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槟榔次碱速效抗疲劳活性及其通过调控血脑屏障发挥抗疲劳机制研究
1
作者
刘书伟
张田田
+1 位作者
王燕
武天明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76,共10页
为探索槟榔次碱抗疲劳产品的开发前景,通过构建小鼠行为敏化模型,采用力竭游泳时间、血乳酸、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丙二醛、肌糖原、肝糖原、伊文思蓝、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多巴胺(Dopamine, DA)和5-HT/DA值等指...
为探索槟榔次碱抗疲劳产品的开发前景,通过构建小鼠行为敏化模型,采用力竭游泳时间、血乳酸、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丙二醛、肌糖原、肝糖原、伊文思蓝、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多巴胺(Dopamine, DA)和5-HT/DA值等指标分析槟榔次碱速效抗疲劳活性及机制.结果显示,槟榔次碱能延长小鼠力竭游泳时间,且行为敏化可有效增强槟榔次碱的活性,2组行为敏化小鼠的力竭游泳时间均极显著大于2个未敏化处理及2个对照(P<0.01),口腔缓释给药对槟榔次碱处理小鼠的力竭游泳时间也有促进作用.槟榔次碱可抑制游泳小鼠血乳酸、丙二醛和血尿素氮的积累,缓解Hb和DA水平的降低,减弱脑内5-HT的升高,抑制肌糖原和肝糖原的耗竭,阻碍脑内5-HT/DA值的升高,增强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的通透性,且行为敏化和口腔缓释给药能增强上述效果.槟榔次碱可通过抑制氧运输蛋白水平降低、平衡中枢神经递质、降低代谢产物积累和能量物质消耗,并调节BBB通透性使脑内5-HT扩散到血液中,降低5-HT对大脑兴奋的抑制,从而发挥抗疲劳作用.槟榔次碱只有通过口腔缓释给药才能对行为敏化的机体挥卓越的速效抗疲劳活性,速效抗疲劳的原因可能是槟榔次碱通过口腔黏膜吸收,避免肠胃的首过效应,迅速增加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该研究可为槟榔次碱速效抗疲劳产品研发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次碱
血脑屏障
速效抗疲劳
神经递质
行为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响应面法优化槟榔挥发油提取工艺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燕
刘书伟
+1 位作者
张田田
沈梦霞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8-82,共5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槟榔挥发油。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研究挥发油对4种供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9.5(g/mL)、浸泡时间3 h、...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槟榔挥发油。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研究挥发油对4种供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9.5(g/mL)、浸泡时间3 h、提取时间10.5 h,在此条件下挥发油得率为0.0409%±0.0002%;槟榔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分别为15.63、31.25、31.25、62.5 mg/mL,对4种供试菌的MBC均超过250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挥发油
响应面法
提取工艺
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间作作物对槟榔幼树生长及病虫害的影响
3
作者
王燕
刘书伟
+2 位作者
张田田
侯亚楠
沈梦霞
《园艺与种苗》
CAS
2022年第6期10-12,3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作物对槟榔幼树生长及病虫害的影响。[方法]采用海南常见的4种作物进行大田间作试验。[结果 ] 4种作物均可促进槟榔幼树株高、茎粗、叶面积3种形态指标的增长和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增加,随作物生育进程的推进,各指标增长量...
[目的]探讨不同作物对槟榔幼树生长及病虫害的影响。[方法]采用海南常见的4种作物进行大田间作试验。[结果 ] 4种作物均可促进槟榔幼树株高、茎粗、叶面积3种形态指标的增长和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增加,随作物生育进程的推进,各指标增长量出现先增后减或后缓慢增长的趋势。各指标总增长量和增加量均表现为:槟榔‖花生>槟榔‖萝卜>槟榔‖圣女果>槟榔‖玉米>槟榔单作,其中槟榔‖花生和槟榔‖萝卜处理与单作处理差异显著。叶枯病和蚧壳虫的危害均表现为:槟榔单作>槟榔‖玉米>槟榔‖花生>槟榔‖萝卜>槟榔‖圣女果,其中槟榔‖萝卜和槟榔‖圣女果处理与单作处理差异显著。[结论]该研究可为海南槟榔幼树间作作物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幼树
间作
生长
病虫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槟榔次碱速效抗疲劳活性及其通过调控血脑屏障发挥抗疲劳机制研究
1
作者
刘书伟
张田田
王燕
武天明
机构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三亚市功能槟榔研究重点实验室
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药物基因和蛋白筛选国家工程
实验室
出处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76,共10页
基金
海南省科技专项项目-海南省重点研发项目(ZDYF2022XDNY172)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RC589,221MS049,423MS052)。
文摘
为探索槟榔次碱抗疲劳产品的开发前景,通过构建小鼠行为敏化模型,采用力竭游泳时间、血乳酸、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丙二醛、肌糖原、肝糖原、伊文思蓝、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多巴胺(Dopamine, DA)和5-HT/DA值等指标分析槟榔次碱速效抗疲劳活性及机制.结果显示,槟榔次碱能延长小鼠力竭游泳时间,且行为敏化可有效增强槟榔次碱的活性,2组行为敏化小鼠的力竭游泳时间均极显著大于2个未敏化处理及2个对照(P<0.01),口腔缓释给药对槟榔次碱处理小鼠的力竭游泳时间也有促进作用.槟榔次碱可抑制游泳小鼠血乳酸、丙二醛和血尿素氮的积累,缓解Hb和DA水平的降低,减弱脑内5-HT的升高,抑制肌糖原和肝糖原的耗竭,阻碍脑内5-HT/DA值的升高,增强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的通透性,且行为敏化和口腔缓释给药能增强上述效果.槟榔次碱可通过抑制氧运输蛋白水平降低、平衡中枢神经递质、降低代谢产物积累和能量物质消耗,并调节BBB通透性使脑内5-HT扩散到血液中,降低5-HT对大脑兴奋的抑制,从而发挥抗疲劳作用.槟榔次碱只有通过口腔缓释给药才能对行为敏化的机体挥卓越的速效抗疲劳活性,速效抗疲劳的原因可能是槟榔次碱通过口腔黏膜吸收,避免肠胃的首过效应,迅速增加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该研究可为槟榔次碱速效抗疲劳产品研发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槟榔次碱
血脑屏障
速效抗疲劳
神经递质
行为敏化
Keywords
arecaidine
blood-brain barrier
quick-acting anti-fatigue
neurotransmitter
behavioral sensitization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响应面法优化槟榔挥发油提取工艺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燕
刘书伟
张田田
沈梦霞
机构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生态环境学院
三亚市功能槟榔研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8-82,共5页
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21RC589)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19QN240)
+1 种基金
海南省科技专项资助(ZDYF2022XDNY172)
海南省教育厅项目资助(Hnjg2023ZD-38)。
文摘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槟榔挥发油。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研究挥发油对4种供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9.5(g/mL)、浸泡时间3 h、提取时间10.5 h,在此条件下挥发油得率为0.0409%±0.0002%;槟榔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分别为15.63、31.25、31.25、62.5 mg/mL,对4种供试菌的MBC均超过250 mg/mL。
关键词
槟榔
挥发油
响应面法
提取工艺
抑菌浓度
Keywords
Areca catechu L.
volatile oil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extraction process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分类号
TS225.6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间作作物对槟榔幼树生长及病虫害的影响
3
作者
王燕
刘书伟
张田田
侯亚楠
沈梦霞
机构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生态环境学院
三亚市功能槟榔研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园艺与种苗》
CAS
2022年第6期10-12,36,共4页
基金
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资助项目(Hnky2017-48)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19QN240)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21RC589)。
文摘
[目的]探讨不同作物对槟榔幼树生长及病虫害的影响。[方法]采用海南常见的4种作物进行大田间作试验。[结果 ] 4种作物均可促进槟榔幼树株高、茎粗、叶面积3种形态指标的增长和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增加,随作物生育进程的推进,各指标增长量出现先增后减或后缓慢增长的趋势。各指标总增长量和增加量均表现为:槟榔‖花生>槟榔‖萝卜>槟榔‖圣女果>槟榔‖玉米>槟榔单作,其中槟榔‖花生和槟榔‖萝卜处理与单作处理差异显著。叶枯病和蚧壳虫的危害均表现为:槟榔单作>槟榔‖玉米>槟榔‖花生>槟榔‖萝卜>槟榔‖圣女果,其中槟榔‖萝卜和槟榔‖圣女果处理与单作处理差异显著。[结论]该研究可为海南槟榔幼树间作作物的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
槟榔幼树
间作
生长
病虫害
Keywords
Areca young tree
Intercropping
Growth
Diseases and pests
分类号
S59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槟榔次碱速效抗疲劳活性及其通过调控血脑屏障发挥抗疲劳机制研究
刘书伟
张田田
王燕
武天明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响应面法优化槟榔挥发油提取工艺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王燕
刘书伟
张田田
沈梦霞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间作作物对槟榔幼树生长及病虫害的影响
王燕
刘书伟
张田田
侯亚楠
沈梦霞
《园艺与种苗》
CAS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