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硬化性血管瘤伴大咯血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1
作者 付志刚 张晓磷 +3 位作者 罗仕华 张志刚 亓小虎 熊雄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98-501,共4页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DSA表现及介入栓塞治疗价值。方法回顾1例肺硬化性血管瘤伴大咯血患者的DSA表现及介入栓塞治疗,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肺硬化性血管瘤的DSA主要表现为边缘光滑的类圆形结节影,动脉早期肿瘤周边染色,随时间延长,...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DSA表现及介入栓塞治疗价值。方法回顾1例肺硬化性血管瘤伴大咯血患者的DSA表现及介入栓塞治疗,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肺硬化性血管瘤的DSA主要表现为边缘光滑的类圆形结节影,动脉早期肿瘤周边染色,随时间延长,染色不均匀加深,呈"渐进性"染色特点。介入栓塞支气管动脉后肿瘤血管及染色消失,咯血即刻停止。后经手术与病理证实为肺硬化性血管瘤,术中未予输血。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DSA表现较具特征性,介入栓塞治疗对控制其出血及减少术中出血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硬化性血管瘤 数字血管减影 大咯血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腕部DCE-MRI评价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的价值 被引量:13
2
作者 周建立 陆蓬 +3 位作者 陈江津 杨成 胡燕 余成新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02-1306,共5页
目的:探讨手腕部动态增强MRI评估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治疗效果的临床意义。方法:26例早期RA患者于治疗前1周内及治疗后4周时均行手腕部DCE-MRI检查。在增厚的滑膜或血管翳处选取感兴趣区,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计算早期增强率(REE)和... 目的:探讨手腕部动态增强MRI评估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治疗效果的临床意义。方法:26例早期RA患者于治疗前1周内及治疗后4周时均行手腕部DCE-MRI检查。在增厚的滑膜或血管翳处选取感兴趣区,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计算早期增强率(REE)和最大灌注斜率(SSmax)。观察和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计算(disease activity score in 28joints,DAS-28),分析治疗前后REE和SSmax与DAS-28的相关性。根据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将治疗后患者分为急性期和缓解期两组,比较两组间SSmax、REE及DAS-28的差异。结果:治疗前26例患者(100%)均有不同程度的滑膜增生、血管翳生成,18例(69.2%)出现骨髓水肿征象,3例(11.5%)可见腱鞘炎。治疗后滑膜的REE、SSmax值及DAS-28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4.66±1.30vs 3.21±0.83;6.26±1.61vs4.18±1.16;4.58±1.34vs 3.80±0.7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CE-MRI显示,15例患者的灌注曲线呈速升-平台型,但信号强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11例患者为缓升型。急性期和缓解期患者的REE、SSmax和DAS-28(3.53±0.89vs 2.79±0.54,4.82±1.10vs 3.30±0.45,3.34±0.93vs 2.99±0.44)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E-MRI可以直观、清晰地显示手腕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变化,确定临床分期和评估疗效,为早期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治疗计划的制订提供有效的影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腕部 类风湿性关节炎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量CT对痛风的诊断及评价 被引量:15
3
作者 汪飞 李梁 余成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3-55,共3页
痛风最显著的特点是单钠球酸盐结晶沉积,血尿酸盐浓度升高(〉6.8mg/dl),表现为剧烈的撕裂样疼痛、痛风结节、上皮肉芽肿等。
关键词 痛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双能量CT 尿酸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根型颈椎病颈肩痛脑静息态局部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徐亚卡 潘君龙 +1 位作者 李博 余成新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49-554,共6页
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局部一致性(ReHo)方法研究神经根型颈椎病慢性颈肩痛状态下静息态脑功能改变。方法:采用Philips公司Achieva 3.0TTX多射频源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对2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慢性颈肩痛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 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局部一致性(ReHo)方法研究神经根型颈椎病慢性颈肩痛状态下静息态脑功能改变。方法:采用Philips公司Achieva 3.0TTX多射频源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对2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慢性颈肩痛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常规磁共振、高分辨率3DT1结构像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扫描结束对每位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组间对比分析ReHo的改变,并对ReHo均值与VAS得分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神经根型颈椎病慢性颈肩痛组ReHo值减低的脑区位于左侧岛叶(IC)、海马(Hip)、辅助运动区(SMA)、额上回(SFG),右侧中央后回(PoCG)、顶上小叶(SPL);ReHo值增高的脑区位于双侧额中回(MFG)(P<0.01,AlphaSim矫正,Cluster Size≥18)。神经根型颈椎病慢性颈肩痛组左侧IC的ReHo均值与VAS得分存在显著负相关性(r=-0.552,P=0.004)。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慢性颈肩痛导致以额、顶叶为主的部分脑区出现ReHo的异常改变。左侧IC能够感知疼痛强度。神经根型颈椎病慢性颈肩痛脑自发性活动异常主要与认知执行和情感、疼痛感知及记忆等脑功能受到影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磁共振成像 大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栓塞术联合清宫术在治疗子宫切口妊娠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5
作者 付志刚 李银萍 +4 位作者 张晓磷 姚志 徐丽 王俊 赵云云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2期200-203,共4页
目的:探讨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清宫术在治疗子宫切口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2012年2月13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在超声高度怀疑或明确诊断后行子宫动脉甲氨喋呤(MTX)+明胶海绵颗粒介入化疗栓... 目的:探讨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清宫术在治疗子宫切口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2012年2月13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在超声高度怀疑或明确诊断后行子宫动脉甲氨喋呤(MTX)+明胶海绵颗粒介入化疗栓塞术,术后4天行清宫术。结果:13例患者栓塞前DSA均表现为子宫动脉增粗,分支增多及团块样病变染色区,染色区以一侧子宫动脉供血为主,另一侧子宫动脉主要表现为弓状动脉增多、增粗。栓塞后DSA显示病变染色区消失,双侧子宫动脉远端主干闭塞;13例患者清宫术中出血量30~70ml,无1例不适,术后送检结果为坏死胎盘组织,1例患者清宫术后1天出现阴道出血,再次行介入栓塞术后成功止血。结论: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清宫术治疗子宫切口妊娠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妊娠 介入栓塞术 清宫术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及重组技术在颌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鲁际 李丽亚 +1 位作者 谭光喜 张安莹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5期463-465,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的MPR、SSD和CPR三种重组方法在颌骨肿瘤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多层螺旋CT对颌骨进行1.25mm/4i薄层扫描,范围自颞颌关节至下颌骨,将原始轴面图像传至工作站进行MPR、SSD和CPR重组。结果16例颌骨良恶性肿瘤在MPR重...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的MPR、SSD和CPR三种重组方法在颌骨肿瘤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多层螺旋CT对颌骨进行1.25mm/4i薄层扫描,范围自颞颌关节至下颌骨,将原始轴面图像传至工作站进行MPR、SSD和CPR重组。结果16例颌骨良恶性肿瘤在MPR重组图像上较好地显示了肿瘤的内部结构,并且很好地显示了肿瘤周围软组织受浸程度。SSD很直观地、立体地显示了皮肤软组织及颌骨肿瘤的表面全貌。CPR将颌骨重组成平行于颌弓的曲面全景图像,不仅很好地显示了颌骨内肿瘤,并良好地显示了肿瘤与齿槽骨和牙齿的关系。结论MPR、SSD和CPR在颌骨肿瘤的显示上各有其优点,三种显示方法联合应用对临床帮助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颌骨肿瘤 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场强MR诊断乳腺癌的技术应用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刘超 鲁际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83-586,共4页
MRI的临床应用可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乳腺MRI正在逐步向3.0T甚至7.0T的高场强方向发展。目前,高场强MR功能成像技术在乳腺成像方面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它可为乳腺癌患者的个性化诊疗提供更好的检测、评估、分期和监测手段。本... MRI的临床应用可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乳腺MRI正在逐步向3.0T甚至7.0T的高场强方向发展。目前,高场强MR功能成像技术在乳腺成像方面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它可为乳腺癌患者的个性化诊疗提供更好的检测、评估、分期和监测手段。本文对高场强MR诊断乳腺癌的技术应用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乳腺癌 高场强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鉴别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胶海绵微粒化疗栓塞肝细胞癌后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志刚 张跃伟 王帅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10期744-747,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肝细胞癌(HCC)患者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在GSPs化疗栓塞治疗前后的变化,探讨该方法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30例原发性HCC患者(HCC组)GSPs化疗栓塞术前1天、术后4、7及28天和30... 目的通过观察肝细胞癌(HCC)患者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在GSPs化疗栓塞治疗前后的变化,探讨该方法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30例原发性HCC患者(HCC组)GSPs化疗栓塞术前1天、术后4、7及28天和3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外周血中VEGF水平。结果 HCC患者术前外周血中VEG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CC患者术后4天[(232.56±119.40)pg/ml]、7天[(290.33±97.17)pg/ml]外周血中VEGF水平较术前1天[(106.79±55.85)pg/ml]明显增高(P均<0.05);术后28天[(233.54±106.60)pg/ml]低于术后7天[(290.33±97.17)pg/m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SPs化疗栓塞治疗HCC术后VEGF规律性的变化可反映肿瘤血管生成状态,为术后抗血管内皮生长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栓塞 治疗性 肝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诊断儿童游走脾伴脾蒂扭转一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黄从刚 余成新 +3 位作者 陆蓬 张晓磷 刘卫红 姜红伟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2-472,共1页
病例资料患者,男,7岁,左上腹痛36 h,伴呕吐4-5次/天。体检:上腹略隆,似可扪及包块,质硬,似可活动。上腹压痛征(+)。腹部平片未见明显异常。
关键词 脾蒂扭转 CT诊断 游走脾 儿童 左上腹痛 病例资料 腹部平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磁化率成像评估脑部钆沉积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静 余成新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49-252,共4页
钆对比剂(GBCA)是含顺磁性金属钆离子的螯合物,可通过增加T1WI信号强度(SI)而提高病灶与正常组织的对比度,常用于颅脑增强MR检查;而接受(尤其多次接受)GBCA增强检查者可出现脑部钆沉积,常见于大脑苍白球(GP)及齿状核(DN)。定量磁化率成... 钆对比剂(GBCA)是含顺磁性金属钆离子的螯合物,可通过增加T1WI信号强度(SI)而提高病灶与正常组织的对比度,常用于颅脑增强MR检查;而接受(尤其多次接受)GBCA增强检查者可出现脑部钆沉积,常见于大脑苍白球(GP)及齿状核(DN)。定量磁化率成像(QSM)评估钆沉积较T1WI更敏感,且定量优势更显著。本文对QSM检测GBCA脑部沉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造影剂 钆沉积 定量磁化率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尺桡骨骨性连接一例
11
作者 付志刚 张晓磷 +2 位作者 王俊 谭光喜 鲁际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6期698-698,共1页
病例资料 患者,男,11岁。出生以来即发现双侧前臂旋前畸形.旋后障碍。来本院检查并询问病史,患者无家族史及外伤史。患者舣前臂细瘦,稍内翻,臂长较同龄儿童缩短,旋前约90°,腕关节及肘关节活动可。日常活动中,因前臂不能... 病例资料 患者,男,11岁。出生以来即发现双侧前臂旋前畸形.旋后障碍。来本院检查并询问病史,患者无家族史及外伤史。患者舣前臂细瘦,稍内翻,臂长较同龄儿童缩短,旋前约90°,腕关节及肘关节活动可。日常活动中,因前臂不能旋转,影响吃饭、穿衣、写字、绘画以及其它精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桡骨骨性连接 双侧 前臂旋前畸形 病例资料 无家族史 同龄儿童 关节活动 日常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神经成像技术在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
12
作者 秦觅 吉婷婷 余成新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3年第12期764-767,共4页
既往临床评价周围神经病变主要依靠病史、临床检查和神经肌电图。随着MR硬件和新的成像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磁共振神经成像(MRN)在评价外周神经疾病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运用。MRN能很好地显示外周神经的解剖结构和病理特征,可用于诊断... 既往临床评价周围神经病变主要依靠病史、临床检查和神经肌电图。随着MR硬件和新的成像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磁共振神经成像(MRN)在评价外周神经疾病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运用。MRN能很好地显示外周神经的解剖结构和病理特征,可用于诊断神经压迫症、炎症、创伤、康复和系统性神经疾病,并为临床管理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提供参考信息。本文对MRN在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临床应用及未来提高成像、诊断功能的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对玻璃样变性子宫肌瘤血管密度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潘君龙 徐亚卡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1期370-371,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玻璃样变性子宫肌瘤增强MRIT1加权灌注成像(MR-PWI)与肿瘤内血管密度(MV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子宫肌瘤患者进行MR平扫及增强MRIT1加权灌注成像扫描,使用30T磁共振成像扫描仪,采用超快速小角度激发...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玻璃样变性子宫肌瘤增强MRIT1加权灌注成像(MR-PWI)与肿瘤内血管密度(MV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子宫肌瘤患者进行MR平扫及增强MRIT1加权灌注成像扫描,使用30T磁共振成像扫描仪,采用超快速小角度激发序列,在肿瘤强化最显著的区域以及正常子宫肌层设定感兴趣区,通过后处理得出时间-信号曲线(灌注曲线),计算分析时间-信号曲线的最大灌注斜率值(SSmax)并与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测定的MVD结果做对照分析。结果不同程度玻璃样变性子宫肌瘤T2WI表现为等信号、低信号或混杂信号,T1WI均为低信号,包膜和结合带完整。灌注扫描显示:普通未变性的子宫肌瘤与正常子宫肌层同时强化,灌注曲线陡并逐渐上升;轻度玻璃样变的肌瘤灌注曲线较正常子宫肌层略平缓,走行一致;中度玻璃样变肌瘤曲线逐渐上升,随后呈平台型;重度玻璃样变肌瘤曲线缓慢上升,随后呈平台型或下降。未变性子宫肌瘤的灌注最大斜率值SSmax高,与玻璃样变性子宫肌瘤SSmax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轻度玻璃样变性强化最明显,SSmax最大,中度次之,重度最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Smax与MVD成正相关(P=,r=,P<0.05)。结论MR平扫信号相似的不同程度玻璃样变性子宫肌瘤,玻璃样变性程度越轻,肌瘤内血供越丰富,PWI能够反映组织微血管分布及血液灌注情况,可用于评估子宫肌瘤玻璃样变性的程度,为子宫肌瘤术前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影像学依据,并可用于评估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适应症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 玻璃样变性 最大灌注斜率 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Ⅲ级颅内脑室外室管膜瘤的MR影像表现 被引量:7
14
作者 向超 张灿 +3 位作者 邹文辉 柴长柱 宋继华 鲁际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609-612,628,共5页
目的:探讨Ⅱ、Ⅲ级颅内脑室外室管膜瘤(Intracranial extraventricular ependymoma,IEE)MR影像特点,提高术前肿瘤诊断及分级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IEE的临床资料、MR影像表现、病理特点。结果:8例IEE均为单发病... 目的:探讨Ⅱ、Ⅲ级颅内脑室外室管膜瘤(Intracranial extraventricular ependymoma,IEE)MR影像特点,提高术前肿瘤诊断及分级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IEE的临床资料、MR影像表现、病理特点。结果:8例IEE均为单发病灶,额叶2例,颞叶1例,枕叶3例,枕顶叶1例,颞枕叶1例;其中Ⅱ级IEE 4例,Ⅲ级IEE 4例。病灶囊性为主型5例,实性为主型病灶3例。Ⅱ级IEE中仅1例为囊性为主型,4例Ⅲ级IEE全为囊性为主型。钙化仅见于Ⅱ级IEE(3例),而瘤旁或瘤内出血仅见于Ⅲ级IEE(2例)。Ⅱ级和Ⅲ级IEE均可见瘤内流空血管及瘤内强化血管影。实质为主型及囊性为主型病灶中的实质部分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囊性为主型病灶囊壁呈环状或花环状强化,囊性成分内部分可见斑片状轻度强化。结论:IEE在常规磁共振扫描上具有一定的影像特征,结合临床资料,能提高术前诊断及分级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管膜瘤 脑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变量模式分析观察慢性颈肩痛患者静息态下脑功能连接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汪方毅 刘倩 +3 位作者 李博 赵长江 陈怡 余成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4-519,共6页
目的 基于多变量模式分析(MVPA)观察慢性颈肩痛(CNSP)患者静息态下全脑功能连接改变。方法 对27例CNSP患者(CNSP组)及15名健康受试者(对照组)采集头部静息态功能MRI(rs-fMRI),对CNSP组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偏相关法基于rs-fMRI... 目的 基于多变量模式分析(MVPA)观察慢性颈肩痛(CNSP)患者静息态下全脑功能连接改变。方法 对27例CNSP患者(CNSP组)及15名健康受试者(对照组)采集头部静息态功能MRI(rs-fMRI),对CNSP组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偏相关法基于rs-fMRI构建脑网络,以MVPA法对CNSP及健康受试者进行分类,定位组间存在差异的功能连接,分析CNSP组上述功能连接强度与VA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以MVPA法区分CNSP进行分类的准确率为90.48%。组间脑功能连接强度存在差异脑区涉及默认网络、额顶网络、边缘网络及感觉运动网络等。CNSP患者右侧眶部额下回-左侧缘上回功能连接强度与VAS评分呈负相关(r=-0.496,P=0.009),左侧眶部额中回-左侧角回、左侧枕中回-左侧枕上回功能连接强度与VAS均呈正相关(r=0.398、0.461,P=0.039、0.015)。结论 CNSP患者脑网络内与疼痛感受及情绪异常相关的眶部额下回、眶部额中回、角回、枕中回及枕上回等多个脑区存在功能连接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病 磁共振成像 功能连接 多变量模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息态fMRI区分健康老年人认知水平的MVPA方法研究
16
作者 汪方毅 唐杰庆 +3 位作者 刘倩 余成新 李博 丁帆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25,共8页
目的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数据构建脑网络,建立多变量模式分析(multivariate pattern analysis, MVPA)实现健康老年人认知水平的有效区分。材料与方法 使用公开数据集中55名认知优(... 目的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数据构建脑网络,建立多变量模式分析(multivariate pattern analysis, MVPA)实现健康老年人认知水平的有效区分。材料与方法 使用公开数据集中55名认知优(认知优组)和43名认知差(认知差组)的健康老年人,基于全部受试者的静息态fMRI数据,建立MVPA方法对健康老年人认知水平进行区分。其中,脑网络构建和特征选择使用高斯Copula互信息(Gaussian Copula mutual information, GCMI),结合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完成分类,然后与现有的MVPA方法区分健康老年人的认知水平作对比。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组间一致性功能连接的差异。结果 本文建立的MVPA方法实现了健康老年人认知水平的有效区分,分类准确率达到77.22%,敏感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分别为81.82%、72.09%和0.77。另外,认知差组的一致性功能连接强度相对于认知优组有明显降低,且组间差异普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对非线性敏感的GCMI进行脑网络的构建并选择特征,结合SVM可以实现健康老年人认知水平的有效区分。通过分析一致性功能连接,发现其强度减弱可能导致认知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一致性功能连接对于辅助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 健康老年人 认知水平 分类 多变量模式分析 脑网络 高斯Copula互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血供CT灌注用于肺部疾病研究进展
17
作者 刘泊宁 鲁际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07-510,共4页
双血供CT灌注(DI-CTP)可同时定量评估肺动脉(PA)和支气管动脉(BA)供血,显示病理状态下二者供血比例变化,提供肺部病灶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信息,有助于鉴别良、恶性病变。本文就DI-CTP用于肺部疾病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肺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