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四种手术方式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4
- 1
-
-
作者
朱弘宇
冯祥
李琴华
陈建玲
罗幼珍
-
机构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妇产科
-
出处
《巴楚医学》
2019年第3期31-34,44,共5页
-
基金
三峡大学高校研究项目(No:1650)
-
文摘
目的:比较四种手术方式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S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86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四组,超声引导下清宫组(Ⅰ组,36例),子宫动脉栓塞+超声引导下清宫组(Ⅱ组,28例),经阴道子宫下段切开取胚组(Ⅲ组,15例)和子宫动脉栓塞术+腹腔镜CSP病灶切除组(Ⅳ组,7例)。结果:Ⅰ组患者治疗后1例因大出血治疗失败,1例出现感染性发热;Ⅱ组均治疗成功,但有1例发生子宫动静脉瘘;Ⅲ组和Ⅳ组患者均治疗成功,且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Ⅰ组手术时间与Ⅱ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明显短于Ⅲ组和Ⅳ组(均P<0.05),Ⅲ组与Ⅳ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Ⅳ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小于其余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四组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患者住院总费用明显高于其余三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CSP患者,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子宫动脉栓塞术+腹腔镜CSP病灶切除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可作为CSP治疗的优选方案。
-
关键词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术
经阴道组织清除术
清宫术
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
-
Keywords
caesarean scar pregnancy
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
transvaginal debridement surgery
dilation and curettage
laparoscopic lesion resection
-
分类号
R711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
-
题名妊娠期增重与产后抑郁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 2
-
-
作者
万凤知
杨静
-
机构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妇产科
-
出处
《巴楚医学》
2019年第3期27-30,共4页
-
文摘
目的:探讨正常和超重孕妇妊娠期体重增加与产后抑郁症(PPD)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2018年3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妇产科就诊的孕妇98例,记录基本信息,包括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分娩类型(顺产/剖腹产)、新生儿性别、配偶受教育程度和配偶职业,孕早、孕中和孕晚期孕妇体重。所有产妇在产后第6周测定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总分≤12分为非PPD组,>12分为PPD组,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PPD的危险因素。结果:根据EPDS得分,非PPD组72例(73.47%),PPD组26例(26.53%),初始身体质量指数(BMI)正常的孕妇有21.28%出现PPD检测结果阳性,初始BMI超重的孕妇有31.82%出现PPD检测结果阳性。两组产妇的人口统计学变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初始BMI、体重增加级别及妊娠中期体重增加与PPD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妊娠晚期体重增加与PPD的发生显著相关(P<0.05)。结论:妊娠晚期体重增加可能是PPD的独立危险因素。
-
关键词
产后抑郁症
孕妇
妊娠期肥胖
-
Keywords
postpartum depression
pregnant women
gestational obesity
-
分类号
R749.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宫角妊娠破裂孕囊游离至腹腔1例
- 3
-
-
作者
罗飞
文丹丹
李华
-
机构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妇产科
-
出处
《巴楚医学》
2018年第3期96-97,共2页
-
文摘
1病史摘要患者,女,34岁,因'闭经2年,下腹痛12h'于2018年2月9日7:45入院,患者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2012年人流手术1次,于2年前无月经来潮,在外院检查并口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因突发急性下腹痛急诊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120次/
-
关键词
异位妊娠
宫角妊娠
子宫破裂
-
分类号
R714.224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
-
题名分娩镇痛的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8
- 4
-
-
作者
谢燕
罗幼珍
周园红
-
机构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妇产科
-
出处
《巴楚医学》
2018年第2期112-116,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402404
81403163)
+1 种基金
宜昌市科技攻关项目(No:A14301-04
A14301-10)
-
文摘
产程中伴随宫缩而产生的疼痛称之为产痛,是女性一生中所承受的最强烈疼痛之一。最优的产痛缓解方案是研究者们的重要课题。目前镇痛方法主要包括药物分娩镇痛和非药物分娩镇痛,椎管内药物麻醉是其中最佳的选择。现阶段,欧美发达国家分娩镇痛率高剖宫产率低;而我国分娩镇痛率低剖宫产率高。这一现状与分娩镇痛意识不足,知识缺乏以及误解密切相关。故本文将分娩镇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娩镇痛的技术及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提高分娩镇痛的意识和执行率。
-
关键词
分娩镇痛的作用
分娩镇痛技术
椎管内麻醉
-
分类号
R714.3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
-
题名不同促排卵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 5
-
-
作者
王皓
叶红
梁杨焕
郑婷婷
刘程程
-
机构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
-
出处
《巴楚医学》
2019年第3期21-26,共6页
-
文摘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促排卵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助孕DOR患者150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其中改良激动剂方案51个周期,微刺激方案47个周期,拮抗剂方案52个周期。比较三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三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基础窦卵泡计数(AFC)、抗苗勒管激素(AMH)、血清基础卵泡刺激素(FSH)、血清基础黄体生成素(LH)、血清基础雌二醇(E2)和扳机日孕酮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患者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使用量、hMG使用天数、扳机日LH及E2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微刺激方案的hMG使用量及使用天数均低于改良激动剂方案,微刺激方案和拮抗剂方案的扳机日LH水平明显高于改良激动剂方案,拮抗剂方案的扳机日E2水平明显高于微刺激方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患者扳机日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MII期卵母细胞比率、受精率、胚胎数、优胚率、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患者的周期取消率及早期流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微刺激方案的周期取消率明显高于改良激动剂方案和拮抗剂方案,拮抗剂方案的早期流产率明显高于改良激动剂方案和微刺激方案,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三种促排卵方案在DOR人群应用中妊娠率无明显差异。微刺激方案hMG使用量最少,拮抗剂方案早期流产率最高。对于DOR患者,三种促排卵方案均可行,微刺激方案更经济。
-
关键词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
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激动剂方案
微刺激方案
拮抗剂方案
-
Keywords
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
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agonist regimen
microstimulation regimen
antagonist regimen
-
分类号
R711.6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
-
题名直肠癌综合治疗后子宫转移1例
- 6
-
-
作者
杨玉芳
朱文静
叶红
-
机构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妇产科
-
出处
《巴楚医学》
2019年第2期89-90,108,共3页
-
文摘
患者,女,53岁,2015年因“直肠癌”于当地医院行直肠癌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子宫肌瘤挖除术,术后病检报告提示:直肠低分化腺癌,癌细胞侵及肠壁全层,并系膜淋巴结转移(1/8枚),子宫平滑肌瘤,双侧附件未见转移。术后行6个疗程辅助化疗。2016年4月发现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值持续上升,2016年9月21日于当地医院复查CEA 47.10 ng/mL。
-
关键词
直肠癌
子宫转移
预防性卵巢切除
-
分类号
R320.31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