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性教学医院护师临床护理能力培训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静 田玉凤 +2 位作者 李茶香 张万玲 黄萍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1年第10期2612-2613,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性教学医院护师临床护理能力培训方法。[方法]运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本院408名护师进行培训前临床护理能力评估,培训需求问卷调查。根据护师现有临床护理能力及需求调查结果,制订培训计划,按计划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采用培... [目的]探讨综合性教学医院护师临床护理能力培训方法。[方法]运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本院408名护师进行培训前临床护理能力评估,培训需求问卷调查。根据护师现有临床护理能力及需求调查结果,制订培训计划,按计划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采用培训对象自评和/或结合护理管理者、病人、医生、实习生的评价对培训效果进行测评。[结果]培训后护师的专科知识水平、病人满意率、实习带教满意率、医生对护师的满意率提高(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师自评临床护理能力包括临床专科操作、专科知识、病情观察、应急能力、沟通能力以及教学能力等较培训前明显提高(P<0.01)。[结论]根据护师的特点及知识需求,选择合适的培训内容和方式,有助于提高护师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有效地提高护师的临床护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师 临床护理能力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第一跖骨巨大痛风石并病理性骨折的护理
2
作者 赵龙桃 李宏 +2 位作者 叶玲 吴润莉 李黎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10期2630-2630,共1页
关键词 巨大痛风石 病理性骨折 第一跖骨 护理 嘌呤代谢紊乱 血尿酸升高 尿酸盐结晶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时与按需膨肺吸痰在机械通气病人中应用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朝晖 袁红萍 +4 位作者 刘静兰 刘琼 刘敏 李友琼 姚青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4年第2期471-473,共3页
[目的]探讨定时与按需膨肺吸痰法对机械通气病人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机械通气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定时膨肺吸痰组和按需膨肺吸痰组,按时膨肺吸痰组8h1次用膨肺吸痰法吸痰,定需膨肺吸痰组根据病人需要用膨肺吸痰法吸痰,对照组每... [目的]探讨定时与按需膨肺吸痰法对机械通气病人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机械通气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定时膨肺吸痰组和按需膨肺吸痰组,按时膨肺吸痰组8h1次用膨肺吸痰法吸痰,定需膨肺吸痰组根据病人需要用膨肺吸痰法吸痰,对照组每日按常规吸痰,观察吸痰前、吸痰后3min氧合指数、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生理无效腔/潮气量(Vd/Vt)、气道阻力、气道压力、平台压等呼吸功能参数以及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治疗5d内累计总吸痰次数,肺不张发生率。[结果]定时膨肺吸痰组和按需膨肺吸痰组吸痰前后参数、总吸痰次数、肺不张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定时膨肺吸痰组和按需膨肺吸痰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膨肺吸痰法可改善肺通气或换气功能,保证生命体征的稳定,防止肺不张的发生,减少吸痰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膨肺吸痰法 吸痰时间 定时 按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病人血压影响因素与护理对策 被引量:6
4
作者 李长珍 席祖洋 +1 位作者 冯彩琴 陈万平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9年第S1期100-101,共2页
关键词 病人血压 主动脉夹层 影响因素 少食多餐 心肌耗氧量 便时 病人血液 病人安置 健康知识宣教 大便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气管内套管 被引量:5
5
作者 杨兴玉 侯秋华 陈春丽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1年第9期2268-2268,共1页
气管切开是临床经常遇到的急症手术,传统方法是用煮沸法清洗气管内套管,程序繁琐。自2008年以来,我科对全院的气管内套管实行集中回收管理,改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气管内套管后,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超声波清洗机 气管内套管 应用 急症手术 气管切开 回收管理 煮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纤维肌痛综合征病人心理神经免疫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雷小红 李茶香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3年第5期1172-1174,共3页
[目的]探讨女性纤维肌痛综合征(FMS)病人主观应激、疼痛、疲劳、抑郁、焦虑、功能状态之间及与免疫学生物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50例门诊就诊并自愿参加本研究的女性FMS病人,应用主观应激测量表(PSS)、简明疼痛量表(BPI)、简明... [目的]探讨女性纤维肌痛综合征(FMS)病人主观应激、疼痛、疲劳、抑郁、焦虑、功能状态之间及与免疫学生物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50例门诊就诊并自愿参加本研究的女性FMS病人,应用主观应激测量表(PSS)、简明疼痛量表(BPI)、简明疲劳量表(BFI)、中心流行病学研究抑郁量表(CES-D)、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和纤维肌痛综合征影响问卷(FIQ)进行调查,并分析血浆中17种细胞因子的水平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主观应激与疼痛、疲劳、抑郁、焦虑和功能状态呈正相关,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r=-0.37)和白细胞介素-1β(r=-0.36)呈负相关;疼痛严重程度与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β(r=0.36)呈正相关,疼痛干扰与白细胞介素-1β(r=-0.37)呈负相关,疲劳与白细胞介素-1β(r=-0.39)和白细胞介素-10(r=-0.38)呈负相关,而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0.38)呈正相关,抑郁症状与CRP(r=0.38)呈正相关。[结论]多种细胞因子及CRP水平与FMS症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肌痛综合征 症状 心理神经免疫学 细胞因子 C反应蛋白 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输液安全分装盒的制作与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静 贺中云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3年第2期384-384,共1页
静脉输液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给药方式,一般需经过摆药、配药、注射、更换液体4个步骤。传统的做法是护士将多组药物摆放在治疗台上,需加入的药物摆放在液体前,容易造成药物摆放混乱,护士在配制药物、注射、更换液体时不能很快找到... 静脉输液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给药方式,一般需经过摆药、配药、注射、更换液体4个步骤。传统的做法是护士将多组药物摆放在治疗台上,需加入的药物摆放在液体前,容易造成药物摆放混乱,护士在配制药物、注射、更换液体时不能很快找到所需药物。特别是随着非PVC软袋代替玻璃瓶后,由于软袋不能直立,给护士摆放和配制药物带来一定的困难。我科设计了一种静脉输液安全分装盒,为临床护士在全过程中提供便利,方便查对,能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经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液 分装盒 摆药 配药 更换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nexins异常表达参与的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机制研究
8
作者 邬艺忠 刘超 刘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788-790,共3页
目的:分析Connexins异常表达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病中的参与作用,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分析研究病例收集2009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先天性儿童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分析其血清C... 目的:分析Connexins异常表达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病中的参与作用,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分析研究病例收集2009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先天性儿童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分析其血清Cx40、Cx43及pCx40和pCx43的表达情况。以同期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结果:120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动脉导管未闭合(PDA)、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患者缝隙连接蛋白mRNA及蛋白质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动脉导管未闭合患者无明显变化。结论: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病可能与细胞间信号交流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隙连接蛋白 先天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护士专用直尺的设计和使用
9
作者 韩毅 郑海兰 但军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1年第12期3191-3191,共1页
护士在日常工作中,绘制三测单,观察皮试结果和瞳孔大小,测量创面、瘢痕及包块大小等均需用尺;但临床常使用的直尺或三角板功能单一、尖角设计,易造成病人的皮肤损伤,也不便于携带。致使护士在观察皮试结果或瞳孔大小时,常常放弃... 护士在日常工作中,绘制三测单,观察皮试结果和瞳孔大小,测量创面、瘢痕及包块大小等均需用尺;但临床常使用的直尺或三角板功能单一、尖角设计,易造成病人的皮肤损伤,也不便于携带。致使护士在观察皮试结果或瞳孔大小时,常常放弃测量,采用目测估值,降低了准确性。因此,我们设计了一款多功能的护士专用直尺,使用更加方便、测量更加准确,不会对病人造成伤害。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设计 瞳孔大小 皮试结果 日常工作 皮肤损伤 测量 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