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内脏利什曼病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郎博娟
胡余昌
+1 位作者
周小鸽
刘宇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2-474,共3页
目的探讨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V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V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骨髓涂片及分子生物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均为男性,年龄44~55岁,平均48岁。送检标本...
目的探讨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V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V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骨髓涂片及分子生物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均为男性,年龄44~55岁,平均48岁。送检标本分别为骨髓、脾脏、肝脏及淋巴结。镜下见弥漫的组织细胞增生,组织细胞的胞质内可见蓝染的细小颗粒状病原微生物,免疫组化标记组织细胞CD68阳性。骨髓涂片均找到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特殊染色PAS、六胺银染色细胞壁不着色。EBER检测阴性,2例行PCR测序证实为利什曼原虫。结论VL患者多有该病流行地区接触史。活检组织中找到利什曼原虫是该病的诊断依据。VL需与疟原虫、马尔尼菲蓝状菌及组织胞浆菌病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利什曼病
利什曼原虫
黑热病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肾脏原发性间叶性软骨肉瘤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
5
2
作者
刘宇飞
尹为华
+4 位作者
王晓璐
税晓莉
徐亚卡
张丁
胡余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61-463,共3页
目的探讨肾脏间叶性软骨肉瘤(renal mesenchymal chondrosarcoma,R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R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特点及免疫表型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年龄分别为17岁和45岁,临床表现...
目的探讨肾脏间叶性软骨肉瘤(renal mesenchymal chondrosarcoma,R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R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特点及免疫表型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年龄分别为17岁和45岁,临床表现为腰痛、血尿和发热。肿瘤均位于右肾。影像学检查显示边界清晰、高密度的肿瘤内见斑驳钙化。眼观:肿瘤切面灰白色,质地软硬不均,点缀着不规则钙化物。镜检:肿瘤由未分化的小细胞和透明软骨岛构成,两种成分截然分界或相互混杂。小细胞圆形~短梭形,胞质稀少,呈片状或血管外皮瘤样排列;软骨区细胞相对成熟,局灶骨化。免疫表型:小细胞及软骨区vimentin及Sox-9均呈弥漫阳性,小细胞CD99呈不同程度胞膜阳性,S-100和D2-40主要表达于肿瘤软骨区。结论RMC是一种具有软骨分化的罕见恶性肿瘤,其具有独特的组织学特点。病理形态特征结合免疫表型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间叶性软骨肉瘤
小细胞
透明软骨岛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EWSR1-SMAD3重排纤维母细胞性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
5
3
作者
刘宇飞
任俊奇
+3 位作者
税晓莉
万维松
陈路
胡余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98-802,共5页
目的探讨EWSR1-SMAD3重排纤维母细胞性肿瘤(EWSR1-SMAD3-rearranged fibroblastic tumor,ESF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ESFT的临床病理学、免疫表型及影像学特点;采用FISH技术检测EWSR1基因易位,并复习相...
目的探讨EWSR1-SMAD3重排纤维母细胞性肿瘤(EWSR1-SMAD3-rearranged fibroblastic tumor,ESF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ESFT的临床病理学、免疫表型及影像学特点;采用FISH技术检测EWSR1基因易位,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25岁,临床表现为左手小指近端指骨尺侧皮下结节10余年。X线示皮下界限欠清的软组织结节。肿瘤大体呈结节状,无包膜,切面灰白色,实性、质韧。镜下肿瘤由纤维母细胞样梭形细胞组成,呈特征性的外周富于梭形细胞束而中央细胞稀少伴玻璃样变性的分带状结构,瘤细胞形态一致,无异型性,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罕见。免疫表型:瘤细胞vimentin和ERG弥漫强阳性。ALK、BCL-2、CK(AE1/AE3)、MDM2、CDK4、CD99、CD34、CD31、Calretinin、h-Caldesmon、β-catenin、desmin、EMA、α-SMA、S-100、SOX10、STAT6、NTRK1和H3K27me3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2%。FISH检测显示肿瘤具有EWSR1基因易位。结论ESFT是一种好发于肢端的罕见、具有局部侵袭性的良性纤维母细胞性肿瘤。典型形态结合免疫表型和EWSR1基因易位检测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母细胞性肿瘤
ERG
EWSR1-SMAD3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脏利什曼病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郎博娟
胡余昌
周小鸽
刘宇飞
机构
三峡大学病理学研究所/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病理科
北京友谊
医院
病理科
出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2-474,共3页
基金
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17260)。
文摘
目的探讨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V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V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骨髓涂片及分子生物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均为男性,年龄44~55岁,平均48岁。送检标本分别为骨髓、脾脏、肝脏及淋巴结。镜下见弥漫的组织细胞增生,组织细胞的胞质内可见蓝染的细小颗粒状病原微生物,免疫组化标记组织细胞CD68阳性。骨髓涂片均找到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特殊染色PAS、六胺银染色细胞壁不着色。EBER检测阴性,2例行PCR测序证实为利什曼原虫。结论VL患者多有该病流行地区接触史。活检组织中找到利什曼原虫是该病的诊断依据。VL需与疟原虫、马尔尼菲蓝状菌及组织胞浆菌病等鉴别。
关键词
内脏利什曼病
利什曼原虫
黑热病
病理学
分类号
R531.6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肾脏原发性间叶性软骨肉瘤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
5
2
作者
刘宇飞
尹为华
王晓璐
税晓莉
徐亚卡
张丁
胡余昌
机构
三峡大学病理学研究所/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病理科
北京
大学
深圳
医院
病理科
三峡大学
病理学
研究所
/湖北省
宜昌市
中心
人民医院
放射科
出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61-463,共3页
基金
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8KZL03)
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17260)。
文摘
目的探讨肾脏间叶性软骨肉瘤(renal mesenchymal chondrosarcoma,R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R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特点及免疫表型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年龄分别为17岁和45岁,临床表现为腰痛、血尿和发热。肿瘤均位于右肾。影像学检查显示边界清晰、高密度的肿瘤内见斑驳钙化。眼观:肿瘤切面灰白色,质地软硬不均,点缀着不规则钙化物。镜检:肿瘤由未分化的小细胞和透明软骨岛构成,两种成分截然分界或相互混杂。小细胞圆形~短梭形,胞质稀少,呈片状或血管外皮瘤样排列;软骨区细胞相对成熟,局灶骨化。免疫表型:小细胞及软骨区vimentin及Sox-9均呈弥漫阳性,小细胞CD99呈不同程度胞膜阳性,S-100和D2-40主要表达于肿瘤软骨区。结论RMC是一种具有软骨分化的罕见恶性肿瘤,其具有独特的组织学特点。病理形态特征结合免疫表型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关键词
肾肿瘤
间叶性软骨肉瘤
小细胞
透明软骨岛
免疫组织化学
分类号
R737.11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EWSR1-SMAD3重排纤维母细胞性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
5
3
作者
刘宇飞
任俊奇
税晓莉
万维松
陈路
胡余昌
机构
三峡大学病理学研究所/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病理科
武汉
大学
人民医院
病理科
出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98-802,共5页
基金
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8KZL03)。
文摘
目的探讨EWSR1-SMAD3重排纤维母细胞性肿瘤(EWSR1-SMAD3-rearranged fibroblastic tumor,ESF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ESFT的临床病理学、免疫表型及影像学特点;采用FISH技术检测EWSR1基因易位,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25岁,临床表现为左手小指近端指骨尺侧皮下结节10余年。X线示皮下界限欠清的软组织结节。肿瘤大体呈结节状,无包膜,切面灰白色,实性、质韧。镜下肿瘤由纤维母细胞样梭形细胞组成,呈特征性的外周富于梭形细胞束而中央细胞稀少伴玻璃样变性的分带状结构,瘤细胞形态一致,无异型性,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罕见。免疫表型:瘤细胞vimentin和ERG弥漫强阳性。ALK、BCL-2、CK(AE1/AE3)、MDM2、CDK4、CD99、CD34、CD31、Calretinin、h-Caldesmon、β-catenin、desmin、EMA、α-SMA、S-100、SOX10、STAT6、NTRK1和H3K27me3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2%。FISH检测显示肿瘤具有EWSR1基因易位。结论ESFT是一种好发于肢端的罕见、具有局部侵袭性的良性纤维母细胞性肿瘤。典型形态结合免疫表型和EWSR1基因易位检测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关键词
纤维母细胞性肿瘤
ERG
EWSR1-SMAD3
免疫组织化学
Keywords
fibroblastic tumor
ERG
EWSR1-SMAD3
immunohistochemistry
分类号
R738.6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内脏利什曼病3例临床病理分析
郎博娟
胡余昌
周小鸽
刘宇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肾脏原发性间叶性软骨肉瘤2例并文献复习
刘宇飞
尹为华
王晓璐
税晓莉
徐亚卡
张丁
胡余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EWSR1-SMAD3重排纤维母细胞性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刘宇飞
任俊奇
税晓莉
万维松
陈路
胡余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