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德治理与道德文化建设--纪念《道德与文明》杂志创刊30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建磊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7-140,共4页
2012年lO月13—14日,由天津社会科学院《道德与文明》杂志社主办,中国伦理学会、苏州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清华大学哲学系、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中国人民... 2012年lO月13—14日,由天津社会科学院《道德与文明》杂志社主办,中国伦理学会、苏州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清华大学哲学系、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等单位协办的“道德治理与道德文化建设——纪念《道德与文明》杂志创刊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天津隆重召开。中宣部原常务副部长、原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总编辑徐惟诚,天津社会科学院院长张健研究员,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万俊人教授到会并致辞。来自全国五十多家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以及《人民日报》、《新华文摘》、《天津日报》等多家知名报刊的专家学者共计百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文化建设 学术研讨会 杂志创刊 道德治理 文明 纪念 《天津日报》 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西道德与法律结合思想之评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博颖 陈菊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32,共8页
中国古代及西方关于道德与法律的结合这一问题的讨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并由此形成了"德治"和"法治"两种不同的传统。对中国古代及西方道德与法律结合的思想进行评析,对于我们今天正确处理道德与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 中国古代及西方关于道德与法律的结合这一问题的讨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并由此形成了"德治"和"法治"两种不同的传统。对中国古代及西方道德与法律结合的思想进行评析,对于我们今天正确处理道德与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建立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体系相协调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西方 道德 法律 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语言存在合法性的本体论诠释 被引量:3
3
作者 杨义芹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3-237,共5页
道德语言之于人的生存、德性养成和社会和谐究竟有何意义价值,弄清该问题必须先行澄明的前提是对道德语言存在合法性进行本体论诠释。进而,在深度批判不道德语言危害性的基础上,构建和谐的语言伦理。
关键词 道德语言 合法性 本体论证明 语言伦理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视阈下梁漱溟的道德哲学及其时代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冯书生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5-62,共8页
梁漱溟生逢东西方文化交汇乃至猛烈碰撞之际,历经清末至改革开放各个时期,其道德哲学具有鲜明的东西融合和比较的特点。在早期《究元决疑论》中,梁漱溟归宗佛法,秉持出世间的终极关怀和随顺世间的现世原则;在中期谈话录《朝话》中认为... 梁漱溟生逢东西方文化交汇乃至猛烈碰撞之际,历经清末至改革开放各个时期,其道德哲学具有鲜明的东西融合和比较的特点。在早期《究元决疑论》中,梁漱溟归宗佛法,秉持出世间的终极关怀和随顺世间的现世原则;在中期谈话录《朝话》中认为道德是指生命的和谐;在后期《人心与人生》中则把道德分为个体层面的人生向上和群体层面的互以对方为重。从其根源来说,梁漱溟的道德哲学奠基于其个体生命历程的体悟和对儒家伦理的继承和阐发。整体来看,他凸显了人的能动性,而对人之惰性甚至恶性估计不足。这也决定了其道德哲学在乱世之难行,而在国固邦宁的新时代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道德 伦理 生命 人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中国国家主导的公民道德建设之合理性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博颖 《伦理学研究》 2005年第5期5-11,共7页
针对中国国家主导的公民道德建设的合理性,从中国共产党性质、目标、任务的先进性、合理性;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国家文化职能等方面进行阐述。同时,从思想史上对国家职能认识的角度,强调了社会主义中国对国家在道德建设... 针对中国国家主导的公民道德建设的合理性,从中国共产党性质、目标、任务的先进性、合理性;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国家文化职能等方面进行阐述。同时,从思想史上对国家职能认识的角度,强调了社会主义中国对国家在道德建设中的作用重视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主导 公民道德 合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学术期刊选题策划 被引量:5
6
作者 冯书生 王云燕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5-36,共2页
做好学术期刊的选题策划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要了解和把握学术发展动态,二是要有宽广的学术视域和敏感的学术洞察力。学术期刊选题策划的来源途径多种多样,可能来源于期刊编辑自身的研究心得,也可能来源于编辑与作者之间的一次偶然谈话... 做好学术期刊的选题策划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要了解和把握学术发展动态,二是要有宽广的学术视域和敏感的学术洞察力。学术期刊选题策划的来源途径多种多样,可能来源于期刊编辑自身的研究心得,也可能来源于编辑与作者之间的一次偶然谈话,还可能来源于编辑参加的一些学术会议。选题策划的落实则要求编辑具有良好的交流和沟通能力,并对可能的作者有非常深入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 选题策划 选题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建共享的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被引量:9
7
作者 杨义芹 《湖北社会科学》 2007年第9期41-43,共3页
"共建共享"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原则和根本途径。它的提出蕴含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贯彻"共建共享"的原则,就是全党全社会... "共建共享"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原则和根本途径。它的提出蕴含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贯彻"共建共享"的原则,就是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通过广泛细致的宣传教育和全民动员参加的实践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深入人心,变成人们的主导价值观念,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建共享 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作为人的自由与本质——从亚里士多德、康德到马克思的发展变革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科政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37,共7页
实践哲学在其发展史中有着一以贯之的论证框架,并且表现为一个“实践-自由-本质”的三一结构。其中,实践作为以自身为目的的人类活动,与人的自由、人的本质一起构成了一个相互叙述、相互证成的概念体系。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为这种三... 实践哲学在其发展史中有着一以贯之的论证框架,并且表现为一个“实践-自由-本质”的三一结构。其中,实践作为以自身为目的的人类活动,与人的自由、人的本质一起构成了一个相互叙述、相互证成的概念体系。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为这种三一结构的论证框架奠定了基础,以康德为代表的近代哲学家则将其发展得更加成熟。马克思在实践哲学领域提出了诸多变革,他彻底扬弃了以“道德”为中心的实践哲学,发展出了一种以“劳动”为中心的实践哲学。但是,马克思的实践学说依旧遵循了“实践-自由-本质”的论证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亚里士多德 康德 马克思 自由 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