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重点实验室应坚持自己的科研方向 被引量:1
1
作者 韩森 许根慧 +1 位作者 朱起明 赵沧燕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1999年第2期4-7,共4页
文章介绍一碳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发扬本学科和相邻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坚持自己的科研方向,瞄准一碳化工国际前沿和关键科学技术问题,从5个方向实现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化研究一条龙,在某些方向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文章介绍一碳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发扬本学科和相邻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坚持自己的科研方向,瞄准一碳化工国际前沿和关键科学技术问题,从5个方向实现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化研究一条龙,在某些方向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文章最后指出,应进下加强向实用生产力转化的进程,以便更加直接、有效地为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一碳化工 科研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韩森 孙自均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1997年第4期16-17,27,共3页
如果说实验室是学校的'半壁江山',是学校教学、科研、技术开发、生产试验的基地,那么,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便是实验室系列中的'国家队'了。它的水平更反映了学校教学、科研的水平。做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得... 如果说实验室是学校的'半壁江山',是学校教学、科研、技术开发、生产试验的基地,那么,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便是实验室系列中的'国家队'了。它的水平更反映了学校教学、科研的水平。做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得到了国家的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化工实验室 实验室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碳化学技术在清洁能源与绿色化工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4
3
作者 谢波 刘昌俊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39-342,共4页
一碳产品是石油的良好替代品 ,一碳化学与绿色化工的结合就是要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本文通过对一碳产品在有毒原料的替代、制氢、合成油以及燃料电池等几方面的应用的介绍 ,指出了一碳化学在绿色化工中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应用 ,也... 一碳产品是石油的良好替代品 ,一碳化学与绿色化工的结合就是要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本文通过对一碳产品在有毒原料的替代、制氢、合成油以及燃料电池等几方面的应用的介绍 ,指出了一碳化学在绿色化工中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应用 ,也展示了这个领域的巨大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碳产品 一碳化学 绿色化工 碳酸二甲酯 光气 燃料电池 化学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碳化工产品及其发展方向 被引量:24
4
作者 刘昌俊 许根慧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24-530,共7页
一碳化工是替代石油合成路线制备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燃料和其他重要化学品的最重要的最有发展前景的途径 .本文综合讨论了以含一个碳原子化合物为原料合成化学品和新材料的国内外研究与开发的进展 ,包括已工业化的技术 .同时也对一碳化... 一碳化工是替代石油合成路线制备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燃料和其他重要化学品的最重要的最有发展前景的途径 .本文综合讨论了以含一个碳原子化合物为原料合成化学品和新材料的国内外研究与开发的进展 ,包括已工业化的技术 .同时也对一碳化工产品发展方向和与一碳化合物相关的能源技术产品、环境保护技术产品及低品位一碳化合物资源化技术作了较全面的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碳化工 甲烷 二氧化碳 合成气 甲醇 天然气 温室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二甲酯的合成化学 被引量:21
5
作者 李忠 潘亚利 谢克昌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6-52,共7页
碳酸二甲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 ,有着有机合成的新基石和绿色化工产品之美称 ,是新的燃油添加剂 ,在 2 1世纪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论述了碳酸二甲酯的合成化学 ,特别是目前工业化非光气甲醇氧化羰基化制备碳酸二甲酯的化学过程 。
关键词 碳酸二甲酯 甲醇 氧化羰基化 酯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等离子体化学利用及其对新世纪能源、环境和化工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月萍 刘昌俊 许根慧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1-56,共6页
In this review,the present art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plasma methane conversion has been discussed.A very high methane conversion has been achieved by using of plasmas,which could be applied for the on site ga... In this review,the present art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plasma methane conversion has been discussed.A very high methane conversion has been achieved by using of plasmas,which could be applied for the on site gas to liquid conversion at remote s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等离子体 气体放电 甲烷转化 化学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的等离子体化学固定化(英文)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昌俊 何琲 韩森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28-140,共13页
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和化学利用是全世界科学家面临的难题。人们已提出利用物理和生物方法来解决二氧化碳问题,但对二氧化碳这样一个巨大的碳资源,还没有特别有效的化学利用方法。在这方面,前人曾考虑过非均相催化。但非均相催化能耗大... 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和化学利用是全世界科学家面临的难题。人们已提出利用物理和生物方法来解决二氧化碳问题,但对二氧化碳这样一个巨大的碳资源,还没有特别有效的化学利用方法。在这方面,前人曾考虑过非均相催化。但非均相催化能耗大,而氢源紧缺;以及二氧化碳本身非常稳定,需高温激活,而高温又导致催化剂寿命很有限,很难达到工业化要求。而冷等离子体,包括各种气体放电现象,其某些作用方式类似于常规催化,但在低温高效激活二氧化碳方面更有效率。本文详细讨论了等离子体二氧化碳化学固定化的各种方法,包括直接法和间接法,并比较了等离子体法与常规催化方法的区别。讨论的物系包括:H2/CO2、CH4/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化学固定化 等离子体 废气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二甲酯的合成化学
8
作者 李忠 潘亚利 《煤炭转化》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6-52,共7页
碳酸二甲酯是重要的的机化工原料之一,有着有机合成的新基石和绿色化工产品之美称,是新的燃油添加剂,在21世纪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论述了碳酸二甲酯的合成化学,特别是目前工业化非光气甲醇氧化羰基化制备碳酸二甲酯的化学过程,... 碳酸二甲酯是重要的的机化工原料之一,有着有机合成的新基石和绿色化工产品之美称,是新的燃油添加剂,在21世纪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论述了碳酸二甲酯的合成化学,特别是目前工业化非光气甲醇氧化羰基化制备碳酸二甲酯的化学过程,并给出了可能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其他化学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二甲酯 甲醇 氧化羰基化 酯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化学计算在煤的结构与反应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9
作者 王宝俊 张玉贵 谢克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77-488,共12页
概述了在煤的结构与反应性研究中常用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的特点和作用 ,总结了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在煤的静态微观性质、裂解、液化和气化等研究中的应用 .通过对现有相关工作的研究发现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作为一种研究手段已经能够满足煤... 概述了在煤的结构与反应性研究中常用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的特点和作用 ,总结了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在煤的静态微观性质、裂解、液化和气化等研究中的应用 .通过对现有相关工作的研究发现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作为一种研究手段已经能够满足煤结构与反应性研究的需要 ;合理地建立和选择能够反映被研究过程特点的煤结构模型是运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关键 ;对煤反应性的研究仅从化学键的断裂入手 ,键的形成尚未涉及 ;煤的量子化学静态参量的研究尚待深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计算 煤结构 热解 液化 气化 反应性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二苯酯合成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26
10
作者 王胜平 马新宾 +2 位作者 刘戈 李振花 许根慧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3-57,共5页
关键词 碳酸二苯醋 合成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在煤反应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1
作者 王宝俊 张玉贵 +1 位作者 秦育红 谢克昌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共7页
介绍了在煤反应性研究中常用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和计算原理 ,总结了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在煤的两类重要的反应性研究中的应用 .这两类反应性是煤裂解过程中化学键和热力学量的变化以及反应动力学 ,煤在二氧化碳和甲烷作用下表面结构的变化... 介绍了在煤反应性研究中常用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和计算原理 ,总结了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在煤的两类重要的反应性研究中的应用 .这两类反应性是煤裂解过程中化学键和热力学量的变化以及反应动力学 ,煤在二氧化碳和甲烷作用下表面结构的变化机理和变化动力学 .通过对现有相关工作的研究探讨了量子化学计算在煤反应性研究中的特点和作用 ,发现为量子化学计算合理地建立和选择一个能够反映出被研究过程特点的初始模型 ,是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在煤反应性研究中的需要解决的最关键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反应性 研究 应用 热解 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Sn_2(OMe)_2Cl_2/SiO_2催化剂的制备、表征与催化合成碳酸二甲酯 被引量:15
12
作者 钟顺和 程庆彦 黎汉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5-129,共5页
采用表面改性法制备了负载型 Sn2 ( OMe) 2 Cl2 /Si O2 双核桥联配合物催化剂 ,用 IR,TPD和微量反应技术研究了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化学吸附性能和反应活性 .结果表明 ,双核桥联配合物 Sn2 ( OMe) 2 Cl2 以O( Me)为桥 ,Cl为配体 ,并以 Sn... 采用表面改性法制备了负载型 Sn2 ( OMe) 2 Cl2 /Si O2 双核桥联配合物催化剂 ,用 IR,TPD和微量反应技术研究了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化学吸附性能和反应活性 .结果表明 ,双核桥联配合物 Sn2 ( OMe) 2 Cl2 以O( Me)为桥 ,Cl为配体 ,并以 Sn— O— Si形式键合到 Si O2 表面上 ;CO2 与催化剂表面的金属离子 Sn4+和桥基配体 OMe的 O2 - 形成桥式和甲氧碳酸酯基两种吸附态 ,CH3 OH与催化剂表面的金属离子 Sn4+仅形成一种分子吸附态 ;在 4 1 3K以下 ,CO2 和 CH3 OH在 Sn2 ( OMe) 2 Cl2 /Si O2 催化剂表面上以近 1 0 0 %的选择性生成碳酸二甲酯 ;CO2 在催化剂表面形成的甲氧碳酸酯基吸附态是生成 DMC的关键物种 ,其与在同一活性中心的分子吸附态甲醇的反应决定了催化剂的活性和产物选择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2(OMe)2Cl2/SiO2 催化合成 双核桥联配合物 负载型配合物催化剂 CO2 甲醇 碳酸二甲酯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无声放电转化甲烷和二氧化碳同时制备合成气与烃(英文) 被引量:8
13
作者 姜涛 张悝 +4 位作者 刘昌俊 李阳 许根慧 B.Eliasson U.Kogelschatz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11,共6页
在低温常压条件下 ,研究了在无声放电反应器中以A型分子筛为催化剂从甲烷和二氧化碳合成烃和合成气 ,实现了在无声放电反应器中同时合成烃和合成气。实验在原料气流量 2 0 0~ 6 0 0ml/min、原料气甲烷和二氧化碳摩尔比 1/1~ 3/1及输... 在低温常压条件下 ,研究了在无声放电反应器中以A型分子筛为催化剂从甲烷和二氧化碳合成烃和合成气 ,实现了在无声放电反应器中同时合成烃和合成气。实验在原料气流量 2 0 0~ 6 0 0ml/min、原料气甲烷和二氧化碳摩尔比 1/1~ 3/1及输入功率 10 0~ 5 0 0W的范围内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低原料气流量有利于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转化 ,而高原料气流量有利于烃的生成 ;原料气甲烷和二氧化碳摩尔比对制得合成气的H2 /CO摩尔比的影响最显著 ;甲烷和二氧化碳转化率及合成气和烃的产率均随输入功率的增加而提高。而所研究的范围内 ,当原料气流量为 2 0 0ml/min、甲烷和二氧化碳摩尔比为 1/1、输入功率为 5 0 0W时 ,甲烷和二氧化碳转化率达到最高值 ,分别为6 4%和 39%。以此法制备的合成气的H2 /CO摩尔比可以在很宽的范围内变化 ,本研究合成气H2 /CO摩尔比的变化范围是 0 .7~ 3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甲烷 无声放电 温室气体 合成气 一氧化碳 氢气 摩尔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技术在天然气化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4
作者 王保伟 许根慧 刘昌俊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659-665,共7页
论述了热等离子体裂解天然气制乙炔和冷等离子体促进天然气转化的研究概况 ,着重从反应过程、反应器、等离子体与催化剂的协同效应、反应机理和动力学方面评述了国内外等离子体技术在天然气化工中利用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
关键词 等离子体 天然气化工 反应机理 反应动力学 乙炔 裂解 转化 应用 甲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酸二甲酯与苯酚酯交换合成碳酸二苯酯 被引量:12
15
作者 郭宏利 王胜平 +1 位作者 马新宾 李振花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4-107,共4页
选择Lewis酸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有机钛和锡化合物催化剂、H2SO4、KOH和不同载体上的不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用于草酸二甲酯(DMO)与苯酚酯交换合成碳酸二苯酯的过程。实验结果表明,Sn改性的TS-1分子筛、TiO2/SiO2对该反应具有较高的催... 选择Lewis酸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有机钛和锡化合物催化剂、H2SO4、KOH和不同载体上的不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用于草酸二甲酯(DMO)与苯酚酯交换合成碳酸二苯酯的过程。实验结果表明,Sn改性的TS-1分子筛、TiO2/SiO2对该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前者DMO的转化率和目的产物的选择性分别可以达到50 3%和99 2%;后者分别为66 7%和99 5%。在该酯交换反应中,SiO2与γ-Al2O3和MgO相比,是一种良好的催化剂载体。Ti和Sn原子是有效的酯交换催化活性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二甲酯 苯酚 酯交换 合成 碳酸二苯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氧化羰基合成碳酸二甲酯原位红外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马新宾 李振花 +1 位作者 王保伟 许根慧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59-463,共5页
采用原位红外技术对甲醇氧化羰基合成碳酸二甲酯反应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原位红外实验结果表明 ,氧气在负载的Cu基催化剂上发生解离吸附 ,CO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为弱吸附 ,氧气与CO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共吸附 ,甲醇在催化剂表面吸附后产... 采用原位红外技术对甲醇氧化羰基合成碳酸二甲酯反应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原位红外实验结果表明 ,氧气在负载的Cu基催化剂上发生解离吸附 ,CO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为弱吸附 ,氧气与CO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共吸附 ,甲醇在催化剂表面吸附后产生甲氧基 ,压力提高有助于甲氧基的生成 .吸附态的甲氧基诱导弱吸附的CO进行插入反应是生成碳酸二甲酯的途径 .同时 ,原位红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 ,在碳酸二甲酯合成过程中 ,存在甲氧基与离解的氧进一步作用生成副产物CO2 和H2 O的可能 ,因此 ,应控制原料中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氧化羰基合成 碳酸二甲酯 一氧化碳 原位红外实验 铜基催化剂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酸二甲酯对甲醇-碳酸二甲酯二元物系汽液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马新宾 李振花 +1 位作者 夏清 王保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699-702,共4页
用气相单循环平衡蒸馏器测定了甲醇 ( 1) -碳酸二甲酯 ( 2 )物系的常压汽液相平衡数据 ,用积分法对其进行了热力学一致性检验 ,并用Wilson方程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关联 ,得到了液相活度系数参数。测定了加入萃取剂草酸二甲酯 (DMO)对甲醇 (... 用气相单循环平衡蒸馏器测定了甲醇 ( 1) -碳酸二甲酯 ( 2 )物系的常压汽液相平衡数据 ,用积分法对其进行了热力学一致性检验 ,并用Wilson方程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关联 ,得到了液相活度系数参数。测定了加入萃取剂草酸二甲酯 (DMO)对甲醇 ( 1) -碳酸二甲酯 (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碳酸二甲酯 汽液相平衡 草酸二甲酯 活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相催化一步合成碳酸二苯酯的研究 Ⅱ.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性能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光旭 马沛生 +2 位作者 吴元欣 吴广文 李定或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3-367,共5页
在不同焙烧温度下制备了非均相催化一步合成碳酸二苯酯所需的催化剂载体并用XRD、SEM及TEM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结果发现 ,载体的主要物相基本相同 ,皆为La0 3 Mn0 5PbO ,但当焙烧温度为 80 0℃时 ,所得载体的粒径及孔容较好。最... 在不同焙烧温度下制备了非均相催化一步合成碳酸二苯酯所需的催化剂载体并用XRD、SEM及TEM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结果发现 ,载体的主要物相基本相同 ,皆为La0 3 Mn0 5PbO ,但当焙烧温度为 80 0℃时 ,所得载体的粒径及孔容较好。最后通过合成实验对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 ,载体的焙烧温度为 80 0℃时碳酸二苯酯的收率可达到 5 62 % ,选择性可达到 95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相催化 一步合成 碳酸二苯酯 焙烧温度 复合型金属氧化物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ZnO-NiO上光促表面催化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陈崧哲 钟顺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5-139,共5页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出摩尔分数为 0 .5 % Cu/Zn O-1 .5 % Ni O的 n-p复合半导体材料 ,利用 XRD,TEM,IR,UV-Vis和 TPD技术对材料结构、吸光性能和化学吸附性能进行了表征 ,研究了该材料上 CO2和 H2 O的光促表面催化反应 ( PSSR)规律 ....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出摩尔分数为 0 .5 % Cu/Zn O-1 .5 % Ni O的 n-p复合半导体材料 ,利用 XRD,TEM,IR,UV-Vis和 TPD技术对材料结构、吸光性能和化学吸附性能进行了表征 ,研究了该材料上 CO2和 H2 O的光促表面催化反应 ( PSSR)规律 .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材料能够明显促进 PSSR的进行 ,室温条件下即有 CH3 OH,CH4和 CO生成 .讨论了温度对 PSSR的影响规律 .根据实验结果 ,得出 CO2 在材料表面的剪式和卧式吸附态分别为 CH4和 CH3 OH的前驱物 ,并对 PSSR机理进行了讨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ZnO-NiO 反应规律 光促表面催化反应 复合半导体 二氧化碳 甲醇 反应机理 氧化锌 氧化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晕放电二氧化碳冷等离子体转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明伟 许根慧 +1 位作者 刘昌俊 姜涛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3-246,共4页
在常压、室温条件下利用电晕放电使二氧化碳通过冷等离子体反应分解为一氧化碳和氧气 ,由四极质谱在线定量分析产物组成。考察反应条件 (电晕类型、能量密度、气体流量等 )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 ,分析了该反应的能量效率。当放电功率为 40... 在常压、室温条件下利用电晕放电使二氧化碳通过冷等离子体反应分解为一氧化碳和氧气 ,由四极质谱在线定量分析产物组成。考察反应条件 (电晕类型、能量密度、气体流量等 )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 ,分析了该反应的能量效率。当放电功率为 40W、CO2 流量为 30mL·min- 1 时 ,正电晕等离子体CO2 分解反应的转化率为 15 2 % ;CO2 转化率随体系能量密度的增加而上升 ,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当CO2 流量为 90mL·min- 1 、正电晕放电功率为 37 6W时 ,反应体系的能量效率为 5 89% ;实验发现 ,正电晕放电时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等离子体反应 二氧化碳 电晕放电 烟道气处理 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