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婷 戚良燕 丛中凰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6期132-133,共2页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12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时送检的合格痰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12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时送检的合格痰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结果 1835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格的下呼吸道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革兰阴性菌176株(56.8%),革兰阳性菌59株(19.0%),真菌75株(24.2%);分离出多药耐药菌35株(11.3%)。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革兰阴性对头孢菌素的耐药率相对较高,对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P/T)、美罗培南的耐药率相对较低。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85.5%、86.5%、91.3%;对利奈唑胺及万古霉素的耐药率最低。真菌对两性霉素B的耐药率相对较低。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多重耐药菌现象严重,应引起临床人员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病原菌 耐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注射液治疗肺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裴少伟 路宇峰 赵尔为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7期145-146,共2页
目的观察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注射液治疗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注射液5g/次,2次/d静脉滴注,7~14d为一疗程,治疗84例肺炎患者。结果痊愈率、有效率分别为69.05%、91.67%,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哌拉西林钠舒巴坦... 目的观察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注射液治疗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注射液5g/次,2次/d静脉滴注,7~14d为一疗程,治疗84例肺炎患者。结果痊愈率、有效率分别为69.05%、91.67%,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注射液治疗肺炎2次/d静脉给药治疗肺炎,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微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 肺炎 临床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与单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婷 戚良燕 丛中凰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3期85-87,共3页
目的比较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与单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的疗效。方法 116例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单药治疗组,各58例。联合治疗组患者采用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单药治... 目的比较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与单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的疗效。方法 116例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单药治疗组,各58例。联合治疗组患者采用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单药治疗组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单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变化情况和呼吸困难程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氧分压(PaO_2)及血氧饱和度(SaO_2)水平高于治疗前,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较单药治疗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联合治疗组改善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MMRC评分为(1.42±0.31)分,低于单药治疗组的(1.78±0.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的疗效优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单药治疗,联合治疗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托溴铵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安全管理在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婷婷 李治察 段晓玲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29期55-57,共3页
目的探究护理安全管理在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方法分析该院自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急诊工作的23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形式分成对照组11名和观察组12名,分别采用传统护理和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意... 目的探究护理安全管理在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方法分析该院自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急诊工作的23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形式分成对照组11名和观察组12名,分别采用传统护理和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意外事件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意外事件发生率20.00%显著高于观察组8.00%,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诊危重患者在院内转运的过程当中需要给予护理安全管理,可以提升护理质量,并且减少不良事件的出现,对治疗效果也有良好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管理 护理安全 安全管理 急诊危重 院内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机预警体系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5
作者 段晓玲 王继敏 孙婷婷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25期72-74,共3页
目的探究危机预警体系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7月—2019年9月收治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的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分别采用建立护患危机预警体系给予护理安全管理和未建立危机预警体系常规护理管... 目的探究危机预警体系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7月—2019年9月收治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的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分别采用建立护患危机预警体系给予护理安全管理和未建立危机预警体系常规护理管理两种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及费用、患者满意度、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要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费用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患者应用危机预警机制体系,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预警体系 护理管理 安全管理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