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传播》的30年 被引量:5
1
作者 胡智锋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9-92,共4页
关键词 《现代传播》 中国广播电视 中国传媒 大学学报 学术期刊 新中国成立 创刊 刊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传播》30年: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现代传播》创刊30周年纪念座谈会综述
2
作者 赵均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3-95,共3页
关键词 《现代传播》 周年纪念 创刊 与时俱进 座谈会 中国广播电视 综述 中国传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牢记初心使命 挺膺担当奋斗——《现代传播》编委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精神体会
3
作者 廖祥忠 张树庭 +11 位作者 王栋晗 李怀亮 张晶 张鸿声 周涌 胡智锋 荆学民 高晓虹 黄升民 贾秀清 雷跃捷 隋岩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4年第12期1-12,共12页
2024年9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在中国传媒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向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致以祝贺和问候。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回信的重要精神,《现代... 2024年9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在中国传媒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向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致以祝贺和问候。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回信的重要精神,《现代传播》特组织编委就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新闻舆论等重要议题进行探讨,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建言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媒大学 宣传思想文化 全校师生员工 中共中央总书记 新闻舆论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群体微短剧观看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4
作者 潘可武 黄灿璨 李叙乐 《现代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64,共15页
为探究中老年人的微短剧观看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深度访谈法与扎根理论相结合,提炼关于中老年群体微短剧观看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结合对相关媒体报道的文本分析,与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个体因素、内容因素、平... 为探究中老年人的微短剧观看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深度访谈法与扎根理论相结合,提炼关于中老年群体微短剧观看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结合对相关媒体报道的文本分析,与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个体因素、内容因素、平台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影响了中老年人的微短剧观看体验。其中,个人的内容偏好明显受到其生活情况的影响,受众倾向于观看与个体经历类似的微短剧,以纾解情绪。在付费行为方面,中老年群体则呈现显著的理性态度,与部分媒体报道情况不完全相符。对此,媒体与社会应当及时调整对中老年群体“数字贫困”的刻板印象,微短剧从业者亦当坚持精品化道路,三方合力促进中老年群体的积极老龄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短剧 中老年群体 观看行为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版十年:电视时政新闻融媒创新的制作与传播艺术——基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探讨 被引量:20
5
作者 刘俊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3-59,共7页
2011年9月2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进行了开播之后的第二次大改版,至今已走过十年历程。十年间,该栏目在切入和报尾、播报和配音、报道和现场、包装和视觉、内容和编排等方面作出了相当程度的创新。在十年改版的基础之上,融媒时代... 2011年9月2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进行了开播之后的第二次大改版,至今已走过十年历程。十年间,该栏目在切入和报尾、播报和配音、报道和现场、包装和视觉、内容和编排等方面作出了相当程度的创新。在十年改版的基础之上,融媒时代下以该栏目为代表的电视时政新闻的改革,在传播、内容和理念上还有相当的创新空间。从传播艺术角度说,需要注重"接受而非寻找"时代下苛刻于传播策划是实现内容影响的基本前提,注重激发观众的"自分享"欲并动态更新大数据算法的传播理念与策略。从内容艺术角度说,需要注重在内容叙事中唤起青年网生群体的向心力、在内容叙事中适度有效增加"网感"成分、在内容叙事中释放"真实"和"真实感"。从理念迭进角度说,需要注重理解融媒时代下形式之"变"应成为常态、凸显编辑部策划的创意思维和能动性、增强时政新闻的服务功能和亲和能力、坚守"时""效""度"的专业性担当。同时,电视时政新闻的融媒创新也需要各方给予相当的宽容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融合 电视新闻 时政新闻 新闻联播 传播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传播中的图片编辑 被引量:11
6
作者 潘可武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9-73,共5页
报纸图片作为独立于文字的传播中介,由于视觉的转向,一方面突出了视觉在报纸传播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强调了读者在实现传播效果与经济效益的中心地位,这一切都和视觉传播紧密相关。只有在媒介层面了解图片视觉传播的特点,建立起视觉传播... 报纸图片作为独立于文字的传播中介,由于视觉的转向,一方面突出了视觉在报纸传播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强调了读者在实现传播效果与经济效益的中心地位,这一切都和视觉传播紧密相关。只有在媒介层面了解图片视觉传播的特点,建立起视觉传播的观念,以及在具体的图片编辑层面建立起图片编辑的新闻观念、造型观念与方便受众等观念,才能使图片编辑实现最终的传播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传播 图片编辑 新闻观念 造型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家庭、健康传播中的电视传媒——“人口·家庭·健康与电视传媒论坛——纪念央视《人口》栏目创办20周年研讨会”综述
7
作者 赵均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中国人口 电视传媒 健康传播 传媒论坛 家庭 栏目 央视 创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传播学量化研究方法的利弊之辨:溯源与规避 被引量:2
8
作者 刘俊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7-55,247,共10页
量化研究是新闻传播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中西方量化意识和实证精神的传统有别,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文化传统因素造成的,包括思维方式、生产力状况、制度方式等诸多具体表征和成因,例如圆融思维与点状思维的区别。量化研究以其稳定性、... 量化研究是新闻传播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中西方量化意识和实证精神的传统有别,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文化传统因素造成的,包括思维方式、生产力状况、制度方式等诸多具体表征和成因,例如圆融思维与点状思维的区别。量化研究以其稳定性、统一性、精确性、系统性特点,对新闻传播学研究意义重大,同时它也是对中国文人"心证大于实证"传统的有效补充和矫正。不过,量化研究也需规避遮蔽问题精神、思想精神、人文精神和本土精神等不足。在新闻传播学研究中,需要注意问题先行,而不是唯方法论;贡献思想,而不是唯数据论;允许例外,而不是唯精确论;面朝本土,而不是唯西方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 研究方法 实证精神 量化研究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的再现与异形:数字时代短视频文化的五个特质 被引量:4
9
作者 刘俊 马慧珍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4-160,F0002,共8页
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型视听语言和媒介形态,已然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一种新型的短视频文化景观正在生成。而短视频内容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无疑是构成短视频文化的关键要素之一:展示性短视频文化的背后是数字时代展演现实的权力下沉... 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型视听语言和媒介形态,已然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一种新型的短视频文化景观正在生成。而短视频内容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无疑是构成短视频文化的关键要素之一:展示性短视频文化的背后是数字时代展演现实的权力下沉,情感性短视频文化的背后是通过“压缩现实”实现瞬时的情绪撩拨,戏谑性短视频文化的背后是具有普遍性的用户游戏化的现实观看,联结性短视频文化的背后是一种虚拟影像的现实实践的内在机理,聚合性短视频文化的背后是现实景观和信息的多元融合。这些短视频内容及短视频文化对现实的呈现,既可能是忠实的再现,也可能是扭曲的异形化。短视频对日常生活的深度介入,搅动着人们对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真实物质与虚拟形象的感知。人们乐此不疲地投身于短视频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以节点化身份将短视频文化的影响扩张至社会现实生活的角角落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文化 展示性 情感性 戏谑性 联结性 聚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源·分流·汇合:技术与艺术联动发展的三个阶段——兼及传媒艺术史的视角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俊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2-103,共12页
人类技术/科技与艺术的联动是一对经典关系,二者的共生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技术与艺术的同源;二是技术与艺术的分流;三是技术与艺术的再度汇合。包括摄影艺术、电影艺术、广播电视艺术、新媒体艺术(含网络视听和数字艺术)等艺... 人类技术/科技与艺术的联动是一对经典关系,二者的共生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技术与艺术的同源;二是技术与艺术的分流;三是技术与艺术的再度汇合。包括摄影艺术、电影艺术、广播电视艺术、新媒体艺术(含网络视听和数字艺术)等艺术形式在内的传媒艺术,其发展历程体现出不少人类技术/科技与艺术联动发展的生态和规律,特别是在技术与艺术的分流、再度汇合两个阶段中表现得尤为显著。在未来,随着AI、VR、AR、MR、XR、5G+、8K+、IoT、BT等科技的不断发展,传媒艺术的理论研究有责任快速捕捉到科技与艺术联动背后的本质、规律、特质等具有普遍性阐释力的底层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技术 科技 传媒艺术 传媒艺术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化叙事转换——基于文化类视听节目的示例与逻辑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俊 翁旭东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6-176,共11页
“极新”与“极旧”的接合是当下中国文化类视听节目创作、传播、接受中的一大突出现象,以优秀传统文化或艺术为主题的文化类视听节目在青年受众群体中受到追捧与热议。这表明,当下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化叙事转换的探索找到了合适的... “极新”与“极旧”的接合是当下中国文化类视听节目创作、传播、接受中的一大突出现象,以优秀传统文化或艺术为主题的文化类视听节目在青年受众群体中受到追捧与热议。这表明,当下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化叙事转换的探索找到了合适的方向与路径。近年来,涌现的代表性节目与焦点现象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化叙事转换逻辑主要包括五个面向:当代化提炼、奇观化视听、网感化表达、情感化撩拨和互构化价值,其共同型构了传统文化视听结构创造性表现的有序性,实现对受众媒介使用与审美认知的适配,形成对包括年轻群体在内的当代人的文化选择与价值认同的有效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媒艺术 传统文化 当代化叙事 视听节目 网络视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电影算法工业的逻辑表征与批判反思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俊 贾奕星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共7页
人工智能时代,以算法为代表的新兴科技介入电影创意、制作与宣发全流程,促发传统电影工业容纳电影算法工业的新生态,也推动电影审美迭变与电影本体革命。电影算法工业以其推测端的肯定逻辑、制作端的技术逻辑和消费端的流量逻辑为表征,... 人工智能时代,以算法为代表的新兴科技介入电影创意、制作与宣发全流程,促发传统电影工业容纳电影算法工业的新生态,也推动电影审美迭变与电影本体革命。电影算法工业以其推测端的肯定逻辑、制作端的技术逻辑和消费端的流量逻辑为表征,对既有的电影工业化创作范式形成一定的更新甚至某种程度的颠覆。本文旨在以人工智能时代为背景,从电影算法工业的三大逻辑表征切入,通过揭示其推测端的肯定逻辑、制作端的技术逻辑和消费端的流量逻辑,反思其发展过程中鲜明的撕裂性、霸权性和主体性问题,从而尝试助益和启示电影算法工业的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算法工业 人工智能 技术伦理 算法霸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中国电视备忘录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甫 吴涛 +1 位作者 胡智锋 顾亚奇(整理者)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共7页
继2004年《会诊中国电视》、2005年《2004:中国电视关键词》获得不俗反响之后,本期继续推出本刊主编胡智锋教授与中央电视台研究室主任王甫博士、克顿顾问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吴涛先生三人的对话《2005:中国电视备忘录》,以为我们的... 继2004年《会诊中国电视》、2005年《2004:中国电视关键词》获得不俗反响之后,本期继续推出本刊主编胡智锋教授与中央电视台研究室主任王甫博士、克顿顾问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吴涛先生三人的对话《2005:中国电视备忘录》,以为我们的读者存留一份较为全面的电视“年度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央视 省级卫视 频道制 份额时代 “超女” 电视剧市场 民生新闻 直播 新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均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0-151,共2页
关键词 网络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 高校师生 信息化程度 环境教育 潜移默化 精神氛围 传递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域性与归属感:社区报生存与发展策略分析--以北京社区报《和平人家》办刊实践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立 施佳佳 潘文英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9-160,共2页
作为一种舶来品,社区报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只有十来年的光景,虽然其过程有失败有成功,坎坷曲折,但毕竟因其具备了生存和生长的条件,目前已在中国各地以不同的运作方式扩展开来。中国的社区报如何顺应本土生存?如何依托本社区的人... 作为一种舶来品,社区报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只有十来年的光景,虽然其过程有失败有成功,坎坷曲折,但毕竟因其具备了生存和生长的条件,目前已在中国各地以不同的运作方式扩展开来。中国的社区报如何顺应本土生存?如何依托本社区的人文环境,突出本社区报的特色?本文以北京市社区报《和平人家》为例,谈谈社区报生存发展的空间与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报 北京市 办刊实践 和平 归属感 地域性 人文环境 生存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篇时代的电视剧理论研究范式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国涛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7-80,共4页
1990年前后,中国电视剧理论研究范式发生了从本体研究范式到文本批评范式的转变,这种转变适应了中国电视剧生产与传播的时代要求。随着长篇电视剧时代的到来,文本批评范式陷入困境,重启和推进电视剧本体研究范式成为一种趋势。本文并对... 1990年前后,中国电视剧理论研究范式发生了从本体研究范式到文本批评范式的转变,这种转变适应了中国电视剧生产与传播的时代要求。随着长篇电视剧时代的到来,文本批评范式陷入困境,重启和推进电视剧本体研究范式成为一种趋势。本文并对基于本体研究范式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理论 研究范式 本体研究 文本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世界 幸福中国:江苏卫视新飞跃--江苏卫视定位升级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国涛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中国传媒大学 江苏卫视 情感世界 研讨会综述 幸福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品牌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电视剧的视觉形式 被引量:1
18
作者 潘可武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6-80,共5页
"看"和"想象"是电视剧的视觉形式,作为人类与视觉相关联的心理活动,作用于创作主体,并最终以一定的艺术形式、视觉样式来呈现。视觉形式作为一种抽象思维,是电视剧创造性的源泉,同时能够在视觉效果与视觉心理层面,... "看"和"想象"是电视剧的视觉形式,作为人类与视觉相关联的心理活动,作用于创作主体,并最终以一定的艺术形式、视觉样式来呈现。视觉形式作为一种抽象思维,是电视剧创造性的源泉,同时能够在视觉效果与视觉心理层面,在传受之间构建认同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 视觉形式 抽象思维 视觉效果 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剧影视学知识体系创新的规律 被引量:2
19
作者 潘可武 冯晓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24-30,共7页
戏剧影视学知识体系特殊的创新规律是对戏剧影视学知识体系本质的反映,其创新规律就源自文化、技术、社会等要素之间的动力作用。戏剧影视学知识体系创新具有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规律。历史的规律即历时继承性与共时发展性... 戏剧影视学知识体系特殊的创新规律是对戏剧影视学知识体系本质的反映,其创新规律就源自文化、技术、社会等要素之间的动力作用。戏剧影视学知识体系创新具有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规律。历史的规律即历时继承性与共时发展性相统一;人民的规律即理论指导性与人民主体性相统一;艺术的规律即实践应用性与技术媒介性相统一;美学的规律即民族特殊性与世界普世性相统一。戏剧影视学知识体系创新发展不仅需要面向新时代学科的实践,也需要博古通今,从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尤其是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根据该学科创新的规律,有意识总结与理论升华创新的成果,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戏剧影视学知识体系与时俱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影视学 知识体系 创新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介环境下传媒教育的文化自觉
20
作者 李立 曹畅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9-121,共3页
进入21世纪以来,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媒介环境。新媒体环境为传媒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也渗透着被动、庸俗与感性。本文从分析新媒介环境入手,提出了面对视觉化冲击、娱乐化氛围、快餐化阅读,传媒教育应把持的... 进入21世纪以来,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媒介环境。新媒体环境为传媒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也渗透着被动、庸俗与感性。本文从分析新媒介环境入手,提出了面对视觉化冲击、娱乐化氛围、快餐化阅读,传媒教育应把持的文化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介环境 媒介生态意识 文化品格 理性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