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冬恋 郭秋鸿 +2 位作者 夏阳淼 周叶 李佳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4-370,共7页
目的通过建立慢性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模型,为抗慢性高尿酸血症肾损害的药物研发提供模型工具。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A组(2%氧嗪酸钾+12%酵母膏+86%普通饲料饲喂)、B组(0.15%腺嘌呤+10%酵母膏+89.85%普通饲料饲喂)... 目的通过建立慢性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模型,为抗慢性高尿酸血症肾损害的药物研发提供模型工具。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A组(2%氧嗪酸钾+12%酵母膏+86%普通饲料饲喂)、B组(0.15%腺嘌呤+10%酵母膏+89.85%普通饲料饲喂)、C组(100 mg/kg腺嘌呤+1500 mg/kg氧嗪酸钾,每日早晚各灌胃1次)和D组(50 mg/kg腺嘌呤+1500 mg/kg氧嗪酸钾,每日早上灌胃1次)。观察时间为5周,每周检测各组大鼠体重、大鼠血清尿酸、肌酐、尿素氮等指标,5周后,检测大鼠双肾重与体重的比值,同时对肾进行病理切片观察。结果与正常组相比,C组大鼠体重减轻,双肾重与体重的比值升高,血清尿酸、肌酐和尿素氮均升高,肾颜色变化明显,HE和尿酸盐染色发现肾有一定程度的损害。结论100 mg/kg腺嘌呤+1500 mg/kg氧嗪酸钾,每日早晚灌胃的方式建立慢性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模型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高尿酸血症 肾损害 大鼠 尿酸 肌酐 尿素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