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临床、超声特征及影像组学构建机器学习模型预测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损伤程度 被引量:9
1
作者 谌典 周畅 +5 位作者 张奥懿 聂淑婷 邵袁缘 鲜锋 胡文姝 李心怡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5-579,共5页
目的 观察基于临床、超声特征及影像组学构建机器学习(ML)模型预测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功能损伤程度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例CKD患者资料,以9∶1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n=179)及验证集(n=20),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划分轻中度... 目的 观察基于临床、超声特征及影像组学构建机器学习(ML)模型预测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功能损伤程度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例CKD患者资料,以9∶1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n=179)及验证集(n=20),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划分轻中度或重度肾功能损伤。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训练集临床及超声特征,筛选CKD患者肾功能损伤程度的独立预测因素,分别基于支持向量机(SVM)、极致梯度提升(XGBoost)及逻辑回归(LR)算法构建临床-超声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及联合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模型预测CKD患者肾功能损伤程度的效能。结果 肾脏长径为CKD患者肾功能损伤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以不同算法所获模型中,以SVM算法所获临床-超声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及联合模型预测肾功能损伤的效能最高;训练集中,以SVM算法所获临床-超声模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及AUC分别为81.93%,62.50%,71.51%及0.722,影像组学模型分别为89.16%,70.83%,79.33%及0.800,联合模型分别为84.34%,80.21%,82.12%及0.822;验证集中,以SVM算法所获临床-超声模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及AUC分别为75.00%、66.67%、70.00%及0.708,影像组学模型分别为75.00%、58.33%、65.00%及0.667,联合模型分别为87.50%、75.00%、80.00%及0.812。结论 基于超声特征联合影像组学构建的ML模型可有效预测CKD患者肾功能损伤程度;利用SVM算法获得的联合模型具有最佳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不全 慢性 超声检查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联合载药微泡改善肿瘤微环境增强免疫疗效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徐世瑾 张巧钰 +1 位作者 徐俏(综述) 刘芸(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2-96,共5页
近年来,免疫疗法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显示出巨大潜力,然而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通常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特征,因此仅有部分患者从免疫治疗中获益。超声联合载药微泡技术能够利用其介导的空化和声孔效应,通过直接杀伤肿... 近年来,免疫疗法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显示出巨大潜力,然而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通常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特征,因此仅有部分患者从免疫治疗中获益。超声联合载药微泡技术能够利用其介导的空化和声孔效应,通过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诱导肿瘤细胞坏死和凋亡;促进肿瘤抗原呈递,增强机体对肿瘤抗原识别;调节TME免疫抑制状态,重塑免疫微环境;调控血管正常化,降低肿瘤间质液压;同时促进目的药物或基因在肿瘤组织中渗透等多重免疫机制来增强免疫疗效。本文就低强度超声联合载药微泡改善TME、提高肿瘤免疫疗效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微泡 肿瘤微环境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右心室功能预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PCI后不良事件 被引量:1
3
作者 胡文姝 周畅 +4 位作者 徐亮 孙恒 聂淑婷 邵袁缘 李心怡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106,共5页
目的观察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评估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右心室(RV)功能用于预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不良事件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155例经3D-STI及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且拟接受PCI的UA患者,根据PCI后随访期间是否发生... 目的观察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评估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右心室(RV)功能用于预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不良事件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155例经3D-STI及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且拟接受PCI的UA患者,根据PCI后随访期间是否发生不良事件将其分为不良事件组(n=37)与对照组(n=118)。比较组间临床资料及超声心动图参数;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最大约登指数相应截断值为依据,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3D-STI参数转化为新的二分类变量,分析UA经PCI后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据以构建联合模型并评估其预测效能。结果不良事件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高于,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右心室游离壁纵向应变(RVFWLS)及右心室整体纵向应变(RVGLS)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以单一LVEDV、RVFWLS及RVGLS区分有无不良事件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10 ml、19.05%及19.75%,生成的3个二分类变量均为UA经PCI后发生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P均<0.05),据以构建的联合模型预测UA经PCI后不良事件的曲线下面积为0.864。结论3D-STI参数RVFWLS<19.05%、RVGLS<19.75%及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LVEDV>110 ml均为UA患者经PCI后发生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同步试验比较经胸超声心动图造影与经颅多普勒超声声学造影对卵圆孔未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7
4
作者 赵秋霞 刘蓉 +4 位作者 周军 周畅 董芝芝 陈悦 刘祖林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02-1206,共5页
目的:通过同步试验比较经胸超声心动图造影(c-TTE)与经颅多普勒超声声学造影(c-TCD)对卵圆孔未闭(PFO)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就诊于我院疑似PFO的患者共554例,在静息状态及Valsalva动作下完成c-TTE与c-TCD... 目的:通过同步试验比较经胸超声心动图造影(c-TTE)与经颅多普勒超声声学造影(c-TCD)对卵圆孔未闭(PFO)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就诊于我院疑似PFO的患者共554例,在静息状态及Valsalva动作下完成c-TTE与c-TCD同步试验。以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为PFO的确诊标准,比较c-TTE与c-TCD对PFO的诊断价值。结果:(1)共554例患者完成同步试验。c-TTE与c-TCD对心脏右向左分流(RLS)的检出率,不论在静息状态(6.85%vs.8.30%,P=0.364)还是Valsalva动作下(31.58%vs.33.57%,P=0.47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静息状态下相比,Valsalva动作下c-TCD及c-TTE对RLS的检出率均提高(P均<0.05)。(2)与c-TTE相比,Valsalva动作下c-TCD量化RLS分流等级更高(z=-4.479,P<0.05)。(3)共有65例患者完成TEE,以TEE为PFO的确诊标准,c-TTE诊断PFO的敏感度为91.66%,特异度为82.35%;c-TCD诊断PFO的敏感度为97.87%,特异度为66.66%。结论:Valsalva动作下较静息状态下c-TTE及c-TCD对PFO的检出率均提高。Valsalva动作下c-TCD对RLS的分流等级量化更有优势。c-TCD诊断PFO的敏感度高于c-TTE,特异度低于c-T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胸超声心动图造影 经颅多普勒超声声学造影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卵圆孔未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及生化指标诊断肥厚型心肌病的预后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赵秋霞 刘蓉 董芝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9-332,共4页
肥厚型心肌病(HCM)常见死亡原因有心源性猝死、致死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临床表型各异、病情进展不一、具有隐匿性特点使对HCM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评估和及时预防恶化具有挑战性。目前主要依赖临床、影像学、基因检测指导HCM的病情评估... 肥厚型心肌病(HCM)常见死亡原因有心源性猝死、致死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临床表型各异、病情进展不一、具有隐匿性特点使对HCM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评估和及时预防恶化具有挑战性。目前主要依赖临床、影像学、基因检测指导HCM的病情评估和临床管理。超声心动图在诊断HCM患者预后中有重要作用,生化指标在评估HCM患者病情目前也成为研究热点。现就超声、生化指标、超声联合生化指标3个方面对HCM预后作用做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超声 生化指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托尔(Bentall)术后瓣周漏左心室超声造影表现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许涛 周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64-1864,共1页
患者男,52岁,心慌、气促1月余,呼吸困难1天;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未经系统治疗,血压最高达180/92 mmHg;3个月前因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伴升主动脉瘤接受本托尔(Bentall)手术。查体:心率66次/分,血压101/56 mmHg,胸部前正中线见长度10 cm... 患者男,52岁,心慌、气促1月余,呼吸困难1天;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未经系统治疗,血压最高达180/92 mmHg;3个月前因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伴升主动脉瘤接受本托尔(Bentall)手术。查体:心率66次/分,血压101/56 mmHg,胸部前正中线见长度10 cm手术瘢痕,叩诊心浊音界扩大,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机械瓣正常开闭音,双肺可闻及湿啰音。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84 g/L,直接胆红素21.06μmol/L,总胆红素65.80μmol/L,血红蛋白尿(+++)。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左心扩大,人工血管内径33.0 mm,自体血管较宽处内径约50.0 mm;于人工血管后壁与自体血管间见深约14.0 mm无回声区,人工血管后壁随心动周期搏动,左心室射血分数38%;主动脉瓣位机械瓣开闭未见明显异常,机械瓣环7~8点方向似见回声中断(图1A);CDFI于主动脉机械瓣环外侧见舒张期血流信号(图1B),频谱为低速舒张期血流;疑诊主动脉瓣周漏(perivalvular leak,PVL)。行左心室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见人工血管与其后方无回声区同步显影(图1C),左、右冠状动脉开口造影剂充盈良好,未见冠状动脉吻合口漏(图1D),证实左心室流出道与自体血管相交通,诊断为Bentall术后PV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周漏 本托尔手术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引导穿刺活检肝内胆管乳头状瘤合并脓肿1例
7
作者 田顺 周军 +1 位作者 韦力 陈伟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76-576,共1页
患者男,68岁,近2个月体质量下降10 kg,右上腹隐痛伴乏力半个月;既往患乙型病毒性肝炎30余年,未接受抗病毒治疗;5年前体检发现肝内包块,未进一步诊治。查体:慢性肝病面容,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
关键词 胆管肿瘤 乳头状瘤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外生型肝细胞癌超声表现
8
作者 陈伟 韦力 董芝芝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2-52,共1页
患者女,67岁,发现右中上腹部包块半月余,无明显不适;乙型肝炎、肝硬化史20余年,1年前因“肝占位性病变”接受TACE。查体:右中上腹触及18cm×12cm包块,触痛(+),活动度差;腹部叩诊鼓音。实验室检查:谷丙转氨酶100U/L,谷草转氨酶144U/L... 患者女,67岁,发现右中上腹部包块半月余,无明显不适;乙型肝炎、肝硬化史20余年,1年前因“肝占位性病变”接受TACE。查体:右中上腹触及18cm×12cm包块,触痛(+),活动度差;腹部叩诊鼓音。实验室检查:谷丙转氨酶100U/L,谷草转氨酶144U/L,总胆红素23.29μmol/L,直接胆红素11.06μmol/L;肿瘤标志物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心房功能性二尖瓣反流患者左心室功能 被引量:1
9
作者 聂淑婷 周畅 +5 位作者 孙恒 许涛 李安妮 董雅馨 胡文姝 李心怡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4-177,196,共5页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探讨心房功能性二尖瓣反流(AFMR)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2例心房颤动患者,根据其有无AFMR分为单纯房颤组48例和心房AFMR组34例,另选取同时期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探讨心房功能性二尖瓣反流(AFMR)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2例心房颤动患者,根据其有无AFMR分为单纯房颤组48例和心房AFMR组34例,另选取同时期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3D-STI获取心肌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和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峰值(LVP_(tw)),比较上述参数在各组之间的差异。绘制3D-STI各参数评价AFMR隐匿性左心室功能受损的ROC曲线,确定GLS、GCS、GRS及LVP_(tw)对AFMR患者左心室功能受损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单纯房颤组GLS、GCS、GRS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单纯房颤组比较,AFMR组GLS、GCS、GRS、LVP_(tw)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GLS、GCS、GRS和LVP_(tw)诊断AFMR患者左心室功能受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4、0.788、0.865及0.850。结论:应用3D-STI可检测AFMR患者早期左心室心肌受损的情况,根据其心肌应变及心肌扭转参数,对指导临床进行早期干预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闭锁不全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心肌病发生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危险因素
10
作者 胡文姝 聂淑婷 +2 位作者 邵袁缘 李心怡 周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09-1014,共6页
目的观察缺血性心肌病发生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择143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根据有无IMR将其分为IMR+组(n=68)及IMR-组(n=75);另以5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组间一般资料、左心室常规超声参数、三维斑点追踪... 目的观察缺血性心肌病发生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择143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根据有无IMR将其分为IMR+组(n=68)及IMR-组(n=75);另以5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组间一般资料、左心室常规超声参数、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参数及二尖瓣结构功能参数,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IMR的危险因素。结果IMR+组与IMR-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扭转角度峰值(Twist)、帐篷容积(VTent)及小叶总面积(TLA)/瓣环面积(A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GLS减小、Twist降低及VTent增大均为缺血性心肌病发生IMR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GLS减小、Twist降低及VTent增大为缺血性心肌病发生IMR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二尖瓣闭锁不全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追踪技术评估升主动脉弹性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悦 刘蓉 +4 位作者 周军 周畅 董芝芝 刘祖林 石豆子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0-214,共5页
目的:使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评估冠心病患者升主动脉弹性功能,并探讨其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因胸闷、胸... 目的:使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评估冠心病患者升主动脉弹性功能,并探讨其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因胸闷、胸痛住院的疑似冠心病患者206例。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升主动脉扩张性(aortic distensibility,AoDIS)、升主动脉僵硬指数(aortic stiffness index,AoSI)及升主动脉应变值等常规动脉僵硬度指标。使用2D-STI测量整体周向升主动脉应变峰值(global circumferential acscending aortic peak strain,GCAAS)及周向升主动脉峰值应变率(crcumferential acscending aortic peak strain rate,CAASR)。依据冠脉造影结果及Gensini积分(Gensini score,GS)分为冠心病组(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和对照组。结果:(1)冠心病组AoDIS、升主动脉应变值、GCAAS、CAASR均低于对照组,AoSI高于对照组(均P<0.05)。(2)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糖尿病、高血压、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AoDIS、GCAAS、CAASR均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均P<0.05)。经多因素分析后,GCAAS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3)冠心病组中,GCAAS及CAASR随着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增加而减少(P=0.003,P=0.015)。与轻度组相比,重度组GCAAS、CAASR明显更低(P=0.001,P=0.012)。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GCAAS与GS呈中度相关(r_(s)=-0.411,P<0.001),CAASR与GS呈弱相关(r_(s)=-0.228,P=0.027)。结论:斑点追踪技术升主动脉应变优于常规超声,能够反映冠心病患者升主动脉弹性的早期改变,整体周向升主动脉应变与冠心病的发生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追踪技术 冠心病 升主动脉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萝卜硫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董芝芝 刘蓉 +4 位作者 段文姣 周军 周畅 赵秋霞 陈悦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04-308,共5页
目的观察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用于评价萝卜硫素(SFN)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左心室功能影响的价值。方法将30只T2DM SD大鼠模型随机均分为T2DM组、T2DM+低SFN组、T2DM+高SFN组;另以10只健康大鼠为对照组(NC组)。对T2DM+低SFN组... 目的观察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用于评价萝卜硫素(SFN)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左心室功能影响的价值。方法将30只T2DM SD大鼠模型随机均分为T2DM组、T2DM+低SFN组、T2DM+高SFN组;另以10只健康大鼠为对照组(NC组)。对T2DM+低SFN组、T2DM+高SFN组每天左下腹皮下注射0.5、1.0 mg/kg体质量SFN,T2DM组和NC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3个月后检测各组大鼠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以2D-STI技术测得左心室短轴二尖瓣水平圆周应变。之后处死大鼠,取心肌组织,以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结果各组大鼠间体质量、随机血糖、LVDd、LVDs、LVEF、FS及局部圆周应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2DM组、T2DM+低SFN组、T2DM+高SFN组大鼠体质量、LVEF、FS及局部圆周应变均低于NC组(P均<0.05),而随机血糖、LVDd、LVDs均高于NC组(P均<0.05);T2DM+低SFN组、T2DM+高SFN组体质量、LVEF、FS、局部圆周应变高于T2DM组(P均<0.05),而随机血糖、LVDd、LVDs低于T2DM组(P均<0.05)。与NC组比较,其他3组大鼠心肌组织胶原沉积及CTGF阳性表达均增加,T2DM+低SFN组、T2DM+高SFN组均低于T2DM组(P均<0.05),而T2DM+低SFN组与T2DM+高SFN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SFN可提高T2DM大鼠左心室局部圆周应变,减轻心肌纤维化,改善左心室心肌运动功能;2D-STI技术可用于评价SFN对T2DM大鼠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心肌病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 萝卜硫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因设计动物实验筛选聚桂醇硬化治疗肝囊肿最佳方案 被引量:2
13
作者 骆晨 周军 +3 位作者 付雪 李智博 覃艳丽 韦力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9-113,共5页
目的探讨聚桂醇在体硬化治疗肝囊肿兔模型的最佳药物浓度与作用时间组合方案。方法采用两因素三水平析因设计方法,将54只兔结扎胆囊管建成肝囊肿模型,并随机分为9组,每组6只,分别给予0.25%、0.50%及1.00%聚桂醇作用5、10及20 min。测量... 目的探讨聚桂醇在体硬化治疗肝囊肿兔模型的最佳药物浓度与作用时间组合方案。方法采用两因素三水平析因设计方法,将54只兔结扎胆囊管建成肝囊肿模型,并随机分为9组,每组6只,分别给予0.25%、0.50%及1.00%聚桂醇作用5、10及20 min。测量硬化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胆囊最大横径,评估硬化治疗效果;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胆囊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硬化治疗后1周,各组胆囊体积均缩小,囊壁全层均有不同程度变性坏死。以各组治疗后胆囊最大横径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析因设计,结果显示聚桂醇浓度与作用时间对治疗效果存在交互影响(P=0.019)。两因素析因设计组合中,0.50%聚桂醇浓度作用10 min时K值最大(6.19)。结论聚桂醇在体硬化治疗肝囊肿兔模型的最佳药物浓度与作用时间组合方案为0.50%、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囊肿 聚桂醇 硬化治疗 析因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牛磺酸对宫内发育迟缓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秋霞 刘蓉 +2 位作者 刘朝奇 董芝芝 陈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6-200,共5页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I)评价牛磺酸对宫内发育迟缓(IUGR)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限制蛋白饮食方式建立IUGR大鼠模型,IUGR大鼠出生后随机分为IUGR组、IUGR+低剂量牛磺酸组(低剂量组)及IUGR+高剂量牛磺酸组(高剂量组),每组9只...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I)评价牛磺酸对宫内发育迟缓(IUGR)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限制蛋白饮食方式建立IUGR大鼠模型,IUGR大鼠出生后随机分为IUGR组、IUGR+低剂量牛磺酸组(低剂量组)及IUGR+高剂量牛磺酸组(高剂量组),每组9只,以出生后正常饮食大鼠为正常对照组。出生4周后,以STI检测各组大鼠左心室心肌应变,HE染色检测大鼠心肌细胞数量及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心肌Ⅰ型及Ⅲ型胶原。结果①出生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UGR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体质量均明显减低(P均<0.05)。出生4周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UGR组体质量均无明显改变(P>0.05);与IUGR组相比,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体质量均无明显改变(P均>0.05)。②出生4周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UGR组左心室局部周向峰值应变显著降低(P<0.05);与IUGR组相比,低剂量组和I高剂量组左心室局部周向峰值应变均显著增高(P均<0.05);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左心室局部周向峰值应变显著增高(P<0.05)。③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UGR组大鼠心肌细胞数量减少、体积增大,Ⅰ型、Ⅲ型胶原表达增高;与IUGR组相比,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心肌细胞体积减少,Ⅰ型及Ⅲ型胶原表达减低,以高剂量组为著。结论牛磺酸能提高IUGR大鼠左心室局部周向峰值应变,抑制Ⅰ型及Ⅲ型胶原表达,发挥抗心肌纤维化、改善IUGR大鼠心功能作用,尤以高剂量牛磺酸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发育迟缓 斑点追踪技术 牛磺酸 心肌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评估正常人膈肌功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石豆子 刘蓉 +4 位作者 陈悦 董芝芝 刘祖林 曾华容 涂一凡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应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探讨正常人膈肌功能。方法:健康成年志愿者240例(男120例,女120例),按年龄分为20~30岁(A组)、30~40岁(B组)、40~50岁(C组)及50~60岁(D组),分别进行二维超声与实时剪切波弹性超声检查。二维超声测量参数... 目的:应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探讨正常人膈肌功能。方法:健康成年志愿者240例(男120例,女120例),按年龄分为20~30岁(A组)、30~40岁(B组)、40~50岁(C组)及50~60岁(D组),分别进行二维超声与实时剪切波弹性超声检查。二维超声测量参数包括双侧膈肌厚度(Tdi)及变化率(TF),平静呼吸、深呼吸、sniff动作时右侧膈肌偏移度(DM_(eupnea)、DM_(deep)、DM_(sniff)),以确定受检者膈肌正常。实时剪切波弹性超声测量参数为双侧膈肌弹性值(E_(in)、E_(ex)、E_(in)-E_(ex)),对双侧膈肌、不同呼吸时相、不同年龄、性别的弹性值进行比较分析,并分析剪切波弹性超声参数与二维超声参数相关性。结果:(1)对于同侧膈肌,膈肌弹性值在不同的呼吸时相比较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双侧膈肌,膈肌弹性值在同一呼吸时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E_(in)、及E_(ex)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E_(in)-E_(ex)在不同年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_(in)、E_(ex)及E_(in)-E_(ex)在男性健康志愿者与女性健康志愿者间有差异(P<0.05)。(3)所有健康志愿者E_(in)-E_(ex)与TF呈正相关(P<0.05),与Tdi、DMeupnea、DMdeep及DMsniff无显著相关性(P>0.05)。(4)右侧膈肌用力吸气末、用力呼气末弹性值ICC分别为0.882、0.897,左侧膈肌用力吸气末、用力呼气末弹性值ICC分别为0.802、0.811,组内一致性较好(P<0.05)。结论: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可评估正常人膈肌功能,具有较高重复性,临床应用时应考虑年龄及性别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伴左上臂骨骼肌转移1例
16
作者 付雪 周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42-1642,共1页
患者女,50岁,因“发现左上臂包块1月余”就诊。5年前因左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接受全麻下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接受TAC、TA方案化学治疗及左侧胸壁+左侧锁骨上区放射治疗;之后先后出现双侧锁骨上淋巴结、左侧胸... 患者女,50岁,因“发现左上臂包块1月余”就诊。5年前因左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接受全麻下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接受TAC、TA方案化学治疗及左侧胸壁+左侧锁骨上区放射治疗;之后先后出现双侧锁骨上淋巴结、左侧胸膜等部位转移,共接受3次化学治疗及局部放射治疗。查体:左上肢活动及感觉未见异常。左侧上臂中段内侧触及4 cm×3 cm肿物,质硬,活动度差,边界不清,轻度压痛,局部皮肤无红、肿、热及痛或麻木感。实验室检查:癌胚抗原1.40 ng/ml,糖类抗原15335.60 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 乳腺 肿瘤转移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