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法—酶法处理麦秆木质纤维素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栋 龚大春 +3 位作者 田毅红 曾晶 李德莹 黄应平 《可再生能源》 CAS 2008年第2期50-53,共4页
试验研究了稀硫酸常压预处理对纤维素酶水解麦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麦秆在温度为80℃、稀硫酸质量分数为4%、固液比(质量体积比,g/ml,下同)为12∶5的条件下水解4 h,再在温度为50℃、pH值为5.2、酶量/干物质为25 FPU/g、MgSO4/干物质... 试验研究了稀硫酸常压预处理对纤维素酶水解麦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麦秆在温度为80℃、稀硫酸质量分数为4%、固液比(质量体积比,g/ml,下同)为12∶5的条件下水解4 h,再在温度为50℃、pH值为5.2、酶量/干物质为25 FPU/g、MgSO4/干物质为0.1 mg/g条件下水解12 h,葡萄糖得率为34.5%。经酸法—酶法处理的麦秆比未经酸处理直接酶解的麦秆的葡萄糖得率提高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草 酸预处理 酶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乙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龚大春 田毅红 +2 位作者 李德莹 龚美珍 涂志英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7年第1期4-6,共3页
近年来以纤维素类生物质为原料制备乙醇的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使纤维素乙醇的开发更具商业化前景。重点介绍了木质纤维素转化为乙醇的原料预处理方法、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酶法降解、有效可靠的发酵菌种的选育及木质纤维素乙醇制备工艺... 近年来以纤维素类生物质为原料制备乙醇的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使纤维素乙醇的开发更具商业化前景。重点介绍了木质纤维素转化为乙醇的原料预处理方法、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酶法降解、有效可靠的发酵菌种的选育及木质纤维素乙醇制备工艺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 生物乙醇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胡格华 苏香萍 +3 位作者 潘虹 李洋 龚大春 邹坤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99-102,109,共5页
目的:从三峡地区丘陵地带采集样品中分离以稻草秸秆粉为碳源的产纤维素酶菌株.方法:以刚果红为显色剂,采用CMC-Na固体培养基初步筛选产酶的微生物,然后将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较大的菌株分离纯化后,进行摇瓶复筛,最后经过单因素实... 目的:从三峡地区丘陵地带采集样品中分离以稻草秸秆粉为碳源的产纤维素酶菌株.方法:以刚果红为显色剂,采用CMC-Na固体培养基初步筛选产酶的微生物,然后将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较大的菌株分离纯化后,进行摇瓶复筛,最后经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该菌珠的产酶条件.结果:分离得到一株产纤维素酶活力较高的菌株(X3),经初步鉴定其为曲霉属,该菌株产纤维素酶的最佳条件为: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72h、初始pH值6、装量为15mL/250mL三角瓶.在此条件下FPA酶活为2.413IU/mL、CMC酶活为2.406IU/mL、β-葡萄糖苷酶活为10.633IU/mL,分别是菌株X3初始酶活的1.04倍、2.20倍和1.19倍.结论:通过产酶条件优化后,菌株X3各酶活分别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筛选分离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梅朋森 张丽萍 +2 位作者 潘家荣 王奇 黄应平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718-722,共5页
本文综述了土壤在环境处理中应用研究的进展。介绍土壤作为环境污染物处理材料在吸附、絮凝、催化等功能应用方面的研究现状;重点阐述土壤作为催化功能材料的高级氧化体系对污染物的降解;并就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引用文献49篇。
关键词 土壤 污染治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聚糖酶的发酵动力学研究与分批补料控制 被引量:2
5
作者 肖玲玲 黄瑞 +1 位作者 郭金玲 龚大春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00-1705,共6页
在里氏木霉发酵产木聚糖酶工艺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关于菌体生长、产物形成和底物消耗的发酵动力学方程,并依据发酵动力学过程特点设计了分批补料方案,研究了分批补料发酵过程中生物量、p H值、氨基氮、酶量等参数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 在里氏木霉发酵产木聚糖酶工艺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关于菌体生长、产物形成和底物消耗的发酵动力学方程,并依据发酵动力学过程特点设计了分批补料方案,研究了分批补料发酵过程中生物量、p H值、氨基氮、酶量等参数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分批补料发酵可提高发酵过程的生物量,避免菌体过早衰亡,在120 h后分批补料发酵可以延长菌体产酶时间,提高单位发酵体积的发酵酶活,为工业自动化控制生产奠定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木霉 木聚糖酶 发酵动力学 分批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表面积TiO_2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昌远 黄祥平 +6 位作者 万兰芳 王昭 赵雯雯 刘亚威 毛峰 刘栓 黄应平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109-112,共4页
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采用流变相法制备出了具有高比表面积的二氧化钛(TiO2)纳米颗粒.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BET)对TiO2的晶型、形貌及比表面积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产物为锐钛矿型,平均粒径约... 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采用流变相法制备出了具有高比表面积的二氧化钛(TiO2)纳米颗粒.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BET)对TiO2的晶型、形貌及比表面积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产物为锐钛矿型,平均粒径约为8.4 nm,比表面积为423.7 m2/g.光催化实验表明,样品在可见光(λ>420 nm)下反应180 min后,能将罗丹明B(RhB)降解9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比表面积 锐钛矿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微囊藻毒素的消减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登霞 杨静 +2 位作者 赵小蓉 顾彦 黄应平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5期88-94,共7页
目前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富营养化水体中一些藻类产生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对人类健康产生了极大威胁,而常规的水处理方法难以将其彻底去除.因此,研究出绿色无毒、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高效降解MCs的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富营养化水体中一些藻类产生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对人类健康产生了极大威胁,而常规的水处理方法难以将其彻底去除.因此,研究出绿色无毒、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高效降解MCs的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微囊藻毒素处理的方法技术,着重阐述了高级氧化技术(AOPs),包括TiO2光催化、Fenton光催化氧化法对微囊藻毒素的降解原理与应用.引用文献53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高级氧化技术 TIO2光催化 Fenton及类Fenton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蒽环类碱性药物在亲水作用色谱中保留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瑞萍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265-268,共4页
采用以高纯硅胶为色谱柱,水-有机溶剂为流动相的亲水作用色谱模式,通过改变流动相中有机溶剂类型及浓度、酸类型、缓冲液pH值及离子强度,探讨了蒽环类碱性药物在该色谱模式下的保留机理.结果表明,在所考察条件下,溶质的保留机理主要为... 采用以高纯硅胶为色谱柱,水-有机溶剂为流动相的亲水作用色谱模式,通过改变流动相中有机溶剂类型及浓度、酸类型、缓冲液pH值及离子强度,探讨了蒽环类碱性药物在该色谱模式下的保留机理.结果表明,在所考察条件下,溶质的保留机理主要为吸附及离子交换混合保留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作用色谱 高纯硅胶 蒽环类碱性药物 保留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思湖底泥污染物覆土缓释可行性研究
9
作者 赵小蓉 邵颂晶 +4 位作者 高婷 苏青青 罗玉红 刘德富 黄应平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1期64-67,共4页
通过实验室模拟研究了覆土法对三峡大学文思湖底泥中污染物缓释的可行性.通过监测上覆水体中总氮、总磷和有机质浓度水平监控底泥中污染物释放过程,发现底泥覆土之后上覆水体中总氮、总磷和有机质浓度水平均显著降低,与覆土材料自身向... 通过实验室模拟研究了覆土法对三峡大学文思湖底泥中污染物缓释的可行性.通过监测上覆水体中总氮、总磷和有机质浓度水平监控底泥中污染物释放过程,发现底泥覆土之后上覆水体中总氮、总磷和有机质浓度水平均显著降低,与覆土材料自身向上覆水体释放的氮源、磷源和有机质浓度水平相当.结果表明,覆土可以明显抑制底泥中污染物向上覆水体的释放,因此通过覆土以抑制底泥污染物释放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土 底泥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活垃圾厌氧生物转化工艺研究
10
作者 龚大春 田毅红 +3 位作者 李德莹 曾晶 李瑞平 黄应平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7年第11期41-43,共3页
采用厌氧生物转化技术对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制备沼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5±1)℃、城市生活垃圾用量为194.5g、原料与沼泥比例为1.7的条件下,4d内产气量达到2108mL,日均比产气速率为11.3mL·(g TS·d)^-... 采用厌氧生物转化技术对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制备沼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5±1)℃、城市生活垃圾用量为194.5g、原料与沼泥比例为1.7的条件下,4d内产气量达到2108mL,日均比产气速率为11.3mL·(g TS·d)^-1,甲烷含量为68.4%。厌氧生物转化过程每隔4~6d采用分批补料方式,有利于连续产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厌氧生物转化 沼气 分批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光催化研究进展
11
作者 刘君子 李方桥 +2 位作者 黄啟亮 卢君 汪淑廉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102-106,共5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概括了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介绍了纳米TiO2及其复合材料光催化机制以及TiO2复合材料的应用进展,展望了TiO2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纳米TiO2复合材料 光催化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氧控制对木聚糖酶发酵过程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玉枚 肖玲玲 +4 位作者 郭金玲 吕育财 余华顺 姚鹃 龚大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198-200,215,共4页
溶氧是影响木聚糖酶发酵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优化木聚糖酶发酵过程的溶氧控制,在30 L自动发酵罐上,考察了搅拌转速和通风比不同条件下的溶氧水平对木聚糖酶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前期通过搅拌转速自动控制溶氧,对数期溶氧控制在15%... 溶氧是影响木聚糖酶发酵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优化木聚糖酶发酵过程的溶氧控制,在30 L自动发酵罐上,考察了搅拌转速和通风比不同条件下的溶氧水平对木聚糖酶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前期通过搅拌转速自动控制溶氧,对数期溶氧控制在15%,后期溶氧控制在45%,在此条件下,木聚糖酶活高达2406.175 U/m L,比分段控氧前酶活提升了50%。本文提出了通过溶氧与搅拌联动并配合通风比的调节实现罐内分段控氧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控氧 木聚糖酶 溶氧 发酵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葡萄糖苷酶粗酶液的超滤条件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冯玉枚 肖玲玲 +4 位作者 郭金玲 吕育财 余华顺 姚鹃 龚大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5-168,174,共5页
采用超滤技术分离纯化β-葡萄糖苷酶粗酶液,以膜通量、回收率和比酶活为综合评价指标,筛选出合适的截留分子量的膜材料,并进一步考察了进口压力、回流压力、粗酶液固形物含量、膜过滤时间等因素对β-葡萄糖苷酶粗酶液超滤浓缩的影响。... 采用超滤技术分离纯化β-葡萄糖苷酶粗酶液,以膜通量、回收率和比酶活为综合评价指标,筛选出合适的截留分子量的膜材料,并进一步考察了进口压力、回流压力、粗酶液固形物含量、膜过滤时间等因素对β-葡萄糖苷酶粗酶液超滤浓缩的影响。结果表明,β-葡萄糖苷酶粗酶液最佳超滤工艺条件为:选用50 ku的超滤膜,对0.9%的料液浓度在进口压0.12 MPa、回流压0.08 MPa条件下超滤20 min,浓缩倍数达3倍,β-葡萄糖苷酶回收率达95.05%,比酶活提高1.24倍,平均膜通量达96.0 L/(m^2·h)。用超滤膜浓缩β-葡萄糖苷酶具有工艺简单、能耗低、绿色环保、β-葡萄糖苷酶活性损失小等优点,为β-葡萄糖苷酶的工业化生产放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葡萄糖苷酶 超滤 浓缩 比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丘木瓜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朝霞 胡士德 +1 位作者 龚大春 汪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9期5145-5147,共3页
[目的]研究资丘木瓜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AlCl3试剂测定资丘木瓜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考察料液比、乙醇浓度、水浴温度等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出最佳提取条件。[结果]影响资丘... [目的]研究资丘木瓜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AlCl3试剂测定资丘木瓜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考察料液比、乙醇浓度、水浴温度等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出最佳提取条件。[结果]影响资丘木瓜总黄酮的3个因素主次顺序为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其中温度和料液比对资丘木瓜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影响较明显;最佳提取工艺为浓度50%乙醇为提取剂,水浴温度80℃,料液比1∶8(g/ml),提取时间3 h,提取次数4次;在此条件下,资丘木瓜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348%。[结论]该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稳定性好且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丘木瓜(FRUCTUS CHAENOMELIS) 黄酮检测 单因素实验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45
15
作者 王昭 毛峰 +5 位作者 黄祥平 黄应平 冯笙琴 易佳 张昌远 刘栓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7-271,232,共6页
本文以氧化石墨烯和钛酸丁酯为原料,利用水热法一步制备了TiO2/石墨烯复合光催化材料,研究了氧化石墨烯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TiO2/石墨烯复合材料光催化活性的影响。采用XRD,SEM,TEM和氮气吸附-脱附实验(BET)对复合光催化材料的... 本文以氧化石墨烯和钛酸丁酯为原料,利用水热法一步制备了TiO2/石墨烯复合光催化材料,研究了氧化石墨烯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TiO2/石墨烯复合材料光催化活性的影响。采用XRD,SEM,TEM和氮气吸附-脱附实验(BET)对复合光催化材料的物相、颗粒粒径、形貌及比表面积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本实验最佳条件是:氧化石墨烯1mg,制备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16 h。产物中的TiO2为锐钛矿晶型,其平均粒径约为18 nm。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为170m2/g,平均孔径为12.45 nm。在可见光照射(λ>420nm)下以TiO2/石墨烯为光催化剂对有机染料罗丹明B(Rhodamine B,RhB)进行光催化降解,其光催化活性明显高于相同条件下制备的Ti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水热法 TiO2/石墨烯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纳米管的制备和光催化降解有毒有机污染物 被引量:12
16
作者 邓安平 黄应平 +1 位作者 方艳芬 陈燕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2-205,共4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TiO2纳米管,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TiO2纳米管进行表征.并以有机染料罗丹明B(RhB)和2,4-二氯苯酚(2,4-DCP)进行光催化反应,结果表明,TiO2纳米管催化剂对RhB和2,4-DCP有很好... 采用水热法制备TiO2纳米管,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TiO2纳米管进行表征.并以有机染料罗丹明B(RhB)和2,4-二氯苯酚(2,4-DCP)进行光催化反应,结果表明,TiO2纳米管催化剂对RhB和2,4-DCP有很好的降解效果.通过紫外-可见光谱(UV-Vis)、红外光谱(FTIR)分析和总有机碳(TOC)测定,发现TiO2纳米管/UV体系能使RhB和2,4-DCP发生有效的降解,反应12h后,RhB和2,4-DCP的矿化率分别达到100%和97.12%.同时,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POD)、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和苯甲酸荧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降解过程中H2O2和羟基自由基(.OH)的变化,表明TiO2纳米管光催化机理涉及到.OH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管 光催化 降解 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组微生物菌群分解油菜秸秆的消化液性质比较 被引量:8
17
作者 吕育财 崔宗均 +2 位作者 王小芬 李宁 龚大春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0-214,共5页
利用微生物对秸秆进行酸化前处理能够有效提高秸秆甲烷发酵效率。该文以探索不同微生物菌群对秸秆消化过程的影响为目的,利用3组不同的菌群(纤维素分解菌群MC1、纤维素分解菌群WDC2以及牛粪菌群(CD))消化油菜秸秆,通过监测消化液的性质... 利用微生物对秸秆进行酸化前处理能够有效提高秸秆甲烷发酵效率。该文以探索不同微生物菌群对秸秆消化过程的影响为目的,利用3组不同的菌群(纤维素分解菌群MC1、纤维素分解菌群WDC2以及牛粪菌群(CD))消化油菜秸秆,通过监测消化液的性质变化,评价不同菌群对油菜秸秆酸化前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菌群WDC2、MC1、CD均能有效地提高油菜秸秆消化效率(油菜秸秆分解率分别为46.77%、44.28%和43.40%),相比于未加入外源菌的对照处理,分解率提高12.21%~15.58%。WDC2和MC1能有效地提高消化液中的化学需氧量(COD),在分解的48h,2组菌群的COD比未加入外源菌群处理分别提高9.13%和7.83%。CD不能提高培养液中的COD含量。此外,相比与MC1与CD,WDC2能够更好的维持培养液内的可溶性糖含量。可见,3组菌群均能够促进油菜秸秆消化分解,纤维素分解菌群WDC2具有更好的油菜秸秆分解活性和COD溶出能力,优于其他2组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 发酵 沼气 菌群 油菜秸秆 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筛负载Fe^3+可见光协助降解有机污染物 被引量:9
18
作者 赵超 黄应平 +4 位作者 方艳芬 王奇 罗光富 刘立明 赵进才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10,共5页
通过NaY型分子筛负载Fe3+制备异相Fenton催化剂(FeY),采用FeY在可见光(λ>420 nm)照射下研究其降解染料罗丹明B(RhB)和2,4-二氯苯酚(DCP).通过对RhB降解过程的紫外-可见光谱、ESR和红外光谱分析,以及总有机碳量(TOC)的跟踪测定,FeY/H... 通过NaY型分子筛负载Fe3+制备异相Fenton催化剂(FeY),采用FeY在可见光(λ>420 nm)照射下研究其降解染料罗丹明B(RhB)和2,4-二氯苯酚(DCP).通过对RhB降解过程的紫外-可见光谱、ESR和红外光谱分析,以及总有机碳量(TOC)的跟踪测定,FeY/H2O2体系在可见光照射下能有效地降解RhB,降解反应主要涉及到.OH自由基的产生和参与.RhB/FeY/H2O2体系在可见光照射下,反应270min,RhB脱色率达到100%,TOC去除率达75.6%.DCP/FeY/H2O2体系在可见光照射下,反应150min,DCP降解率达81.0%.利用酶催化反应米氏方程测定催化剂的活性,FeY催化常数Kcat=2.28×105mol.l-1.mi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相Fenton 光催化降解 NAY分子筛 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酸法-酶法处理小麦秸秆木质纤维素的最优条件 被引量:14
19
作者 龚大春 王栋 +3 位作者 田毅红 曾晶 李德莹 黄应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3-466,共4页
研究了稀硫酸常压预处理小麦秸秆对纤维素酶酶水解小麦秸秆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法-酶法结合处理小麦秸秆的最优条件为在80℃、4%(体积分数)的稀硫酸、固液比为12∶5的条件下水解4 h,再在50℃、pH值5.2、酶量25FPA.g-1干物质、0.1 mg Mg... 研究了稀硫酸常压预处理小麦秸秆对纤维素酶酶水解小麦秸秆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法-酶法结合处理小麦秸秆的最优条件为在80℃、4%(体积分数)的稀硫酸、固液比为12∶5的条件下水解4 h,再在50℃、pH值5.2、酶量25FPA.g-1干物质、0.1 mg MgSO4下水解12 h,葡萄糖得率为34.5%,比未经酸处理直接酶解葡萄糖的得率提高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秸秆 酸预处理 酶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开发对雅砻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梅朋森 王力 +4 位作者 韩京成 刘国勇 张丽萍 贾国梅 黄应平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8-12,共5页
雅砻江流域在我国十二大水电基地中居第4位,规划修建21座梯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0 450 MW.梯级水电开发将创造发电、防洪、航运、渔业等综合效益,也将对流域生态环境带来影响,文章通过二滩水电站建设对库区及下游河段生态环境的变化,分... 雅砻江流域在我国十二大水电基地中居第4位,规划修建21座梯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0 450 MW.梯级水电开发将创造发电、防洪、航运、渔业等综合效益,也将对流域生态环境带来影响,文章通过二滩水电站建设对库区及下游河段生态环境的变化,分析二滩、锦屏一、二级水电站建设与运行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砻江 流域生态环境 梯级水电开发 二滩 锦屏一、二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