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活性肽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1
作者 刘海军 乐超银 +3 位作者 邵伟 叶晶龙 潘虹 李金鞠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共4页
氨基酸彼此以酰胺键相连而形成的化合物称作肽,并有寡肽和多肽之分,前者一般含10个以下的氨基酸残基,后者含10-50个氨基酸残基。由于肽的相对分子量对于蛋白质小而且表现为一定的生物活性如降血压、提高免疫、抗癌等,故而称为生物活性... 氨基酸彼此以酰胺键相连而形成的化合物称作肽,并有寡肽和多肽之分,前者一般含10个以下的氨基酸残基,后者含10-50个氨基酸残基。由于肽的相对分子量对于蛋白质小而且表现为一定的生物活性如降血压、提高免疫、抗癌等,故而称为生物活性肽。伴随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生物活性肽的认识和利用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文中从生物活性肽的来源、制备、功能及应用等方面,对生物活性肽的研究作了一个比较全面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肽 化学合成 酶法 发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有益微生物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金鞠 廖甜甜 +3 位作者 潘虹 刘海军 叶晶龙 乐超银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4753-4757,共5页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有益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等抑制或消灭有害生物的方法。阐述了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种类、作用机制及其各类微生物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并对当前微生物在生物防治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了生物技术是植物病害防治的...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有益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等抑制或消灭有害生物的方法。阐述了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种类、作用机制及其各类微生物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并对当前微生物在生物防治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了生物技术是植物病害防治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防治 土壤有益微生物 植物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植物巴东木莲ISSR分子标记技术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晓玲 温国莉 +2 位作者 陈发菊 梁宏伟 何正权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0-73,共4页
利用正交设计建立和优化适合于濒危植物巴东木莲的ISSR-PCR分子标记技术体系。对影响ISSR-PCR反应的多个因素,包括引物和DNA模板浓度、Taq酶用量、Mg2+和dNTPs浓度以及PCR扩增的退火温度、退火时间及循环次数等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适... 利用正交设计建立和优化适合于濒危植物巴东木莲的ISSR-PCR分子标记技术体系。对影响ISSR-PCR反应的多个因素,包括引物和DNA模板浓度、Taq酶用量、Mg2+和dNTPs浓度以及PCR扩增的退火温度、退火时间及循环次数等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适于巴东木莲ISSR-PCR反应的分子标记技术体系为:反应总体积20μl,含2μl 10×buffer、1μl 20 mmol/L MgCl2、4μl 2μmol/L引物、0.4μl 10 mmol/L dNTPs、0.8μl 5 U/μlTaq酶及40 ng模板DNA;PCR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30 s,54℃复性45 s,72℃延伸1.5min,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7 min。本研究建立的ISSR分子标记技术体系稳定性强,重复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东木莲 ISSR 分子标记 正交设计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在微生物与植物互作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潘虹 雷珍珍 +3 位作者 许可静 叶晶龙 廖甜甜 乐超银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0-153,共4页
对绿色荧光蛋白的结构、发光机制、荧光检测方法以及在微生物与植物互作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释,重点对其在根际微生物定殖及其与宿主植物的相互作用、内生菌定殖及其对植物生长促进作用、微生物与植物共生关系、病原微生物与植... 对绿色荧光蛋白的结构、发光机制、荧光检测方法以及在微生物与植物互作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释,重点对其在根际微生物定殖及其与宿主植物的相互作用、内生菌定殖及其对植物生长促进作用、微生物与植物共生关系、病原微生物与植物的相互作用、微生物中蛋白在宿主植物中的定位、转基因安全与标记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报告基因 生防微生物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软腐病生物防治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鑫 陈国华 +1 位作者 陈芳清 乐超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9058-9059,9063,共3页
由于魔芋产业的扩大,软腐病是制约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加之化学合成农药的危害加大,生物防治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 魔芋软腐病 生物防治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秭归空心李嫁接苗快速繁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邓中美 何正权 +3 位作者 陈发菊 梁宏伟 姚伟 汪元明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快速繁育技术 空心 秭归 品种审定委员会 嫁接苗 农业综合开发 国家林业局 优质苗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幼苗嫁接技术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邓中美 何正权 +3 位作者 陈发菊 姜焱 王佐庆 汪元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8432-8434,8437,共4页
[目的]为核桃嫁接苗大田快速繁育技术研究提供关键技术,缩短育苗周期。[方法]通过室外芽嫁和幼苗嫁接在相同的时间进行嫁接对比试验,室外芽嫁采用目前最先进最普遍使用的方块芽接,幼苗嫁接采用独创的对芽贴皮接。[结果]幼苗嫁接最高成... [目的]为核桃嫁接苗大田快速繁育技术研究提供关键技术,缩短育苗周期。[方法]通过室外芽嫁和幼苗嫁接在相同的时间进行嫁接对比试验,室外芽嫁采用目前最先进最普遍使用的方块芽接,幼苗嫁接采用独创的对芽贴皮接。[结果]幼苗嫁接最高成活率达98.1%,室外芽接最高成活率达75.3%,幼苗嫁接高于室外芽接成活率22.8%;幼苗嫁接综合平均成活率为80.3%,室外芽接综合平均成活率为65.4%,幼苗嫁接高于室外芽接成活率14.9%;幼苗嫁接的接穗抽稍平均最高为81.8 cm,室外芽接嫁接的接穗抽稍平均最高为75.1 cm,幼苗嫁接的接穗抽稍高于室外芽嫁接6.7 cm;幼苗嫁接接穗抽稍综合平均为60.3 cm,室外芽接接穗抽稍综合平均为54.9cm,幼苗嫁接接穗抽稍综合平均高于室外芽接接穗抽稍综合平均5.4 cm。[结论]幼苗嫁接成活率高,苗木质量好,操作简便,繁殖速度快、省工、省料、成本低,育苗周期短,群众容易接受,其技术领先于目前国内外所报道的先进技术和先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幼苗嫁接 对芽贴皮接 室外芽接 方块芽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秭归空心李短枝单芽嫁接技术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邓中美 何正权 +5 位作者 陈发菊 梁宏伟 王玉兵 姚伟 陈磊 汪元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716-2719,共4页
[目的]推广秭归空心李的短枝单芽嫁接技术。[方法]通过芽接、枝接、短枝单芽嫁接技术在苗木嫁接和高接换种嫁接中的对比,研究秭归空心李的短枝单芽嫁接技术。[结果]苗木嫁接采用短枝单芽嫁接技术,芽利用率达87%,每人每天可嫁接960枝,成... [目的]推广秭归空心李的短枝单芽嫁接技术。[方法]通过芽接、枝接、短枝单芽嫁接技术在苗木嫁接和高接换种嫁接中的对比,研究秭归空心李的短枝单芽嫁接技术。[结果]苗木嫁接采用短枝单芽嫁接技术,芽利用率达87%,每人每天可嫁接960枝,成活率达95%,比芽接高17%,比枝嫁高28%。高接换种嫁接采用短枝单芽嫁接技术,芽利用率达95%,每人每天可嫁接480枝,成活率达95%,比芽接高41%,比枝嫁高48%。[结论]短枝单芽嫁接技术成活率高,嫁接质量好,节省繁殖材料,工效高,可以广泛应用于植物嫁接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秭归空心李 短枝单芽嫁接 技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花黄精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棋 李佳音 +2 位作者 王海燕 马子钦 何夫 《植物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1-216,共6页
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对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芽切片,探究多花黄精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特征,为多花黄精遗传育种提供基础资料。结果显示:(1)多花黄精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各1层细胞构... 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对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芽切片,探究多花黄精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特征,为多花黄精遗传育种提供基础资料。结果显示:(1)多花黄精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各1层细胞构成,绒毡层为分泌型,成熟药室内壁具纤维性加厚,成熟绒毡层细胞含二核或多核结构;(2)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胞质经连续型分裂形成左右对称的四分体,成熟花粉粒多为二细胞型,偶见三细胞型;(3)多花黄精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形成直线排列的四分体,胚囊发育类型为蓼型。多花黄精生殖细胞的发育特征与黄精属其他植物具有相似性,分泌型的绒毡层和三细胞型花粉粒的存在说明多花黄精具有更为进化的发育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黄精 大小孢子发生 雌雄配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C-反应蛋白的初步研究
10
作者 余云芳 姚伟 +3 位作者 张谨 何正权 乐超银 梁宏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25-528,共4页
利用转基因技术来获得C-反应蛋白,为廉价生产C-反应蛋白检测试剂盒奠定实验基础,同时初步建立一套利用转基因花生生产外源药用蛋白的实验技术体系。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BI121-CRP,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导入黑花生,使其在花生中表达,经分... 利用转基因技术来获得C-反应蛋白,为廉价生产C-反应蛋白检测试剂盒奠定实验基础,同时初步建立一套利用转基因花生生产外源药用蛋白的实验技术体系。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BI121-CRP,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导入黑花生,使其在花生中表达,经分子生物学检测后,获得可表达CRP的转基因花生植株。其结果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初步建立了黑花生再生体系,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转入根癌农杆菌后,共浸染105个外植体,经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后得到56株抗性苗,PCR检测有13株呈阳性,经PCR-Southern杂交后,有2株出现杂交信号。初步建立黑花生再生体系,并首次成功地将CRP基因导入到植物(黑花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花生 再生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肤木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
11
作者 张霞 周财 +2 位作者 卞妍悦 张颜泽谦 陈发菊 《植物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7-635,共9页
利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盐肤木(Rhus chinensis)雌花和雄花的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为揭示其性别功能分化提供胚胎发育证据。结果表明:(1)盐肤木花属于完全花,花中的雌蕊或雄蕊选择性退化形成功能性雌花或功能性雄花。(2)功... 利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盐肤木(Rhus chinensis)雌花和雄花的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为揭示其性别功能分化提供胚胎发育证据。结果表明:(1)盐肤木花属于完全花,花中的雌蕊或雄蕊选择性退化形成功能性雌花或功能性雄花。(2)功能性雄花的花药发育过程中,小孢子四分体呈正四面体型,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功能性雄花的胚珠能正常发育至单核胚囊,但在二核胚囊至八核胚囊发育过程存在异常,胚囊核消失,最终不能形成可育雌配子体。(3)功能性雌花的胚珠发育过程中,大孢子四分体呈直线型,合点端的功能大孢子发育成八核胚囊,胚囊发育方式为蓼型。功能性雌花的花药发育过程中,绒毡层在造孢细胞时期解体,造孢细胞凋亡,最终花药室萎缩败育。盐肤木的雌、雄配子的发育特征与其他漆树科(Anacardiaceae)植物的发育模式相似,胚珠在二核胚囊至八核胚囊时期发育异常,导致雌蕊败育形成功能性雄花;绒毡层及造孢细胞异常解体,导致雄蕊败育形成功能性雌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肤木 大、小孢子发生 雌雄配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优质嫁接苗大田快速繁育技术研究
12
作者 邓中美 何正权 +3 位作者 陈发菊 姜焱 王佐庆 汪元明 《辽宁林业科技》 2010年第5期22-24,共3页
为了缩短核桃嫁接苗育苗周期,提高核桃嫁接苗的成活率,进行了核桃种子大田快速催芽技术等研究,结果表明:核桃优质嫁接苗大田快速繁育技术培育的苗木没有平茬伤口,不易感染病虫,无苗杆空洞;苗木根系发达,造林成活率高;育苗周期短,苗木质... 为了缩短核桃嫁接苗育苗周期,提高核桃嫁接苗的成活率,进行了核桃种子大田快速催芽技术等研究,结果表明:核桃优质嫁接苗大田快速繁育技术培育的苗木没有平茬伤口,不易感染病虫,无苗杆空洞;苗木根系发达,造林成活率高;育苗周期短,苗木质量好,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核桃优质嫁接苗大田快速繁育技术体系,对提升行业的技术进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优质嫁接苗 大田快速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彭祥 张德春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1-48,共8页
高粱是全球第五大谷类作物,是食品、饲料和加工业的原料,也是一种潜在的能源作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高粱进行遗传改良却十分困难,其主要原因是缺乏高效的组织培养体系。结合近年来的研究,从基因型、外植体、... 高粱是全球第五大谷类作物,是食品、饲料和加工业的原料,也是一种潜在的能源作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高粱进行遗传改良却十分困难,其主要原因是缺乏高效的组织培养体系。结合近年来的研究,从基因型、外植体、培养基、植物激素等影响高粱组织培养的主要因素进行综述,重点讨论了促进高粱再生的策略,并提出解决高粱组培再生困难的两大研究方向:一是深入研究植物再生的遗传及表观遗传机制;二是根据各基因型的代谢特点,进一步优化培养条件,旨为建立高效的高粱组织培养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组织培养 基因型 外植体 培养基 植物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植物小勾儿茶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康鑫 王仕沁 +3 位作者 王毅敏 程志杰 陈发菊 王玉兵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2-669,共8页
运用石蜡切片技术对小勾儿茶(Berchemiella wilsonii)进行生殖生物学观察,探讨其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体发育过程是否存在濒危环节。结果显示:小勾儿茶的花具5个雄蕊和4个花药室,成熟的花药壁由花药内壁(1层)、中层(2层)和绒毡层(1层)... 运用石蜡切片技术对小勾儿茶(Berchemiella wilsonii)进行生殖生物学观察,探讨其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体发育过程是否存在濒危环节。结果显示:小勾儿茶的花具5个雄蕊和4个花药室,成熟的花药壁由花药内壁(1层)、中层(2层)和绒毡层(1层)组成。绒毡层发育正常,细胞排列整齐规则,与中层细胞联系紧密,细胞中常多核。小孢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胞质分裂方式为同时型,四分体主要以四面体形式存在,花粉粒在成熟时为二细胞型、圆形或椭圆形,多数有3根萌发管。花药发育过程中绒毡层发育存在少量异常,花粉存在少量败育。小勾儿茶子房2室,只发育1室。胚珠为倒生的双珠被和厚珠心,合点端大孢子发育成功能性大孢子,经过3次有丝分裂,进一步发育成具有7个细胞和8个核的胚囊,胚囊发育方式为蓼型。子房中的胚珠发育基本一致。小勾儿茶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基本正常,不是导致其结实率低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勾儿茶 胚胎学 大小孢子发生 雌雄配子体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玉兰嫩枝扦插生根的转录组和内源激素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美琪 向旭初 +2 位作者 桑子阳 陈发菊 梁宏伟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11-2123,共13页
为探究红花玉兰嫩枝扦插不定根发生的分子机制,利用1000 mg/L的萘乙酸(NAA)处理当年生嫩枝进行扦插,分别对新采回枝条及插穗生根过程中不同阶段进行取样,开展RNA-Seq与内源激素水平分析。结果表明,(1)通过RNA-Seq总共组装了186303个Unig... 为探究红花玉兰嫩枝扦插不定根发生的分子机制,利用1000 mg/L的萘乙酸(NAA)处理当年生嫩枝进行扦插,分别对新采回枝条及插穗生根过程中不同阶段进行取样,开展RNA-Seq与内源激素水平分析。结果表明,(1)通过RNA-Seq总共组装了186303个Unigene,其中88161条Unigene得到注释,总注释率达到了47.32%。通过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可知,相较于新采回插穗的阶段S0,在经NAA处理6 h后的S1、根原基突破表皮的S2和不定根伸长的S3阶段上调表达基因分别有5796、3205和4262个,下调表达基因分别有3795、5248和6305个;KEGG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基因大多聚集于苯丙素生物合成、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淀粉和蔗糖代谢等通路中,其差异表达可能与红花玉兰的扦插生根密切相关。(2)内源激素水平分析表明:与新采回插穗S0相比,S1阶段插穗中IAA、ABA、GA 3和CTKs(IP和Zeatin)浓度均显著上升;在S2阶段IAA和ABA浓度显著降低,但IAA/ABA比值显著升高,GA 3和IP浓度升至最高且与其他阶段相比差异显著,而Zeatin变化不明显;至不定根伸长的S3阶段IAA和ABA浓度显著回升,而GA 3和CTKs浓度则显著下降。综合分析表明,生长素、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等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及其比值促进了根原基形成和不定根的伸长生长,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与内源激素水平的升降相一致,最终诱导红花玉兰嫩枝插条生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玉兰 扦插生根 转录组测序 内源激素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孢木霉次级代谢产物麦角甾醇防治小麦赤霉病潜能分析
16
作者 宋昊跃 刘畅 +5 位作者 庞丽 吴长景 张慧芳 赵怀松 张建夫 张福丽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33-139,共7页
从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CBS 433.97次级代谢物中分离纯化化合物麦角甾醇,研究其对小麦株高、根长和根数的影响,并对麦角甾醇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潜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麦角甾醇具有促进小麦生长的作用,当浓度为0.1、10 mg/... 从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CBS 433.97次级代谢物中分离纯化化合物麦角甾醇,研究其对小麦株高、根长和根数的影响,并对麦角甾醇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潜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麦角甾醇具有促进小麦生长的作用,当浓度为0.1、10 mg/L时,与对照相比,小麦幼苗根数分别增加了6.06%、9.09%,株高分别增加了10.04%、6.69%。另外,麦角甾醇具有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潜能,小麦赤霉病病原菌禾谷镰刀菌PH-1胁迫条件下,与对照相比,麦角甾醇浓度为0.1 mg/L时,小麦叶片防御酶PPO活性提高了58.42%,POD活性提高了73.68%,LTP-1基因表达量是CK的2.07倍,Glu1基因的表达量是CK的1.89倍;麦角甾醇浓度为10 mg/L时,P5CS基因的表达量是CK的1.79倍。不同浓度麦角甾醇处理条件下,PR1.1、PR4和Chi基因的表达量均表现为下调。综上,棘孢木霉CBS 433.97中分离的麦角甾醇能够促进小麦生长并能诱导小麦对赤霉病的抗性,可用于生物农药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孢木霉 次级代谢产物 麦角甾醇 促生 抗病 小麦赤霉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肤木AGAMOUS同源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分析
17
作者 王芳岚 项明 +3 位作者 张霞 顾磊 刘文 陈发菊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101,共8页
【目的】AGAMOUS(AG)基因在控制雌蕊、雄蕊的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对盐肤木中AG同源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有利于明确AG基因在盐肤木花器官发育中的功能,并为进一步探索盐肤木花性别分化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实验室已有的转录组... 【目的】AGAMOUS(AG)基因在控制雌蕊、雄蕊的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对盐肤木中AG同源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有利于明确AG基因在盐肤木花器官发育中的功能,并为进一步探索盐肤木花性别分化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实验室已有的转录组数据并结合RACE技术,从盐肤木花中克隆获得盐肤木AG同源基因,并对其编码的蛋白进行结构和系统进化分析;通过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盐肤木AG同源基因在雌、雄及两性花的不同花期中的表达特征;构建盐肤木AG同源基因的过表达载体,采用花序浸染法进行拟南芥遗传转化,获得T2代转基因植株,观察转基因植株表型。【结果】在盐肤木克隆获得了AG同源基因的2个可变剪接转录本,分别为RcAG和第6个外显子缺失的Rcag。RcAG包含729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42个氨基酸;Rcag包含687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28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RcAG与其同科植物杧果和阿月浑子的AG同源蛋白亲缘关系较近。qRT-PCR分析表明,在盐肤木不同发育阶段的雌、雄及两性花中,RcAG和Rcag呈现丰度持续升高的趋势,且在盐肤木雄花中,RcAG和Rcag的丰度要极显著高于雌花及两性花。过表达拟南芥表型观察发现,过表达RcAG导致拟南芥花瓣和雄蕊缺失,萼片尖端柱头化,萼片基部边缘出现胚珠结构,而过表达Rcag的拟南芥出现花瓣数量增多和雄蕊数量减少。【结论】Rcag可能由于K区42 bp碱基的缺失丧失AG基因的正常功能,与RcAG相互竞争,共同调控盐肤木雌、雄蕊的发育。这一结果为进一步探索RcAG和Rcag在盐肤木性别分化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肤木 可变剪接 RcAG Rcag 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架地区濒危植物香果树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熊丹 陈发菊 +2 位作者 李雪萍 梁宏伟 何正权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72-1276,共5页
用RAPD标记方法对神农架地区香果树4个自然居群的28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11个引物共得到71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39个。POPGENE分析显示:在物种水平上,神农架地区香果树的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54.93%,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 用RAPD标记方法对神农架地区香果树4个自然居群的28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11个引物共得到71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39个。POPGENE分析显示:在物种水平上,神农架地区香果树的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54.93%,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1903,Shannon信息指数(I)为0.2856;而在居群水平上,上述3个指标平均值依次为16.2%、0.0578和0.0865。4个自然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较低,居群间的基因流(Nm)为0.2329。结果表明神农架地区香果树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居群间基因流较低可能是香果树的致濒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果树 RAPD 遗传多样性 保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高产蛋白酶芽孢杆菌的鉴定 被引量:16
19
作者 刘海军 乐超银 +3 位作者 邵伟 王健 李金鞠 梁薇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20,共3页
通过经典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RNA序列分析,对新分离出的1株高产蛋白酶的芽孢杆菌进行系统鉴定。研究发现该菌卵磷脂酶试验和马尿酸盐反应均为阳性,并在60℃仍有蛋白酶活性。将该菌16S rRNA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blast,发现其与枯草芽孢杆... 通过经典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RNA序列分析,对新分离出的1株高产蛋白酶的芽孢杆菌进行系统鉴定。研究发现该菌卵磷脂酶试验和马尿酸盐反应均为阳性,并在60℃仍有蛋白酶活性。将该菌16S rRNA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blast,发现其与枯草芽孢杆菌EHFS1-S02Hc的16S rRNA序列同源性高达99.63%,分离出的高产蛋白酶芽孢杆菌可能为一新亚种或生物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种鉴定 芽孢杆菌 16SrRNA 蛋白酶 水解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属品种的RAPD鉴定和亲缘关系分析 被引量:21
20
作者 谢伟 乐超银 +3 位作者 林直 程凡 何正权 姚伟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9-373,共5页
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兰属7个种的9个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从6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6个对9个供试兰花品种均能产生多态性谱带的引物。在这6个引物所检测的64个位点中,61个位点为多态性位点,占总位点数的95.3... 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兰属7个种的9个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从6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6个对9个供试兰花品种均能产生多态性谱带的引物。在这6个引物所检测的64个位点中,61个位点为多态性位点,占总位点数的95.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兰花品种之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而且根据RAPD标记进行的兰花品种聚类结果与传统的形态学分类结果基本一致,只是莲瓣兰与建兰组的分类地位有一些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属 RAPD分析 相似性系数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