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构性货币政策能否提振农村居民消费?——基于支农再贷款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楚尔鸣 李源 +1 位作者 易雨瑶 李逸飞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94,共15页
提振农村居民消费既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基础,又是形成消费与投资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重要支撑。从支农再贷款的视角,采用2013—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微观数据,研究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与作用效果。研... 提振农村居民消费既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基础,又是形成消费与投资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重要支撑。从支农再贷款的视角,采用2013—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微观数据,研究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与作用效果。研究发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显著促进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农再贷款余额每增加1%,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增加1.4%。机制分析表明,结构性货币政策主要通过需求侧缓解信贷约束和供给侧改善消费环境两个方面提振农村居民消费。异质性分析显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经济不发达地区、家庭资产低、受教育程度低、有社会保障的农村居民消费的作用效果更好。进一步分析发现,支农再贷款工具可以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消费差距,有利于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和共同富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货币政策 支农再贷款 农村居民消费 消费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孵化器与服务业企业创新——基于研发要素和创新生态的视角
2
作者 李静 王康 +1 位作者 刘子晗 李逸飞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2-151,共20页
建立健全孵化器体系,积极形成开放创新生态,是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基于2007—2019年中关村海淀科技园服务业企业全样本数据集,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孵化器对服务业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建立健全孵化器体系,积极形成开放创新生态,是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基于2007—2019年中关村海淀科技园服务业企业全样本数据集,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孵化器对服务业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孵化器显著促进了服务业企业创新,该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表明,研发要素和创新生态是孵化器促进服务业企业创新的关键机制,具体表现为优化企业研发团队规模和结构,加强技术改造投入和产学研协同创新,以及推动企业加入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拓展性研究显示,孵化器对批发零售业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最强,其次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孵化器对民营企业的创新效应最为突出,而对我国港澳台和外资企业的影响不显著;孵化器对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创新的促进效果最好,而对成熟期和衰退期的效果不显著。以孵化器平台建设为抓手,有助于从研发要素和创新生态两方面协同推动服务业企业创新,更好地发挥服务业在稳就业、促增长中的支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孵化器 服务业 企业创新 中关村海淀科技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社区参与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8
3
作者 何思源 魏钰 +1 位作者 苏杨 闵庆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021-3032,共12页
大量研究表明自然保护地周边社区居民对保护地的态度是影响社区参与保护,实现保护地管理目标的主要因素,由此建立了“认知⁃态度⁃参与”的行为逻辑。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希望进一步推进社区与保护地的关系,全面提升自然保护管理效率,也... 大量研究表明自然保护地周边社区居民对保护地的态度是影响社区参与保护,实现保护地管理目标的主要因素,由此建立了“认知⁃态度⁃参与”的行为逻辑。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希望进一步推进社区与保护地的关系,全面提升自然保护管理效率,也建立在对这一行为逻辑的认同之上。为验证社区认知与行为的关系,并为促进不同利益相关者参与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提供科学支持,研究试图分析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居民的国家公园的“认知⁃态度⁃参与”的行为逻辑以揭示社区参与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的深层机制。与一般研究不同在于,本研究是针对正在建设中的国家公园,使得本地利益相关方的态度有机会影响国家公园建设进程。为获得社区“认知⁃态度⁃参与”核心观念,探索社区参与的过程和方式,提出促进社区参与的方法,研究采用扎根理论这一质性研究方法,基于对本地利益相关者采用半结构化开放问题的深度访谈,归纳出概念与范畴,形成社区参与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的理论。研究首先形成45个概念与13个范畴,通过范式模型研究发现,稳定资源使用权利、引导社区参与决策、保障社区发展权利、创新社区产业模式、提高个体适应能力、降低政策风险影响等六个主范畴能够解释社区居民对国家公园的认知⁃态度⁃参与这一行为逻辑。通过归纳主范畴,研究进一步提炼出社区参与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的理论核心在于社区自然资源管理的自主性、创新性与适应性,其内在机制在于社区参与是一个自主性提高的动态过程,需要通过保障社区生计资源禀赋来实现长期的价值转化,最终使其成为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治理的组成部分。在理论阐释基础上,研究提出从改善社区认知、提升社区参与角度推进国家公园建设的路径。研究也指出,所提出的社区参与机制理论能够提炼量化指标评价社区参与,追踪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度 社区参与 国家公园 扎根理论 自然保护地管理 自然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碳排放效应:基于中国224个地级市的经验与证据
4
作者 杜辉 张学儒 +1 位作者 张世国 张清勇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74,共10页
为探究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以及影响路径,推动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本文从耕地转变为建设用地这一视角切入,基于2009-2010年、2018-2019年中国224个地级市的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 为探究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以及影响路径,推动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本文从耕地转变为建设用地这一视角切入,基于2009-2010年、2018-2019年中国224个地级市的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着重探究耕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碳排放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全国耕地转变为建设用地呈现收缩趋势,东部省份以及东北地区趋势最为突出,中西部省份收缩趋势不明显;碳排放总量仅东部省份呈现下降趋势,其他省份均呈上升趋势;耕地转变为建设用地显著增加了碳排放量,这一结果在进行稳健性检验以及处理可能存在的内生性后依然成立。研究结果表明,耕地变为建设用地所引致的产业结构以及能源消费变化是影响碳排放的主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碳排放 “双碳” 建设用地 耕地 产业结构 能源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学70年演进与发展”笔谈 被引量:6
5
作者 刘俏 李志军 +4 位作者 张建华 郑红亮 洪俊杰 姚洋 刘守英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共8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间,在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和巨大进步的同时,中国经济学也逐步完成了多次转型和成为显学的发展历程。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亟须实现扎根中国实践的理论创新和构建。为了总结探讨中国...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间,在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和巨大进步的同时,中国经济学也逐步完成了多次转型和成为显学的发展历程。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亟须实现扎根中国实践的理论创新和构建。为了总结探讨中国经济学科的发展经验与未来走向,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于2019年3月23日召开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新)成立大会暨中国经济学70年演进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此,将会议上部分专家学者的观点以笔谈形式呈现,以期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参与这一问题的讨论与争鸣,助力中国经济学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演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 理论创新 专家学者 学术研讨会 经济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障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居民利益分享的公平与可持续性——基于社会-生态系统意义认知的研究 被引量:47
6
作者 何思源 魏钰 +1 位作者 苏杨 闵庆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450-2462,共13页
建立国家公园旨在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并为民众提供多样化的使用机会,保障利益相关者利益分享的公平与可持续性。对国家公园社区居民的资源使用而言,需要他们认可保护地管理中的利益分享规则,从而规范行为,促进系统的稳健性。影响规则认... 建立国家公园旨在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并为民众提供多样化的使用机会,保障利益相关者利益分享的公平与可持续性。对国家公园社区居民的资源使用而言,需要他们认可保护地管理中的利益分享规则,从而规范行为,促进系统的稳健性。影响规则认可与相应行为的关键在于各个资源使用者如何评估资源价值,以及如何形成价值共识。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研究利用一个界定资源价值与形成使用规则的分析框架,通过对资源价值界定的情境认知、对生态系统的意义认知和对可能规则的态度进行分析,研究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进程中社区对"利益"的动态认知与形成原因、潜在行为变动对系统"稳健性"的影响和促进利益分享规则形成的路径。分析发现,①在保护地管理发展过程中,社区认为其以往存在和国家公园的出现有利于资源的生计带动;②武夷山生态系统的意义首先在于其多样化的物质供给,其次是作为文化遗产和商品所带来精神满足,同时具有生态保护价值;③社区对利益分享规则的态度取决于规则在时空上的应用是否影响他们对生态系统意义所认定的优先次序。因此,研究提出一个用于规则形成的协商空间,从不同资源使用者利益认知角度引导其认知趋同,最终提高社区对规则的接受程度与行为规范,保证社会-生态系统的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 利益分享 国家公园 社区 武夷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家背景、财税政策与企业创新——来自中关村科技园的FsQCA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马永军 彭宏 李逸飞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3-32,共10页
基于中关村科技园制造业企业数据,运用组态思维和模糊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系统研究了企业创新水平差异的多重并发因素和复杂因果关系。结果发现:(1)企业取得高创新绩效的路径有2条,即海外留学经历税收优惠主导型和性别海外留学经... 基于中关村科技园制造业企业数据,运用组态思维和模糊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系统研究了企业创新水平差异的多重并发因素和复杂因果关系。结果发现:(1)企业取得高创新绩效的路径有2条,即海外留学经历税收优惠主导型和性别海外留学经历财政补贴主导型。其中,第一条路径指企业家海外留学经历与税收优惠之间的联动匹配;第二条路径指企业家性别、海外留学经历与财政补贴之间的联动匹配。第一条路径包含3个子路径,并且是企业取得高创新绩效的主要原因。(2)导致高创新绩效的因素在影响企业创新时具有可替代性,即当企业家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时,即使企业未享受税收优惠,只要企业得到财政补贴,并且企业家为男性,企业仍然会取得高创新绩效。(3)导致非高创新绩效的路径有6条,但该驱动机制与高创新绩效的驱动机制之间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创新 财税政策 企业家背景 FsQCA 多重并发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疫情冲击下数字政务建设的挑战与应对 被引量:2
8
作者 徐玉德 韩彬 《地方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9-105,共7页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在对国际经济社会产生严重影响的同时,也对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提出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坚持在问题导向的基础上,积极借助数字时代新兴技术推进数字政务建设,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在对国际经济社会产生严重影响的同时,也对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提出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坚持在问题导向的基础上,积极借助数字时代新兴技术推进数字政务建设,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数字效能,有效提升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治理效率,成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通过分析总结近期我国应对新冠疫情中数字政务建设的不足,研究探索数字化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着力点,并为新冠疫情冲击下的数字政务建设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有助于为高效应对新冠疫情、完善数字政务建设提供政策参考和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数字政务 国家治理 顶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