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增强MRI及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
作者 高才良 乐暾 +5 位作者 蔡福玲 曾文兵 邬山 管川江 杨染 汪明全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3期235-240,共6页
乳腺疾病若能早期发现,并及时做出准确的诊断,就可同时减轻患者心理、生理上承受的痛苦。动态增强MR成像技术及MR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者就其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影像学检查技术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敏感度对比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周子和 李国权 +3 位作者 朱世培 牟方胜 刘国庆 杨染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7期1002-1004,共3页
目的:评价X线、CT、MRI在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50例186侧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CT以及MRI诊断结果。结果:早期(Ⅰ~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CT及MRI确诊率分别为26.34%、72.04%、100.0%,CT阳性... 目的:评价X线、CT、MRI在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50例186侧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CT以及MRI诊断结果。结果:早期(Ⅰ~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CT及MRI确诊率分别为26.34%、72.04%、100.0%,CT阳性率显著高于X线片(P<0.001),MRI阳性率较CT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MRI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敏感性和准确率显著优于X线和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体层摄影技术(CT)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H-MRS在颞叶癫痫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曾文兵 杨染 +2 位作者 高才良 秦媛 汪明全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18-221,共4页
手术切除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的致痫灶具有良好的效果。1H-MRS作为一种非侵袭性的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成为近年来应用于癫痫研究的新方法。作者就1H-MRS在TLE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颞叶 癫痫 磁共振波谱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组织内非金属异物使用乳腺X线机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牟方胜 孔俊沣 +2 位作者 李建容 朱世培 邓元民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0-552,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乳腺X线机在发现软组织内非金属异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猪肉代替人体软组织,将玻璃、陶瓷、混凝土,木棍作为非金属异物实验材料。首先对实验用的猪肉行乳腺X线机及常规X线机摄影,得到无异物的软组织X线片。然后把上... 目的:探讨使用乳腺X线机在发现软组织内非金属异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猪肉代替人体软组织,将玻璃、陶瓷、混凝土,木棍作为非金属异物实验材料。首先对实验用的猪肉行乳腺X线机及常规X线机摄影,得到无异物的软组织X线片。然后把上述实验用的每一种材料按照大小不同分为三组,分别放入猪肉软组织内,逐一进行乳腺X线机和常规X线机摄影,每一种软组织中的异物得出两组X线图像,并对两组X线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乳腺X线机与常规X线机对软组织内玻璃、陶瓷,混凝土异物显示情况比较:当异物最大径≥5 mm时,乳腺X线机与常规X线机摄影都显示清楚;当异物大小为2-5 mm时,乳腺X线机对三者显示均清楚,常规X线机对玻璃、陶瓷显示模糊,对混凝土显示清楚;当异物大小≤2 mm时,乳腺X线机对三者显示均清楚,常规X线机对玻璃、陶瓷不能显示,对混凝土显示模糊。乳腺X线机和常规X线机对木棍都不能显示。结论:在显示软组织内非金属异物时,乳腺X线机摄影较常规X线机摄影显示清楚,异物越小,乳腺X线机较常规X线机的优势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 乳腺疾病 异物 放射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多层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吴炅 汪明全 +1 位作者 曾文兵 高才良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11期1334-1337,共4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多层螺旋CT(MSCT)扫描技术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价值,降低患者辐射剂量。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采用常规剂量MSCT扫描技术(Thor Routine扫描序列:120kV,CARE Dose4D120mAs,螺距1.15,采集方式16×0... 目的:探讨低剂量多层螺旋CT(MSCT)扫描技术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价值,降低患者辐射剂量。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采用常规剂量MSCT扫描技术(Thor Routine扫描序列:120kV,CARE Dose4D120mAs,螺距1.15,采集方式16×0.75mm)和50例采用低剂量扫描组合方案(Lung Low Dose扫描序列:80或120kV,CARE Dose 4D20mAs,螺距1.5,采集方式16×1.5mm;患者屏蔽防护)的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比较两组间图像质量、辐射剂量、穿刺活检诊断符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低剂量组图像质量有所下降,但不影响穿刺活检的诊断符合率与安全性,两组间穿刺活检诊断符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常规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的总毫安秒和总剂量长度乘积分别为(4476.06±1477.36)、(1027.18±296.19)mAs和(391.52±140.63)、(69.44±32.78)mGy·cm,且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低剂量MSCT扫描组合方案可以明显降低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的辐射剂量,并且不会影响穿刺活检的诊断符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低剂量扫描 CT引导 活组织检查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对宫角妊娠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孔俊沣 王怀武 +3 位作者 曾文兵 钟雯 刘嵩 吴萍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00-703,共4页
目的探讨宫角妊娠的MRI特点,评估MRI对宫角妊娠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9例宫角妊娠的MRI表现。结果19例患者中,妊娠囊呈单纯囊状13例,混合包块6例;完全位于宫角17例,部分位于宫角并局部凸向宫腔2例;与宫... 目的探讨宫角妊娠的MRI特点,评估MRI对宫角妊娠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9例宫角妊娠的MRI表现。结果19例患者中,妊娠囊呈单纯囊状13例,混合包块6例;完全位于宫角17例,部分位于宫角并局部凸向宫腔2例;与宫腔相通19例,位于宫角结合带内侧18例,有宫内膜包绕15例,宫内膜蜕膜化13例,宫角胎盘植入8例。患侧宫角扩大19例,宫腔扩大11例。妊娠囊内T1WI呈低信号或伴等信号14例,T2WI呈高及稍高信号16例。妊娠囊边缘T2WI呈条状低信号10例。增强扫描囊内索条状或乳头状强化7例,囊壁不均匀强化8例。结论宫角发现妊娠囊是宫角妊娠最重要的MRI表现。宫角扩大、妊娠囊与宫腔相通、妊娠囊位于结合带内侧、妊娠囊周围宫内膜包绕、宫内膜蜕膜化是诊断宫角妊娠的重要征象。MRI可清晰地显示病灶部位、形态、信号及侵犯周围结构情况,对诊断宫角妊娠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异位 磁共振成像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的MRI间接征象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性 被引量:8
7
作者 牟方胜 陈莉 +1 位作者 陈垚 曾文兵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35-639,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MRI间接征象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30例乳腺癌的MRI间接征象及间接征象的个数,术后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根据淋巴结转移个数的多少分为pN0、pN1、pN2、pN34组。分析乳腺癌MRI间接征象及个数与N病理分... 目的:探讨乳腺癌MRI间接征象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30例乳腺癌的MRI间接征象及间接征象的个数,术后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根据淋巴结转移个数的多少分为pN0、pN1、pN2、pN34组。分析乳腺癌MRI间接征象及个数与N病理分期中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30例乳腺癌间接征象共442个,分别为水肿101例、血管增多152例、皮肤增厚及凹陷61例、乳头回缩69例、漏斗征16例、大导管征29例、彗星尾征4例、胸大肌受浸10例。pN0组乳腺癌有121例,间接征象191个;pN156例,间接征象109个;pN227例,间接征象65个;pN326例,间接征象77个。pN0-pN34组中乳腺癌MRI间接征象总体分布不等,Hc=20.09,P<0.010;pN0-pN34组中间接征象个数总体分布不等,统计结果Hc=26.41,P<0.005。结论:乳腺癌皮肤增厚凹陷、乳头凹陷及间接征象个数的多少对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分期 淋巴结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DSA结合Automap在颅内动脉瘤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薛玉富 何泽清 +1 位作者 陈明煌 罗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2199-2200,共2页
关键词 旋转DSA Automap 常规DSA 颅内动脉瘤 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间质瘤的影像学诊断9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孙清荣 文利 +1 位作者 戴书华 罗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22-1023,共2页
关键词 间质瘤 影像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诊断(附3例报道)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清荣 罗勇 陈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0期1386-1386,共1页
关键词 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 影像学诊断 MRI 血管畸形 鉴别诊断 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引导下经皮穿刺切割活检准确率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炅 汪明全 +1 位作者 曾文兵 高才良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4-168,共5页
目的分析影响MSCT引导下经皮穿刺切割活检准确率的可能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有手术病理或临床及影像学随访结果、MSCT引导下经皮穿刺切割活检患者资料,将患者分为符合组和不符合组,对影响穿刺活检准确率的因素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 目的分析影响MSCT引导下经皮穿刺切割活检准确率的可能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有手术病理或临床及影像学随访结果、MSCT引导下经皮穿刺切割活检患者资料,将患者分为符合组和不符合组,对影响穿刺活检准确率的因素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00例穿刺活检总准确率86.33%(259/3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20/300)。两组病变大小、分布类型、病变内有无大量坏死或较大空洞、肺部病变周围是否合并阻塞性实变或不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变的良恶性对穿刺活检准确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MSCT引导下经皮穿刺切割活检准确率的可能因素有病变大小、分布类型、病变内有无大量坏死或较大空洞、肺部病变是否合并阻塞性实变或不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组织检查 穿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弓离断合并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清荣 黄勇 +1 位作者 王忠睿 罗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1-161,164,共2页
关键词 主动脉弓 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成像技术分析及图像质量控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薛玉富 罗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89-792,共4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成像技术要领及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资料与方法200份实行质量控制前(非质控组)及质量控制后(质控组)的肝动脉DSA片,依据照片甲级片率判定标准计算甲、乙、丙级片率,比较两组DSA片的非甲级片缺陷... 目的探讨肝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成像技术要领及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资料与方法200份实行质量控制前(非质控组)及质量控制后(质控组)的肝动脉DSA片,依据照片甲级片率判定标准计算甲、乙、丙级片率,比较两组DSA片的非甲级片缺陷因素(包括运动或饱和伪影、导管位置欠精确、造影剂注射参数不当、窗宽窗位调节不当、诊断区未包全、照相信息捕捉不全、设备性能)发生率。结果质控组甲、乙、丙级片率分别为80.98%、14.13%、4.89%;非质控组分别为71.35%、18.61%、10.04%。质控组非甲级片缺陷因素发生率显著低于非质控组(χ2=36.968,P<0.05),在导致非甲级片的缺陷因素中,伪影居多,导管位置欠精确次之。结论影响肝动脉DSA图像质量的因素主要有成像技术、注射参数、设备性能、后处理及照相技术,实施质量控制能显著提高肝动脉DSA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肝动脉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氧化合物中毒一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向红 牟方红 +1 位作者 罗江平 汪明全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6期389-389,共1页
关键词 氮氧化合物 中毒 X线表现 内皮细胞损伤 吸入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外伤性支气管断裂并肺静脉破裂1例
15
作者 孔俊沣 宁金波 +2 位作者 曾文兵 王怀武 吴炅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87-587,共1页
1病例简介女,4岁。因重物砸伤致胸痛、呼吸困难12 h急诊入院。体格检查:呼吸急促,肺部"三凹征"明显。右侧胸壁及颈部扪及皮下捻发感,右胸闭式引流管引流通畅,见大量气体及少量血性液体引出。左肺呼吸音增强,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支气管 肺静脉 破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儿童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脑灌注联合多时相CT血管成像预测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卒中患者出血转化 被引量:27
16
作者 李翔 刘欢 +3 位作者 熊秋霞 刘兴华 杨染 曾文兵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75-579,共5页
目的探讨全脑灌注联合多时相CT血管成像(CTA)检查在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出血转化(HT)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治疗前行一站式CT检查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AW 4.7后处理工作站测量患侧与健侧灌注参数,包括脑血容量(CBV... 目的探讨全脑灌注联合多时相CT血管成像(CTA)检查在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出血转化(HT)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治疗前行一站式CT检查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AW 4.7后处理工作站测量患侧与健侧灌注参数,包括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血流峰值时间(Tmax)和表面渗透性(PS),并计算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达峰时间(rTTP)、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相对血流峰值时间(rTmax)和相对表面渗透性(rPS)。根据复查CT梗死灶内高密度影将患者分为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比较两组各灌注参数值的差异;通过多时相CTA对侧支循环进行评分,比较HT组间发生率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P<0.05参数的诊断效能及与HT之间的相关性,比较不同治疗方式的出血发生率。结果出血组CBV小于未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患者TTP、MTT、Tmax、PS、rTTP、rMTT、rPS均大于未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rPS与HT呈正相关(r=0.628、0.516,P<0.001)。侧支不良组出血发生率(18/28,64.29%)高于侧支良好组(4/36,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参数联合多时相CTA评分可提高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0.891)。结论PS、rPS和多时相CTA评分对治疗前评估缺血性卒中患者HT风险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灌注成像 CT血管成像 侧支循环 出血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点状骨骺发育不良1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嵩 孔俊沣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5-215,共1页
病例简介男,31周,主诉:早产心肺复苏后发绀50 min。体格检查:患儿出生后轻度水肿,鼻骨凹陷,右手无名指及小指第二指间关节不能伸直。无家族遗传及代谢性疾病史。X线检查见图1。影像诊断:点状骨骺发育不良。入院2 d后患儿家属要求出院,... 病例简介男,31周,主诉:早产心肺复苏后发绀50 min。体格检查:患儿出生后轻度水肿,鼻骨凹陷,右手无名指及小指第二指间关节不能伸直。无家族遗传及代谢性疾病史。X线检查见图1。影像诊断:点状骨骺发育不良。入院2 d后患儿家属要求出院,未做基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发育异常 点状 钙质沉着症 放射摄影术 婴儿 新生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壁脂肪肉瘤一例
18
作者 刘世珍 黄学全 巫北海 《放射学实践》 2002年第3期204-204,共1页
关键词 胸壁肿瘤 CT 病理诊断 手术疗法 胸壁脂肪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第一蹠骨成软骨细胞瘤一例
19
作者 牟方胜 朱世培 +2 位作者 曾朗 罗勇 孔俊沣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3期231-231,共1页
关键词 成软骨细胞瘤 进行性增大 病例资料 10年前 后发现 包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