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期刊的现场感、历史感与文化使命——《当代作家评论》创刊40周年与中国当代文学
1
作者 薛冰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3-201,共9页
1984年1月25日,文学评论双月刊《当代作家评论》在辽宁沈阳创刊,至今已同中国当代文学共同走过40年,成为国内外学界公认的文学前沿、批评重镇。为纪念《当代作家评论》创刊40年,回顾与总结《当代作家评论》与中国当代文学40年的历史经验... 1984年1月25日,文学评论双月刊《当代作家评论》在辽宁沈阳创刊,至今已同中国当代文学共同走过40年,成为国内外学界公认的文学前沿、批评重镇。为纪念《当代作家评论》创刊40年,回顾与总结《当代作家评论》与中国当代文学40年的历史经验,想象与展望《当代作家评论》与中国文学的未来发展,2023年10月20日,《当代作家评论》创刊40周年活动在沈阳举行,来自中国作家协会、湖北省文联、河南省文联、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苏州大学等专业性人民团体、高校、科研院所、出版机构的50余位作家、评论家、学者莅临现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评论 中国作家协会 文学期刊 文化使命 南京大学 历史感 辽宁沈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作家评论》视阈中的莫言 被引量:3
2
作者 林建法 李桂玲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86,共6页
二〇一二年十月十一日,瑞典学院宣布,将二〇一二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中国作家莫言。一时间,有关莫言的一切均变得炙手可热。从一九八一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整整三十一年。这三十一年,是莫言... 二〇一二年十月十一日,瑞典学院宣布,将二〇一二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中国作家莫言。一时间,有关莫言的一切均变得炙手可热。从一九八一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整整三十一年。这三十一年,是莫言的个人写作从无籍籍名到被世界认可的三十一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三十一年,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三十一年。毋庸讳言,莫言获得诺奖,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而伟大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作家评论》 莫言 中国当代文学史 诺贝尔文学奖 视阈 当代文学研究 中国作家 短篇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学术活动与学术期刊发展的互动共赢--以文学评论核心期刊《当代作家评论》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桂玲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146-150,共5页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的飞速发展,新互联网传播方式不断挤占传统出版模式的生存空间,近年来纸质期刊发展面临诸多严峻挑战。本文以创刊于1984年的文学评论类核心期刊《当代作家评论》的办刊经验为实例,集中探讨了学...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的飞速发展,新互联网传播方式不断挤占传统出版模式的生存空间,近年来纸质期刊发展面临诸多严峻挑战。本文以创刊于1984年的文学评论类核心期刊《当代作家评论》的办刊经验为实例,集中探讨了学术期刊如何以专业精准的学术活动应对危机,寻求变化中的坚守,以名家聚集效应提升社会关注度,打造学术焦点话题,寻求多维合作共赢等方式,促进学术期刊品质、影响力提升,打造期刊经典品牌,推动学术期刊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刊危机 学术活动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作家评论》年度优秀论文颁奖暨“文学评奖与地域文学发展论坛”举行
4
作者 本刊讯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1-151,共1页
【本刊讯】2015年10月18日至19日,《当代作家评论》杂志2014年度优秀论文奖颁奖暨“文学评奖与地域文学发展论坛”在沈阳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师范大... 【本刊讯】2015年10月18日至19日,《当代作家评论》杂志2014年度优秀论文奖颁奖暨“文学评奖与地域文学发展论坛”在沈阳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湖北大学等全国知名大学及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和作家、评论家近40人出席了颁奖仪式和论坛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论文颁奖 地域文学 南京大学 湖北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日至 研究机构 作协副主席 浙江师范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作家书 被引量:1
5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5-36,共2页
今年,本刊将开设一个新的栏目,名为“文本互动”。关于它的一些想法,我们想与你沟通一下。
关键词 当代文学 文学批评 文学背景 小说创作 文体形式 叙事风格 语言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评奖过程的一些说明
6
作者 林建法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7,共2页
关键词 文学批评家 当代中国 评奖过程 《温州都市报》 中国当代 评委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现象的“新东北文学”与“新南方写作” 被引量:7
7
作者 韩春燕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4,共3页
21世纪文学经典化充满难度是学界的共识,而经典化的难度之一就是文学的碎片化,现象无法形成,流派难以归类,当命名成了问题,文学史就无法书写。值得欣慰的是,在最近几年的学术热点问题中,“新东北文学”与“新南方写作”热度持久,引发了... 21世纪文学经典化充满难度是学界的共识,而经典化的难度之一就是文学的碎片化,现象无法形成,流派难以归类,当命名成了问题,文学史就无法书写。值得欣慰的是,在最近几年的学术热点问题中,“新东北文学”与“新南方写作”热度持久,引发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新东北文学”从“东北文艺复兴”的包裹中破茧而出,成为一个独立话题,是因为有了“铁西三剑客”这把尖锐的锥子。“铁西三剑客”的出现让新东北文学有了自己的代表性作家群体,以及被学界充分关注、成为文学现象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文学 作家群体 学术热点 三剑客 破茧而出 文艺复兴 经典化 文学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贾平凹长篇小说《带灯》学术研讨会纪要 被引量:10
8
作者 丁帆 陈思和 +31 位作者 陆建德 林建法 范小青 丁帆 陈思和 吴俊 南帆 张清华 王尧 汪政 程永新 张新颖 陈晓明 颜海平 栾梅健 吴义勤 刘阳扬 杨慧仪 吴俊 张学昕 丁晓原 黄平 李一 穆涛 史国强 张永 周红莉 刘春 季进 何平 李桂玲 林源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5-64,共40页
林建法(常熟理工学院特聘教授、《当代作家评论》主编):现在我宣布贾平凹长篇小说《带灯》学术研讨会现在开幕!
关键词 学术研讨会 长篇小说 贾平凹 《当代作家评论》 纪要 特聘教授 理工学院 林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华长篇小说《第七天》学术研讨会纪要 被引量:69
9
作者 张清华 张新颖 +8 位作者 曹卫东 张新颖 陈晓明 程光炜 林建法 张柠 黄燎宇 梁振华 欧阳江河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2-114,共23页
张清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各位专家,各位媒体朋友们,非常感谢大家冒着酷暑来北师大参加余华长篇小说《第七天》研讨会,这个会由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和复旦大学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合作举办... 张清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各位专家,各位媒体朋友们,非常感谢大家冒着酷暑来北师大参加余华长篇小说《第七天》研讨会,这个会由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和复旦大学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合作举办。决定要开《第七天》的研讨会,是与各位商量了的,因为小说问世以后反响十分强烈,有激赏,有谨慎的肯定,也有尖锐的批评。无论是肯定还是批评,都说明读者对于中国文学的关注度非常之高,对于余华的关注度非常之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篇小说 学术研讨会 余华 北京师范大学 纪要 大学教授 文学创作 复旦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容聊世事 自在演风波——读莫言短篇小说《天下太平》 被引量:3
10
作者 韩春燕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5-117,共3页
《天下太平》采取了双层叙述策略,轻松幽默的表层故事背后是乡村留守、环境污染等深层故事。依靠节制而精致的叙事,作者通过留守儿童小奥书写了当下乡村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态、日常生活与精神状态,让读者看到了世界的真相与乡村的复... 《天下太平》采取了双层叙述策略,轻松幽默的表层故事背后是乡村留守、环境污染等深层故事。依靠节制而精致的叙事,作者通过留守儿童小奥书写了当下乡村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态、日常生活与精神状态,让读者看到了世界的真相与乡村的复杂纠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天下太平》 叙述策略 叙事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重估”中寻找生机
11
作者 李桂玲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3-205,共3页
二00九年十二月十六日至二0一0年六月十二日,《辽宁日报》用了半年时间,在其“文化观察”版策划推出了“重估中国当代文学价值”栏目。在此期间,国内外六十余名文学批评家、作家,以接受专访或投稿的形式参与了这场规模浩大的“重估... 二00九年十二月十六日至二0一0年六月十二日,《辽宁日报》用了半年时间,在其“文化观察”版策划推出了“重估中国当代文学价值”栏目。在此期间,国内外六十余名文学批评家、作家,以接受专访或投稿的形式参与了这场规模浩大的“重估”活动。半年时间里,《辽宁日报》共发稿二十五万多字,讨论的中心始终围绕着当代文学创作、批评、当代文学生长环境,以及更深远的文化背景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日报》 文学批评家 印象 中国当代 文学价值 文学创作 生长环境 当代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找幸福的扎根地
12
作者 李桂玲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9-181,共3页
关键词 幸福 印象 青年作家 初中毕业生 现代社会 农民工 小说集 辽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童创作的执著同行者
13
作者 李桂玲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96-197,共2页
关键词 小说创作 苏童 执著 行者 印象 学术力量 文学批评 美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在校硕士生、博士生优秀论文征集启事
14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当代作家评论》 优秀论文 编辑部 来稿 征集启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七年”现实主义文学批评的内在建构与冲突--以《创业史》《红旗谱》《青春之歌》《百合花》的批评活动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荣 孟繁华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4-92,共9页
现实主义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建构的主线,从现实主义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再到"两结合",在不同阶段不同层面的论争中,可以看到试图建构新的范式的种种努力,尤其是寻求现实主义中国本土道路的可能性的潜在愿望。"十七... 现实主义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建构的主线,从现实主义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再到"两结合",在不同阶段不同层面的论争中,可以看到试图建构新的范式的种种努力,尤其是寻求现实主义中国本土道路的可能性的潜在愿望。"十七年"现实主义文学批评,清晰地勾勒出彼时文学批评的建构维度、突围努力以及历史局限。一方面,对现实主义的阐释、辨析、争论,不仅仅是理论话语和批评实践的自我完善,更是文学批评对中国现代性政治选择的回应;另一方面,在具体批评实践中,对五四文学传统、古典文学资源以及民间文化资源的肯定与发现,又彰显了文学批评主动"突围"的自觉,彰显了文学批评的肯定性意涵。《创业史》《红旗谱》等红色经典文学作品的批评活动呈现了这种内在建构与冲突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 现实主义 文学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场被迫上路的寻踪之旅——读王安忆《向西,向西,向南》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桂玲 《扬子江(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4-108,共5页
王安忆的小说叙事总是埋藏在极深幽、绵密的环境描绘、人物描写、心态描摹,甚至是对声音、气味、触感、想象、回忆等的细腻而又不厌其烦的描述中。读她的小说,如深入盘根错节、热气蒸腾、噪声不歇的热带雨林,一不小心就会陷入囧境,难以... 王安忆的小说叙事总是埋藏在极深幽、绵密的环境描绘、人物描写、心态描摹,甚至是对声音、气味、触感、想象、回忆等的细腻而又不厌其烦的描述中。读她的小说,如深入盘根错节、热气蒸腾、噪声不歇的热带雨林,一不小心就会陷入囧境,难以拔足,不辨方向,失去目标。总要反复回头确认,以致不迷失在她的叙事迷宫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忆 向南 小说叙事 人物描写 热带雨林 回忆 迷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与创新的时代性共融——“新时代文学:源流、经验与新变”论坛综述
17
作者 李桂玲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1-206,共6页
2023年4月16日,“新时代文学:源流、经验与新变”论坛在沈阳召开,来自全国的70余位作家、评论家共聚一堂,热烈探讨了新时代文学发展的源流传统、新经验与新趋势等相关话题,从文学创作、文艺批评、理论建构等角度,对党的二十大提出的“... 2023年4月16日,“新时代文学:源流、经验与新变”论坛在沈阳召开,来自全国的70余位作家、评论家共聚一堂,热烈探讨了新时代文学发展的源流传统、新经验与新趋势等相关话题,从文学创作、文艺批评、理论建构等角度,对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理念在文学方面的呈现,进行了实践经验与发展趋向上的阐释与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与创新 文艺批评 中国式现代化 文学创作 新变 论坛综述 发展趋向 时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者序
18
作者 高海涛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6-147,共2页
二0一四年八月间,我应邀到北京参加”两岸文学评论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由中国作协港澳台办公室主办,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召开的。会上,我有幸见到了约二十几位来自台湾地区和京沪等地的学者和评论家,其中大部分是年轻评论家。中国... 二0一四年八月间,我应邀到北京参加”两岸文学评论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由中国作协港澳台办公室主办,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召开的。会上,我有幸见到了约二十几位来自台湾地区和京沪等地的学者和评论家,其中大部分是年轻评论家。中国作协书记处阎晶明书记到会讲话,阐明了加强海峡两岸文学交流、特别是文学评论界交流的意义,然后主持人就让大家发言,并点名让我先讲,接着请台湾清华大学教授吕正惠先生讲,这样的对话格局,有些出人意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馆 两岸文学交流 编者 中国作协 台湾地区 评论工作 文学评论 大学教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物
19
作者 车光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F0004-F0004,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66)文学批评本土化建构的向度与限度——以散文和戏剧为考察对象
20
作者 周荣 《百家评论》 2020年第3期10-14,共5页
现实主义是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66)文学理论与批评的主潮,其间持久闪烁着红色苏俄的影响;同时,它也一直在顽强地寻找自身的本土路径,建构根植于中国大地、回应现实创作的理论空间与批评实践。一方面,文学理论与批评要承担、呼应、阐... 现实主义是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66)文学理论与批评的主潮,其间持久闪烁着红色苏俄的影响;同时,它也一直在顽强地寻找自身的本土路径,建构根植于中国大地、回应现实创作的理论空间与批评实践。一方面,文学理论与批评要承担、呼应、阐释、佐证自身之外的意识形态要求;另一方面,一旦条件允许,又尽量为文学创作在艺术性、民族形式等方面开辟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66) 文学批评 本土化 十七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