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去势法兔骨质疏松模型建立的探讨 被引量:18
1
作者 方忠 杨琴 +2 位作者 李锋 段军 敦先礼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02-205,209,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去势法建立免骨质疏松症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20只5月龄新西兰雌兔随机分成手术组(OVX)与假手术组(SHAM),手术组行双侧卵巢切除。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 4、8、12、24 w进行全身骨密度(BMD)检测;术前、术后12 w和术后24 w行... 目的探讨采用去势法建立免骨质疏松症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20只5月龄新西兰雌兔随机分成手术组(OVX)与假手术组(SHAM),手术组行双侧卵巢切除。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 4、8、12、24 w进行全身骨密度(BMD)检测;术前、术后12 w和术后24 w行骨代谢指标检测: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于术后 12w和24w各处死10只兔,取其右侧股骨行生物力学测定及取腰椎,制成不脱钙的骨切片,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去势6 m后,OVX组全身BMD明显低于SHAM(P<0.01):在骨代谢指标TRAP-5b、BALP及BGP,OVX组均明显高于SHAM组(P<0.01):生物力学检测中的弯曲强度、比例载荷、最大挠度和弯曲破坏载荷OVX组均较SHAM组明显下降(P<0.01)。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显示,OVX组的骨质丢失明显增加(BV/TV%下降,Tb.N减少,Tb.Sp变宽),骨小梁形成明显减少(OS/BS及MAR均增多),骨吸收明显升高(ES/BS、Oc.No/Tb.Pm 升高),这些指标与SHAM组比较有明显性差异(P<0.01)。结论去势法建立兔骨质疏松症模型切实可行,5月龄雌兔,造模6月。本模型为探明原发性骨质疏松发病机理、评价药物疗效及临床骨质疏松性假体松动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模型 去势法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 骨质疏松症模型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原发性骨质疏松 双侧卵巢切除 生物力学测定 骨代谢指标 骨质疏松性 OVX 指标检测 BALP 弯曲强度 破坏载荷 发病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6基因甲基化与HeLa细胞凋亡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黄利鸣 邢学森 黄益玲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721-724,共4页
目的:研究天花粉蛋白诱导HeLa细胞凋亡过程中p16基因甲基化的变化情况,探讨细胞凋亡和抑癌基因甲基化的相关性,寻找新的去甲基化药物。方法:应用MTT法检测天花粉蛋白对HeLa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天花粉蛋白对HeLa细胞的诱... 目的:研究天花粉蛋白诱导HeLa细胞凋亡过程中p16基因甲基化的变化情况,探讨细胞凋亡和抑癌基因甲基化的相关性,寻找新的去甲基化药物。方法:应用MTT法检测天花粉蛋白对HeLa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天花粉蛋白对HeLa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甲基化特异PCR(Methylation-specificPCR,MSP)检测HeLa细胞凋亡过程中p16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状况。结果:在HeLa细胞中p16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异常甲基化,经天花粉蛋白处理后,HeLa细胞生长明显受抑,流式细胞仪直方图出现明显的亚二倍体峰,p16基因启动子区CpG岛无异常甲基化表现。结论:天花粉蛋白在诱导HeLa细胞凋亡过程中对p16基因有明显的去甲基化作用,可能是新型的去甲基化药物,抑癌基因甲基化失活与肿瘤细胞凋亡之间可能有某些密切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花粉蛋白 P16基因 基因甲基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表达p27基因对子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尤程程 王艳林 +3 位作者 尤昌昌 黄益玲 任东明 黄利鸣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31-635,共5页
目的构建抑癌基因p27高表达细胞株,研究其对子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运用RT-PCR技术从HeLaRNA中扩增p27 cDNA,连接酶连接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所得的重组质粒pcDNA3.1(+)-p27用脂质体法转染子宫颈癌HeLa细胞,使用RT-PCR... 目的构建抑癌基因p27高表达细胞株,研究其对子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运用RT-PCR技术从HeLaRNA中扩增p27 cDNA,连接酶连接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所得的重组质粒pcDNA3.1(+)-p27用脂质体法转染子宫颈癌HeLa细胞,使用RT-PCR以及Western blot法筛选p27基因高表达的细胞株。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p27基因高表达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成功获得p27高表达的HeLa细胞株。细胞增殖分析和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p27基因高表达对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并明显增加G1期的细胞数(由44.4%增加到59%,P<0.05)。结论 p27基因在HeLa细胞中高表达能通过抑制细胞G1/S转换从而抑制细胞增殖,提示p27基因可能成为子宫颈癌基因治疗的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HELA细胞 细胞周期 P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调星形胶质细胞中PP2A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夏春 彭敏峰 +2 位作者 高丽华 楼正青 柳秀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89-1194,共6页
目的:探讨上调星形胶质细胞中蛋白磷酸酶2A(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构建带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启动子的e GFP-wt PP2A慢病毒,特异性上调星形胶质细胞中的PP2A。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上调星形胶质细胞中蛋白磷酸酶2A(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构建带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启动子的e GFP-wt PP2A慢病毒,特异性上调星形胶质细胞中的PP2A。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野生对照+慢病毒空载体组(Con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慢病毒空载体组(APP/PS1组)和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慢病毒感染组(PP2A组),各组小鼠经侧脑室注射慢病毒4周后,采用脑片免疫荧光检测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的水平,通过Golgi染色观察树突棘密度和形态学变化,电镜检测突触后致密物(postsynaptic density,PSD)的厚度,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检测感染慢病毒后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结果:上调星形胶质细胞中PP2A降低APP/PS1双转基因小鼠Aβ的水平,增加树突棘密度、有突触功能的蘑菇状树突棘比例和PSD厚度,缩短寻找平台逃避潜伏期。结论:上调星形胶质细胞中PP2A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AD样Aβ聚集的病理改变,具有重塑突触结构与功能和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磷酸酶2A 星形胶质细胞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 神经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PBA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减轻原代海马神经元的损伤 被引量:8
5
作者 柳秀平 吕凌云 李夏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15-2220,共6页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后原代海马神经元树突棘密度及突触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通过内质网应激分子伴侣4-苯基丁酸(4-phenylbutyric acid,4-PBA)抑制内质网应激对这种神经元损伤的抑制作用。方法:原代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将表达增强型...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后原代海马神经元树突棘密度及突触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通过内质网应激分子伴侣4-苯基丁酸(4-phenylbutyric acid,4-PBA)抑制内质网应激对这种神经元损伤的抑制作用。方法:原代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将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质粒转染到原代培养5~7 d(DIV 5~7)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内持续培养,DIV 20时分为对照组、衣霉素(tunicamycin,Tm)处理组和Tm+4-PBA预处理组(Tm处理前1 h给予4-PBA),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Bi P和突触蛋白的表达水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神经元,分析树突棘密度,采用MTT法分析细胞活力。结果:Tm处理后使Bi P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而4-PBA预处理使Bi P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 <0. 05)。Tm引起的原代海马神经元树突棘密度下降及突触蛋白的表达下降能够被4-PBA抑制。Tm引起的细胞活力下降可被4-PBA抑制。结论:Tm能够通过诱导内质网应激而引起原代海马神经元树突棘密度下降及突触蛋白表达下降,而提前给予4-PBA预处理可明显降低内质网应激反应,抑制树突棘密度下降及突触蛋白表达下降,从而减轻原代海马神经元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阿尔茨海默病 4-苯基丁酸 树突棘 原代海马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哨兵淋巴结活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杨琴 方忠 张兆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4期251-253,共3页
关键词 乳腺癌 哨兵淋巴结活检 研究进展 腋窝淋巴清扫术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对败血症大鼠胸腺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肖莉 王志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86-389,共4页
目的 :探讨肉苁蓉提取物对败血症休克大鼠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盲肠结扎穿孔术 (CLP)造成大鼠败血症休克。防治组术前 14d开始给药 (1 2 5g/kg) ,分别于术后 12h、2 4h取材。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线粒体膜电位 ... 目的 :探讨肉苁蓉提取物对败血症休克大鼠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盲肠结扎穿孔术 (CLP)造成大鼠败血症休克。防治组术前 14d开始给药 (1 2 5g/kg) ,分别于术后 12h、2 4h取材。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线粒体膜电位 ,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线粒体ATP酶活力。结果预先给予肉苁蓉提取物的大鼠 ,行CLP术后 12、2 4h胸腺细胞凋亡率均低于模型组 (P <0 . 0 1) ,线粒体膜电位和ATP酶活力则显著上升 (P <0 . 0 1)。结论 :肉苁蓉提取物对败血症休克时胸腺细胞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是提高ATP酶活力 ,维持了细胞线粒体膜电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脓毒症 胸腺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对花萼海绵诱癌素诱导的神经细丝过度磷酸化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夏春 张军霞 王建枝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对花萼海绵诱癌素(CA)在成神经瘤细胞诱导的神经细丝过度磷酸化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鼠野生型成神经瘤细胞(N2awt),给予CA处理,或同时给予不同浓度Mel或维生素E(Vit E)处理,并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神经细丝磷酸化...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对花萼海绵诱癌素(CA)在成神经瘤细胞诱导的神经细丝过度磷酸化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鼠野生型成神经瘤细胞(N2awt),给予CA处理,或同时给予不同浓度Mel或维生素E(Vit E)处理,并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神经细丝磷酸化水平和蛋白磷酸酯酶2A(PP-2A)含量,32P-特异底物标记技术检测PP-2A活性。结果①CA可在N2awt细胞引起神经细丝过度磷酸化,同时伴有PP-2A含量和活性降低。②Mel对CA引起的神经细丝过度磷酸化有保护作用,且强于Vit E;Mel同时对抗CA诱导的PP-2A活性和含量降低。结论Mel可通过调节细胞内PP-2A的含量和活性而减轻CA引起的神经细丝过度磷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花萼海绵诱癌素 褪黑素 神经细丝 过度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对花萼海绵诱癌素诱导的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夏春 王建枝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4-357,共4页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对花萼海绵诱癌素(CA)在成神经瘤细胞诱导的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鼠野生型成神经瘤细胞(N2awt),给予CA处理,或同时给予50μmol/L Mel处理,用免疫荧光检测tau蛋白磷酸化水平,32P-特异底物标记...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对花萼海绵诱癌素(CA)在成神经瘤细胞诱导的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鼠野生型成神经瘤细胞(N2awt),给予CA处理,或同时给予50μmol/L Mel处理,用免疫荧光检测tau蛋白磷酸化水平,32P-特异底物标记技术检测GSK-3活性,免疫印迹技术检测P-Ser9-GSK-3β和GSK-3β的表达水平,计算P-Ser9-GSK-3β/GSK-3β的比率。结果①CA可在N2awt细胞使tau蛋白在Ser396/404位点和Ser198/202位点过度磷酸化,同时伴有GSK-3活性升高和P-Ser9-GSK-3β表达水平降低。②Mel对CA引起的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有保护作用;Mel同时对抗CA诱导的GSK-3活性升高和P-Ser9-GSK-3β表达水平降低。结论Mel可减轻CA引起的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细胞内P-Ser9-GSK-3β的表达水平和改变GSK-3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萼海绵诱癌素 tau褪黑素 过度磷酸化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关癌基因蛋白表达与宫颈鳞癌演进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石新兰 黄利鸣 +1 位作者 黎家华 徐弘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38-440,共3页
目的:检测宫颈上皮内瘤(CIN)和浸润性宫颈鳞癌相关癌基因蛋白表达状态,探讨宫颈鳞状上皮恶性转化及鳞癌演进机制。方法:采用SP法检测20例正常宫颈,43例CIN,38例浸润癌PCNA、p53、p21、ER、PR、nm23、c-myc、E-Cadherin、VEGF蛋白表达状... 目的:检测宫颈上皮内瘤(CIN)和浸润性宫颈鳞癌相关癌基因蛋白表达状态,探讨宫颈鳞状上皮恶性转化及鳞癌演进机制。方法:采用SP法检测20例正常宫颈,43例CIN,38例浸润癌PCNA、p53、p21、ER、PR、nm23、c-myc、E-Cadherin、VEGF蛋白表达状态。结果:CINⅢ级ER、PR表达下调甚至缺失,PCNA、p53、p2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CINⅠ、Ⅱ级,PCNA、p53、p21和ER/PR同时2种与同时3种以上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CINⅠ、Ⅱ级;浸润癌nm23、c-myc、E-Cadherin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VEGF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结论:相关癌基因蛋白表达异常与宫颈鳞状上皮恶性转化及鳞癌演进密切相关;同时检测PCNA、p53、p21和ER/PR表达状态有助于准确判断CIN恶变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基因蛋白 宫颈上皮内瘤 宫颈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JNK磷酸化参与褪黑素对花萼海绵诱癌素引起的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保护机制
11
作者 李夏春 王志强 柳秀平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30-836,共7页
目的探讨花萼海绵诱癌素(CA)在成神经瘤细胞(N2a)引起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机制,及褪黑素对其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小鼠成神经瘤细胞(N2a)给予CA 5 nmol·L-1处理,或同时给予褪黑素50 mol·L-1,或同时给予维生素E(Vit E)50 mol... 目的探讨花萼海绵诱癌素(CA)在成神经瘤细胞(N2a)引起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机制,及褪黑素对其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小鼠成神经瘤细胞(N2a)给予CA 5 nmol·L-1处理,或同时给予褪黑素50 mol·L-1,或同时给予维生素E(Vit E)50 mol·L-1处理12 h,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tau蛋白在Ser422位点的磷酸化水平,磷酸化c-jun氨基端激酶(p-JNK)和磷酸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p-MKK4)的含量,免疫荧光检测p-JNK含量和分布,荧光法测定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32P-特异底物标记技术检测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活性。结果 CA在N2a细胞引起tau蛋白Ser422位点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1.70±0.19,1.0,P<0.01),褪黑素拮抗CA引起的tau蛋白Ser422位点过度磷酸化(0.98±0.12,1.70±0.19,P<0.01);CA引起细胞内MDA含量升高(μmol·g-1蛋白,0.241±0.006,0.141±0.006,P<0.01),褪黑素和Vit E均可抑制CA引起的细胞内MDA含量升高(μmol·g-1蛋白,0.172±0.004,0.193±0.005,0.241±0.006,P<0.01);CA不改变p38MAPK活性和蛋白水平,但引起p-JNK含量升高(1.91±0.27,1,P<0.01)和p-MKK4(1.81±0.09,P<0.01)含量升高,褪黑素抑制CA引起的p-JNK含量升高(1.11±0.15,1.91±0.27,P<0.01)和p-MKK4(1.14±0.06,1.81±0.09,P<0.01)含量升高;JNK抑制剂SP600125可抑制CA诱导的tau蛋白过度磷酸化,MKK4磷酸化抑制剂地昔帕明可消除CA诱导的JNK磷酸化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结论褪黑素抑制JNK磷酸化参与其对CA诱导的tau蛋白Ser422位点过度磷酸化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花萼海绵诱癌素 TAU磷酸化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