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现代传播》的30年 |
胡智锋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2
|
《现代传播》30年: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现代传播》创刊30周年纪念座谈会综述 |
赵均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3
|
牢记初心使命 挺膺担当奋斗——《现代传播》编委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精神体会 |
廖祥忠
张树庭
王栋晗
李怀亮
张晶
张鸿声
周涌
胡智锋
荆学民
高晓虹
黄升民
贾秀清
雷跃捷
隋岩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24 |
|
|
4
|
中老年群体微短剧观看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潘可武
黄灿璨
李叙乐
|
《现代出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改版十年:电视时政新闻融媒创新的制作与传播艺术——基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探讨 |
刘俊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0
|
|
6
|
视觉传播中的图片编辑 |
潘可武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1
|
|
7
|
人口、家庭、健康传播中的电视传媒——“人口·家庭·健康与电视传媒论坛——纪念央视《人口》栏目创办20周年研讨会”综述 |
赵均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8
|
新闻传播学量化研究方法的利弊之辨:溯源与规避 |
刘俊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9
|
现实的再现与异形:数字时代短视频文化的五个特质 |
刘俊
马慧珍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10
|
同源·分流·汇合:技术与艺术联动发展的三个阶段——兼及传媒艺术史的视角 |
刘俊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11
|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化叙事转换——基于文化类视听节目的示例与逻辑 |
刘俊
翁旭东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8
|
|
12
|
人工智能时代电影算法工业的逻辑表征与批判反思 |
刘俊
贾奕星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13
|
2005:中国电视备忘录 |
王甫
吴涛
胡智锋
顾亚奇(整理者)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1
|
|
14
|
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
赵均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7
|
|
15
|
地域性与归属感:社区报生存与发展策略分析--以北京社区报《和平人家》办刊实践为例 |
李立
施佳佳
潘文英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6
|
长篇时代的电视剧理论研究范式 |
张国涛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17
|
情感世界 幸福中国:江苏卫视新飞跃--江苏卫视定位升级研讨会综述 |
张国涛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8
|
论电视剧的视觉形式 |
潘可武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9
|
戏剧影视学知识体系创新的规律 |
潘可武
冯晓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20
|
新媒介环境下传媒教育的文化自觉 |
李立
曹畅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