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局部密度聚类的雷达目标散射中心区域分割 被引量:1
1
作者 胡承鑫 曾曙光 +5 位作者 管灵 董纯柱 曾祥云 郑胜 黄瑶 罗骁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0-266,共7页
散射中心是描述雷达目标高频散射机理的重要特征,准确提取雷达目标散射中心参数对解析雷达目标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意义。为了提高散射中心参数计算速度,通常将整幅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分解为多个包含散射中... 散射中心是描述雷达目标高频散射机理的重要特征,准确提取雷达目标散射中心参数对解析雷达目标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意义。为了提高散射中心参数计算速度,通常将整幅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分解为多个包含散射中心的小区域,对每个小区域分别进行特征提取和参数计算。根据雷达目标散射中心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密度聚类的雷达目标散射中心区域分割技术。首先,对雷达图像进行Frost滤波、基于水平集方法(level set method,LSM)的图像分割和面积滤波的一系列图像预处理获得目标感兴趣(region of interest,ROI)区域,然后对预处理后的图像利用局部密度聚类算法检测散射中心并进行区域分割。实验中,采用模拟数据和真实数据对所提方法和传统图像分割算法展开数值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在雷达目标散射中心区域分割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目标 散射中心 局部密度聚类 区域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峰值聚类的宽角域散射中心聚类
2
作者 贺俊杰 郑胜 +3 位作者 曾曙光 曾祥云 胡承鑫 金汉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415-5420,共6页
宽角域合成孔径雷达(wide-angl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WA-SAR)有着更广泛的角度覆盖范围,基于此得到的宽角域散射中心(wide-angle scattering centers,WA-SCs)包含了目标物体更加丰富的电磁散射特征,这对雷达的目标建模、目标识别... 宽角域合成孔径雷达(wide-angl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WA-SAR)有着更广泛的角度覆盖范围,基于此得到的宽角域散射中心(wide-angle scattering centers,WA-SCs)包含了目标物体更加丰富的电磁散射特征,这对雷达的目标建模、目标识别等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克服WA-SCs数据维度高、所含信息复杂的特点,并从中提取出所需的目标物体特征,采取密度峰值聚类(density peak clustering,DPC)算法研究WA-SCs。基于SLICY模型数据,从聚类内部评价指标、聚类可视化和算法自动化程度3个方面,将本文算法与经典的K-means、DBSCAN和MeanShift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DPC算法具有自动化程度高、高维数据适应性强、聚类精度高等优点,有望为后续的一系列基于WA-SCs的目标建模、目标识别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角域合成孔径雷达 目标识别 散射中心 密度峰值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聚类算法在疏散星团成员星证认中的性能对比
3
作者 熊壮 张鹏 +4 位作者 杨向明 刘高潮 刘迪 李佳朋 田海俊 《天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75,共14页
长期以来,疏散星团成员星的证认问题一直是天文学领域的一个挑战,由于疏散星团形成及演化的复杂性,没有统一的方法能准确地确定疏散星团中的成员星.目标是以3种不同空间分布类型的疏散星团为样本,选取恒星的位置和运动的五维参数,通过DB... 长期以来,疏散星团成员星的证认问题一直是天文学领域的一个挑战,由于疏散星团形成及演化的复杂性,没有统一的方法能准确地确定疏散星团中的成员星.目标是以3种不同空间分布类型的疏散星团为样本,选取恒星的位置和运动的五维参数,通过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FOF(Friend of Friend)和STAR GO(Star's Galactic Origin)3种聚类方法,对疏散星团进行聚类检测,量化不同算法的绩效.研究结果表明,FOF与STAR GO算法对有特殊结构的星团更为适用,能识别出星团的潮汐或延展结构,而DBSCAN对星团核心区域成员星的识别更为完整.旨在星团结构细节与提高成员星识别的完整性之间找到更均衡的算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散星团和星团:个别:Trumpler 10 NGC 752 NGC 2232 Tian 2 方法:数据分析 天文数据库:盖亚卫星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FT特征检测和密度峰值聚类的太阳活动区自动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蒋博 刘磊 +4 位作者 郑胜 杨珊珊 曾曙光 黄瑶 罗骁域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3-71,共9页
太阳活动区是太阳大气中产生各种活动现象的区域,精确地检测和识别太阳活动区对理解太阳磁场的形成机制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意义.根据太阳活动区结构较为复杂的特点,基于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SIFT)和密... 太阳活动区是太阳大气中产生各种活动现象的区域,精确地检测和识别太阳活动区对理解太阳磁场的形成机制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意义.根据太阳活动区结构较为复杂的特点,基于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SIFT)和密度峰值聚类(Clustering by Fast Search and Find of Density Peaks,DPC)算法的优越性,提出了一种太阳活动区的自动检测和识别方法.首先,对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olar Dynamics Observatory,SDO)日震和磁场成像仪(Helioseismic and Magnetic Imager,HMI)的纵向磁图进行对比度增强;然后采用SIFT方法提取出全日面磁图中的特征点;最后利用DPC算法将特征点进行聚类,从而自动检测和识别出太阳活动区.研究结果表明,SIFT和DPC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在不需要人工交互的情况下准确地自动检测出太阳活动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磁场 太阳活动区 尺度不变特征变换 密度峰值聚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瞬变源后随观测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记成 王晓锋 +2 位作者 曾祥云 张天萌 莫军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1-140,共10页
近年来,国内外陆续建设并投入运行了多台巡天光学观测设备,产生了海量观测数据,发现并证认了许多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瞬变源。因为瞬变源增多和望远镜观测资源有限,为提升清华大学-马化腾巡天望远镜后随观测响应能力,该文设计了新疆南山... 近年来,国内外陆续建设并投入运行了多台巡天光学观测设备,产生了海量观测数据,发现并证认了许多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瞬变源。因为瞬变源增多和望远镜观测资源有限,为提升清华大学-马化腾巡天望远镜后随观测响应能力,该文设计了新疆南山瞬变源后随观测系统(SNOVA)。该系统采用商业化配件,在统一的控制架构平台基础上,技术人员经系统选型与软硬件安装联调,实现了自动化观测运行。系统为瞬变源后随观测提供了高质量数据,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天体目标的物理参数与演化性质,同时也为开展远程观测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源 后随观测 光学望远镜观测系统 自动化 系统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针对MWISP项目分子云团块的3DCNN证认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周飘 罗骁域 +2 位作者 郑胜 江治波 曾曙光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0-43,共14页
分子云团块是恒星的诞生地.分子团块的普查和其性质的全面研究将有助于了解恒星的形成乃至星系和宇宙的演化过程.随着银河画卷计划(MWISP)项目的深入进行,这类研究方案变得切实可行.但是项目产生的分子云观测数据是海量的,因此迫切需要... 分子云团块是恒星的诞生地.分子团块的普查和其性质的全面研究将有助于了解恒星的形成乃至星系和宇宙的演化过程.随着银河画卷计划(MWISP)项目的深入进行,这类研究方案变得切实可行.但是项目产生的分子云观测数据是海量的,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自动识别和证认分子团块的方法.目前应用广泛的3维分子云数据处理方法有很多,典型的包括Gauss Clumps、Clump Find、Fell Walker、Reinhold等,但都需要输入多个参数来控制它们的性能,并且进行反复的参数优化和目测才能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对于大规模的观测数据,利用现有方法进行分子团块的证认将是一项耗时耗力的任务.为了克服传统分子云团块检测算法的局限性,人工智能(AI)的方法将提供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提出了一种3D CN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方法,它可以自动处理3D分子谱线数据,整个过程分为检出和验证两个步骤.首先,通过设置较低阈值使用Clump Find以检出候选对象,然后通过训练好的3D CNN模型进行验证.利用仿真数据所做的一系列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综合表现优于4种传统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的MWISP数据表明, 3D CNN方法的性能也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星:形成 星际介质:云 技术: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