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运用物元分析法建立临床肝损伤评分公式(scoring formula of liver injury,SFLI),为临床肝硬化疾病术前评估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肝硬化疾病患者术前血清生化指标,包括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总胆红素(TBIL)、肌酐(SCr...目的运用物元分析法建立临床肝损伤评分公式(scoring formula of liver injury,SFLI),为临床肝硬化疾病术前评估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肝硬化疾病患者术前血清生化指标,包括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总胆红素(TBIL)、肌酐(SCr)、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12项检测指标,采用物元分析法获得SFLI,并与Child肝功能系统评分进行比较,得到SFLI分级。结果成功构建SFLI,肝硬化程度变化以R值表示,随着肝硬化疾病患者损害程度加重,肝功能储备的R值减小。R=1表示肝脏组织正常;0.770≤R<1表示肝脏处于早期肝硬化状态,属于肝硬化代偿期,命名为SFLIⅠ级;0.712≤R<0.770表示肝脏处于肝硬化代偿期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交织状态,命名为SFLIⅠ+级;0.629≤R<0.712表示肝脏处于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腹水,命名为SFLIⅡ级;0.401≤R<0.629表示肝脏处于肝硬化严重失代偿期期,合并腹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肝性脑病、肝昏迷等并发症,命名为SFLIⅢ级。结论 SFLI能较敏感而准确地反映肝硬化损害及肝功能储备情况,有望为临床肝硬化疾病术前评估及治疗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目的建立实验性大鼠肝硬化疾病评分模型(scoring model for liver cirrhosis disease,SLCD),为临床早期预防及治疗肝硬化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复合因素法建立实验性大鼠肝硬化诱导模型,对肝硬化诱导过程中不同时相点大鼠肝组织损...目的建立实验性大鼠肝硬化疾病评分模型(scoring model for liver cirrhosis disease,SLCD),为临床早期预防及治疗肝硬化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复合因素法建立实验性大鼠肝硬化诱导模型,对肝硬化诱导过程中不同时相点大鼠肝组织损害程度和血清学肝功能储备变化进行动态观察。运用物元分析法获得实验性大鼠SLCD评分公式。结果实验性大鼠肝硬化模型复制成功。选取年龄、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血清肌酐(SCr)等6个检测指标,成功构建了实验性大鼠SLCD及SLCD评分公式。评估程度以R值表示,随着病变程度和纤维化程度加重,R值逐渐降低。R=1表示肝脏组织正常;0.702≤R<1表示肝脏炎症反应和局灶性变性、坏死;0.542≤R<0.702表示肝脏出现纤维组织增生现象;0.352≤R<0.542有假小叶形成,为肝硬化期;R<0.352表示肝硬化后期。结论 SLCD评分公式能较敏感而准确地反映实验性肝硬化大鼠肝脏损害及肝功能储备情况,若能在临床进一步证实其运用价值,则可为临床早期预防及治疗肝硬化疾病提供参考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运用物元分析法建立临床肝损伤评分公式(scoring formula of liver injury,SFLI),为临床肝硬化疾病术前评估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肝硬化疾病患者术前血清生化指标,包括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总胆红素(TBIL)、肌酐(SCr)、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12项检测指标,采用物元分析法获得SFLI,并与Child肝功能系统评分进行比较,得到SFLI分级。结果成功构建SFLI,肝硬化程度变化以R值表示,随着肝硬化疾病患者损害程度加重,肝功能储备的R值减小。R=1表示肝脏组织正常;0.770≤R<1表示肝脏处于早期肝硬化状态,属于肝硬化代偿期,命名为SFLIⅠ级;0.712≤R<0.770表示肝脏处于肝硬化代偿期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交织状态,命名为SFLIⅠ+级;0.629≤R<0.712表示肝脏处于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腹水,命名为SFLIⅡ级;0.401≤R<0.629表示肝脏处于肝硬化严重失代偿期期,合并腹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肝性脑病、肝昏迷等并发症,命名为SFLIⅢ级。结论 SFLI能较敏感而准确地反映肝硬化损害及肝功能储备情况,有望为临床肝硬化疾病术前评估及治疗提供参考。
文摘目的建立实验性大鼠肝硬化疾病评分模型(scoring model for liver cirrhosis disease,SLCD),为临床早期预防及治疗肝硬化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复合因素法建立实验性大鼠肝硬化诱导模型,对肝硬化诱导过程中不同时相点大鼠肝组织损害程度和血清学肝功能储备变化进行动态观察。运用物元分析法获得实验性大鼠SLCD评分公式。结果实验性大鼠肝硬化模型复制成功。选取年龄、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血清肌酐(SCr)等6个检测指标,成功构建了实验性大鼠SLCD及SLCD评分公式。评估程度以R值表示,随着病变程度和纤维化程度加重,R值逐渐降低。R=1表示肝脏组织正常;0.702≤R<1表示肝脏炎症反应和局灶性变性、坏死;0.542≤R<0.702表示肝脏出现纤维组织增生现象;0.352≤R<0.542有假小叶形成,为肝硬化期;R<0.352表示肝硬化后期。结论 SLCD评分公式能较敏感而准确地反映实验性肝硬化大鼠肝脏损害及肝功能储备情况,若能在临床进一步证实其运用价值,则可为临床早期预防及治疗肝硬化疾病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