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烟酰胺单核苷酸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1
作者 杨莎莎 胡清凤 王辉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3-526,共4页
心血管系统在人体的正常代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常见的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包括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1])。尽管近几十年来CVD治疗的方案有所改善,但CVD仍然是全球人口死... 心血管系统在人体的正常代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常见的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包括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1])。尽管近几十年来CVD治疗的方案有所改善,但CVD仍然是全球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世界经济论坛的统计数据显示,CVD导致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的50%以上,预计到2030年,CVD将导致超过2220万人死亡^([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酰胺单核苷酸 心血管疾病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喻琴琴 杨俊 李馨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908-2910,共3页
自噬是指细胞内的长寿命蛋白质以及受损的细胞器经溶酶体途径被降解的过程,是真核细胞所特有的现象。自噬包括巨自噬(macroautophagy)、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haperone—mediatedautophagy)、微自噬(microautophagy)这3种主要方... 自噬是指细胞内的长寿命蛋白质以及受损的细胞器经溶酶体途径被降解的过程,是真核细胞所特有的现象。自噬包括巨自噬(macroautophagy)、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haperone—mediatedautophagy)、微自噬(microautophagy)这3种主要方式,其中,巨自噬就是通常所说的自噬。高温、缺氧、饥饿等应激时产生自噬能帮助细胞抵御这些不利因素,发挥细胞保护作用。但是,自噬过度激活或不适时则会导致细胞死亡.即自噬性细胞死亡(autophagiccelldea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性细胞死亡 抑制剂 细胞保护作用 寿命蛋白质 真核细胞 分子伴侣 过度激活 细胞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X7R在心肌重构中的作用
3
作者 杨莎莎(综述) 莫莉花 王辉波(审校)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59-1364,共6页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其中心肌重构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核心。嘌呤能配体门控离子通道7受体(P2X7R)是嘌呤能受体家族成员之一,它在免疫细胞、心肌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中表达,在免疫系统调节、神经保护和炎...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其中心肌重构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核心。嘌呤能配体门控离子通道7受体(P2X7R)是嘌呤能受体家族成员之一,它在免疫细胞、心肌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中表达,在免疫系统调节、神经保护和炎症反应等相关的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P2X7R的激活在心肌重构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心肌纤维化、心肌肥大及心力衰竭。因此,该文对P2X7R的结构、功能特性以及其在心肌重构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X7R 心血管疾病 心肌重构 心肌纤维化 心肌肥大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心脏外膜脂肪厚度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彭红玉 吕志阳 +2 位作者 柳景华 郑绪伟 章新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949-952,共4页
目的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测量心脏外膜脂肪(EAT)厚度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相关性和预测价值。方法将77例年龄≥60岁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分为冠心病组57例和非冠心病组20例。TTE测量EAT厚度,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EAT厚度的差异... 目的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测量心脏外膜脂肪(EAT)厚度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相关性和预测价值。方法将77例年龄≥60岁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分为冠心病组57例和非冠心病组20例。TTE测量EAT厚度,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EAT厚度的差异,并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ROC曲线分析EAT厚度与冠心病的关系及诊断价值。结果冠心病组EAT厚度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5.26±1.77)mmvs(3.60±1.03)mm,P=0.000)]。冠心病组EAT厚度≥4.14mm比例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71.9%vs 25.0%,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AT厚度增加(OR=6.009,95%CI:1.436~25.148,P=0.014)是冠心病的1项独立危险因素。EAT厚度≥4.14 mm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1.9%,特异性为75.0%,ROC曲线下面积为0.783(95%CI:0.678~0.889,P〈0.01)。结论老年人采用TTE测量的EAT厚度与冠心病发生密切相关,其可作为老年冠心病筛查的一种有效的无创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冠心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ROC曲线 C反应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T1对心衰的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郭鑫 杨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877-1878,共2页
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最终的共同通路,其发病率高,预后差.是目前引起大家关注的严重健康问题之一。衰竭心脏呈现出复杂的表型,包括心肌细胞减少、纤维化增加、对应激反应性降低、心肌能量储备丢失、心肌收缩功能障碍等。越来越... 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最终的共同通路,其发病率高,预后差.是目前引起大家关注的严重健康问题之一。衰竭心脏呈现出复杂的表型,包括心肌细胞减少、纤维化增加、对应激反应性降低、心肌能量储备丢失、心肌收缩功能障碍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表观遗传修饰形成了细胞内各种反应的分子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T1 保护作用 心衰 收缩功能障碍 表观遗传修饰 心血管疾病 共同通路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相关性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曾萍 杨简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4139-4140,共2页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存质量和身体健康,人们为了有效治疗CHD而进行了大量研究。线粒体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合成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对...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存质量和身体健康,人们为了有效治疗CHD而进行了大量研究。线粒体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合成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对心脏供能,其相关性药物可以明显改善CHD患者心肌线粒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功能 有效治疗 冠心病 相关性 药物 氧化磷酸化 心血管疾病 三磷酸腺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lusins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杨超君 杨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63-1665,共3页
Salusins是Shiehiri等[1]利用生物信息学的分析方法,于2003年从已经完成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基因文库中,筛选出来的新的血管活性肽,包含2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salusin-α和2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salusin-β。Salusins作为新的血管活性肽,... Salusins是Shiehiri等[1]利用生物信息学的分析方法,于2003年从已经完成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基因文库中,筛选出来的新的血管活性肽,包含2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salusin-α和2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salusin-β。Salusins作为新的血管活性肽,具有降低血压、减慢心率[1]、促进心肌肥大[2]等作用,特别是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atherosclerosis,AS)研究领域中成为热点[3]。salusin-α和salusin-β在AS的发生发展中具有相反的作用,有望成为AS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人类基因组计划 血管活性肽 氨基酸残基 生物信息学 基因文库 降低血压 减慢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状结构域受体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辉波 杨俊 杨简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6期4514-4516,共3页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因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而引起人们的关注。盘状结构域受体(DDRs)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受体型酪氨酸激酶(RTK)超家族的一员,能与胶原蛋白特异性结合,激活一系列细胞内外信号传导,并参与...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因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而引起人们的关注。盘状结构域受体(DDRs)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受体型酪氨酸激酶(RTK)超家族的一员,能与胶原蛋白特异性结合,激活一系列细胞内外信号传导,并参与多种细胞功能如细胞黏附、增殖、分化、迁移和内环境的稳态。编码DDRs的基因突变或过度表达导致其功能的改变会引发相关几种疾病,包括AS、炎症、肿瘤和组织纤维化。本文主要对DDRs的结构、分类与分布、功能及其与AS的关系进行综述,阐述DDRs在AS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并为AS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靶点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盘状结构域受体 治疗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剥夺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向祖金 张静 +2 位作者 李奇 郑涛 杨简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95-698,共4页
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睡眠不足的状态,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激素分泌紊乱,心律失常,内皮功能损伤,糖脂代谢异常以及炎症反应等多种病理变化。近年来研究发现,睡眠剥夺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睡眠不足的状态,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激素分泌紊乱,心律失常,内皮功能损伤,糖脂代谢异常以及炎症反应等多种病理变化。近年来研究发现,睡眠剥夺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对SD在MI/RI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归纳总结,并简要介绍其在MI/RI中的最新治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剥夺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凋亡 褪黑素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不同国际高血压治疗指南看老年及老老年高血压的治疗策略 被引量:37
10
作者 吴辉 常静 +2 位作者 丁家望 杨俊 程海旭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4-336,共3页
近年来,老年高血压发病率明显上升,但多达75%的人血压控制不能达标。不同的国际高血压治疗指南中,对老年尤其是老老年(年龄〉80岁)人群高血压的治疗上存在分歧,可能导致在这个特定的群体血压控制达标率较低。
关键词 高血压 抗血压药 血压测定 药物疗法 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天然免疫学机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喻琴琴 杨俊 郭鑫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357-2359,共3页
缺血性心脏病是导致心脏衰竭的主要原因。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天然免疫应答在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适度的天然免疫应答促进组织修复.而过度的天然免疫应答则会加重组织损伤进而导致心脏衰竭.其机制在于... 缺血性心脏病是导致心脏衰竭的主要原因。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天然免疫应答在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适度的天然免疫应答促进组织修复.而过度的天然免疫应答则会加重组织损伤进而导致心脏衰竭.其机制在于持续的天然免疫反应促进血液中的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性因子大量释放.放大炎症反应从而进一步促进缺血性心脏病向心脏衰竭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免疫应答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免疫学机制 缺血性心脏病 心脏衰竭 肿瘤坏死因子 天然免疫反应 白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在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免疫调节机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超君 杨俊 范致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21-1023,共3页
临床上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的药物和介入治疗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但其发病率仍居高不下,在40岁以上人群中其发病率约为40%[1]。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的出现为MI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近... 临床上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的药物和介入治疗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但其发病率仍居高不下,在40岁以上人群中其发病率约为40%[1]。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的出现为MI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近年来对MSC的研究发现,MSC不仅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而且具有强大的免疫调节作用[2],对治疗MI,改善心脏功能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MSC在治疗MI中的免疫调节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调节机制 间充质干细胞 介入治疗 心肌梗死 多向分化潜能 免疫调节作用 cell 自我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重组腺病毒载体RP105的构建和鉴定
13
作者 杨超君 杨俊 +5 位作者 杨简 丁家望 范致星 郭鑫 李馨欣 喻琴琴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855-858,共4页
目的构建和鉴定大鼠RP105重组腺病毒载体,并获得具有一定滴度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Ad-RP105-EGFP。方法 PCR钓取目的基因RP105,连接入穿梭载体GV135(CMV-MCS-EGFP),形成连接产物。连接好的重组腺病毒载体CMV-RP105-MCS-EGFP转化大肠埃希... 目的构建和鉴定大鼠RP105重组腺病毒载体,并获得具有一定滴度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Ad-RP105-EGFP。方法 PCR钓取目的基因RP105,连接入穿梭载体GV135(CMV-MCS-EGFP),形成连接产物。连接好的重组腺病毒载体CMV-RP105-MCS-EGFP转化大肠埃希菌DH5a感受态细胞获得大量阳性克隆,对阳性克隆进行酶切鉴定及测序鉴定。采用AdMax腺病毒包装系统,将成功构建的RP105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与辅助包装质粒共转染HEK293细胞,通过Cre/loxP重组酶系统的作用实现重组,得到重组腺病毒,并进行重组腺病毒扩增、纯化及滴度测定。结果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酶切鉴定与测序证明本实验成功构建了大鼠RP105重组腺病毒载体。RP105穿梭质粒和腺病毒包装质粒共转染HEK293细胞24h后可见大量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和聚集,10d后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说明腺病毒包装成功。再经重组腺病毒扩增、纯化及滴度测定,重组腺病毒滴度为1×109 PFU/ml。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携带RP105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Ad-RP105-EGFP。这为下一步研究其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科 聚合酶链反应 质粒 转染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微小RNA-22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被引量:3
14
作者 范致星 杨简 +3 位作者 杨俊 丁家望 彭家芹 杨超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53-855,共3页
目的构建并鉴定大鼠miR-22腺病毒载体,制备具有一定滴度含miR-2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为后期研究miR-22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化学合成目的基因序列(含酶切位点),对目的基因进行PCR扩增、酶切,酶切后的目... 目的构建并鉴定大鼠miR-22腺病毒载体,制备具有一定滴度含miR-2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为后期研究miR-22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化学合成目的基因序列(含酶切位点),对目的基因进行PCR扩增、酶切,酶切后的目的基因与酶切后的GV202载体连接产生miR-22腺病毒表达载体,将连接好的产物转化大肠杆菌DH5a感受态细胞获得大量阳性克隆,对阳性克隆进行酶切鉴定及测序鉴定。利用脂质体2000试剂,让成功构建的miR-22重组腺病毒载体和腺病毒包装质粒共转染人胚肾293细胞,得到重组腺病毒,完成重组腺病毒扩增、纯化及滴度测定。结果成功构建了大鼠miR-22腺病毒载体。经重组腺病毒扩增、纯化及滴度测定,最终获得的重组腺病毒滴度为1×109 PFU/ml。结论成功构建制备获得了具有一定滴度含miR-2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为后期顺利开展有关miR-22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科 微RNAS 心肌再灌注损伤 质粒 转染 脂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净化专科护士职业认同与离职意愿的相关性 被引量:29
15
作者 杨冬菊 彭家芹 +3 位作者 覃俊妮 陈万平 向清华 席祖洋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专科护士职业认同与离职意愿的现状及相关性。方法采用职业认同量表和离职意愿量表对102名血液净化专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血液净化专科护士职业认同得分为(39.73±7.63)分。离职意愿得分为(13.16±3.44)分,得...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专科护士职业认同与离职意愿的现状及相关性。方法采用职业认同量表和离职意愿量表对102名血液净化专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血液净化专科护士职业认同得分为(39.73±7.63)分。离职意愿得分为(13.16±3.44)分,得分率为54.83%;离职意愿Ⅲ维度得分最高(得分率为71.75%);53.92%的护士离职意愿处于较高及以上水平。职业认同与离职意愿总分、离职意愿Ⅰ和离职意愿Ⅱ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血液净化专科护士职业认同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离职意愿处于中等水平,其职业认同与离职意愿呈负相关。应提高护士职业认同感,降低其离职意愿,稳定护理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专科护士 离职意愿 职业倦怠 职业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大鼠动脉移植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来龙 杜剑平 +1 位作者 刘朝兵 张松林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9-102,共4页
目的移植物血管病(allograft vasculopathy,AV)限制着移植器官功能及远期存活,是器官移植领域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世界性难题。传统的血管缝合方式需要优秀的显微外科技术,开展困难。探索出更为简便、可行的动脉移植方法,可为临床研究AV提... 目的移植物血管病(allograft vasculopathy,AV)限制着移植器官功能及远期存活,是器官移植领域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世界性难题。传统的血管缝合方式需要优秀的显微外科技术,开展困难。探索出更为简便、可行的动脉移植方法,可为临床研究AV提供思路。方法采用静脉留置针管自制血管套管,取供体大鼠胸主动脉牵拉入套管并两端翻转、结扎固定为移植体,将该移植体植入受体大鼠腹主动脉并于造模后1周、4周、8周取移植段动脉行HE染色,观测移植血管形态、测量内膜厚度。结果 40只受体大鼠中有38只健康存活达所需检测时间点,下肢及尾巴活动自如、大小便正常,且HE染色可见移植段血管内膜表现为与AV一致的同心圆样增厚。结论此种大鼠动脉移植方法简便可行,较传统血管缝合方法可明显缩短腹主动脉阻断时间、减轻受体大鼠的手术创伤、造模成功率高,可复制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物血管病 移植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RN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奇 杨俊 +1 位作者 杨简 杨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40-1342,共3页
环状RNA(circRNAs)具有高度保守,结构稳定,表达丰富以及组织特异性与发育阶段特异性表达等特征。circRNAs能够从调控基因转录、miRNA海绵以及调控蛋白的翻译与表达等多种途径来发挥其生物学功能,并显示出对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调控能力。因... 环状RNA(circRNAs)具有高度保守,结构稳定,表达丰富以及组织特异性与发育阶段特异性表达等特征。circRNAs能够从调控基因转录、miRNA海绵以及调控蛋白的翻译与表达等多种途径来发挥其生物学功能,并显示出对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调控能力。因此,circRNAs作为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在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circRNAs的分类、结构特点以及生物学功能进行归纳总结,并简要介绍其在冠心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诊断和治疗冠心病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生物标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GAS-STING信号通路在心肌重构中的调控作用
18
作者 杨莎莎 柳甜 王辉波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5年第5期625-630,共6页
心血管疾病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其中心肌重构是多种心血管疾病涉及的重要病理过程。目前,许多研究表明,cGAS-STING信号通路的异常和紊乱与多种无菌炎性疾病密切相关,如心肌重构。因此,本文将概述cGAS-STING信号通路... 心血管疾病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其中心肌重构是多种心血管疾病涉及的重要病理过程。目前,许多研究表明,cGAS-STING信号通路的异常和紊乱与多种无菌炎性疾病密切相关,如心肌重构。因此,本文将概述cGAS-STING信号通路并重点阐述其在心肌重构中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 心肌纤维化 心肌肥大 心力衰竭 心肌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