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群众自治与乡村社会管理创新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明君 李妍君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7-49,共3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特别是中国乡村的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的压力型社会管理体制已经无法有效化解乡村社会出现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特别是中国乡村的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的压力型社会管理体制已经无法有效化解乡村社会出现的诸多社会矛盾,亟需创新乡村社会管理模式。而通过培育和发展乡村基层民主,进一步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扩大农民的民主监督力度,对于提高乡村社会管理的效能与水平,促进中国乡村和谐社会建设不失为一条可行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型体制 乡村社会管理 基层群众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全组织:扩大村民在社区治理中的公共参与 被引量:6
2
作者 唐建平 梅祖寿 刘明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04-108,共5页
改革开放后,建立在低组织化程度基础上的村民自治、农村社区治理和村民公共参与同样存在着低水平问题,而农村税费和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把低组织化程度和低水平问题凸显出来,使农村社区治理和村民发展陷入困境,这集中反映了村民组织建设... 改革开放后,建立在低组织化程度基础上的村民自治、农村社区治理和村民公共参与同样存在着低水平问题,而农村税费和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把低组织化程度和低水平问题凸显出来,使农村社区治理和村民发展陷入困境,这集中反映了村民组织建设的滞后和不适应。提高组织化程度,扩大村民在社区治理中的公共参与,必须加强村级组织,使之依法定位、转变角色、切实承担起组织领导村民依法办理自己事情的职责;必须发展民间组织,使之成为联接村级组织和广大村民的载体和纽带;必须利用精英力量,使之领办、牵头、负责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村社区民间组织;必须健全组织网络,实现组织上无缝对接、人员上全面覆盖、资源上力量整合、格局上形成网络、运行上协调配合,为农村社区治理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区治理 健全组织 组织化程度 村民 公共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