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祛瘀通络汤和督脉三针联合常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
22
1
作者
王波
刘建浩
+1 位作者
王天磊
谭春凤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541-2543,共3页
目的探讨祛瘀通络汤和督脉三针联合常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阿司匹林、依达拉奉、神经节苷脂、阿托伐他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祛瘀通络汤和督脉三...
目的探讨祛瘀通络汤和督脉三针联合常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阿司匹林、依达拉奉、神经节苷脂、阿托伐他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祛瘀通络汤和督脉三针(神庭、百会、风府),疗程4周。检测临床疗效、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血流动力学指标(PCA和MCA的Vm、PI)、炎症因子(NSE、MBP、IL-6、IL-17)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PI、炎症因子降低(P<0.05),Barthel指数、Vm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祛瘀通络汤和督脉三针联合常规治疗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提高疗效,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瘀通络汤
督脉三针
常规治疗
急性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醒神启闭针刺法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5-HT、NGF、IL-23的影响
被引量:
41
2
作者
王波
王天磊
+2 位作者
谭春凤
黄建福
徐琼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4-86,共3页
目的分析醒神启闭针刺法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患者5-羟色胺(5-HT)、神经生长因子(NGF)、白细胞介素-23(IL-23)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7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9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度洛西汀治疗,...
目的分析醒神启闭针刺法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患者5-羟色胺(5-HT)、神经生长因子(NGF)、白细胞介素-23(IL-23)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7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9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度洛西汀治疗,观察组给予醒神启闭针刺法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AMD评分(12.04±2.16)分、NIHSS评分(6.12±1.21)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神经细胞因子、IL-23、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5-HT(46.85±6.02)ng/mL、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42.98±5.97)ng/mL、NGF(12.77±1.30)ng/L水平高于对照组,IL-23(69.58±9.53)ng/L、IL-1β(18.15±2.14)ng/L、IL-2(42.63±8.15)pg/m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神启闭针刺法可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减轻抑郁症状,降低炎症反应,提高神经细胞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神启闭针刺法
脑卒中后抑郁
5-羟色胺
神经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针联合补阳还五汤对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32
3
作者
王天磊
刘建浩
+2 位作者
徐琼
谭春凤
樊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补阳还五汤对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5月—2018年10月收治的78例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初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9例。均给予基础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补阳还五汤对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5月—2018年10月收治的78例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初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9例。均给予基础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中药补阳还五汤,每日1剂,持续治疗4周;试验组加用电针疗法,每日1次,每周治疗5 d,持续治疗4周。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应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和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估肢体功能,参考美国国立卫生院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清hs-CRP、IL-6、IL-10水平降低(P<0.01),FMA量表评分、FAC量表评分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血清hs-CRP、IL-6、IL-10水平较低(P<0.01),FMA量表评分、FAC量表评分较高(P<0.01),NIHSS评分较低(P<0.01),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电针联合补阳还五汤能够抑制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显著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电针
补阳还五汤
炎症因子
肢体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祛瘀通络汤和督脉三针联合常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
22
1
作者
王波
刘建浩
王天磊
谭春凤
机构
三亚市中医院针灸二科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541-2543,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祛瘀通络汤和督脉三针联合常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阿司匹林、依达拉奉、神经节苷脂、阿托伐他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祛瘀通络汤和督脉三针(神庭、百会、风府),疗程4周。检测临床疗效、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血流动力学指标(PCA和MCA的Vm、PI)、炎症因子(NSE、MBP、IL-6、IL-17)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PI、炎症因子降低(P<0.05),Barthel指数、Vm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祛瘀通络汤和督脉三针联合常规治疗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提高疗效,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关键词
祛瘀通络汤
督脉三针
常规治疗
急性脑梗死
分类号
R287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醒神启闭针刺法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5-HT、NGF、IL-23的影响
被引量:
41
2
作者
王波
王天磊
谭春凤
黄建福
徐琼
机构
三亚市中医院针灸二科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4-86,共3页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项目(201508658)。
文摘
目的分析醒神启闭针刺法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患者5-羟色胺(5-HT)、神经生长因子(NGF)、白细胞介素-23(IL-23)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7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9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度洛西汀治疗,观察组给予醒神启闭针刺法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AMD评分(12.04±2.16)分、NIHSS评分(6.12±1.21)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神经细胞因子、IL-23、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5-HT(46.85±6.02)ng/mL、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42.98±5.97)ng/mL、NGF(12.77±1.30)ng/L水平高于对照组,IL-23(69.58±9.53)ng/L、IL-1β(18.15±2.14)ng/L、IL-2(42.63±8.15)pg/m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神启闭针刺法可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减轻抑郁症状,降低炎症反应,提高神经细胞因子的表达。
关键词
醒神启闭针刺法
脑卒中后抑郁
5-羟色胺
神经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23
Keywords
inducing resuscitation and opening and closing acupuncture
post-stroke depression
5-HT
nerve growth factor
IL-23
分类号
R245.31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R277.749.13 [医药卫生—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针联合补阳还五汤对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32
3
作者
王天磊
刘建浩
徐琼
谭春凤
樊伟
机构
三亚市中医院针灸二科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164-166,共3页
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817399)。
文摘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补阳还五汤对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5月—2018年10月收治的78例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初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9例。均给予基础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中药补阳还五汤,每日1剂,持续治疗4周;试验组加用电针疗法,每日1次,每周治疗5 d,持续治疗4周。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应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和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估肢体功能,参考美国国立卫生院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清hs-CRP、IL-6、IL-10水平降低(P<0.01),FMA量表评分、FAC量表评分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血清hs-CRP、IL-6、IL-10水平较低(P<0.01),FMA量表评分、FAC量表评分较高(P<0.01),NIHSS评分较低(P<0.01),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电针联合补阳还五汤能够抑制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显著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电针
补阳还五汤
炎症因子
肢体运动功能
分类号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祛瘀通络汤和督脉三针联合常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王波
刘建浩
王天磊
谭春凤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醒神启闭针刺法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5-HT、NGF、IL-23的影响
王波
王天磊
谭春凤
黄建福
徐琼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
4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电针联合补阳还五汤对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王天磊
刘建浩
徐琼
谭春凤
樊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
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