症 胆碱能抗炎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