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双侧带状疱疹1例 被引量:2
1
作者 蔡亮 江珊 +1 位作者 雷铁池 徐世正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39-340,共2页
患者女,32岁。因腰腹部丘疹、水疱3d,于2006年3月15日至我科就诊。3d前患者左侧腰腹部卅现红色丘疹,1d后右侧对称部位皮肤亦出现类似皮损,但范闱略小.无明显自觉症状,随即出现水疱。患者曾于2006年1月因四肢关节疼痛伴乏力4个月... 患者女,32岁。因腰腹部丘疹、水疱3d,于2006年3月15日至我科就诊。3d前患者左侧腰腹部卅现红色丘疹,1d后右侧对称部位皮肤亦出现类似皮损,但范闱略小.无明显自觉症状,随即出现水疱。患者曾于2006年1月因四肢关节疼痛伴乏力4个月,而部红斑1个月至我科就诊。当时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2.5×10^9/L,中性粒细胞0.70,血小板计数70×10^9/L;尿蛋门(++),血沉93mm/1h,抗核抗体阳性(滴度1:320,斑点型),抗双链(ds)-DNA抗体阳性,C30.17玑(正常值0.8~1.6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疱疹 带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疣汤治疗扁平疣8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魏清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76-77,共2页
目的观察祛疣汤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 例扁平疣患者应用祛疣汤内服中药治疗.结果:治愈58 例,好转24 例,无效4 例,治疗率67.44%,总有效率95.34%.结论:祛疣汤治疗扁平疣疗效肯定.
关键词 扁平疣 祛疣汤 中医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皂苷对奥沙利铂所致大鼠神经毒性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余伟 赵博 +3 位作者 张秀 黄乔 左斌 吴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82-1786,1673,共6页
本研究主要探讨绞股蓝皂苷(Gypenoside,GPS)对奥沙利铂所致大鼠周围神经毒性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GPS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腹腔注射奥沙利铂4 mg/kg,同时模型对... 本研究主要探讨绞股蓝皂苷(Gypenoside,GPS)对奥沙利铂所致大鼠周围神经毒性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GPS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腹腔注射奥沙利铂4 mg/kg,同时模型对照组灌胃给予溶媒5%葡萄糖,GPS低、中和高分别灌胃给予50、100和200 mg/kg GPS,定期检测温度和机械刺激下大鼠行为变化,给药40天后处死大鼠。ELISA检测血浆中NGF含量,Western blot检测L4-5背根神经节中Nrf2及其下游NQO-1和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出现明显行为学改变、血浆NGF下降,Western blot检测发现Nrf2及其下游NQO-1和HO-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而给予GPS后可显著改善大鼠行为学改变; GPS低中高剂量组可上调Nrf2及其下游NQO-1和HO-1水平。综上所述,GPS可改善奥沙利铂所致大鼠周围神经毒性温度和机械刺激下的行为学改变,其机制与上调NGF水平以及Nrf2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绞股蓝皂苷 神经毒性 背根神经节 Nrf2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蛹虫草提取物抑制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程文武 江萍 +4 位作者 席祖莲 张汉武 訾世莉 聂军 董彩虹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32-435,共4页
目的研究蛹虫草提取物(cordyceps militaris extract,CME)对碱烧伤所致大鼠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碱烧伤法制作大鼠CNV模型,75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A组为模型对照组,B组为阳性对照组,C组、D组... 目的研究蛹虫草提取物(cordyceps militaris extract,CME)对碱烧伤所致大鼠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碱烧伤法制作大鼠CNV模型,75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A组为模型对照组,B组为阳性对照组,C组、D组、E组分别为高、中、低剂量CME治疗组,造模后每组均隔日给药,A组给予生理盐水结膜下注射,B组给予0.5g·L-1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C组、D组、E组分别给予10.0mg、5.0mg、2.5mg CME结膜下注射。于造模后第4天、第8天、第14天测量CNV的生长面积,并检测角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造模后第4天,C组、D组、E组的CNV面积分别为(4.23±1.62)mm2、(6.15±3.52)mm2、(7.78±1.33)mm2,第8天分别为(6.89±1.93)mm2、(10.19±3.37)mm2、(11.51±3.70)mm2,第14天分别为(12.55±3.96)mm2、(17.14±2.71)mm2、(19.77±5.75)mm2,均较A组(12.03±2.09)mm2、(22.09±4.24)mm2、(25.19±2.22)mm2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组与B组表达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D组、E组角膜组织中VEGF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较A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组与B组表达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E能有效抑制碱烧伤所致大鼠CNV的形成,抑制角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可能是其抑制CNV生长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提取物 角膜新生血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