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探讨
1
作者 李夏春 王志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918-1918,共1页
二十一世纪的国力竞争实质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因此,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必须面临的任务。如何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已成为高校教师必须探讨的紧迫问题。病理生理学揭示疾病的发病机制并深刻影响着临床医学的发展。本... 二十一世纪的国力竞争实质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因此,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必须面临的任务。如何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已成为高校教师必须探讨的紧迫问题。病理生理学揭示疾病的发病机制并深刻影响着临床医学的发展。本教研室在病理生理学课堂教学中根据病理生理学的学科特点,按照理论观点的建立和发展过程组织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在掌握现有学说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思考其未解决的问题,并提出新的解决方法和理论观点;课堂教学中用多种国内外科学发现的事例激发学生形成创新思维潜力;用临床工作中的思维定势给病人带来危害的案例,帮助学生清除防碍创新思维形成的思维定势;还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介绍多种掌握创新思维的思维方法;实验课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网络课堂,对学生提出的阐明现有病理生理学理论未解决问题的新的理论观点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这些创新思维培养的探索将为为医学本科教育的创新教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临床医学 基础医学 疾病发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主义理论对病理生理学教学的启示
2
作者 高建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82-1882,共1页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与周围环境交互而自主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大贡献在于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发展,这对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1)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在建构主义视...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与周围环境交互而自主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大贡献在于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发展,这对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1)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在建构主义视角下按"最近发展区"理论帮助学生制订适当的学习目标,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2)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围绕教学目标、主题,创设相关情景,学生利用情景,启发思维,结合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经验初步形成对教学内容的独特概念。(3)提倡合作学习。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改善课堂气氛,通过合作,使学生具备与他人协作的精神,尊重不同的价值观念,能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4)转变教师角色。教师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和课程与教材的忠实执行者,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师生文化的共建者,努力建立尊重与信任、理解与合作、和谐与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临床医学 基础医学 疾病发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MKⅡ在8-Br-cAMP诱发的脊髓背角LTP中的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杨红卫 信文君 +2 位作者 张红梅 周利君 刘先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目的 探讨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在8 Br cAMP诱发的脊髓背角长时程增强(LTP)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SD 大鼠, 常规细胞外记录技术记录脊髓背角腰膨大部位浅层C 纤维诱发电位。结果 ①8 Br cAMP(1 mmol/L)诱发的脊髓背角LT... 目的 探讨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在8 Br cAMP诱发的脊髓背角长时程增强(LTP)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SD 大鼠, 常规细胞外记录技术记录脊髓背角腰膨大部位浅层C 纤维诱发电位。结果 ①8 Br cAMP(1 mmol/L)诱发的脊髓背角LTP咬合(occlude)强直刺激诱导的LTP;②CaMKⅡ选择性抑制剂KN 93 (100μmol/L)或AIP(200μmol/L)阻断8 Br cAMP诱导的脊髓背角LTP;③蛋白质合成抑制剂茴香霉素(200μmol/L)抑制8 Br cAMP诱发的脊髓LTP。结论 CaMKⅡ参与8 Br cAMP诱导的脊髓背角C 纤维诱发的LTP;8 Br cAMP诱导的LTP与强直电刺激诱导的LTP在机制上至少存在部分相同的步骤或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时程增强 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 8-B-cAMP 脊髓背角 病理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Br-cAMP对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LTP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杨红卫 张红梅 +2 位作者 信文君 张彤 刘先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 探讨cAMP类似物8- Br- cAMP对脊髓长时程增强(LTP)的诱导和维持的影响。方法 采用SD大鼠,常规细胞外记录技术记录脊髓背角腰膨大部位浅层C 纤维诱发电位。结果 ①8- Br- cAMP(1 mmol/L)可诱发脊髓背角C 纤维诱发电位的LTP。②... 目的 探讨cAMP类似物8- Br- cAMP对脊髓长时程增强(LTP)的诱导和维持的影响。方法 采用SD大鼠,常规细胞外记录技术记录脊髓背角腰膨大部位浅层C 纤维诱发电位。结果 ①8- Br- cAMP(1 mmol/L)可诱发脊髓背角C 纤维诱发电位的LTP。②强直刺激坐骨神经可诱导脊髓 LTP。③8- Br- cAMP诱发的脊髓突触增强未能咬合强直刺激诱导的脊髓LTP。④强直刺激诱导的脊髓LTP后30 min,脊髓表面加入 8 -Br- cAMP(1 mmol/L)可使 C 纤维诱发电位显著增大。结论 强直电刺激诱导的 LTP与 8 -Br- cAMP诱导的 LTP可能是通过不同的机制实现的;8- Br- cAMP诱导的LTP可能是通过cAMP信号转导途径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BR-CAMP 长时程增强 脊髓背角 病理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KⅠ/Ⅱ在脊髓背角LTP的诱导和维持中的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杨红卫 信文君 +2 位作者 张红梅 张彤 刘先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028-2031,共4页
目的:探讨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Ⅰ/Ⅱ)在大鼠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长时程增强(LTP)的诱导和维持中的作用。方法:细胞外记录技术在脊髓腰膨大部记录背角浅层神经元C-纤维诱发电位。结果:(1)MEK的选择性抑制剂PD98059(100μmol/L)或SL32... 目的:探讨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Ⅰ/Ⅱ)在大鼠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长时程增强(LTP)的诱导和维持中的作用。方法:细胞外记录技术在脊髓腰膨大部记录背角浅层神经元C-纤维诱发电位。结果:(1)MEK的选择性抑制剂PD98059(100μmol/L)或SL327(200μmol/L)对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的基础电位没有影响,但可阻断脊髓背角LTP的诱导。(2)PD98059或SL327呈时间依赖性逆转脊髓背角LTP。在LTP诱导后15m in,脊髓局部给予PD98059(100μmol/L)或SL327(200μmol/L)可完全逆转LTP。在LTP诱导后30 m in,单独给予PD98059或SL327,LTP的抑制率分别为62.5%与75.0%。但同样浓度的PD98059或SL327在LTP诱导后1 h,均不能逆转业已建立的LTP。结论:脊髓背角ERKⅠ/Ⅱ的激活参与C-纤维诱发电位LTP的诱导和早期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丝分裂素激活蛋白激酶类 PD98059 SL327 长时程增强 脊髓 痛觉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多巴胺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翔宇 杨红卫 梅元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5-117,137,共4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多巴胺(dopamine,DA)氧化应激损伤PC12细胞(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株)的拮抗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以DA损伤PC12细胞为氧化应激损伤的模型,依次分成空白对照组、姜黄素组(20μmol/L)、DA组(200μmol/L)及DA(20μmol/L)+...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多巴胺(dopamine,DA)氧化应激损伤PC12细胞(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株)的拮抗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以DA损伤PC12细胞为氧化应激损伤的模型,依次分成空白对照组、姜黄素组(20μmol/L)、DA组(200μmol/L)及DA(20μmol/L)+姜黄素组(200μmol/L),细胞培养24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状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Bcl-2、Cyt-c及Caspase-3等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①姜黄素可使DA对PC12细胞的抑制率明显下降。②姜黄素抑制DA诱导的细胞内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下调。姜黄素本身能上调细胞内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③姜黄素抑制DA诱导的细胞凋亡蛋白Cyt-c表达上调。④姜黄素抑制DA上调细胞内裂解型Caspase-3蛋白的表达,但姜黄素本身对裂解型Caspase-3的表达无影响。结论姜黄素对DA氧化应激损伤PC12细胞的拮抗作用是通过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下调及抑制Cyt-c及Caspase-3的上调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多巴胺 细胞凋亡 PC12细胞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素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陆永利 刘长金 李从德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9-181,共3页
自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发现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大麻素对神经系统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大麻素可以在脊髓、脊髓上及外周多个水平参与对痛觉的调制。同时,大麻素对运动功能、学习和记忆、神经内分泌等具有调制作用,也有... 自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发现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大麻素对神经系统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大麻素可以在脊髓、脊髓上及外周多个水平参与对痛觉的调制。同时,大麻素对运动功能、学习和记忆、神经内分泌等具有调制作用,也有研究表明大麻素对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本文对大麻素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素 神经系统 调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合酶2介导姜黄素对慢性脂多糖诱导的脊髓突触可塑性损害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杨红卫 王翔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与姜黄素(Cur)对慢性脂多糖(LPS)诱导的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长时程增强(LTP)的作用。方法分别给予大鼠腹腔注射LPS(3 mg/kg)、Cu(r300 mg/kg)、Cu(r300 mg/kg)或COX-2的选择性抑制剂NS398(10mg/kg)联合LPS(3...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与姜黄素(Cur)对慢性脂多糖(LPS)诱导的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长时程增强(LTP)的作用。方法分别给予大鼠腹腔注射LPS(3 mg/kg)、Cu(r300 mg/kg)、Cu(r300 mg/kg)或COX-2的选择性抑制剂NS398(10mg/kg)联合LPS(3 mg/kg)7 d后,在脊髓腰膨大部记录背角浅层神经元C-纤维诱发电位,观察COX-2及Cur对脊髓LTP的效应,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不同条件下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慢性给予LPS可显著降低脊髓LTP,此效应可被Cur所抑制。Cur本身并不影响脊髓LTP。LPS降低脊髓LTP的效应亦可被COX-2的选择性抑制剂NS398所翻转。Cur及NS398均可显著抑制LPS诱导的脊髓COX-2蛋白表达的增强。结论 Cur对LPS诱导的脊髓LTP损害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COX-2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合酶2 姜黄素 脂多糖 长时程增强 脊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与老年性痴呆 被引量:2
9
作者 董满满 杨红卫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8期943-947,共5页
老年性痴呆即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神经退行性病变,其特征性病理改变为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eptide,Aβ)沉积形成的细胞外老年斑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以及... 老年性痴呆即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神经退行性病变,其特征性病理改变为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eptide,Aβ)沉积形成的细胞外老年斑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以及神经元丢失伴随胶质细胞增生等。最近的研究发现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对AD的病程有预防治疗作用,主要基于其对神经的保护作用和抗炎功效。本文综述了内源性大麻素对AD的保护作用的几个方面,旨在为AD的治疗开辟新的策略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 2-花生四烯酸甘油 大麻素受体 老年性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ji细胞中EB病毒染色体整合的荧光原位杂交定位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建明 李小玲 李桂源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19,共7页
目的:对Raji细胞中EBV整合位点进行染色体定位。方法:用Southern免疫印迹检测Raji细胞中EBV DNA,应用G显带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对Raji细胞中EBV整合位点进行染色体定位。结果:Raji细胞gDNA... 目的:对Raji细胞中EBV整合位点进行染色体定位。方法:用Southern免疫印迹检测Raji细胞中EBV DNA,应用G显带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对Raji细胞中EBV整合位点进行染色体定位。结果:Raji细胞gDNA经BamHI酶切消化后,与同位素标记的Probe-1(EBV基因组13232-16189)杂交,阳性片段大小为10kb和4kb,与Probe-2(EBV基因组5~3271)杂交,阳性片段大小为23kb。Raji细胞中EBV整合位点有1p,1q,2q,3p,3q,4q,5q,6q,7p,7q,9q,11p,14q,15q等,其中4q,2q,1q,7q为EBV DNA整合的高频位点。计数33个整合信号,分别有7,4,4,4个信号位于染色体4q,2q,1q,7q,这4个位点的信号占所有信号的构成比为64%,15号以后的染色体及2条性染色体均未见EBV整合。结论:本研究用G显带和FISH方法首次对Raji细胞中EBV整合位点进行了定位,Raji细胞中EBV整合具有一些高频位点,是一种非随机性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JI细胞 EB病毒 整合 荧光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ji细胞基因组文库的构建与筛选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建明 李小玲 李桂源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5-191,共7页
目的:构建Raji细胞基因组文库,用EBV DNA探针对文库进行筛选。方法:Raji细胞基因组DNA经BamHI酶切消化后,低熔点琼脂糖回收9~23kb的酶切DNA片段,通过匹配黏性末端与磷酸化的Lambda DASH ⅡBam HI酶切载体臂连接,在体外经包装系... 目的:构建Raji细胞基因组文库,用EBV DNA探针对文库进行筛选。方法:Raji细胞基因组DNA经BamHI酶切消化后,低熔点琼脂糖回收9~23kb的酶切DNA片段,通过匹配黏性末端与磷酸化的Lambda DASH ⅡBam HI酶切载体臂连接,在体外经包装系统包装成活的重组噬菌体,测定原始文库与扩增文库的滴度,用同位素标记的EBVDNA探针对Raji细胞基因组文库进行筛选。结果:Raji细胞原始文库与扩增文库的滴度分别为1.8×10^5和2.8×10^8pfu/mL。文库经筛选获得4个阳性克隆,随机挑取1个阳性克隆稀释后铺平板作进一步杂交鉴定,发现所有噬茵斑均有杂交信号,证明该克隆确为阳性克隆。抽提该阳性克隆DNA,进行Bam HI酶切鉴定,证实插入片段的长度为8.5kb。经测序、BLAST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插入片段一侧为EBV BamHI W片段,另一侧与人类15号染色体RPl1-665A22克隆高度同源。结论:Raji细胞基因组文库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克隆包含EBV整合位点的细胞基因组序列、探讨EBV整合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JI细胞 基因组文库 构建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c激酶在脊髓背角长时程增强的诱导和维持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红卫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33-535,608,共4页
目的探讨Src激酶在大鼠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长时程增强(LTP)的诱导和维持中的作用。方法细胞外记录技术在脊髓腰膨大部记录背角浅层神经元C-纤维诱发电位。结果①Src激酶的选择性抑制剂Genistein(200μmol/L)或PP2(100μmol/L)对脊... 目的探讨Src激酶在大鼠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长时程增强(LTP)的诱导和维持中的作用。方法细胞外记录技术在脊髓腰膨大部记录背角浅层神经元C-纤维诱发电位。结果①Src激酶的选择性抑制剂Genistein(200μmol/L)或PP2(100μmol/L)对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的基础电位没有影响,但可阻断脊髓背角LTP的诱导。②Genistein或PP2呈时间依赖性逆转脊髓背角LTP。在LTP诱导后15 min,脊髓局部给予Genistein(200μmol/L)或PP2(100μmol/L)可完全逆转LTP。但是,同样浓度的Genistein或PP2在LTP诱导后30 min,均不能逆转业已建立的LTP。结论脊髓背角Src激酶的激活参与C-纤维诱发电位LTP的诱导和早期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C激酶 长时程增强(LTP) 脊髓背角 痛觉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X-2调节的前列腺素在突触信号传递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红卫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7-320,共4页
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是催化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的限速酶,广泛参与脑创伤、缺血诱导的神经元损伤、炎症反应及神经变性性疾病等。COX-2在神经病理学中的作用与神经元的突触变化有关。增强或抑制COX-2表达可增强或... 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是催化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的限速酶,广泛参与脑创伤、缺血诱导的神经元损伤、炎症反应及神经变性性疾病等。COX-2在神经病理学中的作用与神经元的突触变化有关。增强或抑制COX-2表达可增强或抑制兴奋性谷氨酸能神经元的神经传递和长时程增强(LTP),这些效应由COX-2的主要产物前列腺素E2(PGE2)及其受体亚型EP2所介导。因此,阐明COX-2在突触信号中的作用机制将有助于设计新的药物来预防、治疗及减轻神经源性炎症相关的神经紊乱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合酶-2 前列腺素E2 炎症 突触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2在海马齿状回突触传递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红卫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EP2在小鼠海马齿状回突触传递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细胞外记录技术记录海马脑片穿通纤维-齿状回颗粒细胞突触的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结果①EP2的激动剂Butaprost增强海马齿状回突触传递和降低双脉冲比(paired-pulse... 目的探讨EP2在小鼠海马齿状回突触传递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细胞外记录技术记录海马脑片穿通纤维-齿状回颗粒细胞突触的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结果①EP2的激动剂Butaprost增强海马齿状回突触传递和降低双脉冲比(paired-pulse ratio,PPR),此效应被EP2的拮抗剂AH6809所阻断。②Forskolin单独或Forskolin+AH6809均可增强fEPSP的斜率。③EP2增强突触效能的效应由PKA,ERK和IP3途径介导。结论多信号转导途径可能参与EP2激活诱导的突触传递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 环氧合酶-2(COX-2) EP2 突触传递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素镇痛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陆永利 《食药用菌》 2013年第2期85-86,共2页
天麻干品是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ume)的干燥块茎,也称赤箭芝、合离草、定风草及白龙皮等。我国古典医书中一直将天麻作为名贵中药材。中医临床上长期用天麻来治疗头昏目晕、癫痫抽搐和偏头痛等疾病,疗效显著。鉴于中医理论... 天麻干品是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ume)的干燥块茎,也称赤箭芝、合离草、定风草及白龙皮等。我国古典医书中一直将天麻作为名贵中药材。中医临床上长期用天麻来治疗头昏目晕、癫痫抽搐和偏头痛等疾病,疗效显著。鉴于中医理论研究的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素 镇痛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败血症休克肝细胞线粒体损伤机制的实验研究
16
作者 尹刚 王志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110-2113,共4页
目的 :探讨败血症休克肝细胞线粒体损伤的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 3组 ,假手术组 ,12h手术组 ,16h手术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 (cecalligationandpuncture)制作败血症休克模型 ,比较手术前后肝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和氧化磷酸化... 目的 :探讨败血症休克肝细胞线粒体损伤的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 3组 ,假手术组 ,12h手术组 ,16h手术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 (cecalligationandpuncture)制作败血症休克模型 ,比较手术前后肝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和氧化磷酸化功能的变化及线粒体膜ATP酶的活性改变与大鼠死亡率和血压变化的关系。结果 :12h手术组平均动脉压 (9 5 4± 1 2 6 )kPa明显低于假手术组 (14 5 8± 1 32 )kPa(P <0 0 5 ) ,死亡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 (P <0 0 5 ) ,12h手术组肝细胞线粒体Ⅲ态 (1 2 8± 0 2 5 )、P/O比值 (1 6 7± 0 34)、呼吸控制率 (1 2 7± 0 2 5 )、线粒体膜Ca2 + -ATP酶 (5 8 0 0± 2 4 3)、Na+ -K+ -ATP酶 (4 0 80± 3 4 5 )、Mg2 + -ATP酶 (78 30± 4 16 )、Ca2 + -Mg2 + -ATP酶 (2 70± 2 2 5 )活性与假手术组相比较 ,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5 )。术后 16h组更低于 12h组 ,与大鼠死亡率增加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肝细胞线粒体摄氧功能和氧化磷酸化功能减弱 ,膜流动性降低 ,能量代谢功能障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脓毒性 线粒体 呼吸控制率 腺苷三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合酶-2介导四氢大麻酚抑制CA1区长时程抑制的作用
17
作者 杨红卫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01-704,共4页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yclooxgense-2,COX-2)在四氢大麻酚(△^9-tetrahydrocannabin01,△^9-THC)抑制CA1区长时程抑制(long—term depression,LTD)中的作用。方珐在小鼠腹腔注射△^9-THC(10mg/kg)或COX-2的选择性抑制剂NS398...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yclooxgense-2,COX-2)在四氢大麻酚(△^9-tetrahydrocannabin01,△^9-THC)抑制CA1区长时程抑制(long—term depression,LTD)中的作用。方珐在小鼠腹腔注射△^9-THC(10mg/kg)或COX-2的选择性抑制剂NS398(10mg/kg)24h后切片,在海马CA1区记录场电位EPSP(fEPSP),观察NS398和△^9-THC在LTD中的作用,并结合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THC对神经元膜兴奋性的影响。结果①给予低频电刺激(1Hz,15min)诱导CA1区LTD,△^9-THC可显著降低LTD。②△^9-THC并不改变海马CAl区基本的突触传递和膜的基本电学特性(包括膜电位、输入阻抗及放电特性)。③△^9-THC显著降低LTD的效应可被COX-2的选择性抑制剂NS398所反转。④在COX-2基因敲除的小鼠,△^9-THC降低LTD的作用被显著抑制。结论在CA1区COX-2介导了△^9-THC降低LTD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合酶-2 四氢大麻酚 长时程抑制 突触传递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核神经元的原代培养及离子通道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彭芳 陆永利 杨红卫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76-678,685,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大鼠尾核神经元的分离和体外培养方法,用于中枢神经元离子通道特性的研究。方法自新生24 h内的Wistar乳鼠大脑中分离出尾核,结合酶消化及机械吹打分离尾核神经元,进行体外原代神经元培养。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大鼠尾核神经元的分离和体外培养方法,用于中枢神经元离子通道特性的研究。方法自新生24 h内的Wistar乳鼠大脑中分离出尾核,结合酶消化及机械吹打分离尾核神经元,进行体外原代神经元培养。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电压门控钠通道电流和电压门控钾通道电流。结果分离出的神经元形态正常,细胞膜光滑有弹性,保存了主要离子通道的活性。结论本方法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离子通道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核 神经元 原代培养 膜片钳 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