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研究生谈音乐创作
1
作者
周勤如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5-104,共20页
2016年11月底,趁赴沪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我请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叶国辉教授为《音乐中国》“当代中国作曲家论创作”栏目介绍几位在读研究生参与讨论。他们先把自己作品的录音传给我,我在路途中大概听了一下。到达上音的当晚将近1...
2016年11月底,趁赴沪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我请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叶国辉教授为《音乐中国》“当代中国作曲家论创作”栏目介绍几位在读研究生参与讨论。他们先把自己作品的录音传给我,我在路途中大概听了一下。到达上音的当晚将近10点钟,学院各种活动都结束了,叶教授和四位同学陆续来到会议室,开始座谈。分手之后,我们转入笔谈,完成了这篇对话录。文字由周勤如根据录音和笔谈文稿整理,英译前经过所有参与者审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音乐学院
在读研究生
音乐创作
作曲家
《音乐中国》
学术会议
当代中国
系主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音乐与混沌分形理论
被引量:
2
2
作者
康啸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1-98,共8页
混沌理论(Chaos Theory)的提出,从科学角度探讨了世界的本质问题。与之密切相关的分形理论(Fractal Theory)无可争议地成为了20世纪的三大科学革命之一,该理论不仅改变了人们观察世界的角度,更启迪了我们反思往昔习以为常的一切。文章...
混沌理论(Chaos Theory)的提出,从科学角度探讨了世界的本质问题。与之密切相关的分形理论(Fractal Theory)无可争议地成为了20世纪的三大科学革命之一,该理论不仅改变了人们观察世界的角度,更启迪了我们反思往昔习以为常的一切。文章重点审视音乐作品与生律方式中展现的混沌与分形特质。从巴赫的古钢琴作品中探讨混沌理论中对于初始条件的依赖性;在约翰·凯奇的音乐创作中探索不可预测性;探究申克分析法与作品自相似性特征;探寻三分损益律所展现出的分形图形等。总之,从音乐作品,到音乐分析观念,再到广阔的音乐文化,我们在纷繁复杂的音乐现象背后的确能够发现混沌分形的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理论
分形理论
音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为易变提出的恰切卜题——重温《易经》和凯奇
3
作者
李忠浩(译)
+3 位作者
刘茜(译)
张云珊(译)
周昶(译)
周勤如(审订)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3-158,共6页
约翰·凯奇对东方哲学的兴趣很久以前就被人所知。文章以第一手资料为据,回顾凯奇从最初接触《易经》到对《易经》哲理的理解和对“易变”操作机制的运用过程的细节,重新审视《易经》在多大程度上构成了凯奇的创作过程、尤其是创作...
约翰·凯奇对东方哲学的兴趣很久以前就被人所知。文章以第一手资料为据,回顾凯奇从最初接触《易经》到对《易经》哲理的理解和对“易变”操作机制的运用过程的细节,重新审视《易经》在多大程度上构成了凯奇的创作过程、尤其是创作思维的基础,并对凯奇实验中贯穿的“无我”(遵从自然法则与自我约束)与“我在”(以提出恰切问题控制偶然机遇的合理进程)的哲理启示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奇
易经
创作思维
4’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铸无射”辨析
被引量:
4
4
作者
周勤如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61,165,共20页
发生于公元前522年的周景王“铸无射”事件,是中国先秦音乐理论发展史中旧音阶向新音阶衍变的划时代里程碑,关系到包括今人在内的后人如何认识中国音乐从五律向七律跨越、各种调式形态如何在五律六声七声和七律八声九声音列上并存演化,...
发生于公元前522年的周景王“铸无射”事件,是中国先秦音乐理论发展史中旧音阶向新音阶衍变的划时代里程碑,关系到包括今人在内的后人如何认识中国音乐从五律向七律跨越、各种调式形态如何在五律六声七声和七律八声九声音列上并存演化,以及这些调式如何在音乐实践和理论上发展等一系列重大课题。该文通过源头文献辨析、历史文献讨论、乐学逻辑推证和先秦钟律实证,以两仪五度相生新理论为纲,以“阴变之根”无射宫为突破口逆向解锁,揭示2500年前乐律形态的真貌,并证明以二律下沉为纽带的两仪五度相生商调系、宫调系和角调系音系网是从远古至今中国音体系一脉相承的理论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清音阶
雅燕音阶
新雅乐宫调
二律下沉
两仪五度相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论目光投向何处,都要践行科学研究原则
5
作者
周勤如
《音乐文化研究》
2022年第1期23-32,M0002,共11页
音乐学学科建设中出现的近三十年的“目光投向”争议,从国际和国内大视野看,反映的是被20世纪末输入中国的西方后现代思潮异化了的后现代人类学对中国文化传统和中国学术的“解构”和“重塑”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学者坚持承前启...
音乐学学科建设中出现的近三十年的“目光投向”争议,从国际和国内大视野看,反映的是被20世纪末输入中国的西方后现代思潮异化了的后现代人类学对中国文化传统和中国学术的“解构”和“重塑”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学者坚持承前启后、与时俱进、放眼世界、发展自己的不懈努力。滥觞于19世纪末的经典人类学及其子学科是20世纪发展得最快、应用得最好的人文科学,值得中国音乐学者认真学习和借鉴,取其科学性方法论精髓为我所用,以便超越传统、填补学术“中空”,形成真正能够引领中国音乐研究走向未来的新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几十年来后现代阴霾在中国音乐学术界和教育界所造成的异化影响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需要学科带头人主动带头加以清理,而不是以更换口号继续“言说”的方式掩盖自己过去的倾向性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建设
中国音乐学
民族音乐学
音乐人类学
后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研究生谈音乐创作
1
作者
周勤如
机构
《音乐中国》
出处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5-104,共20页
文摘
2016年11月底,趁赴沪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我请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叶国辉教授为《音乐中国》“当代中国作曲家论创作”栏目介绍几位在读研究生参与讨论。他们先把自己作品的录音传给我,我在路途中大概听了一下。到达上音的当晚将近10点钟,学院各种活动都结束了,叶教授和四位同学陆续来到会议室,开始座谈。分手之后,我们转入笔谈,完成了这篇对话录。文字由周勤如根据录音和笔谈文稿整理,英译前经过所有参与者审阅。
关键词
上海音乐学院
在读研究生
音乐创作
作曲家
《音乐中国》
学术会议
当代中国
系主任
分类号
J614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音乐与混沌分形理论
被引量:
2
2
作者
康啸
机构
中国
音乐
学院
音乐
研究所
北京市民族
音乐
研究与传播基地
英文学刊<
音乐
中国
>编辑部
出处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1-98,共8页
文摘
混沌理论(Chaos Theory)的提出,从科学角度探讨了世界的本质问题。与之密切相关的分形理论(Fractal Theory)无可争议地成为了20世纪的三大科学革命之一,该理论不仅改变了人们观察世界的角度,更启迪了我们反思往昔习以为常的一切。文章重点审视音乐作品与生律方式中展现的混沌与分形特质。从巴赫的古钢琴作品中探讨混沌理论中对于初始条件的依赖性;在约翰·凯奇的音乐创作中探索不可预测性;探究申克分析法与作品自相似性特征;探寻三分损益律所展现出的分形图形等。总之,从音乐作品,到音乐分析观念,再到广阔的音乐文化,我们在纷繁复杂的音乐现象背后的确能够发现混沌分形的特质。
关键词
混沌理论
分形理论
音乐分析
分类号
J614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为易变提出的恰切卜题——重温《易经》和凯奇
3
作者
李忠浩(译)
刘茜(译)
张云珊(译)
周昶(译)
周勤如(审订)
机构
美国圣迭戈大学
音乐
系
中央
音乐
学院
中央
音乐
学院作曲系
《音乐中国》
出处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3-158,共6页
文摘
约翰·凯奇对东方哲学的兴趣很久以前就被人所知。文章以第一手资料为据,回顾凯奇从最初接触《易经》到对《易经》哲理的理解和对“易变”操作机制的运用过程的细节,重新审视《易经》在多大程度上构成了凯奇的创作过程、尤其是创作思维的基础,并对凯奇实验中贯穿的“无我”(遵从自然法则与自我约束)与“我在”(以提出恰切问题控制偶然机遇的合理进程)的哲理启示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凯奇
易经
创作思维
4’33”
分类号
J614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铸无射”辨析
被引量:
4
4
作者
周勤如
机构
《音乐中国》
上海
音乐
学院国内编辑部
出处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61,165,共20页
文摘
发生于公元前522年的周景王“铸无射”事件,是中国先秦音乐理论发展史中旧音阶向新音阶衍变的划时代里程碑,关系到包括今人在内的后人如何认识中国音乐从五律向七律跨越、各种调式形态如何在五律六声七声和七律八声九声音列上并存演化,以及这些调式如何在音乐实践和理论上发展等一系列重大课题。该文通过源头文献辨析、历史文献讨论、乐学逻辑推证和先秦钟律实证,以两仪五度相生新理论为纲,以“阴变之根”无射宫为突破口逆向解锁,揭示2500年前乐律形态的真貌,并证明以二律下沉为纽带的两仪五度相生商调系、宫调系和角调系音系网是从远古至今中国音体系一脉相承的理论根基。
关键词
雅清音阶
雅燕音阶
新雅乐宫调
二律下沉
两仪五度相生
Keywords
Yaqing scale
Yayan scale
Neo-yayue Gong-mode
Er-lv-xia-chen
two-winged circle of fifths
分类号
J609.2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论目光投向何处,都要践行科学研究原则
5
作者
周勤如
机构
《音乐中国》
学报
上海
音乐
学院国内编辑部
出处
《音乐文化研究》
2022年第1期23-32,M0002,共11页
文摘
音乐学学科建设中出现的近三十年的“目光投向”争议,从国际和国内大视野看,反映的是被20世纪末输入中国的西方后现代思潮异化了的后现代人类学对中国文化传统和中国学术的“解构”和“重塑”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学者坚持承前启后、与时俱进、放眼世界、发展自己的不懈努力。滥觞于19世纪末的经典人类学及其子学科是20世纪发展得最快、应用得最好的人文科学,值得中国音乐学者认真学习和借鉴,取其科学性方法论精髓为我所用,以便超越传统、填补学术“中空”,形成真正能够引领中国音乐研究走向未来的新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几十年来后现代阴霾在中国音乐学术界和教育界所造成的异化影响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需要学科带头人主动带头加以清理,而不是以更换口号继续“言说”的方式掩盖自己过去的倾向性错误。
关键词
学科建设
中国音乐学
民族音乐学
音乐人类学
后现代
Keyword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Chinese musicology
ethnomusicology
musical anthropology
postmodern
分类号
J60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研究生谈音乐创作
周勤如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音乐与混沌分形理论
康啸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为易变提出的恰切卜题——重温《易经》和凯奇
李忠浩(译)
刘茜(译)
张云珊(译)
周昶(译)
周勤如(审订)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铸无射”辨析
周勤如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无论目光投向何处,都要践行科学研究原则
周勤如
《音乐文化研究》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