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冬枣黑斑病的光学特性检测方法建立
被引量:
1
1
作者
江梦薇
兰维杰
+5 位作者
屠康
彭菁
白冰瑶
张丽
宋丽军
潘磊庆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321-330,共10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冬枣果实黑斑病过程中光学特性的变化,并筛选出病害检测的特征波长。采用单积分球检测系统结合反向倍加(IAD)算法测定冬枣果实在黑斑病过程中短-中波近红外区域(900~1650 nm)内光学吸收和散射特性,通过光学特性与品质指...
本研究旨在探究冬枣果实黑斑病过程中光学特性的变化,并筛选出病害检测的特征波长。采用单积分球检测系统结合反向倍加(IAD)算法测定冬枣果实在黑斑病过程中短-中波近红外区域(900~1650 nm)内光学吸收和散射特性,通过光学特性与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获得特征波长,最后通过近红外光谱对特征波长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黑斑病的发展,冬枣果实的失重率和a^(*)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L^(*)、可溶性固形物及叶绿素含量则随贮藏时间下降。冬枣果实的吸收系数(μa)和约化散射系数(μs')均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μa和μs'分别在1400~1650和900~1360 nm与病害程度(病斑面积)和部分品质指标(失重率、L^(*)、a^(*)、可溶性固形物和叶绿素)呈现高度相关。与全波长和基于算法获得的特征波长模型相比,基于光学特性优选的10个特征变量建立的冬枣黑斑病判别模型效果最佳,建模集和预测集总体正确率分别达到92.53%和92.35%,证明了短-中波近红外光学信号识别不同病害程度冬枣果实的潜力及基于光学特性优选的特征波长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枣
黑斑病
光学特性
短-中波近红外
特征波长
吸收系数
约化散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然低温下7种热带睡莲的耐寒性评价
被引量:
3
2
作者
程哲
王彦杰
+5 位作者
吕存红
金奇江
杨梅花
王雪莲
叶春秀
徐迎春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46-52,共7页
为了解热带睡莲品种间的耐寒性差异,筛选出耐寒品种用作抗性育种亲本以及为区域化种植作参考,以杭州萧山地区所种植的7个热带睡莲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观测10月底至12月初各睡莲品种叶片的冷害胁迫指数、落叶率、落花率及叶色的变化,分...
为了解热带睡莲品种间的耐寒性差异,筛选出耐寒品种用作抗性育种亲本以及为区域化种植作参考,以杭州萧山地区所种植的7个热带睡莲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观测10月底至12月初各睡莲品种叶片的冷害胁迫指数、落叶率、落花率及叶色的变化,分析其受冷害情况,并判断其耐寒性。结果表明:埃及白的花、叶冷害表现的综合指标最低,说明其耐寒性最强;蒂娜和蓝女神的落叶率和冷害胁迫指数较高,说明其耐寒性较差,而鲁比、黑美人、甘娜各指标处于中位,说明这3个品种的耐寒性居中。7种热带睡莲耐寒性等级由大到小依次为:埃及白>黑美人>甘娜>伊斯兰达、鲁比>蓝女神>蒂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睡莲
耐寒性
冷害胁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覆膜机插缓混一次施肥对水稻生长、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
5
3
作者
陈洋洋
洪金枝
+3 位作者
张子涵
金佳雯
唐心傲
李刚华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2,16,共5页
以宁香粳9号为试验材料,于2022年在南京农业大学白马教学科研基地开展试验,研究覆膜机插缓混一次施肥对水稻生长、产量及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为绿色高产的稻作方式提供新的思路。结果表明,缓混肥一次基施(T1)、覆膜缓混肥一次基施(T2)...
以宁香粳9号为试验材料,于2022年在南京农业大学白马教学科研基地开展试验,研究覆膜机插缓混一次施肥对水稻生长、产量及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为绿色高产的稻作方式提供新的思路。结果表明,缓混肥一次基施(T1)、覆膜缓混肥一次基施(T2)和覆膜尿素两次施用(T3)处理的产量较常规施肥(CK)分别提高6.0%、9.1%和6.5%,但只有T2处理达到显著水平;T2处理植株干物质积累量较CK显著提高12.5%,在分蘖期、拔节期的叶面积指数较CK分别显著提高62.0%、26.7%;T2处理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农学利用率较CK显著提高9.1%和47.7%,氮素利用率较CK提高17.6%。可见,覆膜机插缓混一次施肥具有更高的水稻增产潜力和氮素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长
氮素吸收利用率
产量
生物可降解膜
缓混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冬枣黑斑病的光学特性检测方法建立
被引量:
1
1
作者
江梦薇
兰维杰
屠康
彭菁
白冰瑶
张丽
宋丽军
潘磊庆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
食品科技学院
塔里木
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食品科技学院
三亚南京农业大学研究院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321-33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003114,32272389)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项目(322CXT523)
国家级外专项目(G2022145004L)。
文摘
本研究旨在探究冬枣果实黑斑病过程中光学特性的变化,并筛选出病害检测的特征波长。采用单积分球检测系统结合反向倍加(IAD)算法测定冬枣果实在黑斑病过程中短-中波近红外区域(900~1650 nm)内光学吸收和散射特性,通过光学特性与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获得特征波长,最后通过近红外光谱对特征波长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黑斑病的发展,冬枣果实的失重率和a^(*)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L^(*)、可溶性固形物及叶绿素含量则随贮藏时间下降。冬枣果实的吸收系数(μa)和约化散射系数(μs')均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μa和μs'分别在1400~1650和900~1360 nm与病害程度(病斑面积)和部分品质指标(失重率、L^(*)、a^(*)、可溶性固形物和叶绿素)呈现高度相关。与全波长和基于算法获得的特征波长模型相比,基于光学特性优选的10个特征变量建立的冬枣黑斑病判别模型效果最佳,建模集和预测集总体正确率分别达到92.53%和92.35%,证明了短-中波近红外光学信号识别不同病害程度冬枣果实的潜力及基于光学特性优选的特征波长的有效性。
关键词
冬枣
黑斑病
光学特性
短-中波近红外
特征波长
吸收系数
约化散射系数
Keywords
winter jujube
black spot disease
optical properties
short-and mid-wave infrared
characteristic wavelengths
absorption coefficient
reduced scattering coefficient
分类号
TS255.1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然低温下7种热带睡莲的耐寒性评价
被引量:
3
2
作者
程哲
王彦杰
吕存红
金奇江
杨梅花
王雪莲
叶春秀
徐迎春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
园艺学院/
农业
农村部景观
农业
重点实验室/
农业
农村部花卉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与草原局华东地区花卉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三亚南京农业大学研究院
浙江伟达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石河子
大学
农学院
新疆
农业
大学
林学院
出处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46-5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联合基金项目(U1803104、U200311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源专项(KYZZ2022004、KYZZ2021003、KYZZ201919、Y020180034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南京农大—新疆农大联合基金(KYYJ201810)。
文摘
为了解热带睡莲品种间的耐寒性差异,筛选出耐寒品种用作抗性育种亲本以及为区域化种植作参考,以杭州萧山地区所种植的7个热带睡莲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观测10月底至12月初各睡莲品种叶片的冷害胁迫指数、落叶率、落花率及叶色的变化,分析其受冷害情况,并判断其耐寒性。结果表明:埃及白的花、叶冷害表现的综合指标最低,说明其耐寒性最强;蒂娜和蓝女神的落叶率和冷害胁迫指数较高,说明其耐寒性较差,而鲁比、黑美人、甘娜各指标处于中位,说明这3个品种的耐寒性居中。7种热带睡莲耐寒性等级由大到小依次为:埃及白>黑美人>甘娜>伊斯兰达、鲁比>蓝女神>蒂娜。
关键词
热带睡莲
耐寒性
冷害胁迫指数
Keywords
Tropical waterlily
Cold tolerance
Chilling stress index
分类号
Q949.746.1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覆膜机插缓混一次施肥对水稻生长、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
5
3
作者
陈洋洋
洪金枝
张子涵
金佳雯
唐心傲
李刚华
机构
三亚南京农业大学研究院
/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农业大学
作物生理生态与生产管理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2,16,共5页
基金
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BA2022017)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BE2021361)。
文摘
以宁香粳9号为试验材料,于2022年在南京农业大学白马教学科研基地开展试验,研究覆膜机插缓混一次施肥对水稻生长、产量及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为绿色高产的稻作方式提供新的思路。结果表明,缓混肥一次基施(T1)、覆膜缓混肥一次基施(T2)和覆膜尿素两次施用(T3)处理的产量较常规施肥(CK)分别提高6.0%、9.1%和6.5%,但只有T2处理达到显著水平;T2处理植株干物质积累量较CK显著提高12.5%,在分蘖期、拔节期的叶面积指数较CK分别显著提高62.0%、26.7%;T2处理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农学利用率较CK显著提高9.1%和47.7%,氮素利用率较CK提高17.6%。可见,覆膜机插缓混一次施肥具有更高的水稻增产潜力和氮素利用效率。
关键词
水稻
生长
氮素吸收利用率
产量
生物可降解膜
缓混肥
Keywords
rice
growth
yiel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biodegradable film
controlled-release blend fertilizer
分类号
S511.0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冬枣黑斑病的光学特性检测方法建立
江梦薇
兰维杰
屠康
彭菁
白冰瑶
张丽
宋丽军
潘磊庆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自然低温下7种热带睡莲的耐寒性评价
程哲
王彦杰
吕存红
金奇江
杨梅花
王雪莲
叶春秀
徐迎春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覆膜机插缓混一次施肥对水稻生长、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陈洋洋
洪金枝
张子涵
金佳雯
唐心傲
李刚华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