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酸新霉素废水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董浩 吕育财 +2 位作者 任立伟 龚大春 沈联兵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1年第8期25-31,共7页
对硫酸新霉素废水处理中的好氧、厌氧活性污泥进行16S V3-V4扩增区域的微生物分类测序,采用宏基因组技术解析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从门水平而言,好氧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主要为相对丰度为34.3%的变形菌门和相对丰度为11.5... 对硫酸新霉素废水处理中的好氧、厌氧活性污泥进行16S V3-V4扩增区域的微生物分类测序,采用宏基因组技术解析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从门水平而言,好氧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主要为相对丰度为34.3%的变形菌门和相对丰度为11.5%的拟杆菌门,厌氧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主要为相对丰度为42.7%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为15.5%的拟杆菌门和相对丰度为10.7%的变形菌门;从属水平而言,好氧活性污泥中高丰度菌属的排序为:Parcubacteria_genera_incertae_sedis>硝化螺菌属(Nitrospira,大致与Aquihabitans相当),厌氧活性污泥中高丰度菌属的排序为:芽孢八叠球菌属(Sporosarcina)>甲烷丝菌属(Methanothrix)>泰氏菌属(Tissierella)>嗜碱菌属(Alkaliphilus)>副球菌属(Paracoccus)>Pusillimonas(大致与Petrimonas相当)>Pelolinea;通过PICRUST功能预测分析,推测好氧活性污泥中高丰度微生物的主要功能为硝化作用,厌氧活性污泥中高丰度微生物的主要功能为产甲烷;通过比较分析2种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的主要差异物种,发现好氧活性污泥中高丰度变形菌门可能存在3种变形菌属,分别为α-变形菌、丙型变形菌、β-变形菌,厌氧活性污泥中高丰度厚壁菌门可能存在2种厚壁菌属,分别是芽孢杆菌、梭菌。该研究为活性污泥A/O法处理硫酸新霉素废水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新霉素 废水处理 活性污泥 微生物群落结构 差异物种 微生物分类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