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三峡大学校园垃圾分类回收现状及回收机制的建立探讨 |
徐志高
尹忠芹
汪佳其
尹家奇
高金芳
|
《绿色科技》
|
2011 |
13
|
|
2
|
中国网络文学出海的来龙去脉、关键节点与创新机制 |
陈定家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3
|
21世纪诗人陌生化写作与异质“文学性”的建构 |
刘波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4
|
在神游与对话中行稳致远——卢桢文学批评印象 |
刘波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从进场到分化:场域理论视角下创造社的文学实践 |
刘晓嘉
范军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易卜生戏剧的生活哲学:艺术构建及思维指向 |
杜雪琴
|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作为一种动态化和成长性的行动诗学--第三代诗人经典化问题重释与反思 |
刘波
|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诗歌史书写的史料意识与求真意志——论陆耀东的新诗史写作 |
刘波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传媒语言催生下的汉语语法演变 |
刘传清
黄婉梅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10
|
三峡工程的媒介“污名”现象剖析 |
朱华阳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1
|
文学阐释与对话精神 |
刘月新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2
|
电影节展与跨文化沟通路径的建立——以第八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为例 |
刘梁超
郭辉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在文学的尊严与创造的可能性之间——作为新生代作家的韩东及其文学观建构 |
刘波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4
|
易卜生的世界与世界的易卜生——论恩格斯关于挪威文学的评价 |
杜雪琴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15
|
勃兰兑斯的文学地理学批评实践管窥——以《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四分册为中心 |
吴卫华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6
|
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导引 |
章辉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7
|
生活史视域下的左翼文学出版 |
范军
刘晓嘉
|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8
|
新时期以来童庆炳对文学审美特征问题的探索 |
边利丰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1 |
0 |
|
19
|
新文科的道器之思与大学出版 |
刘晓嘉
范军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20
|
当代英国学术与文化的若干问题--访英国约克大学哲学系主任汤姆·史都汉教授 |
汤姆·史都汉
章辉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