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作为文学形象的“世纪交替”——或须一瓜、周嘉宁、路内新作的意义 |
黄德海
|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2
|
人间滋味与当代性重置——田耳和他的小说 |
黄德海
|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记忆的废墟和历史的纪念碑——老藤《北地》与现实主义的可能性 |
方岩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4
|
虚构·非虚构·三重练习 |
黄德海
|
《扬子江(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5
|
偷袭者蒙着面:麦家阅读札记 |
方岩
|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6
|
毕飞宇的三个美学时刻——以中短篇小说为例 |
方岩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7
|
梦境收割者:在虚构与虚无之间——鲁敏中短篇小说读札 |
方岩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8
|
盛世废墟与浪漫主义怪兽——读李宏伟《引路人》 |
方岩
|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9
|
耐心的中年或艰难的成长——关于邵丽的近期作品 |
黄德海
|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