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的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规划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欣 程常剑 +3 位作者 李新宇 赵伟杰 李阳 郭攀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40,共10页
为应对可再生能源的可变性和不确定性给传统电力系统规划和调度带来的巨大挑战,提出考虑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reversible solid oxide cell,RSOC)的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规划模型。首先,构建RSOC和含热储的热电联产耦合模型,将该模型引入... 为应对可再生能源的可变性和不确定性给传统电力系统规划和调度带来的巨大挑战,提出考虑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reversible solid oxide cell,RSOC)的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规划模型。首先,构建RSOC和含热储的热电联产耦合模型,将该模型引入到以风力光伏为主要机组的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其次,以年总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构建两阶段规划模型,对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进行优化;最后,以西北部某商业园区为例进行算例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经济性,并且能实现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 热电联产 两阶段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区隧道渗流场解析解及合理支护参数 被引量:17
2
作者 赵建平 李建武 +1 位作者 毕林 程贝贝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142-2150,共9页
以复势函数和地下水力学理论为基础,引入双极坐标描述等势线,推导由围岩、注浆圈和初期支护组成的富水地区隧道渗流场解析解,获得隧道注浆前后初期支护外水头的水头差公式.通过与保角变换法、镜像法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对比,验证所提解... 以复势函数和地下水力学理论为基础,引入双极坐标描述等势线,推导由围岩、注浆圈和初期支护组成的富水地区隧道渗流场解析解,获得隧道注浆前后初期支护外水头的水头差公式.通过与保角变换法、镜像法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对比,验证所提解析方法的合理性.通过研究隧道注浆圈、初期支护的渗流参数与初期支护外水头、渗水量及水头差的关系,提出隧道结构合理渗流参数的确定方法.结果表明:减小初期支护渗透系数或增大初期支护厚度都可致渗水量减小且水头增大;水头差随初期支护渗透系数或厚度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当水头差处于峰值时,注浆圈能发挥较大的作用,初期支护外水头可以降至全水头的3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复势函数 双极坐标 渗流场 渗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EOD项目风险评价体系构建 被引量:13
3
作者 袁宏川 罗鹏 +2 位作者 段跃芳 胡从超 王钰莹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54-263,共10页
针对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项目的运作面临着行业跨度大、环境和经济效益转化周期长等诸多风险因素,采用理论研究、文献分析及德尔菲法相结合的方法,依据生态文明建设背景的特点设计EOD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云... 针对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项目的运作面临着行业跨度大、环境和经济效益转化周期长等诸多风险因素,采用理论研究、文献分析及德尔菲法相结合的方法,依据生态文明建设背景的特点设计EOD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云模型的风险评价模型,并以CJ流域综合治理EOD项目为例验证了此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及适用性,为EOD项目的风险决策与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OD 云模型 博弈论 组合赋权 风险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速度与加速度准则的泄水闸裂缝工作性态诊断 被引量:9
4
作者 徐世媚 黄耀英 +3 位作者 徐小枫 殷晓慧 郝丹 陈飞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8-85,共8页
裂缝实测资料综合反映了现场复杂因素对水工混凝土结构宏观裂缝性态的影响,考虑时效分量是评价裂缝工作性态的重要依据,可基于速度与加速度准则对裂缝工作性态进行诊断。结合王甫洲水利工程泄水闸实际情况,选取水工混凝土结构裂缝典型... 裂缝实测资料综合反映了现场复杂因素对水工混凝土结构宏观裂缝性态的影响,考虑时效分量是评价裂缝工作性态的重要依据,可基于速度与加速度准则对裂缝工作性态进行诊断。结合王甫洲水利工程泄水闸实际情况,选取水工混凝土结构裂缝典型位置安装裂缝计组,监测获得经历不利荷载工况下的裂缝实测资料,建立反映温度非线性效应的裂缝统计模型,分离获得时效分量,采用速度与加速度准则对时效分量进行诊断。裂缝实测资料的应用分析表明,考虑温度非线性效应的裂缝统计模型拟合效果较好,虽然王甫洲水利工程泄水闸检修门库裂缝部分测点时效分量表现不收敛,但均趋于闭合,由此诊断该泄水闸裂缝目前处于稳定状态。该方法能简便且可靠地反映裂缝的时变规律,可为水工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工作性态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诊断 速度与加速度 时效分量 泄水闸 裂缝开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喀斯特溪流水化学特征及碳汇通量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小薇 虞之锋 +3 位作者 陈敏 肖尚斌 梁爽 康满春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48-657,共10页
对湖北宜昌境内典型喀斯特溪流下牢溪的干支流开展了持续1年的两周1次的采样监测,分析了水化学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正演模型和水化学径流法估算了流域内岩石风化速率、碳汇通量和碳汇量.结果表明:水体中Mg^(2+)、Ca^(2+)和HCO_(3)^(-)... 对湖北宜昌境内典型喀斯特溪流下牢溪的干支流开展了持续1年的两周1次的采样监测,分析了水化学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正演模型和水化学径流法估算了流域内岩石风化速率、碳汇通量和碳汇量.结果表明:水体中Mg^(2+)、Ca^(2+)和HCO_(3)^(-)主要来源于白云石等碳酸盐岩风化溶解作用,其浓度与流量的稀释效应密切相关,表现为丰水期浓度低于枯水期,并在主河道上沿程降低;Na^(+)、K^(+)、Cl^(-)、NO_(3)^(-)、SO_(4)^(2-)源于人为输入,浓度在人口密集的下游和人类活动强度大的季节显著增加.流域内岩石风化速率、碳汇通量和碳汇量分别为71.83t/(km^(2)·a)、5.31×10^(5)mol/(km^(2)·a)、6.96×10^(7)mol/a.下牢溪碳汇通量与中、大型喀斯特河流处于同一量级,高于非喀斯特河流和世界均值,这与流域内碳酸盐岩的高覆盖率和其相对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密不可分,说明亚热带季风气候下的喀斯特小溪流是一个重要“遗失碳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河流 水化学特征 岩石风化 碳汇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检测信息的混凝土坝结构模糊集对综合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徐世媚 黄耀英 +1 位作者 殷晓慧 王荣鲁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3期1-6,共6页
为评价贫监测信息或监测资料规律性差的混凝土坝结构健康状态,探讨了基于多源检测信息的混凝土坝结构健康状态安全评价.首先梳理了对混凝土坝结构健康状态有重要影响的现场检测指标,提出了较为全面的多源检测指标评价体系;然后划分了混... 为评价贫监测信息或监测资料规律性差的混凝土坝结构健康状态,探讨了基于多源检测信息的混凝土坝结构健康状态安全评价.首先梳理了对混凝土坝结构健康状态有重要影响的现场检测指标,提出了较为全面的多源检测指标评价体系;然后划分了混凝土坝结构健康状况等级并设计了各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进而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计算模糊联系度,并由置信度准则判断健康状态所属等级,建立了混凝土坝结构多源检测信息模糊集对综合评价模型;最后将该评价模型应用于刘家洞混凝土坝结构健康状态评价.研究表明,该工程健康状态等级为B级,属于较健康的状态,与安全鉴定报告定性评价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坝 贫监测信息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泥陶粒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散剑娣 蔡德所 +2 位作者 欧文昌 谢紫珺 陈佳慧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29-237,共9页
为实现河道底泥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以河道底泥为主要原料,膨润土、淀粉、石灰石为辅料,采用高温烧结法制备底泥陶粒。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膨润土、淀粉、石灰石用量对陶粒性能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陶粒的原料配比和焙烧工艺,并通过... 为实现河道底泥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以河道底泥为主要原料,膨润土、淀粉、石灰石为辅料,采用高温烧结法制备底泥陶粒。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膨润土、淀粉、石灰石用量对陶粒性能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陶粒的原料配比和焙烧工艺,并通过XRD、SEM分析陶粒的物相组成、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适宜的原料配比为:底泥、膨润土、淀粉及石灰石的质量比70∶30∶10∶13,最佳的工艺条件为预热温度400℃、预热时间10 min、焙烧温度1000℃、焙烧时间15 min。在该条件下制得的陶粒堆积密度为725.52 kg/m^(3)、表观密度为1326 kg/m^(3)、吸水率为25.00%、抗压强度为3.32 MPa、除磷率为98.69%。底泥陶粒表面粗糙,孔隙结构丰富,吸水渗透性好,除磷率较高,是一种可以应用于水处理的陶粒滤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底泥 陶粒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焙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荷载下考虑管内有压流体的PCCP耦合动力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壬 侯新康 +1 位作者 徐建国 李世坤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06-216,共11页
PCCP(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因其优良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我国水利水电及市政给排水等生命线工程的建设中。现有研究多为静力分析,少有学者对PCCP管内流体的动力相互作用开展研究。本文利用ABAQUS对PCCP结构及其管内流体在地震荷载下的双向... PCCP(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因其优良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我国水利水电及市政给排水等生命线工程的建设中。现有研究多为静力分析,少有学者对PCCP管内流体的动力相互作用开展研究。本文利用ABAQUS对PCCP结构及其管内流体在地震荷载下的双向流固耦合作用进行分析,开展了考虑流固耦合与未耦合条件下管道各个结构层的动力响应。进一步计算了考虑内水压力、地震荷载大小和管内水流速度等条件变化对管道受力变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固耦合模型能更加真实地还原和模拟在役PCCP的工作状态;内水压力显著影响管道的受力状态,PCCP结构随着输水压力的增大逐步由受压状态向受拉过渡,且受拉区域和拉应力峰值逐渐增大;管内水流速对应力场影响很微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CP 地震荷载 流固耦合 动力响应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泥陶粒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陈佳慧 蔡德所 +2 位作者 散剑娣 谢紫珺 郭一恒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6-282,共7页
为探究底泥陶粒滤料和市售陶粒滤料对曝气生物滤池(BAF)效能的影响,构建了底泥陶粒曝气生物滤池(SSC-BAF)和市售陶粒曝气生物滤池(CTC-BAF)对比试验体系,考察了BAF启动挂膜、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对生活污水中COD、NH_(3)-N、TP去除效果的... 为探究底泥陶粒滤料和市售陶粒滤料对曝气生物滤池(BAF)效能的影响,构建了底泥陶粒曝气生物滤池(SSC-BAF)和市售陶粒曝气生物滤池(CTC-BAF)对比试验体系,考察了BAF启动挂膜、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对生活污水中COD、NH_(3)-N、TP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底泥陶粒表面粗糙,孔隙性较好,比表面积较大,生物附着性较强,适于作微生物的载体。微生物在底泥陶粒滤料上挂膜成功仅需12 d,且SSC-BAF对COD、NH_(3)-N、TP的去除率比CTC-BAF分别提高了9.19、7.55、11.42个百分点。水力停留时间对BAF系统去除COD、TP有较大影响,对NH_(3)-N的去除影响较小。当水力停留时间为22 h时,SSC-BAF对COD、NH_(3)-N、TP的去除效果均优于CTC-BAF,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7.24%、71.21%、73.92%。以河道底泥为原料制备的陶粒可用作BAF滤料,底泥陶粒滤料对BAF效能的提升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陶粒 曝气生物滤池 生活污水 水力停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抓大保护下推广格栅沉砂池替代化粪池的可行性探究
10
作者 罗成明 王彤 《绿色科技》 2019年第12期88-90,共3页
介绍了化粪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取代传统化粪池的可行性,探讨了化粪池设置对进入污水处理厂中有机物负荷削减产生的对脱氮除磷不利影响,探究了采用格珊沉砂池取代化粪池的实际运用效果。
关键词 长江大保护 化粪池 脱氮除磷 格栅沉砂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缺失数据插补和改进集成策略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
11
作者 李欣 吴凌霄 +3 位作者 李新宇 赵伟杰 李阳 郭攀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25年第8期38-48,共11页
针对电气运行数据在量测和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缺失,导致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模型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缺失数据插补和改进集成策略的暂态稳定评估方法。首先,通过图循环插补网络对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进行显式建模,学习特征间潜... 针对电气运行数据在量测和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缺失,导致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模型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缺失数据插补和改进集成策略的暂态稳定评估方法。首先,通过图循环插补网络对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进行显式建模,学习特征间潜在的时空联系,构建缺失数据插补模型,并基于插补效果生成像素点可信度矩阵和特征值可信度矩阵;其次,利用改进的堆叠方法和闭式连续时间神经网络构建集成评估模型,同时将可信度矩阵融合到该评估模型的训练和应用中;最后,引入时间自适应评估方法以缓解插补模型和评估模型同时应用导致的计算压力。新英格兰39节点电力系统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能够在多种数据缺失的情况下保持较高评估水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失数据 暂态稳定评估 图循环插补网络 可信度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