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动脉介入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病灶中癌细胞增殖和侵袭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王阳 贺亮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1398-1401,共4页
目的:研究术前动脉介入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病灶中癌细胞增殖和侵袭活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术前经动脉介入化疗的13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采用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丝裂霉素的方案进行术前动脉介入化疗,化疗前及化疗后分别采集胃癌病... 目的:研究术前动脉介入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病灶中癌细胞增殖和侵袭活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术前经动脉介入化疗的13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采用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丝裂霉素的方案进行术前动脉介入化疗,化疗前及化疗后分别采集胃癌病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测定促增殖基因C-met、CypA、GOLPH3、PTP1B以及抑癌基因EAF2、ELL、ING5、GKN1、GKN2以及侵袭相关基因MMP2、MMP7、MMP11、Snail、Twist的表达量。结果:介入化疗后,胃癌病灶中C-met、CypA、GOLPH3、PTP1B、MMP2、MMP7、MMP11、Snail、Twist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介入化疗前,EAF2、ELL、ING5、GKN1、GKN2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介入化疗前。结论:术前动脉介入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病灶中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活力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动脉介入化疗 增殖 侵袭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飞蓟宾联合5-FU对胃癌细胞株MGC803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阳 李昌林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845-848,共4页
目的:研究水飞蓟宾联合5-FU处理对胃癌细胞株MGC803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抑制作用。方法:培养胃癌细胞株MGC803,分为NC组、5-Fu组、SB+5-Fu组并用不同条件进行处理,检测凋亡细胞数目、侵袭细胞数目以及增殖、侵袭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处... 目的:研究水飞蓟宾联合5-FU处理对胃癌细胞株MGC803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抑制作用。方法:培养胃癌细胞株MGC803,分为NC组、5-Fu组、SB+5-Fu组并用不同条件进行处理,检测凋亡细胞数目、侵袭细胞数目以及增殖、侵袭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处理后6h、12h、18h、24h时,5-Fu组、SB+5-Fu组凋亡细胞的数目显著多于NC组、侵袭数目显著少于NC组,SB+5-Fu组凋亡细胞的数目显著多于5-Fu组、侵袭数目显著少于5-Fu组(P<0.05);5-Fu组、SB+5-Fu组细胞中Vav3、PTP1B、GOLPH3、RUNX3、Sipa1、UbcH10、NEDD9、Mig-7、CD157、AEP、Galectin-1的mRNA含量低于NC组(P<0.05);SB+5-Fu组细胞中Vav3、PTP1B、GOLPH3、UbcH10、NEDD9、Mig-7、CD157、AEP、Galectin-1的mRNA含量低于5-Fu组(P<0.05),RUNX3、Sipa1的mRNA含量与5-Fu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5-FU单药处理相比,水飞蓟宾联合5-FU处理能够更为有效的促进胃癌细胞凋亡、抑制胃癌细胞侵袭、调节增殖和侵袭相关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水飞蓟宾 5-氟尿嘧啶 增殖 凋亡细胞 侵袭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4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罗卫华 姚文秀 +4 位作者 王更利 洪元康 申泓 蒙荣钦 虞晓林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374-375,共2页
关键词 吉西他滨 顺铂 治疗 晚期 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重指数与胃癌根治术后预后关系 被引量:14
4
作者 杜泽东 张璇 +3 位作者 王定平 余妍忻 张维汉 李秋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8-262,共5页
目的 BMI用于胃癌术后并发症预测已得到共识,但用于生存预测的作用尚存争议。文中研究不同分类标准的BMI与胃癌根治手术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8年12月-2013年7月460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探讨世界... 目的 BMI用于胃癌术后并发症预测已得到共识,但用于生存预测的作用尚存争议。文中研究不同分类标准的BMI与胃癌根治手术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8年12月-2013年7月460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探讨世界卫生组织(WHO)、亚洲以及中国BMI标准与胃癌根治术后生存情况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确定独立预测生存的指标。结果 BMI的WHO、亚洲、中国分级标准中肥胖(高BMI)和非肥胖组(正常BMI)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84.23±2.40)个月vs(75.23±1.02)个月,P=0.156]、[(86.19±3.41)个月vs(76.79±1.84)个月,P=0.046]、[(89.80±3.33)个月vs(77.66±1.70)个月, P=0.060]。文化程度、职业状态、肿瘤部位、血管侵犯、神经侵犯,手术方式、T分期、N分期、术后辅助化疗、癌结节、淋巴结转移阳性率、肿瘤直径、BMI(亚洲标准)与患者的5年生存时间存在相关性(P<0.05)。术后辅助化疗、T分期、N分期、职业状态是影响胃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BMI(肥胖)是影响胃癌根治术后预后因素之一。亚洲BMI分类标准更适合本研究胃癌人群。辅助化疗、T分期、N分期、职业状态是胃癌根治术后独立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指数 胃癌根治术后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基因变异对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阳 朱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286-288,共3页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络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吉非替尼作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主要靶向药物.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基因变异 吉非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比值对胃癌病灶内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评价价值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贺亮 黄凌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0期1838-1841,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比值(PGR)对胃癌病灶内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评价价值。方法:选择本院进行根治性手术的胃癌患者作为研究的胃癌组,同期在三六三医院体检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集血清,测定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后计算P... 目的:研究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比值(PGR)对胃癌病灶内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评价价值。方法:选择本院进行根治性手术的胃癌患者作为研究的胃癌组,同期在三六三医院体检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集血清,测定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后计算PGR;采集胃癌病灶并测定癌基因、血管新生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胃癌组患者血清PG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中高分化胃癌患者的血清PGR水平明显高于低分化胃癌患者,TNMⅢ期胃癌患者的血清PGR水平明显低于TNM I+Ⅱ期胃癌患者,有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的血清PGR水平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以PGR=3.8为切点,PGR<3.8胃癌患者的胃癌病灶内p53、TXNIP的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PGR>3.8的胃癌患者,Bcl-2、β-catenin、Survivin、COX-2、HIF-1α、VEGF、c-Met、CNPY2的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PGR>3.8的胃癌患者。结论:胃癌患者血清中PGR的降低对病理进程及恶性生物学行为具有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胃蛋白酶原Ⅰ、Ⅱ比值 癌基因 血管新生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