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汽车轮毂铸锻一体化制造工艺
被引量:
14
1
作者
张琦
曹苗
+3 位作者
张帅
张大伟
赵升吨
刘强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共6页
为生产高性能、低成本、重量轻的汽车轮毂,铝合金材料得到广泛应用;为降低部件的重量,结构轻量化技术被普遍应用于产品设计阶段。传统轮毂铸造工艺对零件性能有所提高,但对其内部组织的改善并不明显。铸锻一体化成形工艺则可以减少甚至...
为生产高性能、低成本、重量轻的汽车轮毂,铝合金材料得到广泛应用;为降低部件的重量,结构轻量化技术被普遍应用于产品设计阶段。传统轮毂铸造工艺对零件性能有所提高,但对其内部组织的改善并不明显。铸锻一体化成形工艺则可以减少甚至消除铸造缺陷,提高工件性能,与铸造工艺相比,该工艺成形出的铝合金轮毂性能接近锻造的铝合金轮毂,质量高,重量轻,且比锻造工艺成本低、工艺简单。文章以17in.铝合金汽车轮毂为对象,采用拓扑优化方法对轮毂进行轻量化设计,并采用有限元仿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铝合金轮毂的铸锻一体化成形工艺进行深入研究。通过FORGE软件对铝合金汽车轮毂铸锻一体化成形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即模具温度、活塞压射压力、锻造速度进行有限元仿真,得到不同参数对成形过程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汽车轮毂
铸锻一体化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预拉深对气胀钛合金筒形件壁厚均匀性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克环
高贵麟
+1 位作者
董哲
刘钢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37,共5页
以钛合金筒形件为研究对象,针对传统气胀成形存在减薄率过大问题,开展了预拉深-气胀复合成形方法研究。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传统气胀成形中筒底减薄率过大的原因,实验研究了不同加载路径对TA15筒形件减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胀成形的...
以钛合金筒形件为研究对象,针对传统气胀成形存在减薄率过大问题,开展了预拉深-气胀复合成形方法研究。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传统气胀成形中筒底减薄率过大的原因,实验研究了不同加载路径对TA15筒形件减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胀成形的加载速度对减薄率有一定的影响,慢速气胀和快速气胀成形件最大减薄率分别为63.2%、54.2%,仅提高加载速度并不能满足壁厚均匀性要求;在有一定预拉深的情况下,通过热拉深-气胀复合成形,最大减薄率可减小到36.7%。热拉深-气胀复合成形工艺可有效改善成形件的壁厚分布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15钛合金
热拉深-气胀成形
气胀成形
减薄率
壁厚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碳钢/铝合金双层管充液弯曲变形规律
被引量:
2
3
作者
谢文才
林俊峰
胡蓝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5-30,共6页
为解决传统技术无法制造大径厚比、小弯曲半径铝合金薄壁弯管的难题,提出采用双层管充液弯曲新方法。运用数值模拟研究厚度比和内压对低碳钢/铝合金双层管充液弯曲过程中起皱行为和壁厚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厚度比的增加,起皱的现...
为解决传统技术无法制造大径厚比、小弯曲半径铝合金薄壁弯管的难题,提出采用双层管充液弯曲新方法。运用数值模拟研究厚度比和内压对低碳钢/铝合金双层管充液弯曲过程中起皱行为和壁厚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厚度比的增加,起皱的现象得到缓解直至消除,内层弯管外侧减薄率逐渐减小,壁厚分布更为均匀;随着内压的增加,起皱现象逐渐延缓,内层管壁厚最大减薄率增加,因此增加厚度比和内压均有助于提高双层管弯曲成形的稳定性。通过实验成功研制出径厚比为63的铝合金薄壁弯管件,外侧最大减薄率为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管
充液弯曲
液压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DZ-47触头电阻焊
4
作者
朱世良
夏裕俊
+2 位作者
张忠典
田修波
齐嵩宇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67-71,4,共6页
触头是低压电器的执行元件,其焊接质量直接决定了整个电器的运行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使用电阻焊的方法对DZ-47电触头进行焊接,分析了焊接电流、焊接时间及电极力对触头剪切力的影响规律,并对焊接界面的组织形态及元素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
触头是低压电器的执行元件,其焊接质量直接决定了整个电器的运行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使用电阻焊的方法对DZ-47电触头进行焊接,分析了焊接电流、焊接时间及电极力对触头剪切力的影响规律,并对焊接界面的组织形态及元素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合理的工艺条件下,电阻焊焊接触头是可行的.此外,由于焊接过程中电磁力和电气触头结构设计的因素,即使在相同工艺参数下焊接的触头不同方向的界面扩散层厚度和元素扩散量都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触头
电阻焊
组织形态
元素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汽车轮毂铸锻一体化制造工艺
被引量:
14
1
作者
张琦
曹苗
张帅
张大伟
赵升吨
刘强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
出处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75222)
文摘
为生产高性能、低成本、重量轻的汽车轮毂,铝合金材料得到广泛应用;为降低部件的重量,结构轻量化技术被普遍应用于产品设计阶段。传统轮毂铸造工艺对零件性能有所提高,但对其内部组织的改善并不明显。铸锻一体化成形工艺则可以减少甚至消除铸造缺陷,提高工件性能,与铸造工艺相比,该工艺成形出的铝合金轮毂性能接近锻造的铝合金轮毂,质量高,重量轻,且比锻造工艺成本低、工艺简单。文章以17in.铝合金汽车轮毂为对象,采用拓扑优化方法对轮毂进行轻量化设计,并采用有限元仿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铝合金轮毂的铸锻一体化成形工艺进行深入研究。通过FORGE软件对铝合金汽车轮毂铸锻一体化成形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即模具温度、活塞压射压力、锻造速度进行有限元仿真,得到不同参数对成形过程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
铝合金
汽车轮毂
铸锻一体化成形
Keywords
FORGE
aluminum alloy
automobile wheels
integrated casting and forging process
FORGE
分类号
TG319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预拉深对气胀钛合金筒形件壁厚均匀性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克环
高贵麟
董哲
刘钢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精密热加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
出处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37,共5页
基金
载运工具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No.09JD1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HIT.BRET1.2010010)
文摘
以钛合金筒形件为研究对象,针对传统气胀成形存在减薄率过大问题,开展了预拉深-气胀复合成形方法研究。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传统气胀成形中筒底减薄率过大的原因,实验研究了不同加载路径对TA15筒形件减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胀成形的加载速度对减薄率有一定的影响,慢速气胀和快速气胀成形件最大减薄率分别为63.2%、54.2%,仅提高加载速度并不能满足壁厚均匀性要求;在有一定预拉深的情况下,通过热拉深-气胀复合成形,最大减薄率可减小到36.7%。热拉深-气胀复合成形工艺可有效改善成形件的壁厚分布均匀性.
关键词
TA15钛合金
热拉深-气胀成形
气胀成形
减薄率
壁厚均匀性
Keywords
TA15 titanium alloy
hot deep drawing-gas bulging
gas bulging
thinning ratio
thickness uniform
分类号
TG376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碳钢/铝合金双层管充液弯曲变形规律
被引量:
2
3
作者
谢文才
林俊峰
胡蓝
机构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
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精密热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5-3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5111)
文摘
为解决传统技术无法制造大径厚比、小弯曲半径铝合金薄壁弯管的难题,提出采用双层管充液弯曲新方法。运用数值模拟研究厚度比和内压对低碳钢/铝合金双层管充液弯曲过程中起皱行为和壁厚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厚度比的增加,起皱的现象得到缓解直至消除,内层弯管外侧减薄率逐渐减小,壁厚分布更为均匀;随着内压的增加,起皱现象逐渐延缓,内层管壁厚最大减薄率增加,因此增加厚度比和内压均有助于提高双层管弯曲成形的稳定性。通过实验成功研制出径厚比为63的铝合金薄壁弯管件,外侧最大减薄率为24%。
关键词
铝合金管
充液弯曲
液压成形
Keywords
double-layered tubes
bending
hydroforming
分类号
TG39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DZ-47触头电阻焊
4
作者
朱世良
夏裕俊
张忠典
田修波
齐嵩宇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
出处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67-71,4,共6页
文摘
触头是低压电器的执行元件,其焊接质量直接决定了整个电器的运行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使用电阻焊的方法对DZ-47电触头进行焊接,分析了焊接电流、焊接时间及电极力对触头剪切力的影响规律,并对焊接界面的组织形态及元素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合理的工艺条件下,电阻焊焊接触头是可行的.此外,由于焊接过程中电磁力和电气触头结构设计的因素,即使在相同工艺参数下焊接的触头不同方向的界面扩散层厚度和元素扩散量都不相同.
关键词
电触头
电阻焊
组织形态
元素分布
Keywords
electrical contact
resistance welding
morphology
element distribution
分类号
TG453.9 [金属学及工艺—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汽车轮毂铸锻一体化制造工艺
张琦
曹苗
张帅
张大伟
赵升吨
刘强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预拉深对气胀钛合金筒形件壁厚均匀性的影响
王克环
高贵麟
董哲
刘钢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低碳钢/铝合金双层管充液弯曲变形规律
谢文才
林俊峰
胡蓝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DZ-47触头电阻焊
朱世良
夏裕俊
张忠典
田修波
齐嵩宇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