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咽峡炎链球菌群肺脓肿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耐药分析
1
作者 侯轩 何小亮 +7 位作者 蒋琰 伍雪晴 张微 王辉 陶浚齐 邓明惠 周梦蓉 辜依海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7-213,共7页
目的了解咽峡炎链球菌群(SAG)肺脓肿患者的临床特征及SAG耐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5月某院收治的67例肺脓肿患者,分析SAG肺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抗菌药物对18株SAG的最低抑菌浓度,采用高通量测... 目的了解咽峡炎链球菌群(SAG)肺脓肿患者的临床特征及SAG耐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5月某院收治的67例肺脓肿患者,分析SAG肺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抗菌药物对18株SAG的最低抑菌浓度,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SAG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携带情况。结果67例肺脓肿患者,SAG占29.9%(20/67),其中2例因细菌失活被剔除,18例患者纳入进一步研究。18例SAG肺脓肿患者均为社区获得,平均年龄(60.9±9.1)岁,男性13例(72.2%),患者多合并慢性肺部疾病(94.4%),以咳嗽(94.4%)、咳痰(88.9%)为首发症状,部分伴胸痛(44.4%),半数以上不伴发热(61.1%),多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血沉以及C反应蛋白升高,降钙素原正常。18株SAG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65%,其中14株携带耐药基因erm B,13株携带耐药基因tet M,1株同时携带耐药基因msr D和mef A。18株SAG均检出毒力基因psa A,其中3株检出毒力基因nan A。结论SAG是引起肺脓肿的重要病原体,患者合并症以慢性肺部疾病为主,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菌株多数携带erm B和tet M基因,介导对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以及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峡炎链球菌群 耐药基因 毒力基因 肺脓肿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313份血样细菌培养结果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侯轩 徐纪茹 +3 位作者 辜依海 陶浚齐 邓明慧 王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21-925,共5页
目的收集血培养阳性标本的实验室参数和临床参数,结合临床随访和抗感染治疗转归,分析真正致病菌的构成和实验室特征。方法前瞻性研究2013年3月到2015年3月我院4 313份临床送检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的483株病原菌,对每份阳性培养结果进行... 目的收集血培养阳性标本的实验室参数和临床参数,结合临床随访和抗感染治疗转归,分析真正致病菌的构成和实验室特征。方法前瞻性研究2013年3月到2015年3月我院4 313份临床送检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的483株病原菌,对每份阳性培养结果进行实验室及临床感染参数的收集,并跟踪进行临床随访,了解临床责任医生的经验判断及针对性抗生素治疗的临床转归。综合分析后确定真正的致病菌与污染菌。结果 483株阳性分离菌中,最终判定为致病菌的331株(68.5%),污染菌97株(20.1%),不确定致病与否的55株(11.4%),其中,致病菌中大肠埃希菌所占比例最高,为41.2%,污染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比例最高,为75.3%;仅从需氧瓶或厌氧瓶中检出的病原菌为253株(占52.4%),其中大肠埃希菌在厌氧瓶中检出率(23.9%)高于需氧瓶(13.8%)(P<0.05);判定为污染的97株阳性分离菌中,仅从1瓶中分离的90株(92.8%),两瓶以上分离的7株(7.2%)(χ2=142,P<0.05),24h内报阳的34株(35.1%),48h内报阳的77株(79.4%),48h内报阳污染菌的比例高于24h(χ2=38.935,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培养中污染菌的确立不能简单依靠实验室或临床参数,要同时结合临床医生经验及临床治疗反应综合判断;对于实验室判断污染与否的指标,报阳瓶数和报阳时间依然是2个具有重要价值的因素;重视厌氧瓶的送检更有利于大肠埃希菌的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 污染菌 厌氧瓶 临床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