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脂质运载蛋白型前列腺素D合成酶水平在1型发作性睡病患者日间过度嗜睡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配配
闫涵
+6 位作者
李清华
张驰
董霄松
安海燕
李静
赵龙
韩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5期4454-4458,共5页
背景前列腺素D2(PGD2)通过其受体DP1诱导腺苷生成,发挥强效促眠效果。近年来研究显示发作性睡病患者存在PGD2-DP1通路异常,合成PGD2的脂质运载蛋白型前列腺素D合成酶(L-PGDS,中枢系统PGD2关键合成酶)可能参与了该类患者日间过度嗜睡(EDS...
背景前列腺素D2(PGD2)通过其受体DP1诱导腺苷生成,发挥强效促眠效果。近年来研究显示发作性睡病患者存在PGD2-DP1通路异常,合成PGD2的脂质运载蛋白型前列腺素D合成酶(L-PGDS,中枢系统PGD2关键合成酶)可能参与了该类患者日间过度嗜睡(EDS)的调节。目的探讨1型发作性睡病患者脑脊液(CSF)和血清L-PGDS水平的变化,以及L-PGDS在EDS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睡眠中心收治的79例1型发作性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NT1组),选取同期就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腿部手术接受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腰麻)的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NT1组进行日间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计算睡眠潜伏期(SL)及睡眠起始快速眼动睡眠(SOREMPs)次数;两组均检测血清L-PGDS,CSF L-PGDS、HCRT水平及HLA-DQB1*0602表型。结果两组年龄、性别、BMI和HLA-DQB1*0602阳性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SF HCRT水平高于NT1组,CSF(P=0.029)和血清(P<0.001)L-PGDS水平低于NT1组。NT1组、对照组CSF L-PGDS水平与CSF HCRT均无相关性(NT1组:rs=-0.160,P=0.159;对照组:rs=-0.179,P=0.229)。对照组(rs=0.358,P=0.014)和NT1组(rs=0.267,P=0.017)年龄与CSF L-PGDS水平均呈正相关。年龄与血清L-PGDS水平无相关关系(对照组:rs=-0.251,P=0.088,NT1组:rs=-0.058,P=0.612)。CSF L-PGDS及血清L-PGDS与BMI均无相关关系(CSF L-PGDS:对照组:rs=-0.097,P=0.521,NT1组:rs=0.122,P=0.283;血清L-PGDS:对照组:rs=-0183,P=0.223,NT1组:rs=0.188,P=0.098)。对NT1组和对照组年龄、性别及BMI进行1∶1匹配,获得了12组配对样本。匹配后,NT1组CSF L-PGDS及血清L-PGD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型发作性睡病患者的血清和CSF L-PGDS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提示L-PGDS在EDS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度嗜睡性障碍
发作性睡病
前列腺素
脂质运载蛋白型前列腺素D合成酶
下丘脑激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脂质运载蛋白型前列腺素D合成酶水平在1型发作性睡病患者日间过度嗜睡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配配
闫涵
李清华
张驰
董霄松
安海燕
李静
赵龙
韩芳
机构
三亚中心医院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睡眠心身医学中心
北京大学
人民医院
呼吸科
北京大学
人民医院
麻醉科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5期4454-4458,共5页
文摘
背景前列腺素D2(PGD2)通过其受体DP1诱导腺苷生成,发挥强效促眠效果。近年来研究显示发作性睡病患者存在PGD2-DP1通路异常,合成PGD2的脂质运载蛋白型前列腺素D合成酶(L-PGDS,中枢系统PGD2关键合成酶)可能参与了该类患者日间过度嗜睡(EDS)的调节。目的探讨1型发作性睡病患者脑脊液(CSF)和血清L-PGDS水平的变化,以及L-PGDS在EDS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睡眠中心收治的79例1型发作性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NT1组),选取同期就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腿部手术接受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腰麻)的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NT1组进行日间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计算睡眠潜伏期(SL)及睡眠起始快速眼动睡眠(SOREMPs)次数;两组均检测血清L-PGDS,CSF L-PGDS、HCRT水平及HLA-DQB1*0602表型。结果两组年龄、性别、BMI和HLA-DQB1*0602阳性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SF HCRT水平高于NT1组,CSF(P=0.029)和血清(P<0.001)L-PGDS水平低于NT1组。NT1组、对照组CSF L-PGDS水平与CSF HCRT均无相关性(NT1组:rs=-0.160,P=0.159;对照组:rs=-0.179,P=0.229)。对照组(rs=0.358,P=0.014)和NT1组(rs=0.267,P=0.017)年龄与CSF L-PGDS水平均呈正相关。年龄与血清L-PGDS水平无相关关系(对照组:rs=-0.251,P=0.088,NT1组:rs=-0.058,P=0.612)。CSF L-PGDS及血清L-PGDS与BMI均无相关关系(CSF L-PGDS:对照组:rs=-0.097,P=0.521,NT1组:rs=0.122,P=0.283;血清L-PGDS:对照组:rs=-0183,P=0.223,NT1组:rs=0.188,P=0.098)。对NT1组和对照组年龄、性别及BMI进行1∶1匹配,获得了12组配对样本。匹配后,NT1组CSF L-PGDS及血清L-PGD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型发作性睡病患者的血清和CSF L-PGDS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提示L-PGDS在EDS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过度嗜睡性障碍
发作性睡病
前列腺素
脂质运载蛋白型前列腺素D合成酶
下丘脑激素类
Keywords
Disorders of excessive somnolence
Narcolepsy
Prostaglandins
L-PGDS
Hypothalamic hormones
分类号
R74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脂质运载蛋白型前列腺素D合成酶水平在1型发作性睡病患者日间过度嗜睡中的作用研究
王配配
闫涵
李清华
张驰
董霄松
安海燕
李静
赵龙
韩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