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7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oogle Earth的三峡库区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信息集成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黄海峰 易庆林 易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0526-10529,10987,共5页
监测预警是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措施,对其产生的海量信息进行有效管理是对库区进行有效防灾减灾和管理决策的基础。Google Earth作为一款免费提供全球三维遥感影像数据的虚拟地球软件平台,在对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信息集成管理... 监测预警是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措施,对其产生的海量信息进行有效管理是对库区进行有效防灾减灾和管理决策的基础。Google Earth作为一款免费提供全球三维遥感影像数据的虚拟地球软件平台,在对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信息集成管理和展示方面具有成本低、实施快、展示逼真等优点。在分析三峡库区地质灾害专业监测数据组成及其安全性、用户可视化的空间认知过程和习惯等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信息集成方案,并利用Google Earth提供的功能予以实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表明Google Earth在地质灾害信息集成、管理和展示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集成 监测预警 地质灾害 三峡库区 GOOGLE EAR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巴东县黄土坡滑坡移民搬迁新址地质灾害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肖诗荣 胡志宇 卢树盛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5期61-66,共6页
根据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的安排,三峡库区巴东县黄土坡滑坡社区居民将搬迁到长江北岸官渡口镇后山的铜鼓包~学堂坪一带,规划面积2.5km2.本文以地质分析的方法,对新址规划区可能存在及遭受的地质灾害进行评价,同时对新址规划区进行建... 根据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的安排,三峡库区巴东县黄土坡滑坡社区居民将搬迁到长江北岸官渡口镇后山的铜鼓包~学堂坪一带,规划面积2.5km2.本文以地质分析的方法,对新址规划区可能存在及遭受的地质灾害进行评价,同时对新址规划区进行建筑适宜性评价.分析表明,新址区为粉砂岩和泥岩(T2b2)组成的基岩顺向坡,坡度15~25°,局部小于10°,场地整体稳定性较好;局部存在3个中等规模的滑坡、一个小型滑坡,滑坡现状稳定、预测不稳定但较易于工程治理;场地东部存在一处小型坡面泥石流,影响工程建设但较易于工程治理;外围地质灾害对新址区影响较小;新址区建筑适宜性总体良好,Ⅰ类、Ⅱ类场区分布面积约占整个规划区面积的50%,Ⅰ、Ⅱ、Ⅲ类场区约占整个规划区面积的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坡滑坡 迁建新址 地质条件 地质灾害评价 建筑适宜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三门洞滑坡复活机理及韧性变形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家旭 易庆林 +3 位作者 邓茂林 安知利 彭云飞 雷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0-168,共9页
三峡库区蓄水诱发大量库岸古滑坡复活变形,引入“韧性变形”概念可很好地解释古滑坡在相似影响因素下的差异性变形响应情况。以三峡库区三门洞滑坡为例,通过现场地质调查及17 a的监测数据,分析古滑坡复活过程中的变形特征及“韧性变形... 三峡库区蓄水诱发大量库岸古滑坡复活变形,引入“韧性变形”概念可很好地解释古滑坡在相似影响因素下的差异性变形响应情况。以三峡库区三门洞滑坡为例,通过现场地质调查及17 a的监测数据,分析古滑坡复活过程中的变形特征及“韧性变形”机制。结果表明:①三峡库区三门洞滑坡为平缓堆积层古滑坡,自三峡水库蓄水后复活变形,前、中、后部变形主要为塌岸、拉张裂缝或坍滑和拉张剪切裂缝;②在库水位下降期间,滑坡的变形对库水位的快速下降响应敏感,库水在低水位运行和上升期间,滑坡变形主要诱发因素是降雨,尤其是连续性强降雨,可引发滑坡持续性变形;③滑坡发生“韧性变形”时,滑体内部经历一次密实过程,使得土体的密度增大,内聚力增强,提高了土体的抗剪能力,在一段时间内拥有抵抗下次变形的力量。研究成果可为三峡库区滑坡监测预警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滑坡 复活机理 韧性变形 三门洞滑坡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千将坪滑坡地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37
4
作者 肖诗荣 刘德富 胡志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459-1464,共6页
三峡水库初次蓄水不久,千将坪即发生了特大型滑坡。通过对千将坪滑坡滑动区与影响区的勘察试验及对比研究,查明了千将坪滑坡的物质组成、结构及滑坡边界条件,分析了滑坡影响因素及其机制,建立了千将坪滑坡的地质力学模型。分析表明,千... 三峡水库初次蓄水不久,千将坪即发生了特大型滑坡。通过对千将坪滑坡滑动区与影响区的勘察试验及对比研究,查明了千将坪滑坡的物质组成、结构及滑坡边界条件,分析了滑坡影响因素及其机制,建立了千将坪滑坡的地质力学模型。分析表明,千将坪滑坡为三峡水库水位上升与降雨联合诱发的水库新生型深层岩质滑坡,水库蓄水起主要和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将坪滑坡 地质模型 力学模型 三峡水库 降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加权信息量的三峡库区云阳县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12
5
作者 杜常见 易庆林 +2 位作者 周宝 覃世磊 曾怀恩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2期48-53,共6页
以滑坡地质灾害高发区的三峡库区云阳县县城区域作为研究区,选取坡度、坡向、斜坡结构、工程地质岩组、水系作用以及土地利用类型6项影响因素作为评价指标,结合境内143个地质灾害点作为样本数据,基于Arc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栅格数据... 以滑坡地质灾害高发区的三峡库区云阳县县城区域作为研究区,选取坡度、坡向、斜坡结构、工程地质岩组、水系作用以及土地利用类型6项影响因素作为评价指标,结合境内143个地质灾害点作为样本数据,基于Arc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栅格数据计算分析功能,应用层次分析法加权的信息量理论对研究区进行滑坡灾害易发性分区评价.研究结果显示:滑坡灾害高易发区主要集中在人类工程活动频繁的县城开发区和库水位变动带库岸斜坡,分布地层主要为中统上沙溪庙组(J_2s)和下统的遂宁组(J_3s).通过对研究区的分区评价,确定了滑坡灾害高易发区,为该区滑坡地质灾害预防和规划治理工作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发性评价 评价指标 加权信息量 GIS 三峡库区 云阳县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水库复活型滑坡分类 被引量:35
6
作者 肖诗荣 胡志宇 +2 位作者 卢树盛 明成涛 陈德乾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9-44,共6页
在综合分析了三峡库区水库滑坡的内外影响因素后,针对三峡库区2 000余处涉水滑坡、特别是针对其中大于100万m3的特大型滑坡,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物质组成和地质结构的三峡库区水库复活型滑坡分类方案,将滑坡分为黏黄土滑坡、... 在综合分析了三峡库区水库滑坡的内外影响因素后,针对三峡库区2 000余处涉水滑坡、特别是针对其中大于100万m3的特大型滑坡,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物质组成和地质结构的三峡库区水库复活型滑坡分类方案,将滑坡分为黏黄土滑坡、碎屑堆积层滑坡以及岩质滑坡,并分析了各类滑坡的库水响应特征。针对库区蓄水以来变形(破坏)的151个特大型滑坡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基于滑坡复活机理的三峡库区水库复活型滑坡分类方案,分为库水浮托型滑坡、动水压力型滑坡以及库水浸泡软化型滑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复活型滑坡 滑坡分类 地质结构 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千将坪滑坡高速滑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34
7
作者 肖诗荣 刘德富 胡志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531-3536,共6页
2003年7月13日,三峡水库初期蓄水至135m高程30d之际,在三峡库区秭归县发生了三峡库区的第一个水库滑坡,滑坡方量达1500万m3,最大滑速达16m/s,最高涌浪达24.5m。滑坡造成10人死亡,14人失踪,摧毁129间民房以及4个工厂,致1200人无家可归。... 2003年7月13日,三峡水库初期蓄水至135m高程30d之际,在三峡库区秭归县发生了三峡库区的第一个水库滑坡,滑坡方量达1500万m3,最大滑速达16m/s,最高涌浪达24.5m。滑坡造成10人死亡,14人失踪,摧毁129间民房以及4个工厂,致1200人无家可归。千将坪滑坡发生后,为了预测三峡库区及世界其它水库工程可能发生的同类高速滑坡,持续数年研究千将坪滑坡的高速滑动机制,通过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探索了千将坪滑坡的高速滑动机制,认为千将坪滑坡具有孕育高速滑坡的典型结构特征,滑坡滑带的峰残强降差是滑坡高速启动的根本原因,高陡边坡蕴藏的高势能及滑带液化是滑坡加速高速滑动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将坪滑坡 高速滑动 滑带 抗剪强度 峰残强降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树坪滑坡应急治理工程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易庆林 文凯 +2 位作者 覃世磊 周宝 曾怀恩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5-172,共8页
针对后缘较陡的大型滑坡的应急治理问题,选取三峡库区树坪滑坡应急治理工程为对象,以防灾减灾为目标,采用实时动态监测数据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此次治理的效果,并对该应急治理工程采取的组合治理方式进行模拟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 针对后缘较陡的大型滑坡的应急治理问题,选取三峡库区树坪滑坡应急治理工程为对象,以防灾减灾为目标,采用实时动态监测数据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此次治理的效果,并对该应急治理工程采取的组合治理方式进行模拟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通过对滑坡进行削坡压脚来减小滑坡自重,降低滑坡整体的下滑力,增加滑坡整体抗滑能力;滑坡表面设置的排水沟渠,能够减弱地表水入渗,间接增强抗剪强度,抑制滑坡的变形;该滑坡在应急治理后,应力场发生改变,变形速率显著降低,退水期间滑坡位移的突变特征消失,变形趋势逐渐减缓,滑坡稳定性有一定的提升。研究成果验证了应急治理措施对于体积较大、后缘较陡的滑坡治理的有效性,可为滑坡的治理提供有效的经验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坪滑坡 应急治理 变形特征 数值模拟 地质灾害防治 三峡水库蓄水 涉水复活型滑坡 滑坡孔隙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诱发堆积层滑坡位移动力学参数及其在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以三峡库区黄腊石滑坡分析为例 被引量:12
9
作者 贺可强 李相然 +1 位作者 孙林娜 王思敬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983-2989,共7页
在系统分析堆积层滑坡的物质组成和失稳动因的基础上,运用加卸载响应比理论的基本原理,首次提出了将月降雨量及其变化作为该滑坡的加卸载参数,相应月平均位移速率及其变化值为加卸载响应参数,由此所确定的位移加卸载响应比作为堆积层滑... 在系统分析堆积层滑坡的物质组成和失稳动因的基础上,运用加卸载响应比理论的基本原理,首次提出了将月降雨量及其变化作为该滑坡的加卸载参数,相应月平均位移速率及其变化值为加卸载响应参数,由此所确定的位移加卸载响应比作为堆积层滑坡的位移动力学参数。并根据三峡库区降雨量与堆积层边坡位移相关关系论证了应用该位移动力学参数评价堆积层边坡稳定性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运用加卸载响应比动力学参数对三峡库区黄腊石滑坡排水工程实施前后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与该边坡排水工程前后的稳定性变化相吻合。这表明了加卸载响应比位移动力学参数是堆积层边坡稳定性评价的一种有效位移动力学参数,可以运用该位移动力学参数对该类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与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层滑坡 位移动力学参数 加卸载响应比 黄腊石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千将坪滑坡滑带土干-湿循环条件下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1
10
作者 曹玲 罗先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93-97,共5页
三峡库区滑坡的失稳,主要是水库水位的升降、大气降雨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引起的,滑坡的滑带土在水的反复浸泡作用下,其强度降低是导致大量古滑坡复活或产生新生型滑坡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千将坪滑坡滑带土在干―湿循环试验(DWC)条件... 三峡库区滑坡的失稳,主要是水库水位的升降、大气降雨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引起的,滑坡的滑带土在水的反复浸泡作用下,其强度降低是导致大量古滑坡复活或产生新生型滑坡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千将坪滑坡滑带土在干―湿循环试验(DWC)条件下与天然非饱和土CU试验结果比较,研究了干-湿循环条件下滑坡滑带土强度特性及其变形特性,揭示了千将坪滑坡失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干-湿循环 吸力 变形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千将坪滑坡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刘波 罗先启 张振华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124-128,共5页
库岸边坡的失稳除了与坡体本身的工程地质条件有关外,还与水文地质条件有关;当库水位变化时,库岸边坡地下水排泄条件发生变化,该条件的变化可以导致库岸边坡失稳.以三峡库区某滑坡为例,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模拟该滑坡在库水位变化条件下的... 库岸边坡的失稳除了与坡体本身的工程地质条件有关外,还与水文地质条件有关;当库水位变化时,库岸边坡地下水排泄条件发生变化,该条件的变化可以导致库岸边坡失稳.以三峡库区某滑坡为例,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模拟该滑坡在库水位变化条件下的变形和破坏特征,探讨库水位变化对该滑坡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模型试验 变形 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峡库区木鱼包滑坡地表变形规律分析 被引量:30
12
作者 邓茂林 易庆林 +3 位作者 韩蓓 周剑 李卓骏 张富灵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145-3152,3166,共9页
三峡库区木鱼包滑坡自2006年实施专业监测以来,一直持续变形,对三峡大坝工程和长江航道造成巨大威胁。通过多次野外地质调查资料、长期现场巡查、人工GPS位移监测数据、近1年的全自动监测数据等,深入分析该滑坡在库水涨落及降雨条件下... 三峡库区木鱼包滑坡自2006年实施专业监测以来,一直持续变形,对三峡大坝工程和长江航道造成巨大威胁。通过多次野外地质调查资料、长期现场巡查、人工GPS位移监测数据、近1年的全自动监测数据等,深入分析该滑坡在库水涨落及降雨条件下的变形特征、演化规律及变形机制。结果表明,滑坡坡体结构、岩性及地质构造等地质因素控制了木鱼包滑坡的变形,库水位是主要的驱动因素。库水位上升过程中,库水位由145m升到155m左右,月位移量为最小值;动水压力向坡内,滑坡变形最小;库水位155m上升至175m期间,库水入渗前部坡体,对滑坡前部抗滑段形成浮托减重效应,变形有所增加。库水位由175m下降到170m左右,累积位移形成阶跃,坡受向坡外动水压力和浮托减重效应作用,月位移达最大值。库水位由170m降到145m期间,浮托减重效应作用减小,月位移量降低。目前,木鱼包滑坡变形趋势减小,产生大规模滑动的可能性较小,但须进一步加强监测和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鱼包滑坡 位移阶跃 浮托减重效应 变形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滑坡监测模型建模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振华 罗先启 +1 位作者 吴剑 王志俭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3-94,共2页
以监测预报为目的的滑坡分类为基础,通过对该滑坡分类理论中的滑坡分类要素—滑体组构、动力成因、滑体的变形运动特征和滑坡所处的发育阶段的表现特点进行分析,重点从三峡库区滑坡的动力成因入手,提出水库滑坡监测系统布置的基本原则... 以监测预报为目的的滑坡分类为基础,通过对该滑坡分类理论中的滑坡分类要素—滑体组构、动力成因、滑体的变形运动特征和滑坡所处的发育阶段的表现特点进行分析,重点从三峡库区滑坡的动力成因入手,提出水库滑坡监测系统布置的基本原则。根据该原则,结合滑坡监测内容、监测所使用仪器、监测仪器精度要求和监测周期的选取,建立起基于滑坡分类理论的三峡库区滑坡监测模型,以期为三峡库区滑坡监测系统的建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分类 监测模型 监测系统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靠椅状土质滑坡变形特征及机制分析 被引量:23
14
作者 邓茂林 周剑 +3 位作者 易庆林 张富灵 韩蓓 李卓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96-1303,共8页
自三峡库区蓄水以来,库区不少滑坡监测位移–时间曲线呈台阶状阶跃变化,靠椅状土质滑坡尤为明显,此现象加大了滑坡稳定状态的识别度,严重影响滑坡的预警预报。以白家包滑坡为例,通过多次野外地质调查、长期现场巡查、十多年的GPS位移监... 自三峡库区蓄水以来,库区不少滑坡监测位移–时间曲线呈台阶状阶跃变化,靠椅状土质滑坡尤为明显,此现象加大了滑坡稳定状态的识别度,严重影响滑坡的预警预报。以白家包滑坡为例,通过多次野外地质调查、长期现场巡查、十多年的GPS位移监测数据、1a多全自动监测数据及滑坡学相关理论等,较深入研究了在库水升降及降雨条件下该滑坡的变形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汛期及库水位升降时滑坡发生变形,库水位下降为诱发变形的主要因素,年位移量在35~250 mm,历年位移曲线呈"W"型波动,一次跃阶30~180 mm位移量集中在20~30 d完成。库水位下降25m水位高程为150m左右时,位移跃阶启动。库水位下降至145m后1周,跃阶日位移达最大值5~8mm/d。降雨只在库水位下降期间对滑坡的变形有一定的助推效果,在库水位上升期间,几乎没有影响。受靠椅状等坡体结构特征制约,在库水位升降作用下坡体会反复变形,但难以发生整体性大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靠椅状土质滑坡 位移跃阶 白家包滑坡 变形机制 库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三门洞滑坡变形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易庆林 覃世磊 +2 位作者 文凯 周宝 曾怀恩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1-46,共6页
三门洞滑坡位于长江支流青干河右岸,自三峡库区2003年蓄水以来,滑坡一直处于持续变形阶段.据宏观巡查及现场地质调查资料,深入利用挖掘多年的GPS专业监测数据,综合分析了该滑坡体的动态变形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滑坡体不仅具有... 三门洞滑坡位于长江支流青干河右岸,自三峡库区2003年蓄水以来,滑坡一直处于持续变形阶段.据宏观巡查及现场地质调查资料,深入利用挖掘多年的GPS专业监测数据,综合分析了该滑坡体的动态变形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滑坡体不仅具有前缘变形大于后缘的牵引式运动特征,还具有左侧变形快于右侧的运动特征;该滑坡属于退水滞后型滑坡,大气降雨和库水升降是其外界主要影响因素,变形量呈阶跃式增长,降雨强度,降雨时长,降雨量,及库水位下降速率的上升与阶跃幅度的增长均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特征 降雨强度 库水位 阶跃幅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湿作用下三峡库区典型砂岩劣化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乐华 金晶 +2 位作者 赵二平 宛良朋 邓华锋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6-80,共5页
针对取自三峡库区范家坪滑坡砂岩,采用室内模拟高温季节环境条件,研究砂岩在"烘干-吸水"循环作用下的热湿效应,包括砂岩的质量劣化和抗剪强度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1)经历"烘干-吸水"热湿循环作用后,岩石质量劣化... 针对取自三峡库区范家坪滑坡砂岩,采用室内模拟高温季节环境条件,研究砂岩在"烘干-吸水"循环作用下的热湿效应,包括砂岩的质量劣化和抗剪强度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1)经历"烘干-吸水"热湿循环作用后,岩石质量劣化速率和吸水率是非线性波动变化的,其波动特征体现出了岩石内部裂隙的动态发育;(2)砂岩的抗剪强度参数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φ随着"烘干-吸水"热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不断降低,在循环初期参数折减幅度较大,后期变缓并逐渐趋于稳定,这与岩石质量劣化规律具有相似性;(3)提出通过岩石直剪破坏裂纹延伸角度,定性判断岩石强度的方法。研究成果对昼夜温差大且气候潮湿的华中地区岩石劣化预测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烘干-吸水 直剪试验 裂隙发育 直剪破坏模式 热湿循环 岩石质量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三门洞滑坡稳定分析及抗滑桩模拟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易庆林 周瑞 +3 位作者 梁卫 刘艺梁 曾怀恩 陈源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1-116,共6页
为研究降雨和库水作用对三峡库区三门洞滑坡抗滑桩加固的影响,通过对监测资料的分析,以降雨、库水、桩位等组合不同工况,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模型并模拟抗滑桩加固效果。采用强度折减法得出多种工况的抗滑桩内力分布图。结果表明:三... 为研究降雨和库水作用对三峡库区三门洞滑坡抗滑桩加固的影响,通过对监测资料的分析,以降雨、库水、桩位等组合不同工况,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模型并模拟抗滑桩加固效果。采用强度折减法得出多种工况的抗滑桩内力分布图。结果表明:三门洞滑坡为前缘变形大于后缘变形的牵引式滑坡;库水位涨落是导致滑坡变形的主要因素,降雨加速了滑坡变形;通过模拟得到最佳抗滑桩桩位,其距离滑坡前缘剪出口245 m,且建议初步设计桩长为3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滑桩 强度折减法 数值模拟 剩余推力 三门洞滑坡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降雨型滑坡入渗特征及变形机制——基于一维和二维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力 南芳芸 +4 位作者 王世梅 陈勇 李小伟 范志宏 陈玙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63-1374,共12页
强降雨诱发古滑坡的浅层变形是三峡库区最为严重的地质灾害,因此,探索暴雨作用下滑坡土体的入渗规律及其浅层变形机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以三峡库区的降雨型滑坡为研究对象,统计了降雨型滑坡土体的渗透特性分布特征,考虑强降雨作用,... 强降雨诱发古滑坡的浅层变形是三峡库区最为严重的地质灾害,因此,探索暴雨作用下滑坡土体的入渗规律及其浅层变形机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以三峡库区的降雨型滑坡为研究对象,统计了降雨型滑坡土体的渗透特性分布特征,考虑强降雨作用,分别开展一维土柱入渗试验和二维滑坡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滑坡土体的入渗特征以及对应的滑坡浅层变形机制。降雨入渗试验结果表明:降雨入渗土体的速度取决于降雨强度与土体渗透系数的相对大小,当降雨强度小于或等于土体渗透系数时,入渗能力随降雨强度增大而增大。当降雨强度大于土体渗透系数时,入渗能力反而随之减小。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强降雨入渗时,会造成地表土体暂态饱和,表层土体以下非饱和区内的气体被暂态封闭并受到表层孔隙水压力作用而压缩,导致孔隙气压力随降雨入渗迅速增大。对于三峡库区的降雨型滑坡,短时的暴雨会产生瞬态饱和区。封闭气体,这也是影响强降雨入渗能力的主要原因;同时封闭气体传递水压使得浅层土体的孔隙水压力骤增,这也是许多滑坡发生浅层变形和破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模型试验 降雨诱发滑坡 入渗特征 变形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靠椅状土质滑坡变形规律及机理--以秭归八字门滑坡为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邓茂林 易庆林 +1 位作者 卢书强 韩蓓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5-143,151,共10页
三峡水库蓄水以来,不少滑坡监测位移-时间曲线呈阶跃变化,导致稳定状态识别难度较大,严重影响滑坡预警预报,靠椅状土质滑坡尤为明显。以八字门滑坡为例,通过多次野外地质调查、长期现场巡查、10多年的GPS位移监测数据、2年多全自动监测... 三峡水库蓄水以来,不少滑坡监测位移-时间曲线呈阶跃变化,导致稳定状态识别难度较大,严重影响滑坡预警预报,靠椅状土质滑坡尤为明显。以八字门滑坡为例,通过多次野外地质调查、长期现场巡查、10多年的GPS位移监测数据、2年多全自动监测数据等,较深入研究了该滑坡在库水涨落及降雨条件下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库水位下降期间,特别是库水位下降15m以后,由160m下降至145m,滑坡体变形存在20d左右的滞后,滑坡变形曲线出现突跃,日位移量达1.5~2.2mm。一次降雨量在80mm以上会明显诱发坡体加速。库水位上升期间,库水位在175m左右时,月位移量出现5~10mm负值。一次降雨量在150mm左右未能诱发坡体加速;但一次降雨量在200mm以上,滑坡体位移速度明显加大。滑坡体在降雨量诱发后,位移加速后在降雨结束后持续5~7d恢复正常水平。在周期性降雨和库水位涨落的循环作用下,滑坡体反复受到"推-拉"作用,导致滑坡的位移-时间曲线呈阶跃特征。靠椅状土质滑坡为一类特殊的滑坡,库水位升降是八字门滑坡目前变形的主要因素,而降雨对滑坡变形起到了促进作用。受靠椅状等坡体结构特征制约,在库水位升降作用下坡体会反复变形,但难以发生快速的整体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靠椅状土质滑坡 台阶状变形 八字门滑坡 库水位升降 变形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柏堡滑坡变形失稳机制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易庆林 周宝 +4 位作者 刘平 左清军 覃世磊 曾怀恩 张明玉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2-46,共5页
三峡库区柏堡滑坡位于宜昌市秭归县,于2017年10月3日突发险情,严重危及滑坡体内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研究其变形失稳机制及影响因素,结合现有的地质调查、地质勘察资料和自动监测资料,运用地貌学和工程地质力学理论方法进行了研究.结... 三峡库区柏堡滑坡位于宜昌市秭归县,于2017年10月3日突发险情,严重危及滑坡体内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研究其变形失稳机制及影响因素,结合现有的地质调查、地质勘察资料和自动监测资料,运用地貌学和工程地质力学理论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柏堡滑坡陡峭地形地貌是其发生的前提条件,地层因素对其形成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其软弱夹层为滑坡变形提供了滑动面.大气降雨诱发了滑坡的变形,为柏堡滑坡主要影响因素,库水位变动对其影响较小,为次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柏堡滑坡 失稳机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