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有限元分析改进万向节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金兄珍 刘震 《汽车制造业》 2013年第12期44-44,共1页
我公司为国外某客户开发设计的某型号万向节,其高速磨损试验要求较高。经过对失效件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主要失效原因为万向节轴承滚针在高速旋转过程中磨损、碎裂后发热,使得油封失效,油脂溢出,最终导致万向节早期失效。为此,我们... 我公司为国外某客户开发设计的某型号万向节,其高速磨损试验要求较高。经过对失效件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主要失效原因为万向节轴承滚针在高速旋转过程中磨损、碎裂后发热,使得油封失效,油脂溢出,最终导致万向节早期失效。为此,我们对此万向节从设计上予以分析、改进,以提高万向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向节 设计 分析改进 有限元 利用 失效原因 试验要求 高速旋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有限元分析提高万向节性能
2
作者 白宇 金兄珍 《汽车制造业》 2011年第14期74-75,共2页
根据来自市场售后三包件统计分析,某款万向节的失效比例在1.5%左右。对失效件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主要失效原因为万向节轴承滚针在高速旋转过程中磨损、碎裂后发热,使得油封失效,油脂溢出,最终导致万向节早期失效。
关键词 万向节 有限元分析 性能 利用 失效原因 统计分析 高速旋转 油封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向节十字轴失效分析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金兄珍 冯贤 《汽车工艺师》 2022年第3期58-60,共3页
万向节十字轴应用新车型验证时发生早期失效,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该万向节十字轴进行分析优化设计,实现提高其性能的同时,大大缩短了设计开发周期,节约了重复试验的周期与成本。
关键词 万向节 十字轴 失效分析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减小转向传动轴角间隙的万向节轴承工艺
4
作者 顾慧芳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9-41,共3页
转向万向节的精度,特别是加载过程中转向传动轴产生的角间隙直接影响汽车转向系统的灵敏度。根据对转向传动轴的工作要求,将传统的机加工生产的热锻轴承万向节改为用铁皮冲压轴承的万向节,并设置合理的配合尺寸以减小其使转向轴产生的... 转向万向节的精度,特别是加载过程中转向传动轴产生的角间隙直接影响汽车转向系统的灵敏度。根据对转向传动轴的工作要求,将传统的机加工生产的热锻轴承万向节改为用铁皮冲压轴承的万向节,并设置合理的配合尺寸以减小其使转向轴产生的角间隙。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可提高传动轴转向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向万向节 角间隙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分析改进十字轴设计
5
作者 刘震 金兄珍 白宇 《汽车制造业》 2010年第17期56-56,共1页
十字轴是汽车动力传动系统中的关键部件之一,工作中受力复杂,易发生断裂,本文通过静扭性能试验,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万向节十字轴进行改进设计验证。提高了十字轴的强度。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软件 设计验证 十字轴 分析改进 动力传动系统 关键部件 性能试验 万向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向节十字轴总成失效分析和设计改进
6
作者 高天安 《汽车制造业》 2008年第11期51-53,共3页
万向节常常因为十字轴本体与轴颈台肩设计不合理和十字轴上的滚针压痕及轴承漏油磨损的过早破坏,满足不了用户对万向节寿命的要求。本文意在通过全面分析对产品的综合性能进行设计改进,提高万向节的寿命。
关键词 万向节 十字轴 设计 失效分析 总成 综合性能 寿命 轴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向节十字轴优化设计
7
作者 高天芬 姚培友 《汽车制造业》 2009年第3期49-49,52,共2页
通过对卡车用JNI50万向节十字轴进行有限元分析,观察其应力分析状态,对产品结构进行优化改进。使整个零件基本达到等强度,从而在减轻零件重量,降低原材料消耗的同时提高产品承载能力。
关键词 十字轴 万向节 优化设计 产品结构 有限元分析 原材料消耗 应力分析 优化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挤压万向节十字轴
8
作者 冯雪忠 《汽车制造业》 2011年第10期34-34,共1页
冷挤压万向节十字轴解决了现有万向节十字轴在加工过程中雨料量大,易造成材料浪费.加工效率低及生产条件要求高的问题。
关键词 十字轴 万向节 冷挤压 加工过程 生产条件 加工效率 材料浪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十字轴万向节寿命的新型设计
9
作者 姚培友 马建枝 高天安 《汽车制造业》 2009年第16期56-57,共2页
为了提高十字轴万向节寿命,通过对万向节失效件及运动受力情况的全面分析,提出新的设计思路.这种新型设计会使轴承接触应力分布更趋于均匀,产品寿命可提高10%以上。
关键词 产品寿命 万向节 十字轴 设计 接触应力分布 受力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A的汽车制动器三维零件库的开发 被引量:6
10
作者 叶鹏 杨波 +1 位作者 熊欣 张杰 《汽车工程师》 2011年第7期48-51,共4页
企业在利用三维设计软件CATIA进行设计过程中,经常遇到同一产品反复设计的问题。为了提高设计效率,文章利用VC++为开发平台,通过嵌入CATIA的开发环境组件CAA RADE及调用CAA API实现了对CATIA V5的二次开发,建立了制动器部分零件的零件库... 企业在利用三维设计软件CATIA进行设计过程中,经常遇到同一产品反复设计的问题。为了提高设计效率,文章利用VC++为开发平台,通过嵌入CATIA的开发环境组件CAA RADE及调用CAA API实现了对CATIA V5的二次开发,建立了制动器部分零件的零件库,并以某车型的制动器关键零部件为例介绍了本系统的运行方法。测试结果表明,此系统能实现快速设计,提高了设计效率,为CATIA后续更深入的开发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IA 零件库 二次开发 CA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控制动系统踏板感觉模拟器设计与改进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宏伟 刘伟 +2 位作者 林光钟 张杰 李道飞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71-2278,共8页
设计开发一种线控制动(EHB)系统样机,选取不同过流孔径的踏板模拟器常闭电磁阀进行踏板行程-踏板力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当将单个电磁阀直接接入踏板感觉模拟器回路时,随着制动力加载速度的提高,会产生实际制动踏板行程-踏板力关系曲线偏... 设计开发一种线控制动(EHB)系统样机,选取不同过流孔径的踏板模拟器常闭电磁阀进行踏板行程-踏板力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当将单个电磁阀直接接入踏板感觉模拟器回路时,随着制动力加载速度的提高,会产生实际制动踏板行程-踏板力关系曲线偏离目标曲线的问题,并且电磁阀孔径越小,偏离越大,借助于数学推导得出电磁阀过流孔径与踏板速度响应之间的理论关系.设计一种液压先导阀加入到踏板模拟器回路中,以提高系统通流能力和踏板速度响应,液压先导阀由原回路中的电磁阀控制.对改进的踏板模拟器回路进行仿真及试验,结果均表明:改进过的回路可较好地实现踏板行程-踏板力曲线精度,曲线受踏板力加载速度变化影响小,同时可使模拟器常闭电磁阀工作功耗更低,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控制动(EHB)系统 踏板感模拟器 先导阀 电磁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控制动系统的AEB功能开发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宏伟 张杰 +2 位作者 朱恩利 黄雪梅 杨佳飞 《汽车工程学报》 2020年第3期207-212,共6页
提出一种线控制动系统的设计方案,通过试验验证该线控制动系统的制动压力控制及响应能力。该系统具备稳态压力控制精度≤±200 kPa,最大目标压力响应速度≤180 ms,作为AEB主执行器,比ESC具备更高的控制精度和更快的响应速度。AEB感... 提出一种线控制动系统的设计方案,通过试验验证该线控制动系统的制动压力控制及响应能力。该系统具备稳态压力控制精度≤±200 kPa,最大目标压力响应速度≤180 ms,作为AEB主执行器,比ESC具备更高的控制精度和更快的响应速度。AEB感知系统选用一种国内自主开发的77G毫米波雷达并进行测试验证,该雷达最多可同时追踪64个前向目标,并可对高度目标、行人/自行车目标进行有效识别。运用Matlab/Simulink及Vector/CANoe设计了AEB功能软件模块,为提高紧急制动效果,提出以制动距离为控制目标的功能逻辑,通过实车试验对所设计的AEB系统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控制动 毫米波雷达 AEB 快速控制原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热盘再夹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长运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0年第1期59-63,共5页
车辆频繁制动后,制动盘温度较高,驻车后随着制动盘的冷却,驻车夹紧力会随之衰减.对于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可以通过在熄火后一定时间延迟控制器的休眠,并在判断到驻车夹紧力衰减值过大后,再次启动驻车电机增大夹紧力,以防止车辆在坡道上出... 车辆频繁制动后,制动盘温度较高,驻车后随着制动盘的冷却,驻车夹紧力会随之衰减.对于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可以通过在熄火后一定时间延迟控制器的休眠,并在判断到驻车夹紧力衰减值过大后,再次启动驻车电机增大夹紧力,以防止车辆在坡道上出现溜车现象.文中建立了制动盘温升、温降模型,以及夹紧力需求、驻车夹紧力、夹紧力随温度衰减模型.测试了试验车辆了典型工况下的温度、夹紧力、电流数据,并与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实测的制动盘温度、夹紧力实际值,与计算的理论值相符,可用于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热盘再夹功能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驻车制动系统 温度模型 夹紧力衰减 热盘再夹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不同压头提取离子辐照后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屈服强度的差异 被引量:1
14
作者 詹子雄 黄希 +3 位作者 韦丽华 杨西亚 李清山 李小燕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93-198,共6页
采用Berkovich压头和球形压头提取了550℃时不同辐照剂量辐照的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RAFM)钢的屈服强度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无论使用何种压头测量,辐照后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均表现出明显的辐照硬化,但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硬化程度... 采用Berkovich压头和球形压头提取了550℃时不同辐照剂量辐照的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RAFM)钢的屈服强度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无论使用何种压头测量,辐照后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均表现出明显的辐照硬化,但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硬化程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对于未辐照样品,两种压头提取出的屈服强度值差异较小,但均高于样品的拉伸屈服强度。而对于辐照样品,球形压头提取出的屈服强度显著高于Berkovich压头,两者最大差距达到43%。对比辐照前后压头提取的屈服强度差值Δσ_(y)可知,相较于Berkovich压头,球形压头所获得的Δσ_(y)更接近于中子辐照样品的Δσ_(y)。压头形状、压入深度和堆积效应(pile-up)是导致两种压头Δσ_(y)差距显著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活化马氏体钢 离子辐照 硬度 屈服强度 压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DMAIC阶段质量工具在过程改进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肖爱民 于姝琳 《汽车零部件》 2010年第10期71-76,共6页
运用DMAIC各个阶段使用的质量工具,在过程改进中,对改进项目采用DMAIC部分工具测量系统分析、正态性检验、过程能力分析、鱼果图、因果矩阵分析,回归分析、方差分析、DOE,结合MINITABLE统计软件的应用,较快地找到改进的最佳运行参数并... 运用DMAIC各个阶段使用的质量工具,在过程改进中,对改进项目采用DMAIC部分工具测量系统分析、正态性检验、过程能力分析、鱼果图、因果矩阵分析,回归分析、方差分析、DOE,结合MINITABLE统计软件的应用,较快地找到改进的最佳运行参数并实施控制,最终达到了降低产品成本、使顾客满意的目的。该项目的成功推广,提高了公司技术人员运用先进质量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AIC 质量工具 过程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环结构对拔脱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孟祥伟 王进 《汽车实用技术》 2019年第1期126-127,共2页
文章分析了驱动半轴连接卡环的结构和影响因素,并利用试验台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测量验证,对比分析,最终确定连接卡环的最佳方案。
关键词 驱动半轴 连接卡环 拔脱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刚度控制的汽车轮毂轴承关键参数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舒伟才 石伯妹 +2 位作者 王中昊 张伟 杨建国 《汽车零部件》 2019年第1期11-14,共4页
轮毂轴承刚性显著影响汽车的舒适性和操控性。根据轮毂轴承刚性试验方法建立了仿真模型,用试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可靠性。然后根据轮毂轴承关键参数设计方法确定了计算方案。最后研究了预紧力、两列钢球中心间距和接触角对轮毂轴承刚性... 轮毂轴承刚性显著影响汽车的舒适性和操控性。根据轮毂轴承刚性试验方法建立了仿真模型,用试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可靠性。然后根据轮毂轴承关键参数设计方法确定了计算方案。最后研究了预紧力、两列钢球中心间距和接触角对轮毂轴承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200和1 000 kN·mm的力矩作用下,钢球中心间距每增加1 mm,轮毂轴承刚度分别增加约80和90kN·mm/(°),40°接触角比35°接触角轮毂轴承刚度分别大556和329 kN·mm/(°)。该结论可实现通过轮毂轴承关键参数的设计来控制其刚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毂轴承 刚度 有限元仿真 参数设计 预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速球头三叉节设计改进及性能提高 被引量:1
18
作者 金兄珍 《汽车工艺师》 2021年第4期53-56,共4页
通过对等速球头三叉节受力及仿真分析,对某配套等速三球销进行分析改进设计,提高其性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同时大大缩短了设计开发周期,节约了重复试验的周期与成本。
关键词 等速球头三叉节 仿真分析 改进 提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动中桥总成疲劳台架试验中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
19
作者 胡德祥 《科学技术创新》 2018年第24期158-159,共2页
驱动桥位于传动系末端,其作用在于改变变速器的转速,并且将其传导向驱动轮,在整个汽车当中,其属于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构。驱动桥的结构由减速器、差速器和车轮传动装置以及驱动桥外壳组成,具备转向功能的驱动桥还有等速万向节结构。驱动... 驱动桥位于传动系末端,其作用在于改变变速器的转速,并且将其传导向驱动轮,在整个汽车当中,其属于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构。驱动桥的结构由减速器、差速器和车轮传动装置以及驱动桥外壳组成,具备转向功能的驱动桥还有等速万向节结构。驱动桥还要对于路面和车架车身有足够的垂直、纵向和横向力矩。本文针对双链驱动桥当中,驱动中桥结构以及动力传动方式,并且创新了总成疲劳台架试验方法,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中桥 轴间差速器 台架试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销轴三轴颈分度专用检具的设计
20
作者 袁国庆 高永锋 高天芬 《汽车制造业》 2009年第13期76-77,共2页
三销轴三轴颈分度角度的检测,一直是该零件加工过程中的一个技术难题,本文介绍的这种专用检具具有结构简捷.制作便利以及测量操作读数方便等特点。为这类零件的精准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专用检具 三销轴 分度 轴颈 设计 快速检测 加工过程 零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