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音乐作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新 李菡 卢萌萌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62-63,共2页
音乐的激励功能自古就已被人认识,音乐作品是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培养艺术素养重要资源的理念已被人们广泛接受。文章就音乐作品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可行性、音乐作品的激励功能及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 音乐的激励功能自古就已被人认识,音乐作品是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培养艺术素养重要资源的理念已被人们广泛接受。文章就音乐作品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可行性、音乐作品的激励功能及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作品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学院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海燕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1期110-111,共2页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特殊的办学层次,是弥补高等教育经费不足、缓解高等学校的招生压力以及普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有力支援大军。文章从独立学院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分析艺术类专业学生生源特点及优势...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特殊的办学层次,是弥补高等教育经费不足、缓解高等学校的招生压力以及普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有力支援大军。文章从独立学院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分析艺术类专业学生生源特点及优势,结合毕业生应具备的实践能力,构建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模式,提出一系列培养方案,创新学生的实践能力,体现独立学院艺术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特色,以寻求一条适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类专业 实践教学 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信天游”的原始音乐元素在创作歌曲《兰花花》中的运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晓艳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5-126,共2页
"信天游"是流传在我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是陕北音乐文化的代名词,是一部用老镢镌刻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这是黄坡黄水之间的一朵奇葩。一曲高歌,响遏行云,全扫靡靡之音;一声入耳,荡气回肠,令人精神为之一... "信天游"是流传在我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是陕北音乐文化的代名词,是一部用老镢镌刻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这是黄坡黄水之间的一朵奇葩。一曲高歌,响遏行云,全扫靡靡之音;一声入耳,荡气回肠,令人精神为之一振。歌曲《兰花花》就是以"信天游"的原始音乐为素材,改编的一首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叙事现代经典民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 信天游 原始音乐 《兰花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No.1的艺术特色与演奏处理
4
作者 唐小木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8-159,共2页
勃拉姆斯21首钢琴四手联弹《匈牙利舞曲》是其“古典、浪漫、民族”三维一体的代表作品,展现着勃拉姆斯独特的创作天分。本文以其中第一首为例,对其艺术特征和演奏处理进行阐述,以期能更加深刻地揭示浪漫主义时期的新古典主义者——... 勃拉姆斯21首钢琴四手联弹《匈牙利舞曲》是其“古典、浪漫、民族”三维一体的代表作品,展现着勃拉姆斯独特的创作天分。本文以其中第一首为例,对其艺术特征和演奏处理进行阐述,以期能更加深刻地揭示浪漫主义时期的新古典主义者——勃拉姆斯的民族情怀和浪漫诗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拉姆斯 匈牙利舞曲 四手联弹 民族情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歌剧《弄臣》中黎戈莱托的三首咏叹调的价值解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琼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7期120-124,共5页
《咱俩一样》、《你们这些狗强盗》和《报仇的时刻终于来到眼前》三首咏叹调是歌剧《弄臣》中主人公黎戈莱托内心情感最集中的体现,是揭示歌剧主题“诅咒”的最主要表现手法。威尔第在他的歌剧咏叹调中打破了传统宣叙调和咏叹调的界限,... 《咱俩一样》、《你们这些狗强盗》和《报仇的时刻终于来到眼前》三首咏叹调是歌剧《弄臣》中主人公黎戈莱托内心情感最集中的体现,是揭示歌剧主题“诅咒”的最主要表现手法。威尔第在他的歌剧咏叹调中打破了传统宣叙调和咏叹调的界限,形成独特的“宣叙一—咏叹”风格,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威尔第式咏叹调”,在这部歌剧中他充分地利用了这一手法。极为成功地塑造黎戈莱托这个具有双重性格的歌剧人物音乐形象为我们研究和探求他歌剧艺术特征提供了较为直接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戈莱托 威尔第式咏叹调 艺术价值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阳南曲缘起《桃花扇》之考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陈琼 杨容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6-66,共11页
"缘起《桃花扇》说"是众多长阳南曲起源说中指向最具体、最明确的学说,但局限于没有发现相关文献资料、地方志和考古记录对二者的缘起关系的明确记载,使之陷入"飞来峰"的尴尬境地。笔者通过对长阳南曲所处的政治环... "缘起《桃花扇》说"是众多长阳南曲起源说中指向最具体、最明确的学说,但局限于没有发现相关文献资料、地方志和考古记录对二者的缘起关系的明确记载,使之陷入"飞来峰"的尴尬境地。笔者通过对长阳南曲所处的政治环境、历史流变、文化背景、传承地域、起源时间等因素进行纵向研究,通过对长阳南曲的构成元素、艺术特性、表演形式、传承方式等因素进行横向研究,阐述此学说的可能性,以求证长阳南曲缘起《桃花扇》是一个真实的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阳南曲 改土归流 《桃花扇》 田舜年 顾彩 巴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典中的浪漫——论杜舍克钢琴奏鸣曲Op.43的浪漫主义因素 被引量:2
7
作者 潘屹 唐小木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5-137,共3页
本文以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杜舍克的钢琴奏鸣曲Op.43为例,从曲式结构、和声、节奏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其中显露出的浪漫主义因素,旨在揭示杜舍克在古典主义时期钢琴音乐创作中的与众不同和对钢琴音乐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杜舍克 钢琴 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长征组歌》看长征精神的历史传承与现实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晓艳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5-97,共3页
长征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典范。纵观整个长征的过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等,每一个战略方向的改变,每一项战略任务的确定,每一次战斗胜利的取得,都体现出中国红军将士不畏艰难困苦,永久坚持的精神。1965... 长征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典范。纵观整个长征的过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等,每一个战略方向的改变,每一项战略任务的确定,每一次战斗胜利的取得,都体现出中国红军将士不畏艰难困苦,永久坚持的精神。1965年诞生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音乐史诗一《长征组歌》,以其恢宏的气势、浓郁的诗意、真挚的情感、独特的风格,生动地再现了红军长征的历史,热情地讴歌了红军的崇高理想、钢铁意志、超人胆略和不屈精神。这部作品在体现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的同时,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史诗性与抒情性相结合的创作技法及演唱风格于一体,成为一部脍炙人口的合唱经典,它是历史的再现,是长征精神的传承,具有划时代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征精神 长征组歌 传承影响 现实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学生气质类型与教师钢琴训练指导
9
作者 田野 李菡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8-179,共2页
钢琴训练指导要求教师真正了解学生自身的气质类型,根据不同学生的气质类型给予指导。文章以气质类型为切入点,尝试找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训练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练琴质量,这也是每位钢琴教师的责任。
关键词 钢琴训练 气质类型 教师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勃拉姆斯双钢琴Op.56b的变奏手法
10
作者 唐小木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0-162,共3页
双钢琴《降B大调海顿主题变奏曲Op.56b》是勃拉姆斯变奏曲体裁创作顶峰的代表作之一。本文将以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变奏手法的分析,旨在充分证实勃拉姆斯钢琴音乐中古典与浪漫的融合之美,及对钢琴音乐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勃拉姆斯 双钢琴 主题 变奏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