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桑黄液体发酵茶饮料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邵伟 陈良辉 +2 位作者 熊泽 唐明 陈菽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4-187,共4页
以茶汁为培养基,菌丝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桑黄液体发酵茶饮料工艺条件,得到桑黄液体发酵茶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菌丝接种量为8%,茶水比4.15∶1(g∶L)、初始pH 5.8、培养温度24℃、摇瓶转速173 r/... 以茶汁为培养基,菌丝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桑黄液体发酵茶饮料工艺条件,得到桑黄液体发酵茶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菌丝接种量为8%,茶水比4.15∶1(g∶L)、初始pH 5.8、培养温度24℃、摇瓶转速173 r/min。在此条件下,菌丝多糖含量可达到0.064 g/100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液体发酵 茶饮料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峰夏秋茶主要呈味成分分析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宏岐 柳蔚 +3 位作者 王鑫 王异彩 高星星 刘志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5-338,共4页
为了研究五峰春茶、夏茶和秋茶的主要呈味成分和品质的差异,以五峰春茶、夏茶和秋茶为样品,利用重量法对五峰春茶、夏茶和秋茶的水分、水浸出物进行测定和比较;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 为了研究五峰春茶、夏茶和秋茶的主要呈味成分和品质的差异,以五峰春茶、夏茶和秋茶为样品,利用重量法对五峰春茶、夏茶和秋茶的水分、水浸出物进行测定和比较;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样品的主要呈味成分,包括茶多酚、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咖啡因和氨基酸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五峰春茶、夏茶和秋茶的主要呈味成分存在差异.茶多酚、儿茶素、EGCG含量:春茶<夏茶<秋茶;咖啡因、茶氨酸、总氨基酸含量:春茶>夏茶>秋茶.不同季节的茶叶呈味成分成分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可能是导致五峰夏秋茶苦涩味偏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峰绿茶 呈味成分 苦涩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宜昌黑茶氟含量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涛 梁静宇 +3 位作者 张文雅 韩蔓蔓 王俊雄 任道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4期59-61,共3页
[目的]研究湖北宜昌黑茶氟含量,估算宜昌居民的氟离子摄入量。[方法]利用氟离子电极法,测定湖北宜昌自来水氟含量及供试5个批次宜昌黑茶的氟含量,分析冲泡过程中氟离子溶解特性。[结果]2014年1月6日湖北宜昌自来水的氟含量为(0.112±... [目的]研究湖北宜昌黑茶氟含量,估算宜昌居民的氟离子摄入量。[方法]利用氟离子电极法,测定湖北宜昌自来水氟含量及供试5个批次宜昌黑茶的氟含量,分析冲泡过程中氟离子溶解特性。[结果]2014年1月6日湖北宜昌自来水的氟含量为(0.112±0.009)mg/L,为氟含量偏低的自来水。供试5个批次宜昌黑茶氟含量分别为(113±6)、(170±7)、(190±7)、(255±8)和(246±8)mg/kg,加标回收率在94.1%~104.6%,宜昌黑茶氟含量符合砖茶氟含量国家标准(300 mg/kg)。5个批次宜昌黑茶洗茶2次后再冲泡,茶水中氟离子浓度在(0.107±0.008)^(0.939±0.031)mg/L,符合饮用水氟含量国标。[结论]湖北宜昌自来水氟含量偏低,供试5个批次的湖北宜昌黑茶氟含量符合国家标准,可以作为一种安全的氟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离子选择电极 自来水 黑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